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5
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民主殿堂上坦诚建言、共商国是。浩荡春风中,为人民谋幸福的情怀和家国蓝图的谋划交相映照,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心声高度统一,生动铺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画卷。
在催人奋进的春天里,2022年全国两会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下帷幕。近5000名代表委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积极建言献策、扎实履职尽责,奏响团结奋斗的时代乐章。
坚定迎难而上的信心
走过党的百年华诞重大时刻,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但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受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中国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不畏风险、不惧挑战、迎难而上,信心在这里传递与升腾。
这信心,来自坚强核心的掌舵领航—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鲜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引起代表委员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
这信心,来自实践证明的有利条件—
“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深刻阐明分析了中国发展仍具有的五个方面战略性有利条件。
这信心,来自稳中求进的科学谋划—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
面对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着眼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亮出准备充足的政策工具箱: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
凝聚同心协力的共识
党的总书记与最基层的代表在同一座民主殿堂共商国是,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
这是上下贯通的全链条民主—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十次出席全国两会。2013年至2021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50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听取370多位代表委员的发言,同大家互动。
今年,总书记参加了3次团组审议讨论,又同20位代表委员进行了交流。
从调研、审议、决策、实施到监督,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科学有效制度安排,使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各级决策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在寻求最大公约数中画出最大同心圆。
这是周密完整的全方位民主—
一个个审议讨论现场,代表委员专心致志,良策越议越明,共识越聚越多。
被称为“协商民主的讲坛”的政协大会发言,12位委员逐次登台,议政建言。政协视频会议发言席上,12位委员着眼全局,有的放矢,表达真知灼见。
2场“代表通道”、3场“委员通道”接连开启,4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委员讲述履职故事,将基层一线心声带进人民大会堂。3场新闻发布会和记者会、2场“部长通道”上,热点关切得到积极回应,焦点话题得到权威解答。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87件,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约8000件。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979件。内容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国务院认真研究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
这是广泛参与的全覆盖民主—
明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将任期届满,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将于2023年1月选出。
今年提请审议的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提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上升。
草案同时明确,农民工代表人数要比上届有所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比例要继续从严掌握,妇女代表的比例原则上要高于上届。
鼓足一往无前的干劲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发展态势,景气水平稳中有升。
前2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外贸实现平稳开局,呈现较强韧劲。
把握时与势,应对艰与险,全国两会发出春天里的总动员—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翻开政府工作报告,一项项正视挑战、应对变局的政策举措务实而有力。
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再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全国两会对事关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作出新的安排部署。
年内将发射2个空间站实验舱、2艘载人飞船、2艘货运飞船,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5G基站今年力争突破200万座,提前谋划部署6G……两会上传出的重磅消息,显示出中国创新突破的光明前景。
迎着春风,共向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一定能够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本文摘编自新华社2022年3月10日报道)
上一页
下一页
2022-07-05
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民主殿堂上坦诚建言、共商国是。浩荡春风中,为人民谋幸福的情怀和家国蓝图的谋划交相映照,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心声高度统一,生动铺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画卷。
在催人奋进的春天里,2022年全国两会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下帷幕。近5000名代表委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积极建言献策、扎实履职尽责,奏响团结奋斗的时代乐章。
坚定迎难而上的信心
走过党的百年华诞重大时刻,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但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受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中国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不畏风险、不惧挑战、迎难而上,信心在这里传递与升腾。
这信心,来自坚强核心的掌舵领航—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鲜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引起代表委员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
这信心,来自实践证明的有利条件—
“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深刻阐明分析了中国发展仍具有的五个方面战略性有利条件。
这信心,来自稳中求进的科学谋划—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
面对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着眼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亮出准备充足的政策工具箱: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
凝聚同心协力的共识
党的总书记与最基层的代表在同一座民主殿堂共商国是,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
这是上下贯通的全链条民主—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十次出席全国两会。2013年至2021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50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听取370多位代表委员的发言,同大家互动。
今年,总书记参加了3次团组审议讨论,又同20位代表委员进行了交流。
从调研、审议、决策、实施到监督,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科学有效制度安排,使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各级决策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在寻求最大公约数中画出最大同心圆。
这是周密完整的全方位民主—
一个个审议讨论现场,代表委员专心致志,良策越议越明,共识越聚越多。
被称为“协商民主的讲坛”的政协大会发言,12位委员逐次登台,议政建言。政协视频会议发言席上,12位委员着眼全局,有的放矢,表达真知灼见。
2场“代表通道”、3场“委员通道”接连开启,4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委员讲述履职故事,将基层一线心声带进人民大会堂。3场新闻发布会和记者会、2场“部长通道”上,热点关切得到积极回应,焦点话题得到权威解答。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87件,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约8000件。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979件。内容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国务院认真研究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
这是广泛参与的全覆盖民主—
明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将任期届满,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将于2023年1月选出。
今年提请审议的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提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上升。
草案同时明确,农民工代表人数要比上届有所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比例要继续从严掌握,妇女代表的比例原则上要高于上届。
鼓足一往无前的干劲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发展态势,景气水平稳中有升。
前2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外贸实现平稳开局,呈现较强韧劲。
把握时与势,应对艰与险,全国两会发出春天里的总动员—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翻开政府工作报告,一项项正视挑战、应对变局的政策举措务实而有力。
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再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全国两会对事关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作出新的安排部署。
年内将发射2个空间站实验舱、2艘载人飞船、2艘货运飞船,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5G基站今年力争突破200万座,提前谋划部署6G……两会上传出的重磅消息,显示出中国创新突破的光明前景。
迎着春风,共向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一定能够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本文摘编自新华社2022年3月10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