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共建“海上丝绸之路”

发布时间 :2013-11-04      作者 :人民画报      


10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会议开始前,习近平和与会领导人集体合影。 摄影 马占成/新华社

10月11日,应泰王国总理英拉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抵达曼谷廊曼机场,开始对泰国进行正式访问。 摄影 刘建生/新华社 10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内同越南总理阮晋勇举行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 摄影 黄敬文/新华社 10月10日,正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市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新西兰总理约翰·基。 摄影 刘建生/新华社 10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文莱王宫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举行正式会谈。 摄影 黄敬文/新华社

10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曼谷泰国总理府同泰国总理英拉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英拉在总理府前广场为李克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摄影 黄敬文/新华社 10月1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同中越两国青年见面交流。这是李克强现场回答一位越南女青年的提问。 摄影 刘建生/新华社 10月1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曼谷与中国游客互动交流,实地了解中泰两国旅游交往情况。 摄影 刘建生/新华社

  中国外交下先手棋

  人民画报:新一届领导人展现了怎样不同以往的外交风格?

  宫力:这次出访东南亚,中国领导人展现了一种亲民的作风。李克强去越南的小店买东西,跟店主聊天,还关照付钱的情况。给人留下一种亲切有活力的领导人印象。

  习近平比较务实,有亲和力。他谈话都是实实在在的。虽然影响到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时候他一定会强硬,但是他更多地展现出亲和的一面。他到每个国家都会提出当地与中国之间的一些动人故事:到中亚,提起一个当地小伙子在中国海南岛献血的事情;在马来西亚提到歌星梁静茹;到了加拿大提白求恩,说白求恩家喻户晓。一下就拉近了跟受访国的距离,有利于加深感情。这就是亲和力。而且,这些都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不是用讲大道理的方式。

  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夫人的外交。习近平携第一夫人出访,夫人彭丽媛也配合做了很多工作。不但吸引眼球,也给国家增加光彩。

  人民画报:当前,中国的外交布局重点是什么?

  宫力:我们的周边外交很活跃,10月下旬,俄罗斯、印度、蒙古三个国家的总理一起来到北京,说是巧合也不是巧合,这说明了周边外交的频繁程度和中国的吸引力。

  中国外交方面的整体布局从总体上讲是全方位的和平外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友好合作。具体讲是四个方面:根据十八大报告,跟发达国家要改善和发展关系,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与美国;对周边国家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战略依托是加强跟俄罗斯的关系和两翼;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的依靠力量,要加强团结与合作;在多边外交方面,要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两翼是指东盟10+1和上合组织这两大战略平台。前者有助于东南亚的稳定,后者有助于中亚的稳定。这是中国在周边的两个战略支柱。

  东盟10+1再往前发展,可以变成10+3,包括日本和韩国。还有10+6的设想。这说明我们周边的合作是开放性的,大门是敞开的,不排斥任何周边国家。上合组织最早成立的目的是反对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后来,各国在活动中经济功能加强了,比如能源的合作是亮点,金融合作也加强了。所以凝聚力更大了,吸引了更多国家加入。

  人民画报:本届领导集体在外交方面有什么亮点和特点?

  宫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国际战略方面是没有大的失误的。一直走和平发展道路,所以三十多年高速发展起来了。和平发展道路是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指导思想,这条路是走对了。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面临着安全威胁,中国外交很重要的方面是维护国家安全。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强调抓住战略机遇期和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李克强就任之后,中国外交的广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因为刚刚开始,还不能下结论,但至少有以下几个新的变化和亮点:

  一是提出新概念。比如建设新型大国关系,这是中国外交关键性环节。习近平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阳光庄园会谈时,专门阐述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将引导大国关系摆脱零和游戏,向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另外,提出了建立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还提出了两个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战略设想,这都是非常有创意的提法。

  目前看来,各国反应还是比较热烈的。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报道:本届APEC峰会上,中国处在驾驶员的位置,而通常APEC都是美国领头。这固然与奥巴马没去参会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中国提出的建议主张深得人心。我们这些年和平发展是站在历史潮流的正确一方的,是容易得到各国拥护的。如果穷兵黩武,逆潮流而动,肯定走不远,在亚洲也得不到支持。

  另外一个亮点是,多边场合非常活跃。比如二十国峰会、APEC、东亚领导人峰会,都是多边场合。在多边外交场合中,我们开始提出议题、主导议题,开始下先手棋了。这是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我们由过去的国际规则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塑造者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局面。

  还有中国领导人提出不仅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且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担负的责任更重、使命更大、眼界也更开阔了。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习近平提出,我们要和平发展,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和平发展不等于无所作为,现在我们在海上的执法力度明显加强了,捍卫国家海权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中国的领导人更加自信了。战略自信非常重要,不自信的话,不会提出议题,主导议题。这是很大的一个亮点。  

10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市出席第八届东亚峰会。这是会前,与会各国领导人或代表合影。 摄影 刘建生/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