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中国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19-03-06      作者 :李敏;摄影 董芳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敏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形势新时代教育要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立德树人”的期望和行动,首先是始于家庭。因为,家是生命的起点和成长的源头。家庭作为哺育自然人的摇篮,为每一个时代的人口繁衍、文化传递以及道德养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后就是学校。6岁之后,儿童要走进学校,转换之前的自然人模式,开启一段很长的社会化旅程。大多数儿童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都将过满12年基础教育的生涯时光,学校里有着特定的文化、稳定的秩序、规范的管理、密集的交往、细腻的情感......这些属于学校的特质,蕴藏着得天独厚的育人资源,再加上丰富的课程和多彩的活动,使得学校成为家庭之后的又一个“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又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中的首要理念。

  对于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很希望明晰的是,哪些教育内容、哪些教育影响属于学校的德育工作?这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首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

  学校教育中,常规的德育工作是围绕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来聚合德育的内容。其中,品德发展所涉及的德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国情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社会性发展所涉及的德育内容包括:公民素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法律教育等。这些德育内容,既是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与生活所必需的给养,又是鼓舞学生参与社会、贡献社会的重要引领。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习近平总书记对立德树人的阐述,正是明确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标准,明晰了“大德”、“公德”、“私德”的定位和关系。对国,要“明大德”,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可依托国情教育等来发展和完善;对公,要“守公德”,培育积极的公共精神,可依托公民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等来发展和完善;对己,要“严私德”,追寻美德的生活,可依托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来发展和完善。而以上三种形态的“德”,均离不开法律教育。

  其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

  随着中国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的不断深化,教育决策者和实践工作者也超越了一直以来在认识与选择德育形式时偏于偶发性、主题化、活动化的倾向,而趋于从稳定性、区块化、育人性方面来考虑和规划德育形式。从实际的中小学德育实践来看,直接德育课程、各类活动、教师风貌、班级管理、学科教学、校外实践、校园环境、管理文化、课堂文化,甚至校园中的群己关系,都是教育工作者应当捕捉和抓取的德育形式。由此可以看到,学校德育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2017 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了“三全育人”体系,要“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这种教育实践的现状和教育政策的导向,有力推进了中国起步不久的德育专业化进程。

  综观以上德育内容和德育形式的归纳与分析,不难发现,有效的德育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关联因素。为此,我们期待取径于推进德育专业化来让一线的德育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本文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