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_banner.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专题首页>> 观点与声音

七方代表提出12点建议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对接

发布时间 :2021-01-04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

  12月2日,在重庆召开的第二届“亚欧合作对话”举行“‘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对接”专题会议。到场参与讨论的七位嘉宾来自不同领域,带着来自国际机构、全球企业以及外交领域的经验与思考,为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将中欧合作切实深入地推进出谋划策。
  与会嘉宾从各自视角出发提出了12点建议。其中,既有从国家地区层面提出的高屋建瓴的建议,也有从企业角度出发提出的更具操作性的建议。无一例外的是,嘉宾们都对“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方面的重要意义大加肯定,同时也对倡议与当地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融合表达出急切的盼望,认为在推进对接的过程中将为区域发展和企业发展都带去巨大的机遇。国际机构代表更是对这一过程寄予厚望,认为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当下,“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对未来至关重要。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主持。
 
图片来源:重庆日报
  先制定明确的行动计划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阿赫塔尔本人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她认为,互联互通本身对亚洲、欧洲来说都不是新鲜概念,双方都在这方面有相应的机构和经验,欧洲更是长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锋。因此她建议,在双方对接过程中应重视彼此的差异性,将“明确的行动计划”作为最重要的步骤,包括战略平台、推进措施、规则制定以及如何监控。
  建设中亚-中国-南亚经济走廊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阿赫塔尔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从贸易、基础设施两方面在一体化程度欠缺的中亚、南亚地区发挥重要。欧洲在这一过程也可参与。
  她建议,在基础设施滞后、能源短缺的南亚、中亚地区建设有效的经济走廊,缩短该地区与中国的距离,实现“无缝互联互通”。其中,是通过发展海运、航运,还是铁路来推进,可以继续探讨。她表示,从政策角度来看,海运可带来更大的红利,铁路由于可以长期运输大量货物,也有很大的优势。
  经合组织全球关系秘书处高级顾问、中国区处主任卡里姆·达何对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亦持类似看法。他表示,互联互通的项目和“一带一路”倡议不应只局限于中欧合作,也要能够覆盖包括中亚五国、南亚诸国在内的其他区域。
  整合各区域“互联互通”项目
  意大利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在现场讨论中,来自意大利的嘉宾对这一议题表达出充分的热情。意大利驻华公使冯竹森认为,亚欧各次区域都推出自己的“互联互通”计划,这些计划并非与“一带一路”倡议相悖,在基础设施鸿沟尚未填平的当下,这些计划都是需要的且相互补充,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是能为这一现象带来变革的倡议。
  他建议,“连接互联互通”,将不同地区的不同互联互通项目连接起来,通过日益智能化的基础设施,让港口、铁道及公路能够相互沟通、互补加强。在这一过程,冯竹森强调,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来对接。
  确保环境和金融的可持续性
  意大利驻华公使冯竹森认为,基础设施的环境标准是公众关切的问题,应得到重视。此外,金融的可持续性也应得到关注。如果没有可持续性的融资,对项目参与各方来说都是负面影响。主持人张宇燕亦强调了“金融可持续性”对投资巨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影响。
  开发中欧二三线城市之间的航线
  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认为,基础设施建设中,海运成本相对较高,铁路交通显得非常重要,然而人与人的交流也离不开航空交通。当前,欧洲三大航空公司与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基本实现代码共享,海航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通了110多条航线。
  陈峰认为,在中国城市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开通直达欧洲城市的航线,比如说从重庆成都直达布达佩斯,这都是含金量很高的航线,将为各区域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他表示,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西部城市,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与中欧合作中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航运可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
  从三个领域开发中欧共同利益
  经合组织全球关系秘书处高级顾问、中国区处主任卡里姆·达何表示,经合组织成员国中26个都是欧洲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会给欧洲发展战略带去新的机遇。他认为,中欧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增长领域,诸如环境及气候变化议题,可通过互联互通项目的开展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推动碳中和整体经济发展。其次,老龄化问题正困扰一些国家地区,亚洲的中国、泰国、新加坡等地都会面临因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挑战以及医疗卫生支出的压力。这一过程也会带来机会,需要双方用极大的精力来一起面对。最后,是数字化社会给各国政策制定、经济发展以及推动全球化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其中包括人工智能相关规则的制定等议题。
  制定统一的标准化的规则
  经合组织全球关系秘书处高级顾问、中国区处主任卡里姆·达何谈到,想要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还需要1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对南亚、中亚等地区来说非常利好。
  他认为,在推动基础设施投资的过程中,采用统一的负责任的国际标准将使投资国和收受国都获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也应向国际标准靠拢。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的投资者,都需要面对复杂的地区环境,都需要了解特定产业链的运营情况,制定更高级别的问责制、更高标准的行为准则,能确保这些项目顺利实施。经合组织所做的工作便有一部分这样的内容。
  在重要领域启动示范性项目
  中国驻意大利原大使李瑞宇认为,中欧双方都处在各自重要的经济发展阶段,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维护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同的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的对接不仅有利于双方的发展,也对世界的发展繁荣有重要意义。
  他介绍,“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欧企业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多早期的收获。合作领域有能源、道路、基础设施、农业、环保等,合作的方式有联合投标、分包等等,丝路基金等一些基金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欧之间还开通了中欧班列。中欧之间的合作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他建议,中欧之间应进行更细致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沟通,现阶段应尽快将合作规划落到实处,比如在一些重要领域启动示范性项目。
  加强人文交流 促进“民心相通”
  中国驻意大利原大使李瑞宇建议重视“民心相通”,通过举办旅游年等措施促进双方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意大利驻华公使冯竹森亦在此前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关乎基础设施、能源,同时关乎人文交流、人文互动、思想碰撞,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天然气和氢能可成为能源合作抓手
  意大利SNAM公司首席国际业务官亚历山德拉·帕西尼介绍,SNAM是欧洲最大的油气基础设施公司,在六个欧洲的国家已经开展了业务,在中国也将开展业务。他主要从自己公司业务角度出发,谈论了基础设施建设中中欧能源合作的前景。
  她表示,意大利要把天然气发展成国家主要能源供应,为民众提供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其中涉及了上千亿美元的投资,这使得能源行业在经济放缓的当下仍实现了增长。意大利与中国的情况类似,天然气可成为替代煤和石油的能源,双方可分享知识与技术,避免恶性竞争,采取合适的计划推动。
  此外,帕西尼认为,可再生能源中的氢能能够成为减碳行动中有效的工具。
  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升级能源基础设施
  意大利SNAM公司首席国际业务官亚历山德拉·帕西尼认为,当前许多能源基础设施亟待升级,为实现节能、降本、安全的同时,提供能源消费的效率和水平,需要借助新的科技。在这一领域,中欧双方都拥有比较优势,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方面有着领先的技术的一方都可推动这一过程。
  发言的还有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副主任胡红兵。他介绍了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举措,比如“五定班列”、口岸物流办、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他的发言让现场观众都感受到了“原来欧洲与重庆如此之近”。
  建立信任
  会议的最后,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阿赫塔尔特别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特别之处。她说,从规模上看,六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达到1800个,总价值5750亿,为那些发展与资本滞后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资金与机会,促进了贸易流通。世界银行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项目流向的是可持续发展领域,若继续推进,可使贫困率从2015年的9.5%降到2030年的3.9%,也可以使7亿人口脱贫。这种规模的合作,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她最后说,信任是中欧合作重要的议题,双方要相互理解、增强互信,促进亚欧大陆之间进一步的合作。

zttk-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