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21206749657-1920.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画报里的中国-3.jpg
< >
  • 2024年11期《人民画报》封面.jpg
  • 封面.png
  • 2024年10期《人民画报》封面1.jpg
  • 2024年9期封面.jpg
  • FM丝路瞭望2024-7-8.png
  • 2024年08期《人民画报》封面.jpg
  • 2024年7期封面.jpg
  • 6期封面1.jpg
  • 5期封面.png
  • 4期封面上传 .jpg
BL4I4188df.JPG

念兹在兹 生生不息

今日的莫高窟依山傍水,隔着大泉河与对面的三危山遥遥相对。晨曦的大幕拉开,最先沐浴到阳光的是鸣沙山主峰。

p36.jpg

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 热血青春开辟极地探索之路

南极,被称为“地球上最后的净土”。

未标题-1_21900.jpg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 守护千年文明  传承文化瑰宝

敦煌,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一处世界级的文化瑰宝—莫高窟。

00-题图-GSS_1690.jpg

团结合作 共谋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凝聚携手共进力量

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落下帷幕。4天的时间里,围绕“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主题,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代表,在40余场分论坛

1--开篇主图.png

【北京中轴线连载之五】会馆重生 韵味悠长

北京中轴线两侧,胡同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名人故居、历史遗址、四合院、老字号等历史遗迹星罗棋布,交织出古都文化的千姿百态。这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建筑,这就是会馆。

明代点翠嵌珍珠宝石金龙凤冠。明代的凤冠需要用丝竹扎出凤冠的架构,覆上丝帛面料。然后利用錾刻技艺雕出饰品的模样,再将其镶嵌到凤冠上进行点翠。每一道工序都蕴藏着工匠们深厚的技艺。 视觉中国 供图

【北京中轴线连载之三】巧夺天工 美冠天下

中轴线,是构筑一座城市的灵魂。中轴线,是很多人生活中的陪伴。《周礼·考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北京中轴线,便汇集了四者之美,支撑着整座北京古城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崇高地位。

题图.png

【北京中轴线连载之二】文化之脊上的诗情画意

提到北京中轴线,总会让人想到肃穆庄严的格局、恢宏壮丽的建筑、积淀丰厚的遗迹……而我们无意间忽略的那些草、木、湖、石、亭、榭、廊、桥、舟、鱼、莲之属,恰恰是中轴线上最为灵动鲜活、最具生命张力的所在。这条旷世的文化之脊,因园林之美而“血脉”通畅,充满了无限生机。

219382486_8.jpg

服装时尚的“中国风”蜕变

服装是经济社会与文化变迁的显著写照。

20140724130506625681231250_p.jpg

从荧屏走入生活的锦绣华裳 ——古装影视剧服饰催生汉服热潮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以力求还原经典的姿态出现在电视屏幕,惊艳全国。

页面提取自-2021年2期《人民画报》整本对页_页面_1.jpg

感受汉服之美

汉服的样式繁多,主要特征包括领子、裙状上衣、玉饰和腰带等。

页面提取自-2021年2期《人民画报》整本对页_页面_5.jpg

华夏衣冠“十六字”

目前,现代华服建构团队总结出了华服相对于西方服饰和兄弟民族服饰的32条特征,并将其浓缩为华夏衣冠特征八字诀和气质八字诀。

d32bdd6b-5f37-440c-94ec-1cd5f4eeb11b.jpg

【本刊专稿】汉服热 国潮兴 古韵美中华

从21世纪初开始,“汉服热”在青年群体中悄然兴起,他们身着汉服行走街巷,走进历史古迹自然美景,参加传统节日及中华文化活动,并将精心拍摄的汉服照片发布在社交平台。

GSS04295.jpg

在尊重与创新中完成传承

近年来,从专家、学者、大学生,到普通市民,均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汉服文化的复兴,表现出了对民族、对国家、对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真诚敬意。

微信图片_20210118095301.jpg

我在澳大利亚推广汉服

自小学习国画和书法的我,痴迷中国传统文化。

微信图片_20210112123344.jpg

因“章服之美”而喜欢

我从小就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兴趣,尤其喜欢古诗词。

4f511551582417c0af1945045f2845e.jpg

构建当代中国人古雅的生活方式

让汉服走入大众生活,而不是停留在小众游乐,这需要把握好文化自信与自大之间的尺度。

000000.jpg

【本刊专稿】“长五”飞天 “嫦五”奔月 —聚焦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开启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顺利迈出嫦娥五号任务月球采样返回的第一步,嫦娥五号还将从月球上收集并返回大约两公斤的月球土壤样品。

GSS00391x.jpg

看天下 | 在赛汗塔拉城中草原邂逅金秋之美

赛汗塔拉,蒙古语意为“美丽的草原”之意,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城中草原。

BL4I3155.jpg

“我在喀什古城开店”

金秋九月,我们走进古城,用镜头记录下这里的独特风情,同时也走进了几家独具特色的小店。

0DF_2666.jpg

镜头里的喀什古城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

image001.jpg

“组团式”援疆: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2020年4月,河北省选派呼吸科、眼科等9名“组团式”援疆专家赴疆,进行一年半的医疗援疆。

2020-09-03 142846.jpg

安居、乐业:走进甘江头乡谢家坝村易地扶贫搬迁点

甘肃省宕昌县甘江头乡谢家坝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是甘肃省宕昌县2018年实施的易地搬迁工程之一

xx20090406667.jpg

传统布鞋带来的好日子

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以来,临夏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理念,坚持走城镇化带动的路子

xx2009020231.jpg

出山入城天地宽

东乡县是“三区三州”和六盘山片区深度贫困县,是甘肃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微信图片_202009021203482.jpg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为确保全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现“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页面提取自-2020年08期《人民画报》.jpg

【本刊专稿】下一站,火星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低调研发数年之后,在202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正式获得命名:天问一号。

302567116_8(1).jpg

【画报月历·202008】

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

微信图片_202009021203542.jpg

总书记关心的那个村子大变样了

布楞沟,是东乡语“悬崖边”的意思,这一名称也折射出了布楞沟村自然环境的严酷恶劣和群众生活的艰难。

01.jpg

甘肃岷县:非遗老手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清水镇手工翻砂铜铝铸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001.jpg

“千年药乡”的脱贫故事

甘肃省宕昌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交错地带,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甘肃深度贫困县。

DJI_0579(1).jpg

《人民画报》中的海南70年

2020年,是海南解放70周年,同时,海南也迎来了新的历史跨越期。

20200223FS三亚风景如画5-FZ1002840789.jpg

【本刊专稿】海南:逐梦自贸港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30多年来,海南已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微信图片_2020080910362022.jpg

影观西藏 | 当雄2020“当吉仁”赛马节

2020年8月8日,为期7天的2020“当吉仁”赛马节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当吉仁赛马场正式拉开序幕。

WechatIMG16.jpg

影观西藏 | 西藏那曲:多尔格村的脱贫故事

那曲市班戈县普保镇多尔格村地处藏北高原西部,海拔4750米……

本次发射的卫星 2020年6月23日 北斗收官之星发射5.jpg

【本刊专稿】北斗传奇路

2020年6月23日上午,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推迟一周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旁。

428021339737162074.jpg

【本刊专稿】“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

至今年的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整整在太空中飞行了50周年。

_OWQ7181-人民画报万全-00.jpg

【本刊专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向“第三步”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5月8日13时49分,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新飞船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人收听“东方红一号”播放的《东方红》.jpg

解码·“东方红一号”

50年过去了,开启了中国人进入太空时代的“东方红一号”早已停止工作,但仍在围绕地球飞行。

27-嫦娥三号着陆器试验.jpg

历尽千难成伟业—中国航天事业的精神力量

1970年4月24日,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一曲《东方红》,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页面提取自-2020年05-06《人民画报》整本对页-2.jpg

航天让生活更美好

航天,早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