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时政 >> 正文

绿色发展 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委员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2023-04-04      本刊记者 莫倩

  • 00开篇XxjpsgC007478_20230304_PEPFN0A001.jpg

    2023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摄影 翟健岚/新华社

  • 2017.05.28-鼓浪屿.jpg

    鼓浪屿,是福建厦门西南隅的一座小岛,以700米宽的海峡与市区相隔。岛上树木丛生,丘陵起伏,四季如春,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CHEN9471.jpg

    陕西榆林,农业科技试验示范中心的管道式栽培技术。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2020.10.24-GSS00391x(1).jpg

    2020年10月24日,内蒙古包头,超过万亩的赛汗塔拉原始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与城市景观相映成趣。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VCG111173628037.jpg

    2018年10月25日,河北廊坊,南孟镇的近百种北方特色乔灌花木构成了优美的城乡立体绿化景观带,市民在林间骑行。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493005818.jpg

    2016年9月30日,浙江杭州,第六届杭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展览会上,人们参观一辆国产纯电动大客车。 视觉中国 供图

  • 2018.10.09-贵州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奢香古镇”全景(1).jpg

    贵州毕节,奢香古镇里的“花海梯田”和古色古香的文旅商业街,让当地成为集观光、旅游、餐饮、购物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贵州省生态移民局 供图

  • 2011.09.19-中华水塔·黄河水系-支越.jpg

    黄河水系。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经九个省份,最终流入渤海。 摄影 支越

  • 2018.07.18-DJI_0060.jpg

    山东枣庄,凫城镇白庄村的乾山光伏项目。近年来,当地立足产业禀赋和人文、生态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走出一条适合自己“乡情”的乡村振兴之路。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环境资源界别首次亮相。这是全国政协自1993年增设经济界别以来,首次增加新的界别。

  环境资源界的多位委员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环境资源界委员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献良策、出实招。

  时代所需 应时之举

  “此次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别,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务实举措。”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胡松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全国政协增设界别,有其时代背景和战略考量。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环境资源问题已成为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重大课题。因此,增设环境资源界别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国情民意,是应时之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告诉记者,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之前没有自己的界别,其换届或委员会开展工作时,只能从经济界、农业界、科学技术界等界别中选择专业相似的委员。因此,新增设的环境资源界,解决了困扰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多年无界别依托的难题。

  环境资源界是全国政协34个界别中人数较多的一个,共有85名委员。委员们的专业背景涵盖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水务、城市规划、海洋、林业、地质、化学、建筑、气象、交通、法学、人口等多个领域。委员中,有环境资源领域党政领导干部,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专家,还有能源资源领域企业负责人等。

  据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立案提案为4689件,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608件,占13%。

  聚焦“双碳” 汇聚共识

  “双碳”目标既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委员们就“双碳”主题提出了自己的“绿色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胡松琴,着眼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了有关推动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案。

  胡松琴说,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碳汇是我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其中,海底地质碳封存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将在我国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开的初步预测结果显示,我国海域海底地质碳封存潜力巨大。“我们有必要对此领域予以关注,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示范研究,提前谋划,超前部署,做好研究政策和技术储备。”胡松琴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所长、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曹荣向记者介绍,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多份提案,其中一份是建议“推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建设、促进碳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曹荣介绍,当前,我国碳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金融化程度较低,重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机制(简称“CCER机制”),时机已经成熟。曹荣认为,重启CCER机制,开发CCER减排项目,可丰富碳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为企业履约提供更多选择,既可以通过CCER交易抵消自身碳排放量,也可以购买CCER实现碳中和。曹荣建议,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尽快出台全国碳市场交易管理条例,统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拓展CCER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自愿减排交易项目纳入范围;加大老区苏区支持力度,优先将老区苏区的CCER项目纳入交易体系。

  实现“双碳”目标,还需要完善的法治引领护航。据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介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但“双碳”规范依据仍然停留在国家政策层面,缺失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础性规则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专门立法。因此,他建议,完善“碳法规”、健全“碳法律”、推进“碳法治”,以法治力量推进“碳治理”落地见效。

  污染防治 绿色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下大力气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因此,污染治理也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委员,长期致力于区域流域水污染控制研究与应用。2022年7月,他专门到鄱阳湖南昌湖区进行现场调研。今年两会,他主要关注极端气候条件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国家新污染物治理行动的科技支撑等问题。

  “长江流域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各地污染特征及其防治需求也各不相同。”魏源送说,针对这些情况,要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加大科技帮扶力度,加强科技支撑,同时要从“政、产、学、研、用”的角度高效促进水污染防治。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新明委员,是国内较早开始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今年,他建议,可采用“多年滑动平均值”代替年度均值来进行空气质量考评,促使各地各部门更有定力采用长效措施,建立长期机制,推进常态化治污。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书鹏委员,是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环保从业者。今年,他围绕推动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方面提交了两份提案,分别为《关于设立环保类项目资金专项账户的提案》和《关于加快推进环境领域职业资格建设的提案》。

  李书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在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在资金和人才方面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从政策层面推动解决。因而,他建议,参考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形式,建立由第三方机构监管的环保工程资金专项账户,专款专用,提高款项支付效率,并通过立法确保环保工程资金专项账户有效落实等;制定并发布环保工程师注册工作的后续推进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我国环保事业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绿色发展 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委员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2023-04-04      本刊记者 莫倩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环境资源界别首次亮相。这是全国政协自1993年增设经济界别以来,首次增加新的界别。

  环境资源界的多位委员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环境资源界委员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献良策、出实招。

  时代所需 应时之举

  “此次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别,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务实举措。”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胡松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全国政协增设界别,有其时代背景和战略考量。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环境资源问题已成为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重大课题。因此,增设环境资源界别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国情民意,是应时之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告诉记者,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之前没有自己的界别,其换届或委员会开展工作时,只能从经济界、农业界、科学技术界等界别中选择专业相似的委员。因此,新增设的环境资源界,解决了困扰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多年无界别依托的难题。

  环境资源界是全国政协34个界别中人数较多的一个,共有85名委员。委员们的专业背景涵盖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水务、城市规划、海洋、林业、地质、化学、建筑、气象、交通、法学、人口等多个领域。委员中,有环境资源领域党政领导干部,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专家,还有能源资源领域企业负责人等。

  据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立案提案为4689件,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608件,占13%。

  聚焦“双碳” 汇聚共识

  “双碳”目标既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委员们就“双碳”主题提出了自己的“绿色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胡松琴,着眼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了有关推动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案。

  胡松琴说,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碳汇是我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其中,海底地质碳封存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将在我国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开的初步预测结果显示,我国海域海底地质碳封存潜力巨大。“我们有必要对此领域予以关注,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示范研究,提前谋划,超前部署,做好研究政策和技术储备。”胡松琴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所长、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曹荣向记者介绍,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多份提案,其中一份是建议“推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建设、促进碳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曹荣介绍,当前,我国碳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金融化程度较低,重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机制(简称“CCER机制”),时机已经成熟。曹荣认为,重启CCER机制,开发CCER减排项目,可丰富碳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为企业履约提供更多选择,既可以通过CCER交易抵消自身碳排放量,也可以购买CCER实现碳中和。曹荣建议,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尽快出台全国碳市场交易管理条例,统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拓展CCER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自愿减排交易项目纳入范围;加大老区苏区支持力度,优先将老区苏区的CCER项目纳入交易体系。

  实现“双碳”目标,还需要完善的法治引领护航。据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介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但“双碳”规范依据仍然停留在国家政策层面,缺失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础性规则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专门立法。因此,他建议,完善“碳法规”、健全“碳法律”、推进“碳法治”,以法治力量推进“碳治理”落地见效。

  污染防治 绿色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下大力气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因此,污染治理也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委员,长期致力于区域流域水污染控制研究与应用。2022年7月,他专门到鄱阳湖南昌湖区进行现场调研。今年两会,他主要关注极端气候条件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国家新污染物治理行动的科技支撑等问题。

  “长江流域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各地污染特征及其防治需求也各不相同。”魏源送说,针对这些情况,要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加大科技帮扶力度,加强科技支撑,同时要从“政、产、学、研、用”的角度高效促进水污染防治。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新明委员,是国内较早开始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今年,他建议,可采用“多年滑动平均值”代替年度均值来进行空气质量考评,促使各地各部门更有定力采用长效措施,建立长期机制,推进常态化治污。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书鹏委员,是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环保从业者。今年,他围绕推动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方面提交了两份提案,分别为《关于设立环保类项目资金专项账户的提案》和《关于加快推进环境领域职业资格建设的提案》。

  李书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在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在资金和人才方面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从政策层面推动解决。因而,他建议,参考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形式,建立由第三方机构监管的环保工程资金专项账户,专款专用,提高款项支付效率,并通过立法确保环保工程资金专项账户有效落实等;制定并发布环保工程师注册工作的后续推进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我国环保事业等。

  • 00开篇XxjpsgC007478_20230304_PEPFN0A001.jpg

    2023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摄影 翟健岚/新华社

  • 2017.05.28-鼓浪屿.jpg

    鼓浪屿,是福建厦门西南隅的一座小岛,以700米宽的海峡与市区相隔。岛上树木丛生,丘陵起伏,四季如春,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CHEN9471.jpg

    陕西榆林,农业科技试验示范中心的管道式栽培技术。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2020.10.24-GSS00391x(1).jpg

    2020年10月24日,内蒙古包头,超过万亩的赛汗塔拉原始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与城市景观相映成趣。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VCG111173628037.jpg

    2018年10月25日,河北廊坊,南孟镇的近百种北方特色乔灌花木构成了优美的城乡立体绿化景观带,市民在林间骑行。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493005818.jpg

    2016年9月30日,浙江杭州,第六届杭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展览会上,人们参观一辆国产纯电动大客车。 视觉中国 供图

  • 2018.10.09-贵州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奢香古镇”全景(1).jpg

    贵州毕节,奢香古镇里的“花海梯田”和古色古香的文旅商业街,让当地成为集观光、旅游、餐饮、购物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贵州省生态移民局 供图

  • 2011.09.19-中华水塔·黄河水系-支越.jpg

    黄河水系。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经九个省份,最终流入渤海。 摄影 支越

  • 2018.07.18-DJI_0060.jpg

    山东枣庄,凫城镇白庄村的乾山光伏项目。近年来,当地立足产业禀赋和人文、生态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走出一条适合自己“乡情”的乡村振兴之路。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