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起飞!
发布时间 :2017-06-05  作者 :本刊记者 杨云倩 万全
争议中成长
围绕C919最大的争议,或许就是“中国制造”了。
支持者认为大飞机由中方自主设计,“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是全球航空制造业的通行做法;反对方质疑C919的大量主要核心零部件由国外公司供应,认为大飞机不过是“进口组装”。
中国商飞将C919的发展道路归纳为“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高国产化”。
大飞机是复杂的系统集成工程,不同的系统集成在一起需要满足哪些要求,这一控制方案牢牢掌握在C919设计团队手中。据C919常务副总设计师陈迎春介绍,中国商飞负责飞机的设计、总装、试飞、销售等关键环节,整机产权属于中国商飞所有。
对于一架飞机而言,什么是自主设计?吴光辉认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针对飞机整体设计来说的。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设定设计方案、零部件供应需符合设计方案、系统集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设计师装修房子,虽然建材、装饰品都从市场购买,但按设计师的思路搭配在一起,就是设计师的成果。”C919副总设计师傅国华说。
在C919的主要供应商中,中方供应商主要包括中航工业旗下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等公司,主要承担了机头、各段机身、机翼等机体部件的制造。而发动机、航天系统、飞控系统、起落架系统等部件主要由CFM(美法合资)、通用电气(GE)、霍尼韦尔、利勃海尔等海外供应商提供。
“中国商飞的知识产权体现在对系统之间的集成控制上。C919上有几百万个接口,这关系到液压、航电等多系统之间的关联,绝不是简单的拼接。”吴光辉说。
比如电子兼容问题。单个供应商的电子器件工作是正常,但要做到在工作时互不干扰,就需要克服很多问题。对此,商飞科研人员在顶层设计上提出需求,按招标进行优化,并对系统集成和优化,进行了多项试验。
例如最受关注的发动机,C919机体结构总装现场工程团队项目经理丛昊介绍,虽然C919的发动机购自CFM公司,但吊挂结构形式却属首创。这种一体式吊挂,集成了发动机的控制部件和附属设备,波音、空客等大公司都没用过。他说:“以往的反推都是挂在发动机上,现在则是挂在吊挂上。没有前人做过,全靠我们自己试验。”
但C919依然在向着更高的国产化率、掌握更核心的技术而努力。7年研制时间里,中国商飞攻克了102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
在设计机翼时,C919集中了国内飞机气动专业百位顶尖专家,设计了500多副翼型,形成最优设计。经过在欧美多国测试,这副机翼使C919的升阻比、巡航特性、失速特性、噪声水平、结冰特性等重要指标均优于竞争机型。参与翼型设计的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工程系教授白俊强表示,此项设计只能从零摸索,在C919成功之后,中国人在气动外形设计方面,终于实现了跟外国同行平起平坐。
由于C919设计晚,拥有后发优势,因此在很多领域有所突破。例如,与同类机型波音737和空客A320相比,C919的碳排放量减少50%,燃油消耗低15%,座公里直接使用成本低10%。
国产化并不能为了国产化而进行国产化,一个要接受市场检验的产品最终目的必然是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作为C919的整机制造商,中国商飞面向全球选择最优配置,也依然是未来趋势。
5月3日,C919试飞指挥大厅内,众多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监测观察C919的各项数据,紧张地进行首飞前的测试。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