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雄安新区:历史的重托 国家的名义

发布时间 :2017-05-02      作者 :本刊综合报道      

 

俯瞰安新县大王镇,景色宜人。雄安新区范围内人口密度低,建筑少,核心区所辖人口不到10万人,可开发建设土地较充裕且可塑性强,具备一定的城市基础条件。 CFP 供图

 

俯瞰容城县。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

  2017年,河北雄安新区规划设立,北京城发展将迎来崭新面目。“这件事确实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强调,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要能够经得起千年历史检验,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

  俯瞰中国地图,深圳、浦东和雄安呈梯度而上,分别占据全国南、中、北三个维度,这将合力推动中国实现全局均衡发展,改变经济发展“南强北弱”的状况。

  “深圳和浦东的今天,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雄安的明天。雄安新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院士说,千年大计,正是表达着中央推行这个战略的决心和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要。

  雄安新区也绝非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创新驱动将是雄安新区发展基点,进行制度、科技、创业环境的改革创新,吸引高端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建设集技术研发和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产城融合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雄安新区的定位也引来诸多国内科研单位、央企总部、产业巨头的呼应。中国科学院、中船重工、航天科技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交建、中石化等纷纷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建设,有的央企已明确表示将拿出“迁企”的实际行动。

  雄安新区不会简单复制深圳和浦东,而是要开创国家新区和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新区将借鉴国际经验,组织国内国际一流规划人才进行城市设计,细致严谨地做好单体建筑设计,特别是细节设计,建成标杆工程,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典范。

  “规划上要达到国际一流城市的水平,同时在建筑上要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元素,在建设过程当中要精雕细琢,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建筑,留下千年传承。”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