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与中国周边外交

发布时间 :2018-03-09      作者 :北京周报      

以公共外交增进周边民心相通

  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党的十八大以来,不论是出席多边国际会议还是在双边国家间互访,以及应对人类社会所面对的普遍性议题方面,也不论是通过公开演讲和发表署名文章,还是通过与青年人互动和推动中外留学生交流,习主席身体力行,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中国公共外交与世界互动中的亮丽风景线。 

  在周边外交中习主席所强调的“走亲戚”所传达的最直接含义就是民心相通。他曾经明确要求周边外交工作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周边多个国家最大的游客来源国,也是部分周边国家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国,城市外交也开展的如火如荼。这些社会人文层面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增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社会和民众之间的认知与理解,对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打造和伙伴关系的构建意义重大。 


  201768日,正在哈萨克斯坦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陪同下,参观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并共同出席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在中国国家馆“智慧能源的一天”展区,习近平邀请纳扎尔巴耶夫体验高铁模拟驾驶。

  公共外交也体现在对外援助方面。比如在帮助马尔代夫度过淡水供应危机、协助救援尼泊尔特大地震等事件中所体现出来的有自信、有担当和有能力的公共外交实践,有力地贯彻落实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公共外交理念,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加了分,以实际行动一次次验证了中国作为值得信赖的大国伙伴的身份定位,赢得了周边国家的信任和点赞。当然,“一带一路”建设的落地生根也让这一倡议融入了东道国,成为公共外交的全新场域。 

  总之,习近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是当前我国外交发展和具体工作的行动指南。作为当前我国外交首要工作领域的周边外交工作,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思想的使命意识、创新思维和战略智慧,以更具活力的大国担当助力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助力周边繁荣进步与和平发展,编织起更多彩更牢固的周边伙伴关系网络。(作者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