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走向公园城市的溧阳

发布时间 :2021-02-24      作者 :撰文 青木      

  • “溧阳1号公路” 神女湖观景台 摄影:车保华.jpg

    江苏溧阳神女湖周边的的景色在阳光下清静、优雅。溧阳在公园城市的愿景中,把城市融入生态空间来进行规划和设计,“溧阳1号公路”的修建使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象相互呼应,神女湖是“溧阳1号公路”上颇具特色的景点。

  • “溧阳1号公路” 天路.jpg

    江苏溧阳的“溧阳1号公路”全长365公里,连接该市98个行政村、312个自然村、22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23个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在溧阳构建起“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大旅游”格局,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 轻纱曼舞天目湖 摄影:沈佳宾.jpg

    俯瞰江苏溧阳天目湖景区。天目湖被誉为“江南明珠”“绿色仙境”,全区拥有300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区内坐落着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是江苏省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

  • 曹山度假区.jpg

    江苏溧阳上兴镇境内的曹山度假区是集生态农业、乡村文化、运动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多元化、复合型乡村旅游度假区。曹山把旅游发展与镇村发展、土地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成功创建出省级旅游度假区。

  • 美丽乡村:牛马塘 摄影:车保华.jpg

    江苏溧阳上兴镇牛马塘村的美丽景色。实行乡村振兴以来,牛马塘村先行先试,美环境、兴产业、聚人气,帮助农村人口迅速回流,整个乡村 迸发了满满的活力,探索出了一条“新乡土时代”的发展之路。

< >

  秦置县制,今沿其名。江苏溧阳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这里钟灵毓秀,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出了苏杭,美在溧阳”就是对1535平方公里山水人文的诠释。随着时代的发展,溧阳将自然与文化禀赋创造性地转化,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公园城市新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四川天府新区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提出,是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因此,基于自身生态这一鲜明特质,溧阳在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将全域旅游纳入公园城市建设布局,以山水相汇、城景相融的宜居公园城市作为发展目标。

  把城市融入生态空间,溧阳在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中,打造以“溧阳1号公路”、溧阳琴廊、森林长廊“一路两廊”为骨架的生态“绿脉”,建设以休闲康养为主体的天目湖“生命康原”,推动山水相汇、城景相融,形成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的互动,让乡村空间不断升值。生产、生活的空间变为了可观赏、可旅游的生态空间,溧阳处处“城中景”“景中城”。

  “三山一水六分田”的溧阳在实践中探索“生态创新”。

  吸引产业、科技、人才聚合,带动城乡空间、公共服务、生活方式的转变。系统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路径,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以生态推动区域分工协作、城市能级提升。如今,以先进制造、高端休闲、现代健康和新型智慧为代表的“四大经济”成为溧阳新的增长点。

  (本报道图片由中共溧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页

下一页

  • “溧阳1号公路” 神女湖观景台 摄影:车保华.jpg

    江苏溧阳神女湖周边的的景色在阳光下清静、优雅。溧阳在公园城市的愿景中,把城市融入生态空间来进行规划和设计,“溧阳1号公路”的修建使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象相互呼应,神女湖是“溧阳1号公路”上颇具特色的景点。

  • “溧阳1号公路” 天路.jpg

    江苏溧阳的“溧阳1号公路”全长365公里,连接该市98个行政村、312个自然村、22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23个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在溧阳构建起“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大旅游”格局,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 轻纱曼舞天目湖 摄影:沈佳宾.jpg

    俯瞰江苏溧阳天目湖景区。天目湖被誉为“江南明珠”“绿色仙境”,全区拥有300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区内坐落着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是江苏省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

  • 曹山度假区.jpg

    江苏溧阳上兴镇境内的曹山度假区是集生态农业、乡村文化、运动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多元化、复合型乡村旅游度假区。曹山把旅游发展与镇村发展、土地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成功创建出省级旅游度假区。

  • 美丽乡村:牛马塘 摄影:车保华.jpg

    江苏溧阳上兴镇牛马塘村的美丽景色。实行乡村振兴以来,牛马塘村先行先试,美环境、兴产业、聚人气,帮助农村人口迅速回流,整个乡村 迸发了满满的活力,探索出了一条“新乡土时代”的发展之路。

  秦置县制,今沿其名。江苏溧阳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这里钟灵毓秀,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出了苏杭,美在溧阳”就是对1535平方公里山水人文的诠释。随着时代的发展,溧阳将自然与文化禀赋创造性地转化,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公园城市新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四川天府新区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提出,是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因此,基于自身生态这一鲜明特质,溧阳在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将全域旅游纳入公园城市建设布局,以山水相汇、城景相融的宜居公园城市作为发展目标。

  把城市融入生态空间,溧阳在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中,打造以“溧阳1号公路”、溧阳琴廊、森林长廊“一路两廊”为骨架的生态“绿脉”,建设以休闲康养为主体的天目湖“生命康原”,推动山水相汇、城景相融,形成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的互动,让乡村空间不断升值。生产、生活的空间变为了可观赏、可旅游的生态空间,溧阳处处“城中景”“景中城”。

  “三山一水六分田”的溧阳在实践中探索“生态创新”。

  吸引产业、科技、人才聚合,带动城乡空间、公共服务、生活方式的转变。系统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路径,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以生态推动区域分工协作、城市能级提升。如今,以先进制造、高端休闲、现代健康和新型智慧为代表的“四大经济”成为溧阳新的增长点。

  (本报道图片由中共溧阳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