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江阴:制造业的坚守者

发布时间 :2018-08-09      作者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执行 莫倩 胡周萌 秦斌 陈烨 吴守强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特别是在制造业,几代企业家脚踏实地,夯实着国民经济的重要根基,中国也成长为制造大国。

  9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12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6家企业登榜“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以及家喻户晓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这个夏天,我们走进了有“中国制造业第一县”之称的江苏省江阴市。从政策制定者到“海归”创业者,从上市公司负责人到炼钢炉旁的“90后”新工人,江阴40年的发展之路,随着他们的叙述在我们面前铺开。

  回望来时路,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立市之本,深耕制造业,是江阴从苏南小镇异军突起、走向世界的“制胜法宝”。走进新时代,面对新挑战,江阴已整装“再出发”。

………………………………………………………………


江阴市的制造业,已从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崛起的“资源红利期”,发展到了如今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创新红利期”。 摄影 陈烨/人民画报

  位于江苏省南部的江阴市,是一座制造业之城。

  江阴的制造业之路,始于改革开放之初。40年后的今天,在依照国家标准划分的工业经济的3个门类行业、41个大类行业中,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江阴企业基本均有涉足。

  庞大优质的实体经济集群及优秀企业家队伍,是江阴最宝贵的财富。如今,江阴有16.5万家市场主体,其中企业有5.8万家,从事制造业的企业达到2.1万家。在全国县域经济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江阴连续15年蝉联榜首,100多家企业成为各类行业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20多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雄踞全国同行第一,长期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一位。

  起家与坚守

  江阴的“发家史”,可以说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鲜活缩影。

  早在1958年,全国上下在大跃进“以钢为纲”的口号中,江阴紧随国家政策兴办了社队工业,掀起工业发展的热潮。1975年,《人民日报》发表《满腔热情地支持社队企业》的社论,当时的中国处于国家大三线建设与产业布局的调整中,社队工业也由此实现了向更宽领域拓展。社队工业的发展,为之后江阴制造业的发展积累了资本与劳动力。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政策将中国制造业带入发展黄金期,江阴的制造业也由此扬帆远航。制造绳缆的中国500强企业法尔胜泓昇集团、制造溴冷机的中国500强企业双良集团、深耕纺织业的中国500强企业阳光集团,都产生和发展于这个时期。

  在社会学家费孝通1983年所著的《小城镇 再探索》中,将改革开放初期江阴所在的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描绘为“苏南模式”。这一模式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依托中心城市,乡镇政府直接领导,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苏南模式”发展中的江阴,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制造业的能力也得到了巨大锻炼。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企业制度得以建立与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得到发展,民营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此时的江阴市政府,着手推进企业股份制,提出资产重组、资本经营的发展思路,出台激励、扶持措施,积极推动企业上市。19972月,江阴市第一只股票——“兴澄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揭开了江阴规模企业竞相上市的大幕。至1999年末,江阴市拥有江苏阳光、华西村、法尔胜等8家上市企业,累计募集资金21.6亿元,形成中国资本市场上独树一帜的“江阴板块”。

  近些年,金融资本大量涌入房地产、股市等领域,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迎来了巨大挑战。在“脱实向虚”的经济发展现状中,江阴的支柱产业依然是制造业。数据显示,1978年,江阴市第二产业占比55% 2017年,第二产业占比基本与40年前持平,为54.4%

  正如中共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所说,“实体经济是江阴市的立市之本。”

20世纪70年代后期,江阴钢厂(兴澄特钢前身)新二炼车间电炉出钢。

1998年,江苏三毛集团(海澜集团前身),工作人员在服装生产车间缝制衬衣。 海澜集团 供图

20世纪70年代,江阴瓷厂,工作人员在车间整理制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