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夯实对话性文明的根基

—加快建构“一带一路”理论话语体系

2019-04-04      

  撰文/贾文山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年多来,不仅开启了初见成效的全球治理实践新路径,而且正在为丰富和发展人类知识体系打造深厚的理论基础。“一带一路”理念蕴含着“变通”和“通变”的深刻哲理,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愿景提供了基础理论和顶层理论设计。 以“一带一路”为平台的新型全球化话语体系需要开放多元、包容融合与叠加式的人文基础,为改造英美全球化模式做好思想和哲学上的准备。“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应该为人类带来福祉,还应该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与时俱进、更新换代和发展壮大做出原创性贡献。首先迫在眉睫的是构建实事求是和国际通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
  为使“一带一路”建设健康发展,《“一带一路”早期项目动态评估报告》中提出八项具体建议:打造优质品牌项目;构建“走出去”企业的风险防范体系;加强“走出去”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传播;提高“走出去”企业海外形象塑造能力;提升“走出去”企业的社会融合能力;增强“走出去”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拓宽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华裔的作用。这些建议都有赖于创造性理论体系的指导。
  2016年8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八项要求,其中第六项要求就是切实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 第七项要求是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和话语体系建设。
  如何建设“一带一路”理论和科学评价话语体系?本文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首先,挖掘、定义、和发展“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搭建其理论机制。
  “一带一路”基本核心概念里包括“变”和“通”。“变”主要指促使“五通”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的变化,如基本的战略定位、政策制定等。如果说“变通”里的变是初级的,“变通”里的“通”是初级的“通”或硬联通和浅层“通”,那么,“通变”里的“变”却指更为深层的“变”,例如更多的跨文化互动,更全面的接触,更深入的相互了解,更多的共识,以及更深入的相互依赖。“五通”形成的更新和更深的变化,进而促使五通从硬联通向软联通推进,从浅联通向深联通提升。“变”与“通”互为动力,不断推进,形成互为作用的永不停息的“变—通”“通—变”链条圈, 螺旋上升。
  自“一带一路”从最初提出“五通”的建设方向后,又增加了空、网、冰三个维度,这八个方面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看:政策沟通与民心相通分别属于思想相通和文化相通,可统称为“深联通”。网络互联互通与货币融通兼具物理性与符号性的混合,可称之为“浅联通”。贸易相通,设施联通,内层空间/外层空间和冰上联通都属于“硬联通”。这三个层次的联通里,“深联通”的质量和速度决定“浅联通”和“硬联通”的可能性,“浅联通”质量和速度进而影响着“硬联通”的质量、速度、程度、可持续性以及效度。反过来,“浅联通”和“硬联通”的质量和速度影响“深联通”速度和质量。“浅联通”和“硬联通”的质量和速度低,将会打击双方对“深联通”的信心,减缓“深联通”的速度和质量;“浅联通”和“硬联通”的质量和速度高,必将增强双方对“深联通”的信心,将“深联通”升华为“共识”,直至实现“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次,要用国际比较的方法,研究和建构“一带一路”理论话语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其采用的理念和模式有着密切的关联。区域合作、地区联合这些主题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概念,很多国家在这些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模式。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美式合作”模式和“欧盟”模式。“美式合作”的典型案例过去是“马歇尔计划”,在当下就是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印太战略”。“欧盟模式”指的就是欧洲共同体和欧盟的建立和发展。这些模式最终都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和效应,并形成了相应的系统性理论和思想。虽然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政策性”色彩居多,但未来必定会成长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合作模式和理论。一个有了理论基础的倡议,将在根本上减少别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解和担忧,也能让“一带一路”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性的伟大实践。比较,是产生知识的重要一步。通过回顾欧美的区域合作模式和理论,我们能对当下“一带一路”的发展阶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可以看清“一带一路”倡议和他国的理论区别到底在哪里,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
  第三,构建国际通行的新普适性理论体系,为人类未来贡献新型知识体系。
  “一带一路”是一项全球规模的工程,是推进新型全球化、促使人类文明进步的跨世纪工程。 因此,研究“一带一路”就是研究新时代和新世纪人类行为学、组织学、交往学和未来学等。 建立以“变”与“通”,及“合”与“同”为核心的科学评估测量体系。只要秉持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态度,“一带一路”建设,一定能够发挥新型全球化,新型全球治理,文明交流互鉴的三大功能,从而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贾文山: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注:此文是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习近平国际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思想研究“,项目RMXY2018A002)。 全文最初发表在《新丝路学刊》2018年第三期。原文标题是《“一带一路”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本文内容有所更新。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