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追寻精神的足迹,迈向新的征程

发布时间 :2016-10-11      作者 :特约撰文 薛国安 刘常      

  2016923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军事博物馆,参观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

  193410月后,战斗在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和湘鄂川黔苏区的红军各部队,相继开始战略转移,踏上漫漫长征路。193510月,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今吴起县城)。1936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被誉为人类历史上伟大奇迹的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而言,是难以磨灭的伟大篇章。长征精神的内核是什么?在今天有着怎样的意义?本刊特约国防大学薛国安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刘常参谋撰文,阐释长征精神的时代力量。

9月2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 摄影 兰红光/新华社 9月24日,原海军航空兵部顾问王天保(左)观看泸定桥的一段铁索。此次“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展陈面积2000平方米,展出照片275张、文物252件,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 摄影 殷刚/新华社 9月24日,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吕璜老人(坐轮椅者)观看“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中的水粉画《井冈山会师》。 摄影 殷刚/新华社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80年前伟大的长征造就了不朽的长征精神,它伴随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岁月中从胜利走向胜利,并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建设、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坚定信仰——长征精神之魂。红军长征历时两年,期间进行了大小600余次重要的战役战斗,翻越了40余座高山险峰,横渡近百条江河,穿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若无崇高和坚定的信仰,难以支撑走过艰险征途。红军长征包括三方四路,除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外,还有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其中红四方面军途经四川、西康、甘肃、宁夏;红二方面军途经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青海、甘肃;红二十五军途经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征途上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安顺场、飞夺泸定桥、激战嘉陵江、迂回乌蒙山、血战独树镇……在一系列考验面前,对革命信念的坚守、对党的无限忠诚,支撑红军走过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漫漫征途。

  无私奉献——长征精神之本。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其中,湘江之战是红军长征途中极为惨烈的一仗。在19341125日至123日的9天时间里,红军广大指战员表现出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损失惨重后依然突破敌围。指挥红三十四师担任后卫任务的陈树湘师长面对危局指挥镇定,被子弹打中腹部不幸被俘。在被敌军抬运途中,昏迷中醒来的他毅然自尽,壮烈牺牲,年仅29岁。除了牺牲在战斗中,红军在与雪山草地等恶劣环境的搏斗中也付出了代价。许多老红军回忆,当克服行路难、饮食难、御寒难、宿营难等走过草地后,红军将士对死亡几乎都有了一种漠视感,作战极其勇敢。长征中这种无惧艰险、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依然有着极强的感召力。

  永不放弃——长征精神之基。红军长征,始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却最终实现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创举。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时原计划前往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黎平会议决定到黔北的遵义地区建立新根据地;遵义会议决定改取川黔滇,过长江到川西建立根据地;两河口会议决定到川陕甘一带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在哈达铺获悉陕北有红军部队后,在榜罗镇会议上正式决定将陕北作为长征的最后落脚点……长征经历了无数挫折,又在困难中站了起来。红军长征最终落脚陕北的战略决策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次新环境、新条件下艰难探索而做出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漫漫征程上,我们要发扬红军长征中这种尊重客观现实的科学精神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精诚团结——长征精神之根。长征中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精诚团结,共同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许多高级干部在长征途中为维护团结统一局面做出了贡献。在随中央红军左路军南下时,朱德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胜利会师后,贺龙等红二方面军领导也与张国焘展开了激烈斗争。最终红二、四方面军挥师北上,促成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正是这种顾全大局、维护统一的精神,为红军保留了持续燃烧的火种。3万多名经过万里长征考验而保存下来的指战员,成为当时党和红军最中坚的力量、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不仅在实际斗争中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而且几乎都有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依靠人民——长征精神之源。红军在长征途中很好地执行了民族政策、严守了军队纪律,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在红军进入雪山草地附近地区后,筹粮成为最困难的问题。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在反动分子蛊惑下坚壁清野,逃避一空。当时能保障部队生存的唯一办法,就是收割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青稞。红军总政治部规定,只在万不得已时,才许到当地群众田中去收割,而且首先收割土司的。收割完后,红军都将所收数量和原因用墨笔写在木牌上,插在田中,当地群众回来后可拿着木牌向红军部队领回补偿。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还牵挂此事,指示当地领导应向群众做相应补偿。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根本作风,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凝聚人心,用自力更生的精神攻坚克难。

  80年弹指一挥,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万水千山,如今已建设成为美丽的城镇和乡村。征途沿线发达的经济、和谐的社区、绿色的生态、动人的风光,都是对抛颅洒血的先烈们最好的告慰。历史不能忘记,未来更须努力,踏着先辈的辉煌足迹,继承不灭的奋斗精神,才应当是我们对长征最好的纪念。

  (本报道撰文者薛国安系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刘常系解放军艺术学院参谋、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