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中国方案 天下为公——记习近平主席在瑞士发表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一周年

2018-02-07      本刊编辑部


当地时间2017年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摄影 兰红光/新华社

  一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和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两场历史性演讲,向世界描绘了一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蓝图,产生了强烈反响。

  一年后,世界经济论坛将“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定为主题,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同频共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何引发世界共鸣?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新时代的中国将以怎样的胸襟和智慧,与各国携手,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迈向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本刊特邀三位专家,解读习近平主席在瑞士发表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的世界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何引发世界共鸣?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2017年,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同年111日,第72届联合国大会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通过了“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载入这两份联合国决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评论说:“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表示:“对我而言,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引发世界共鸣?

  继承与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了从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到150多年前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从70多年前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到60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原则构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与此同时,又实现了超越——人类:超越国家身份,体现天下担当;命运:升级合作共赢,体现命运与共;共同体:超越地球村,树立大家庭意识,塑造共同身份。

  相通与包容:各国具有差异性,世界具有多样性,但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处境,共同的追求,将各国紧密相连,形成共同身份与认同,塑造共同未来。西方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铭言,东方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思想及“世界同聚一个鸟巢”(泰戈尔)理念。作为人类思想的包容和集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聚同化异,形成人类新共识。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道,就是寻求人类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塑造人类共同价值。

  务实与前瞻:“一带一路”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抓手。如果说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则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思想的升华,最初着眼于周边: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后来多用于发展中国家,最高境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现实世界延伸到网络空间,从传统领域拓展到全球公域,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命”和“运”要结合在一起,“命”是解决身份认同的问题,解决安全感和获得感的问题;“运”是解决发展的问题,解决态势和未来的问题。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