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李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亲历者

发布时间 :2018-11-27      作者 :张劲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

  李健54岁,出生于湖南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经过长期在外求学与工作,他成为了了一位兼具睿智与豁达的学者,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他娓娓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这是一个通过求学改变人生轨迹的故事,更让我们窥见了中国教育事业从落后走向先进、由封闭变为开放的一段历程。

  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在李健儿时的记忆中,母亲长期在家乡一所小学教书,父亲曾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工作。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封闭落后的山区中,他可算作“知识分子家庭”出身。从小开始,他便在父母的指导与熏陶下开蒙,并对知识与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健的求学路颇有几分戏剧性色彩。在他十岁出头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还在持续着,不出意外的话,他在长大后也只能扎根农村,在他出生的这个封闭的山区度过余生。“虽然那时候我还小,但父母不想让我一直呆在大山里,我也想出去看看。”当时,每个县都有中国传统戏剧团,也就是文艺团,每年都会挑选小孩入团培养。一直梦想“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李健一家人选择把他送进了县文艺团。“进了文艺团后,我们在学校也要学习,但也要练习一些舞蹈的基本功,为将来从事文艺行业做准备。”李健回忆道:“不过到了我13岁的时候,我的人生便彻底改变了。”

  1977年,李健13岁。这一年,邓小平主持中国新时期的科学教育工作,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为一代知识青年送来了新时期的第一缕曙光,也为中国带来了生机。李健记得,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中,整个中国的人口是从城市流向农村,而高考恢复之后,中国的人口流动出现的反转,青年人有了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城市也变得热闹起来。“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我们几乎没有机会来到北京发展,最多就是来到湖南的省会长沙。我是1982年来到湖南师范大学读书的,那是我第一次离开怀化。1988年的时候,我又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之后便在北京读书。可以说,是高考给了我两次接触外界的机会。”

  谈起中国的改革开放,李健认为,“高考孕育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骨干力量,他们都是从高考的考场走出来的。通过恢复高考制度这一举措,整个社会重新形成了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风气,对国家改革开放起到了关键作用。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来说,如果没有当年恢复高考,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

201110月,李健代表北京理工大学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访问。图为访问期间,李健与哥伦比亚大学相关负责人在讨论学生联合培养等问题。

  见证高等教育的产业化之路

  19913月,李健自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19959月,他考进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开始攻读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就在这段时期,他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深彻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之前, 中国虽然实行了高考,但是录取比例却非常低,随着经济的发展、适龄青年的增多, 高等教育规模跟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不相适应的局面。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到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下行压力,急需扩大内需。与此同时,中国进行了国企改革,众多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而待业适龄青年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一时间就业压力骤然增大。在此背景之下, 1998 11, 亚洲开发银行驻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 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写信, 建议高等院校实行扩大招生。同年的 12, 中国教育部制订了《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 “到2000, 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 11% 左右; 2010, 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 入学率接近 15% , 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1999 6 13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2010, 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 15% 左右。”自此,中国高校正式开始扩招,走上了跨越发展之路,而李健所在北京理工大学正是当时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

  “那时候高校招生非常多,之前北京理工大学一年才招1300人,后来招生数量便增长到一年4000人。”李健回想起当初的情况说:“扩招之后,教师资源明显不够用了。我之前就教一个班的学生,后来就开始教三个班了,还要准备开新的课。那段时间当老师可很辛苦啊。”

  据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中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08, 1999年招生扩大的比例高达 47%, 其后三年分别以38%21%19%的速度增长。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15%。由此, 中国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42.7%,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基数,这堪称是世界高等教育史发展的一个奇迹。它不仅让更多的中国青年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实现了自我发展,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健说。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建设与重点学科培养也开始受到关注。1995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19985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并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时间(19985月)命名为“985工程”。“‘211工程’和‘985工程’可以说改变了中国高等院校的分类,在此之前,我们都是按照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分类,之后,不管是学生报考,还是毕业后单位招募员工,更看重‘211’‘985’这个群体。” 李健说。

  到了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推出了另一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双一流”。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按照公认的国际标准来建设中国的大学和学科,并且要在国际可比指标上达到一流。20171月,“双一流”建设全面启动,担任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院长的李健也参与其中。“自从这项工程启动之后,北京理工大学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制定了覆盖各个学科的‘双一流’建设规划和几个重点建设的学科群。目前,我们学校有3个列入了教育部的重点建设学科群,将来,我们便要有序地落实我们的发展规划。

2017121日,第七届“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颁奖仪式在北京电视台举行,李健因参与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获选为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之一。

  为服务社会搞科研

  自1996年开始,李健参加工作以来,他主要在北京理工大学从事MBA(工商管理硕士)的教学工作。虽然MBA在美国已有百年的历史,它为美国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神话和奇迹。但那时,MBA在中国仅10余年,应探索的问题还很多。“北京理工大学是所工科名校,在‘产教结合’方面做得很出色。虽然我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但也想通过‘产教结合’为学生、为社会做点事情。”

  2006年,李健开始发表一些关于企业营销与战略相关的学术论文,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了他的关注焦点。几乎同时,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在得到普遍关注,并在2008年达到了最为火热的状态。2008年,中国发生了汶川大地震,许多大公司因为捐款未达社会预期而引发不满。也是这年,媒体上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不断增多,一时间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了社会焦点。“2008年时,大家都很关注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造者就是企业,主要在它们的生产和排污环节。所以当时,我就想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这方面做一个大的研究项目。中国优秀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上市公司,它们的表现将是中国企业的风向标。要是我的研究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促进企业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在我看来就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2010年开始,李健开始着手落实这个科研项目,在2年后,李健又让学生们也参与进来。“让学生参与进来是落实学校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最好的办法。现在,我们的学生有很多都进入企业工作,如果在校期间对他们的社会责任进行有意识的培养,那么将来对他们的发展,还有对他们所在企业的发展都有益处。”

  在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与调研后,李健带领着北京理工大学社会责任课题组与中国食品报社进行合作,制定出中国首个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目前,这一评价标准已为政府部门及社会责任研究机构所广泛采用。2016122日,在首届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年会上,课题组发布了《2015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此后,课题组每年都会发布上一年度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迄今已有3年。

  “中国的大学有5项主要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这一个项目包含了大学的前三个职能。对我来说,科研任务很重,但要继续将这个项目做下去,我还是十分乐意去完成的。”

20161126日,第二届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年会暨首届中国食品学院联盟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由李健带领北京理工大学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完成的《2016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步发布。图为李健与参与该项目的部分学生在会场内合影。

  亲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中国学习与借鉴了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外交流与合作一直是各所大学的重点任务。李健还记得,2004年,他第一次出国,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美国四大理工院校之一的伊利诺理工大学进行交流学习。“美国的同事很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的总体印象还不错。但是当时我们的科研经费不足,导致学校创新能力也不强,因此他们对于与我们合作并不是十分感兴趣。”

  然而情况在不久之后就发生了转变。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英美等国家的大学纷纷削减科研经费。与此同时,中国的教育投入却在不断增加。2012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例首次超过4%,此后连续5年,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在4%以上。“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保持中高速增长,而教育支出比例却没有减少。现在中国大学相对于外国大学来说,科研经费是越来越充盈。现在我们再去英美国家的大学交流,他们非常乐意与我们合作。因为他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更多地去他们那边学习,这样就能给他们带来收入,再加上中国学生的刻苦程度也是他们所公认的。另外就是看到我们的科研经费十分充裕,想合作搞一些项目。”

  在李健看来,以留学为代表的国际化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只是现在与之前相比,学生的流向发生了变化。“在以前,都是中国学生到外国去留学。记得2006年,我去芬兰交流,在零下18度的地方也能遇到中国留学生,当时真的让我非常感慨。”但在此之后,李健发现,比起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现在北京理工大学全年的留学生保持在2200多名,排第一位的就是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其它主要就是来自于巴基斯坦、印度、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与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2016年,来华留学人员达到44.3万人,比2012年增长了35.1%,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国。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李健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将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在ARWUQSTHE等世界大学排名榜上,中国大学的名次在不断前进,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科学研究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化水平提高等方面。现在,‘双一流’建设刚刚开始,中国高等教育也将迎来新的高质量发展时期。”

(供图: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