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转向就业
发布时间 :2019-03-07  作者 :苏剑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意味着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将向就业方向倾斜。
………………………………………………………………
刚刚发布的201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失业率也长期保持较低水平。2018年末,中国就业人员总量接近7.76亿人,比1978年增加3.7亿多人,增长超过90%。但同时,作为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中国就业压力十分明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就业问题置于如此高度,原因之一无疑是中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重要原因是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想要保持之前的高速增长难度大增,经济增速以后将不再或者难以成为中国宏观调控中的一个亮点。因此,这时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意味着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在转向,重心将向就业方向倾斜。
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与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密切相关。
一方面,劳动力供给不断减少。根据来自中国金融数据和信息服务商万德的数字,2018年末,中国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较上年下滑1.6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12年开始的下降趋势。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接近7.76亿人,较2017年末减少54万人,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首次下降。劳动就业人口下降,说明劳动参与人口减少,意味着未来中国劳动成本还将快速提升。
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提升,而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中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在2012年后加速上升。相比之下,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不断回落。考虑到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以及未来新增劳动人口逐渐减少,劳动力短缺可能是今后中国就业市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技术进步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趋势在近年来对中国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内会带来结构性失业,但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来看,就业总量跟技术水平是在不断同步增长的。随着社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门类日益增多,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力资本不断提升,技术进步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趋势在未来将为中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中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以增加就业。首先,继续推进对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保障企业的平稳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就保障了就业形势。其次,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使之匹配当前中国的就业人员结构,避免结构性失业。第三,稳经济是稳就业的根本,而稳预期是稳经济的前提,要把稳预期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第四,落实失业救济,确保社会稳定。
(本文作者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