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_banner.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专题首页>> 图文快讯

下一个20年:与亚洲和世界更紧密相连

发布时间 :2021-03-17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随着历史的脚步迈入21世纪二十年代,亚洲已成为与西欧、北美等量齐观的世界经济引擎,在促进共同发展和全球治理等方面肩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博鳌亚洲论坛作为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高端国际对话平台,见证了亚洲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腾飞,也同新兴经济体携手度过了不少挑战。在成立20周年之际,论坛展现出与时偕行的新气象,在坚持经济这一主线的同时,正在向创新、健康、教育、文化、传媒等领域拓展,积极凝聚政商学媒等各界共识,致力于促进亚洲和全球的发展与繁荣。

  20年来,论坛始终不变的是对开放和共赢的坚守,是促进亚洲和世界共同发展的初心。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经济全球化受阻的背景下,论坛坚持走多边主义的团结合作之路,坚持发挥自身跨文化、跨领域、跨界别的优势,坚持发扬包容创新、合作共赢的博鳌精神,为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沟通对话平台。

  生于微时 化危为机

  博鳌亚洲论坛诞生的世纪之交,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世界,欧洲、北美相继出现了一定程度超越国家主权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区域一体化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而此前一度保持高速增长的亚洲经济体却在金融风暴中损失惨重。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26个(后增至29个)亚太国家以宽广的历史眼光,一致赞同建立一个属于亚洲的政商对话平台,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探讨区域经济协调与合作,在全球性问题上发出亚洲自己的声音。

  正因为诞生于亚洲金融危机的余波中,肩负着应对时变、促进合作的历史使命,博鳌亚洲论坛从一开始就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2003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论坛就遭遇了席卷亚洲的SARS疫情。论坛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组织研讨并得出结论:SARS对亚洲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在一片恐慌中,这一声音尽管微弱,却给疫情下的亚洲带去了信心和希望,也被历史证明是正确而富有远见的。

  此后数年,论坛活动越办越大、越走越远,逐渐成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对话平台。无论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还是2011年欧债危机,博鳌亚洲论坛都是亚洲乃至世界各国进行政策沟通的重要平台,涌现出不少富有远见的“博鳌共识”、“博鳌方案”。也是在博鳌的舞台上,包括“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亚太地区许多重要合作成果得以发展和完善,为区域合作与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

  如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大国关系持续紧张,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之下,论坛因势而谋,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高质量地开展工作,积极支持世界各国抗击疫情,举办了多场专题研讨会和多场会员合作伙伴活动,发布了多份重量级研究报告,化疫情之“危”为发展之“机”。随着东道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论坛已逐步恢复线下会议,先后在贵阳和海口举办了合作伙伴工作会议和海口办公室揭牌仪式等活动。就在今天(11月9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在澳门拉开帷幕。作为论坛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首个大型专题会议,此次大会的召开是论坛“一条主线、五大领域”发展战略的又一成果,也再次体现出了论坛的蓬勃生命力。

  通过组织广泛的研讨,也通过自身的积极作为,论坛在当前的疫情下进一步凝聚了合作共识。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不管承认不承认,人类事实上已经成为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全球性挑战面前独善其身。只有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也正因如此,在挑战面前,论坛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凝聚正能量的使命不会变,促进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主张不会变,作为国际高端对话平台的定位不会变。

  共商发展 共促合作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这句话是论坛东道国中国的一条基本经验,实际上也是亚洲和世界各国的一条基本规律。“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和最终实现共同繁荣。这是亚洲各国,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0年来,博鳌亚洲论坛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发展、促进发展、服务发展。

  遥想当年,博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尽管椰林夹道,细浪拍岸,万泉河水在此汇流入海,但镇上还都是土路,一下雨腿都不知道往哪儿迈,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年不到3000元人民币,常常不得不冒险下南洋“讨生活”。20年后,博鳌已经成为远近知名的度假小镇,星级酒店和会展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公路、铁路、高铁、机场等交通体系四通八达,全年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25000元。

  博鳌小镇的变迁不仅是海南的缩影,也是中国和亚洲发展的缩影。从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到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凝聚正能量,谋发展、促合作是贯穿论坛活动的一条主线。这不仅体现在论坛会议的设计上,也表现在论坛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多边主义的倡导、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是反复回响在论坛各个会场的主旋律。在具体议题上,从经济金融到商业贸易,从科技创新到全球治理,每一个话题都寄予着论坛促进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的殷切之心。

  近年来,卫生健康、文化教育、乡村振兴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话题受到各界高度关注。2019年,论坛年会将高质量发展与美好生活结合在一起,作为单独的议题板块,探索如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年6月,论坛在青岛成功举办全球健康论坛首届大会。大会以“健康无处不在”为主题,围绕“人人享有健康”这一目标进行了既深入又务实的探讨,在公共卫生领域搭建了一个高端对话与务实合作的综合性平台,得到了多个国家公共卫生相关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

  除了举办专题会议,论坛还在去年首次围绕“减贫”和“可持续发展”两大广义发展议题,同专业机构联合成立课题组,推出了《亚洲减贫报告》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研究报告》,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论坛还将于今年底前推出《亚洲减贫报告2020》,在更新梳理亚洲各国减贫进展的同时,还将特别分析疫情对贫困人口的冲击。

  风雨同舟 与时俱进

  和20年前相比,今天的亚洲更胜往昔。根据论坛《亚洲经济展望与一体化进程2020报告》测算,亚洲经济总量有望在今年首次提升至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这是现代历史中的第一次。展望未来,身处一个更加繁荣的亚洲,论坛在继续保持自身独特资源、优势和影响力的同时,要继续创新进取,和各方一道携手同行。

  论坛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几届理事咨委的引领和指导,离不开发起国的关注和投入,离不开东道国和海南省的全力支持。作为一个政商对话平台,论坛也离不开企业家的参与,尤其是合作伙伴和会员企业的大力支持。疫情形势下,企业普遍面临困难,论坛除了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把握政策动向,也主动帮助企业表达诉求,为政企双方搭建起双向沟通的桥梁。为缓解疫情对企业的冲击,论坛第一时间为合作伙伴和会员企业在华采购抗疫物资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并邀请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研究分析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助力合作伙伴和会员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复工复产。未来,论坛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不断丰富企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在坚持论坛高端定位的基础上,关注具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企业和创业者,发掘有关行业和领域的未来领军人物,并依托论坛研究院开展培训项目。 

  “博鳌朋友圈”不仅在扩大,也更加专业了。近年来,论坛逐渐形成了以年会为主干,以专题会议、地区会议、研究报告为支撑的立体发展格局。尽管受疫情影响,论坛部分活动被迫延期,但当前疫情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充分证明了论坛设立全球健康论坛等专题会议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除了全球健康论坛和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论坛还将主办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以及全球旅游论坛大会。这些专题会议丰富了论坛的会议内容,提升了论坛在相关议题上的影响力,也扩大了论坛在相关专业领域的朋友圈。

  2021年是论坛成立20周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博鳌大家庭的联系,论坛将陆续推出20周年系列活动,除在官网开设“联接亚洲与世界20年”专栏外,我们还将举办论坛成立20周年招待会,推出论坛20周年纪念丛书、展览和纪念邮票等。作为论坛的旗舰活动,2021年年会也是2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2021年年会将继续紧扣时代特点,也将继续体现政商对话的特色。论坛将视疫情形势发展,在确保嘉宾安全的基础上,采取以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结合的办会形式,给博鳌大家庭创造一个疫后重逢的良好环境,也为亚洲和世界政商学界精英搭建一个富有价值的讨论平台,推动世界在“后疫情时代”乘风破浪,共创未来。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20年前在博鳌举行的成立大会,没有宽敞的会场,没有豪华的酒店,甚至没有像样的餐饮,但却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思想引领者。20年后的今天,已经具有了世界影响力的博鳌亚洲论坛,仍然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尽最大努力为亚洲立命,为世界造福,为天下谋发展,为万世开太平。

  展望未来,论坛将继续保持定力,坚定自信,同世界各国政商学媒界有识之士一道,高举全球化与多边主义旗帜,共话发展共寻良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相信在博鳌大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博鳌亚洲论坛的舞台上必将涌现出更多智慧。亚洲和世界的下一个20年,必将继续同博鳌亚洲论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zttk-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