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从培育国内市场看减税措施

发布时间 :2019-03-05      作者 :苏剑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培育中国国内市场被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被提了出来,而减税被作为培育中国国内市场的政策尤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3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其中要求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等措施。这都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内需,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

  从逻辑关系上看,“减税降费”是有利于培育强大的国内市场的。因为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是收入,有收入的消费者才敢消费。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价格,消费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而“减税降费”在培育强大的国内市场方面是同时作用于需求、供给两端的,通过增加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通过降低企业的成本来降低价格,从而扩大消费。“减税降费”作用于供给端,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减税降费”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扩大再生产甚至科技创新的动力。随着成本下降、供给增加,价格就会下跌,带动人们增加消费。

  从需求端看,减税使得国民收入的分配向居民户倾斜,有助于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扩大消费需求。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数据可以看到,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消费正从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消费向改善生活品质的消费转变,这也是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是大趋势。但无论是消费扩大还是消费升级,其基本前提是收入的增长。对个人出台的各种专项税抵扣政策,相当于间接的增加了个人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起到了促进作用。

  而从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在培育国内市场的进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注意资金流向。培育国内市场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最终将体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上。如果减税降费后,民间多出来的资金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就无法促进供给或者拉动消费。因此,在资金进入市场的时候,要确保其是否切实进入实体经济。否则大规模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将继续催化泡沫,经济虚胖反而得不偿失。

  第二,注意防范通货膨胀风险。虽然当前价格增速相对较低,2018CPI同比增长2.1%,很多人士担心通缩压力持续加大,对此依然需要且行且关注。经济学界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直接结果就是资金释放,会对拉高CPI增速起到推动作用。此外,在外贸摩擦、社保征缴改革等问题下,低端供给存在快速收缩的风险,这对物价的稳定,消费市场的稳定是不利的。这都需要十分关注。

  第三,减税降费应注意在供给需求两侧同时进行。一方面降低个人所得税,直接扩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降低企业的各种税费,通过降低价格来扩大消费,同时通过减税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收益率,有助于刺激企业投资,这也是在培育国内市场。

  第四,注意管控政府债务风险。在政府支出刚性的情况下,要想减税,就只能靠发债。但发债又会埋下政府债务危机的隐患,因此,国家需要在财政赤字设立和执行上要有严格限制和监督体系,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