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汪力成,中国民企“走出去”的先行者

发布时间 :2018-11-27      作者 :张劲文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对于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家来讲,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汪力成的风云传奇可以从1978年说起。那一年,他考入了华立集团的前身——余杭仪表厂,成为厂里的技术员。当时,余杭仪表厂还是一个只能小规模生产电能表的粗放型工厂,生产着传统的竹器、扫帚等低附加值产品。1987年,年仅27岁的汪力成接过了厂长接力棒,拉开他将这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转型升级的序幕。从那之后,华立连续多年领跑电子仪表行业;2000年开始坚定践行青蒿素产业化、推动青蒿素产品国际化,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而这一系列的成就,归根结底来自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我到华立的那一年刚好是改革开放开始的那一年。这40年来,我见证了中国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汪力成如是说。

  涉足青蒿素产业的“幕后英雄”

  2015105日,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因首先发现并提出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的提取方法,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一时间,青蒿素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其实,实现青蒿素这一科技成果的转换,不仅需要研发者的技术与奉献,也需要企业在市场化环节的眼光与实力。在青蒿素产业化的背后,就有着一群浸润着“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中国企业,汪力成所在的华立集团正是其中之一。

  不过,汪力成说,他曾和青蒿素差一点“擦肩而过”。“我们集团之前主要做仪表和电力自动化,从来没想过做医药行业。”他说。当时,项目研讨会上提交了1000多份可行性报告,他每一次都否决涉足青蒿素这个完全陌生的产业。而最后促使他踏入青蒿素产业的原因是一组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全球每年感染疟疾5亿人次,每年110万人死于此病。而抗疟药的最大需求是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并不是在中国,然而,能够达到工业提取要求的青蒿品种的黄花蒿,却主要产于中国的重庆、湖南。

  2000年,汪力成在重庆酉阳进行了多次考察,听到了发现青蒿素的曲折故事以及青蒿素产业混乱的状况。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青蒿产业的牵头单位——青蒿指导委员会便被撤销,中国的青蒿产业便形同一盘散沙。在汪力成考察的时候,正赶上酉阳本地生产青蒿素的国有企业武陵山药厂正因经营不善面临倒闭,而当地政府还曾与外资企业达成数千万元的收购意向。所幸的是,因为当时国家对青蒿资源的保护政策,这桩并购未能完成。

  汪力成认为:“中国的这一原创药在国际上没有取得主导地位,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没有整合要素资源,实现产业化。”于是,他开始积极与酉阳方面开展合作谈判。最终,华立集团“增进社会福祉”的企业宗旨以及收购的诚意打动了酉阳方面,酉阳将武陵山药厂转让给了华立集团。

  20005月,华立与重庆市酉阳县人民政府共同成立重庆华阳自然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青蒿,参与农民6000余户,栽种面积800余公顷。从2001年到2006年,短短5年间,华立投入三个多亿,整合完成了从种子培育、种植、提取、成药、研发到国际营销的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

  截至目前,华立公司在坦桑尼亚、阿根廷等国设立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并在疟疾高发区如非洲、东南亚、南美设立了20多个销售点,2014年,华立集团将青蒿素产业整体移交到旗下的昆药集团,昆药集团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青蒿素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蒿甲醚生产基地、中国最大青蒿素类药品出口企业、青蒿素类药品国内创新能力最强的企业,在非洲已经形成完整的销售网络。

  将青蒿素介绍给世界是汪力成的夙愿,他从来都不以“发财”为目的。“青蒿种植于贫困的重庆山区,而青蒿素药品90%卖给疟疾高发的非洲穷人家,两端都是穷苦百姓,以‘增进社会福祉’为宗旨的华立不但没有高价售卖抗疟药,而且还通过市场化手段降低整个行业的‘垄断式’价格(将8美元/人份降低到1美元/人份)。”他说,“青蒿素背后最大的市场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非洲,对于非洲人民,从家国担当而言,有着几代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历史情怀,从企业担当而言,虽然利润贡献很低,但哪怕是不赚钱,华立也得做。”

  多年来,汪力成和华立集团不改初心,坚持以优质低价的原则向世界疟疾流行区人民提供药品。中国商务部曾经24次采购华立的抗疟药用于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华立联合中国卫生部CDC(疾病防治和控制中心)在非洲国家开展了义务的学术交流、培训当地的技术员、科普教育、义务诊断、免费发放预防用品等,向非洲人民传播疟疾防治的方法。2005年,来自非洲、肯尼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乌干达五国报纸、电台和电视台记者联合采访了整个华立的青蒿素产业,高度赞扬了华立为中非友谊所做的工作。

  虽然汪力成只想做一个“幕后英雄”,然而他的福报并未因此而迟到。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2007年,我第一次去尼日利亚,机场海关检查行李,他们翻到了几盒华立集团生产的青蒿素药。那位官员得知我是这个药厂的老板,马上给我敬礼。他告诉我说,这个药在这个国家拯救了大量生命,再三向我表示敬意并立即放行。”这种待遇,让汪力成感慨不已。

  青蒿素不仅带给汪力成成就感,也带给华立集团新的生机。正是由于涉足青蒿素产业化,汪力成带领着华立集团跳出了工厂化发展模式,在21世纪之初,无意间叩开了医药产业的大门,找到了新的产业增长点,快速形成了以医药为核心主业的“一主两翼”产业新格局。2016年,华立集团发布了新一轮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如今,它已发展成为以医药为核心主业、多元化发展的企业集团,还在不断完善“大健康”产业生态。

泰中罗勇工业园区工作车间 (华立集团供图)

  打造“工业唐人街”

  自从1987 年,也就是汪力成接任工厂厂长的那一年起,他就开始涉足国际贸易领域,从最开始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到组建国际贸易部,再到试水进出口公司,到最后正式将“国际化”确定为“技术领先、资本经营、全球配置”三大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过程,既是汪力成本人的想法,也是趋势使然。改革开放初期,“引进来”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政策在这一政策的鼓励下,跨国公司大量来到中国投资建厂,在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资金的同时,也对中国本土的民营企业产生了重大的生存压力。因此,改革开放让中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让企业不得不走上国际化之路,在竞争中寻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然而,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之路的起步并不早。2000年之前,中国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限制比较多,对外投资受到多种政策的约束,审批手续复杂且周期较长,加之对外出口方面企业的壁垒比较多,因此,民营企业虽然有了发展,但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

  2000年初,“走出去”战略首次上升到“关系中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的高度。其后,中国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多个政策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得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进行对外投资、在国外投资建厂,民营企业的国际化逐渐由间接贸易向直接贸易过渡。

  也正是在2000年,汪力成将视线转向了国际市场,开始了他“走出去”的尝试,第一站便是泰国。刚开始的时候,华立集团没有成立公司,仅仅是靠着少数人在泰国推销华立生产的电能表。

  就在2005年左右,中国的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进入了另一个阶段,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出现多样发展的特点,企业并购增加、海外投资规模扩大,企业逐步实现了海外生产、全球营销、跨国经营、人才与管理的国际化。特别是2005年“非公36条”文件以及其后一系列对民营企业利好政策的出台,有效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这些利好为汪力成带来了更大的鼓励。经过最开始5年的“摸爬滚打”,初步站稳脚跟后,在总结海外拓展经验教训之际,汪力成开始萌生搭建海外工业园的念头。因为从未做过这样的尝试,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会达到怎样的效果。但想到能为一些在异国打拼的中国企业做点事儿,以我们先‘走出去’的经验教训让后‘走出去’的企业少走弯路,就觉得这事值得去干。当初从决定建厂到变成建工业园,就是根据华立自身在海外发展的经历,希望能以园区为平台,让中国企业更快地在泰国站稳脚跟,实现发展,让中国企业实现从简单的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出去’。”

  2005年,华立集团与泰国最大的工业地产开发商安美德集团开始合作开发建设泰中罗勇工业园,并成为了获得中国商务部批准的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

  据了解,入驻泰中罗勇工业园的中资企业没有一家是“举家外迁”至泰国发展,而是都在为开辟或扩大泰国和东盟市场而努力。有不少企业通过产地多元化夺回了已经或者即将失去的传统市场。

  例如,江苏天合光能,自从在泰国设厂后,利用泰国的产地证又重新夺回了在欧盟的光伏组件市场份额;杭州中策橡胶在入园前,其生产的轮胎产品在欧美国家频频受到反倾销打击,几乎完全退出,但在园区投资轮胎生产厂后,既充分利用到当地丰富的天然橡胶资源,又以泰国的产地证获得了出口至欧美市场的有利竞争优势,还获得了东盟的市场份额;杭州富通集团,原来在东盟的市场几乎为零,但入驻园区投资设立了年产270万公里芯的光缆厂后,很快边进入到东盟市场,而增值最大的光棒材料仍然由中国母体企业制造供应。

  这些中资企业还带动了中国国内产业链集群式“走出去”的效果,使得单个企业的国际竞争转变为整个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大大提升了中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于泰国来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到来,对于完善泰国的产业结构,提升当地的制造装备水平也带来了利好。泰中罗勇工业园主要引进的是当地政府乐于让外国投资的农业、橡胶加工业等。在挑选入园企业上还有技术和环保上的考量:在技术上,要求企业产品要站在泰国同类产品前沿或者是国际前沿,要保证高附加值;在环保上,为了确保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园区要求所有入园中资企业严格按照ISO14001环保标准建设厂房,并通过泰国的环境影响评估(EIA),工厂每天产生的废水也必须接受第三方污水处理公司的处理和监测。

  中国制造业的流入为当地带来就业、税收,并拉动了经济的发展。截止2016年,在泰中罗勇工业园工作的当地产业工人月收入超过了15000泰铢(折合人民币3000元),而此前,他们是月收入不足5000泰铢(折合人民币1000元)的农民。泰国每届新总理上任后,接见商界领袖的名单中都有华立委派到泰中罗勇工业园的总经理,并多次表明“虽然政府会更迭,但是我们的经济政策不会变”的态度,对泰中罗勇工业园表示出高度关注和支持。

  2013年开始,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泰中罗勇工业园更加坚定了“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运营理念。截止2017年底,罗勇工业园已成功开发建设了超5平方公里,吸引102家中资企业入驻,带动中国对泰投资超过29亿美元,累计实现工业总值超100亿美元,为泰国当地创造超过3.3万个工作岗位……汪力成打趣地说“正是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是利他的,所以才能在招商中打动客户,携手扎根泰国。” 如今,华立集团正在将泰中罗勇工业园区的成熟模式加以复制。2017年,华立第二个海外工业园,位于墨西哥新莱昂州的北美华富山工业园开始建设。

  在汪力成看来,华立集团的国际化,赶上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洪流,是偶然,也是必然。他们最开始遵循着用贸易带动投资,以投资促进贸易的原则,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随后逐步开始投资建厂、建设工业园平台,经历了生产型发展、平台型发展的过程,历经十几载实现了从单一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出去再到抱团出海、打造集聚平台。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在“走出去”道路上砥砺奋进的企业。截止20178月底,中国企业正在推进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达75个,遍布亚非拉欧34个国家,共带动投资近180亿美元,吸引入区企业1141家。同时,中国企业对完善当地产业结构、创造就业岗位和提升本土装备制造水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现在,经常有一些企业家们到华立集团去参观和拜访,并恳请汪力成讲一讲做企业的门道,汪力成通常会言简意赅地说12个字: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坚持到底!”

墨西哥“北美华富山工业园”规划图鸟瞰图 (华立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