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为中国与中东关系注入新动力

发布时间 :2016-02-02      作者 :本刊综合报道      

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 摄影 庞兴雷/新华社

  2016年1月19日至23日,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塞西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鲁哈尼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三国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并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

  这是习近平主席2016年的首次出访,也是他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一次访问中东和阿拉伯国家。此访为中国与三国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中东和平稳定发展带来了正能量,同时也拉开了2016年中国外交的精彩序幕。

  新年伊始,飞越崇山峻岭,横跨亚非两洲,习近平主席夙兴夜寐,风尘仆仆,5天到访4个城市,开展了40余场活动。在此次访问中,习主席先后同3国领导人和3个区域组织负责人深入会谈交流,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共签署52项合作文件,内容丰富,成果丰硕,意义重大。

  行程结束之际,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历史性的中东之行是一次成功深化传统友好之旅、谋求合作共赢之旅、促进地区和平和解之旅、推动各国和平与发展之旅。

  王毅说,此次访问的三国都是中东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又都同中国有着传统友好,保持广泛合作。三国领导人多次盛情邀请习近平主席往访。此次习近平主席应约而至,并把三国作为今年的首访,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发展同三国以及整个中东地区关系的高度重视。同时,当此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地区热点问题集中频发之际,习近平主席为和平而来,为发展而至,为和解而呼,更令此访受到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期待。

  恰逢其时,成果丰硕

  习近平主席此访中东,恰逢中国同埃及建交60周年、同阿拉伯国家开启外交关系60周年之际。中东正经历深刻复杂的变化,沙特受国际油价持续下滑影响,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埃及新议会刚组建,经济社会改革任重道远;伊朗在国际社会解除对其的制裁后,面临着推动国家全面发展的任务;而叙利亚、也门、伊拉克等国仍处于战乱或动荡之中。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适应经济“新常态”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中东国家与中国都有加强合作、应对挑战、实现共赢的愿望。

      中国驻沙特大使李成文表示,沙特方面极为重视本次访问,给予习近平主席超规格的接待,也取得诸多成果。自中国和沙特于1990年7月21日建立外交关系,特别是2008年建立战略性友好关系以来,中沙双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沙特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在全球第一大原油供应国和在西亚北非地区的最大贸易国。2013年,中国首次成为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此次访问中,中沙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一致同意建立两国高级别委员会,以指导和协调双方各领域合作。双方同意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成互利共赢的融资平台,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双方高度评价并欢迎重启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谈判,并对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感到高兴,同意尽早建成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

1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共同出席中沙延布炼厂投产启动仪式。两国国家元首共同按下启动键,延布炼厂项目正式投产启动。 摄影 马占成/新华社   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罗库巴宫同埃及总统塞西举行会谈。 摄影 鞠鹏 /新华社

  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认为,习近平主席的此次访问恰逢中埃建交60周年,对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中埃关系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中埃双边贸易额在2014年达到116.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此访中,中埃两国元首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以及多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并共同为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二期揭牌。

  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指出,这是时隔14年后中国国家元首再次访问伊朗,将极大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中国和伊朗于1971年8月16日正式建交。近年来,中伊双边关系始终保持积极、稳健的发展势头。中国已连续6年保持伊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在此访中,中伊两国元首达成多项重要共识,一致同意建立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以及多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