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钟扬和种子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8-07-05      作者 :本刊记者 杨云倩 胡周萌 综合报道      

  2017925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钟扬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16年间在西藏行路50万公里,采集了4000万颗种子,为西藏高等教育创造了许多个第他还是一位科普达人,志在让更多人了解科学、热爱科学。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扬。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视觉中国 供图

  “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钟扬生前常说的这句话,也成为他戛然而止的53岁生命的一个注脚。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钟扬用有限的生命探索出了无限的可能。

  注定成为老师

  1979年,15岁的钟扬从湖北黄冈中学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84年从无线电专业毕业后,钟扬进入中科院武汉植物所工作,开始从事植物学研究,天资聪颖的他很快成为当时国内植物学界的青年领军人物,而成绩背后,有他超乎常人的勤奋。

  作为一个植物学门外汉,钟扬拿着植物志和检索表,一种一种植物认,还用业余时间旁听了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短短几年时间,他说的植物名全是拉丁语,比受过很多正规分类学教育的人还正规。在植物所工作的15年间,钟扬不断把数量分类学、生物信息学等国际最新的科研方法引入中国,对中国植物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武汉植物所,钟扬的实验室曾是年轻人聚集地,无线电专业出身的他当时负责所里唯一的计算机,常把国外最前沿的科研文章找来和大家分享。20世纪90年代初,钟扬夫妇先后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回国时连海关都难以相信,别人带彩电冰箱,他们却把攒下的生活费买了计算机设备捐给单位。

  “像狗一样灵敏的嗅觉,把握前沿;像兔子一样迅速,立即行动;像猪一样放松的心态,不怕失败;像牛一样的勤劳,坚持不懈。”这是钟扬自己定义的“新四不像”精神。

  20005月,钟扬从武汉植物所副所长的职位离开,选择到复旦大学任教。那年5月报到时,学校还没有过渡房。钟扬毫无怨言接受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房子,洗着冷水澡住了半年。

  对钟扬的选择,妻子张晓艳全力支持。“他一直有教师梦,常开玩笑说,自己在妈妈肚子里就注定要成为老师,因为出生前一小时,他妈妈还在给学生上课。那晚回家他很激动,觉得自己这个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他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在复旦任教17年,钟扬培养了80多位研究生,他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这么多人,像他这样认真的人,对每个学生都付出非常多精力。他任何一件事都非常负责任。”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在追思会上回忆感慨。

援藏16年,钟扬培养了六名博士、八名硕士,并帮助藏大建立了植物学研究“地方队”,西藏大学也拿到了第一个生物学自然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