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重庆丰都:深度贫困县的“三变”之路

2019-08-14      撰文 张娟 马力;摄影 虞向军 喻捷 本刊记者 徐讯

  • xx1901220109 试开篇.jpg

    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田园风光。作为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丰都县三建乡境内80%的地形地貌以山地、陡坡为主,加之喀斯 特地貌带来的蓄水、保水能力弱等问题,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很大影响。三建乡贫困人口最多的夜力坪村,依山而居的村民 们大多以种植水稻或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7DAY7553.jpg

    深度贫困的绿春坝村通过“农旅结合”的方式,改善村容村貌,聚焦旅游产业发展,实现长效脱贫。 摄影 喻捷

  • YXJ_8949.jpg

    小官山古民居建筑群位于丰都县名山街道。建筑群属三峡库区丰都县六处地面文物搬迁复建工程,由王家大院、周家大院、卢聚和大院、秦家大院、天佛寺和会川门组成。 摄影 虞向军

  • 7DAY2385.jpg

    依托龙河湿地保护区的优质资源,绿春坝村争取到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支持,以打造景区的标准,建设1500亩的竹海休闲园,村民则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进入合作社分红。 摄影 喻捷

  • 12.金竹林村的贫困户秦金泽带着母亲从镇上赶集回来。每次去镇上都要把母亲的日常用药买回来。.jpg

    金竹林村的贫困户秦金泽带着母亲从镇上赶集回来。每次去镇上他都要把母亲的日常用药买回来。 摄影 虞向军

  • 7DAY2559.jpg

    飞云洞村养殖大户张金威。他2012年从村党支部书记的职位退下来开始养殖肉牛,还对养牛户进行免费技术培训,远在河北的养殖户慕名前来向他求教。目前,他已经培训了10余名养殖户,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摄影 喻捷

  • 7DAY2230.jpg

    武平镇新合场村村民唐代祥今年种植了10亩马铃薯,预计亩产5000斤以上。马铃薯种植是山东省枣庄市对丰都开展东西扶贫协作项目中的一项,在引入山东的马铃薯品种和种植方法后,武平镇的马铃薯产量从之前的亩产1000斤大幅度提高,马铃薯种植带动了武平镇多个贫困户实现脱贫。 摄影 喻捷

  • 7DAY7630.jpg

    湛普镇白水社区建卡贫困户张吉胜,53岁。因为妻子和儿子均患有精神疾病,没有劳动能力,脱贫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难度不小。2016年初,他在镇政府的帮助下盖了新房,种上了花椒,还获得了一份每月170 0元的清扫乡村道路的工作。如今,张吉胜一家基本实现了脱贫。 摄影 喻捷

  • 10.塔水村67岁的彭连武和72岁的老伴杨兴梅把刚砍下的竹子扛回家,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在浙江打工。.jpg

    塔水村67岁的彭连武和72岁的老伴杨兴梅把刚砍下的竹子扛回家,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在浙江打工。 摄影 虞向军

  • 15.都督乡骑着玩具车的孩童。父母的努力使他们的生活逐渐与山外接轨,让孩子们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为这片祖辈生活的大山带来希望。.jpg

    都督乡骑着玩具车玩耍的孩子。父母的努 力使孩子们的生活逐渐与山外接轨,让他 们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为这片祖辈 生活的大山带来新希望。 摄影 虞向军

  • xx19012201274.jpg

    三建乡夜力坪村,罗承树(前排左)、廖素香(前排右)夫妇与家人合影。罗承树家是一户贫困户。在当地政府、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的帮助下,罗承树、廖素香夫妇来到村里的集体产业项目工作,农忙时每人每天可以获得80元的收入。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xx1808060398.jpg

    俯瞰依江而生、临江而兴的丰都县城。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

  要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就要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深度贫困地区就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地处重庆武陵山、秦巴山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的重庆市丰都县201711月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1%下降到当前的0.67%。如今的丰都,正在通过产业扶贫等多种形式,实现“丰收之都”的美好寓意。

  依江而生,临江而兴的丰都位于长江上游,地处重庆地理中心、三峡库区腹地,古为巴子别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多年前,不少人说起丰都,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受,因为去丰都有“三怕”——怕远、怕穷、怕鬼。“四山夹三槽”的地形地貌,让丰都成为重庆“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代表和缩影。2002年,丰都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纳入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试点县。2014年底有建卡贫困人口1.94万户、71917人,贫困村95个,贫困发生率12.1%

  20119月,时任重庆市双桥区副区长的曹玲,第一次到丰都,“50多万人口的丰都,只有1家标准化影院,‘穷’除了物质上的,更大的是精神上的。”从重庆到丰都4个多小时的车程,让曹玲切身感受到了丰都与重庆主城之间的“远”。

  丰都素有“鬼城”之称,由于“穷”和“远”限制了人们的想象,一些人把“鬼”简单地与唯心主义与“阴森恐怖”“狰狞可怕”联系在了一起。“其实,丰都的‘鬼文化’是惩恶扬善、唯善呈和的,用‘以鬼说人’的方式教育世人要多做善事、行善积德。真正来到这里,了解了,就不再有‘怕鬼’之说了。”曹玲说。

  两个月后,曹玲从双桥区调任丰都县委常委。“没工作几个月,正赶上政府忍痛搬离了占据丰都GDP半壁江山的两家化工企业,因为长江两岸要绿色发展。”

  近8年时间过去了,丰都的标准化电影院线已经发展到了5家,重庆主城到丰都的车程从原来的4个多小时缩至不到两个小时。“高档小区越来越多,群众文娱活动越来越丰富,城市越来越美了。”曹玲说,到今年的11月份,她将迎来在丰都工作的第8个年头,只是工作从原来的宣传部长变为了现在的组织部长。

  “职务在变,丰都县委政府工作的重心——扶贫开发与绿色发展——始终没有变。”多年来,在扶贫开发中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已让丰都的“绿水青山”变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如今的丰都,正在通过产业扶贫等多种形式,实现“丰收之都”的美好寓意。

  “颜值”变“产值”

  2019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重庆要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地处三峡库区的丰都,长江横贯县境47公里,县域2901平方公里都是长江集雨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脆弱的生态基础并存。

  为保护丰都境内长江两岸生态环境,湛普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把种在岸堤斜坡上的农作物,改成了既能固土护坡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花椒。“经过近些年的培护和种植,长江两岸1.1万多亩花椒,已带动全镇261户贫困户中的155户顺利脱贫。”湛普镇镇长向海林说。

  今年56岁的陈兴文,是虎威镇大溪村苗木基地老板。在做苗木基地老板之前,他曾是一家塑料厂的老板。

  1996年,丰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年在塑料厂打工、熟悉塑料产品制作工艺和流程的陈兴文在家乡办起了塑料厂。“开始效益很好,后来多种因素叠加,工厂很快难以为继。”陈兴文说,开办塑料厂对周围环境有很大影响,发展还不可持续。“农村人深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002年,陈兴文开始转行。他把在大溪村流转过来的1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绿色景观苗木。

  经过多年,陈兴文的绿色苗木种植渐成规模,已经成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每年卖苗木一项的纯收入就达十几万元。

  自己富不算富。这两年,陈兴文开始带领村民在山上种植蜜柚、金桔、枇杷、猕猴桃等经济果木,他要让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让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这是丰都的后发优势,我们在保证‘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前提下,重点在流域集雨区集中布局红心柚长廊、笋竹产业带、花椒基地、龙眼采摘园等绿色产业,着力打造沿长江、龙河、渠溪河流域的三个生态经济带,让长江生态经济永续发展。”曹玲说。

  “输血”变“造血”

  盛夏的丰都大地,已是一片果熟瓜香。武平镇的土豆、湛普镇的花椒,均已进入收获期。

  张吉胜是湛普镇白水社区的建卡贫困户,今年53岁。因为妻子和儿子均患有精神疾病,没有劳动能力,脱贫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难度不小。政府扶贫模式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给这个贫困家庭带来全新希望。

  2014年,全国进入脱贫攻坚期。白水社区驻村工作队长张玉裙在了解张吉胜家的情况后,立即对其家庭进行精准帮扶,并帮其树立生活和脱贫的信心。“政府出资帮张吉胜一家搬进了新居,享受了低保和重残补贴,这些都不是扶贫的最终目的,最终我们想看到的是在政府的帮助下,一家人能重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张吉胜之后的表现,让张玉裙感觉所有的帮扶工作都没有白费力气。

  “人越来越有精神,对婆娘(妻子)和儿子照顾的也好,政府帮扶的1.5亩高经济效益花椒被他精心管护,今年他花椒收入有望突破两万元。”张玉裙说张吉胜的前后变化非常大,“已经从最早的‘被动脱贫’转变为现在的‘我要脱贫’。”

  今年年初,张吉胜还主动申请了3万元小额贴息贷款,用于发展自家的花椒种植。他说,好政策给了他过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今后要自食其力地给家人幸福,让自己快乐。张玉裙告诉记者,通过帮扶和张吉胜自身的努力,一家人年底顺利脱贫已不成问题。

  家住武平镇新和场村的唐代祥,2018年试种2亩政府从山东滕州引进的土豆新品种,当年就喜获丰收,2亩土豆卖出了1.4万元,是种植传统农作物玉米的几十倍。今年他家再次扩大种植规模,10亩土豆将给这户贫困家庭带来五六万元的收入。

  今年,丰都县有800余户农民通过规模种植土豆实现增产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1208人。像唐代祥、张吉胜一样,更多的贫困群众因帮扶和产业带动,被激发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丰都县通过实施“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扶持一笔资金、激发内生动力、培育可持续经济”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迅速脱贫。

  2002年,丰都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纳入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试点县。201711月,丰都县退出国家贫困县行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1%下降到当前的0.67%

  “小火锅”变“大产业”

  川菜和火锅被称为丰都“两大菜系”。川菜主要是炒菜,火锅则以鲜美的“全牛火锅”见长。新鲜的火锅食材背后,是丰都肉牛养殖的大产业。

  如今,在北京、重庆和四川的大型超市里,恒都品牌的牛肉随处可见。2009年,丰都县政府从北京中关村引进中恒集团,投资10亿元组建恒都公司,全面打造肉牛产业。

  恒都公司在丰都的短短4年时间,已形成以丰都为总部拓展周边区县及省市的“总部经济”。恒都公司也因此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不仅仅是恒都,鑫犇、光明等一批本地龙头企业也已成为丰都发展肉牛产业的领跑者。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有龙头企业的引领,加上政策扶持,丰都县肉牛产业发展异常红火,贫困群众养殖肉牛的热情普遍高涨。57岁的曾报昌曾是包鸾镇飞仙洞村因学致贫建卡贫困户,通过养殖肉牛,2016年年底全家脱贫。20194月,曾报昌家被包鸾镇党委、政府评为“脱贫先进户”。现在,他家养有肉牛20头,年收入10余万元。

  2010年,包鸾镇飞仙洞村贫困户张升鱼联合曾报昌等7家人,共同投资28万元,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庭院牧场”,一次可以饲养300多头肉牛。如今,该庭院牧场年纯收入100万元。

  2011年,张升鱼带头,在村里成立了“丰都县雁塘湾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2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进行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售卖成品,“大家一起牵着牛儿奔小康”。该合作社现年纯收入200多万元,每户年增收10多万元。

  除了卖牛的收入,牛粪也变废为宝,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牛粪可以制成沼气,供农户的生活需要,能有效解决肉牛粪尿问题,实现能量高效转化和物资高效利用。”曾报昌说。

  张升鱼和曾报昌所在的飞仙洞村,曾经是丰都县有名的贫困村,从2002年开始,村民利用当地高山草地草皮资源养殖肉牛,经过十多年的抱团发展,成功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成为全县有名的肉牛养殖富裕村。

  飞仙洞村只是丰都县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肉牛产业已经成为拉动丰都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优势产业。丰都目前已经形成集牧草种植、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科技研发等于一体的较完善的全产业链,覆盖6100余户贫困户。33.2万头肉牛饲养量,让丰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肉牛之都”。目前,丰都已形成以肉牛为主导产业的多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带动了丰都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目前,丰都尚有未脱贫人口14403948人、深度贫困乡镇4个、深度贫困村28个,离全面小康还有最后一段距离。

  要啃下彻底脱贫的硬骨头,唯一出路就是发展适合的产业。

  为此,丰都县制定了详细的产业脱贫发展规划,确保贫困户脱得了贫,且不返贫。

上一页

下一页

重庆丰都:深度贫困县的“三变”之路

2019-08-14      撰文 张娟 马力;摄影 虞向军 喻捷 本刊记者 徐讯

  要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就要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深度贫困地区就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地处重庆武陵山、秦巴山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的重庆市丰都县201711月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1%下降到当前的0.67%。如今的丰都,正在通过产业扶贫等多种形式,实现“丰收之都”的美好寓意。

  依江而生,临江而兴的丰都位于长江上游,地处重庆地理中心、三峡库区腹地,古为巴子别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多年前,不少人说起丰都,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受,因为去丰都有“三怕”——怕远、怕穷、怕鬼。“四山夹三槽”的地形地貌,让丰都成为重庆“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代表和缩影。2002年,丰都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纳入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试点县。2014年底有建卡贫困人口1.94万户、71917人,贫困村95个,贫困发生率12.1%

  20119月,时任重庆市双桥区副区长的曹玲,第一次到丰都,“50多万人口的丰都,只有1家标准化影院,‘穷’除了物质上的,更大的是精神上的。”从重庆到丰都4个多小时的车程,让曹玲切身感受到了丰都与重庆主城之间的“远”。

  丰都素有“鬼城”之称,由于“穷”和“远”限制了人们的想象,一些人把“鬼”简单地与唯心主义与“阴森恐怖”“狰狞可怕”联系在了一起。“其实,丰都的‘鬼文化’是惩恶扬善、唯善呈和的,用‘以鬼说人’的方式教育世人要多做善事、行善积德。真正来到这里,了解了,就不再有‘怕鬼’之说了。”曹玲说。

  两个月后,曹玲从双桥区调任丰都县委常委。“没工作几个月,正赶上政府忍痛搬离了占据丰都GDP半壁江山的两家化工企业,因为长江两岸要绿色发展。”

  近8年时间过去了,丰都的标准化电影院线已经发展到了5家,重庆主城到丰都的车程从原来的4个多小时缩至不到两个小时。“高档小区越来越多,群众文娱活动越来越丰富,城市越来越美了。”曹玲说,到今年的11月份,她将迎来在丰都工作的第8个年头,只是工作从原来的宣传部长变为了现在的组织部长。

  “职务在变,丰都县委政府工作的重心——扶贫开发与绿色发展——始终没有变。”多年来,在扶贫开发中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已让丰都的“绿水青山”变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如今的丰都,正在通过产业扶贫等多种形式,实现“丰收之都”的美好寓意。

  “颜值”变“产值”

  2019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重庆要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地处三峡库区的丰都,长江横贯县境47公里,县域2901平方公里都是长江集雨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脆弱的生态基础并存。

  为保护丰都境内长江两岸生态环境,湛普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把种在岸堤斜坡上的农作物,改成了既能固土护坡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花椒。“经过近些年的培护和种植,长江两岸1.1万多亩花椒,已带动全镇261户贫困户中的155户顺利脱贫。”湛普镇镇长向海林说。

  今年56岁的陈兴文,是虎威镇大溪村苗木基地老板。在做苗木基地老板之前,他曾是一家塑料厂的老板。

  1996年,丰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年在塑料厂打工、熟悉塑料产品制作工艺和流程的陈兴文在家乡办起了塑料厂。“开始效益很好,后来多种因素叠加,工厂很快难以为继。”陈兴文说,开办塑料厂对周围环境有很大影响,发展还不可持续。“农村人深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002年,陈兴文开始转行。他把在大溪村流转过来的1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绿色景观苗木。

  经过多年,陈兴文的绿色苗木种植渐成规模,已经成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每年卖苗木一项的纯收入就达十几万元。

  自己富不算富。这两年,陈兴文开始带领村民在山上种植蜜柚、金桔、枇杷、猕猴桃等经济果木,他要让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让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这是丰都的后发优势,我们在保证‘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前提下,重点在流域集雨区集中布局红心柚长廊、笋竹产业带、花椒基地、龙眼采摘园等绿色产业,着力打造沿长江、龙河、渠溪河流域的三个生态经济带,让长江生态经济永续发展。”曹玲说。

  “输血”变“造血”

  盛夏的丰都大地,已是一片果熟瓜香。武平镇的土豆、湛普镇的花椒,均已进入收获期。

  张吉胜是湛普镇白水社区的建卡贫困户,今年53岁。因为妻子和儿子均患有精神疾病,没有劳动能力,脱贫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难度不小。政府扶贫模式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给这个贫困家庭带来全新希望。

  2014年,全国进入脱贫攻坚期。白水社区驻村工作队长张玉裙在了解张吉胜家的情况后,立即对其家庭进行精准帮扶,并帮其树立生活和脱贫的信心。“政府出资帮张吉胜一家搬进了新居,享受了低保和重残补贴,这些都不是扶贫的最终目的,最终我们想看到的是在政府的帮助下,一家人能重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张吉胜之后的表现,让张玉裙感觉所有的帮扶工作都没有白费力气。

  “人越来越有精神,对婆娘(妻子)和儿子照顾的也好,政府帮扶的1.5亩高经济效益花椒被他精心管护,今年他花椒收入有望突破两万元。”张玉裙说张吉胜的前后变化非常大,“已经从最早的‘被动脱贫’转变为现在的‘我要脱贫’。”

  今年年初,张吉胜还主动申请了3万元小额贴息贷款,用于发展自家的花椒种植。他说,好政策给了他过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今后要自食其力地给家人幸福,让自己快乐。张玉裙告诉记者,通过帮扶和张吉胜自身的努力,一家人年底顺利脱贫已不成问题。

  家住武平镇新和场村的唐代祥,2018年试种2亩政府从山东滕州引进的土豆新品种,当年就喜获丰收,2亩土豆卖出了1.4万元,是种植传统农作物玉米的几十倍。今年他家再次扩大种植规模,10亩土豆将给这户贫困家庭带来五六万元的收入。

  今年,丰都县有800余户农民通过规模种植土豆实现增产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1208人。像唐代祥、张吉胜一样,更多的贫困群众因帮扶和产业带动,被激发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丰都县通过实施“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扶持一笔资金、激发内生动力、培育可持续经济”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迅速脱贫。

  2002年,丰都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纳入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试点县。201711月,丰都县退出国家贫困县行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1%下降到当前的0.67%

  “小火锅”变“大产业”

  川菜和火锅被称为丰都“两大菜系”。川菜主要是炒菜,火锅则以鲜美的“全牛火锅”见长。新鲜的火锅食材背后,是丰都肉牛养殖的大产业。

  如今,在北京、重庆和四川的大型超市里,恒都品牌的牛肉随处可见。2009年,丰都县政府从北京中关村引进中恒集团,投资10亿元组建恒都公司,全面打造肉牛产业。

  恒都公司在丰都的短短4年时间,已形成以丰都为总部拓展周边区县及省市的“总部经济”。恒都公司也因此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不仅仅是恒都,鑫犇、光明等一批本地龙头企业也已成为丰都发展肉牛产业的领跑者。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有龙头企业的引领,加上政策扶持,丰都县肉牛产业发展异常红火,贫困群众养殖肉牛的热情普遍高涨。57岁的曾报昌曾是包鸾镇飞仙洞村因学致贫建卡贫困户,通过养殖肉牛,2016年年底全家脱贫。20194月,曾报昌家被包鸾镇党委、政府评为“脱贫先进户”。现在,他家养有肉牛20头,年收入10余万元。

  2010年,包鸾镇飞仙洞村贫困户张升鱼联合曾报昌等7家人,共同投资28万元,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庭院牧场”,一次可以饲养300多头肉牛。如今,该庭院牧场年纯收入100万元。

  2011年,张升鱼带头,在村里成立了“丰都县雁塘湾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2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进行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售卖成品,“大家一起牵着牛儿奔小康”。该合作社现年纯收入200多万元,每户年增收10多万元。

  除了卖牛的收入,牛粪也变废为宝,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牛粪可以制成沼气,供农户的生活需要,能有效解决肉牛粪尿问题,实现能量高效转化和物资高效利用。”曾报昌说。

  张升鱼和曾报昌所在的飞仙洞村,曾经是丰都县有名的贫困村,从2002年开始,村民利用当地高山草地草皮资源养殖肉牛,经过十多年的抱团发展,成功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成为全县有名的肉牛养殖富裕村。

  飞仙洞村只是丰都县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肉牛产业已经成为拉动丰都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优势产业。丰都目前已经形成集牧草种植、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科技研发等于一体的较完善的全产业链,覆盖6100余户贫困户。33.2万头肉牛饲养量,让丰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肉牛之都”。目前,丰都已形成以肉牛为主导产业的多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带动了丰都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目前,丰都尚有未脱贫人口14403948人、深度贫困乡镇4个、深度贫困村28个,离全面小康还有最后一段距离。

  要啃下彻底脱贫的硬骨头,唯一出路就是发展适合的产业。

  为此,丰都县制定了详细的产业脱贫发展规划,确保贫困户脱得了贫,且不返贫。

  • xx1901220109 试开篇.jpg

    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田园风光。作为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丰都县三建乡境内80%的地形地貌以山地、陡坡为主,加之喀斯 特地貌带来的蓄水、保水能力弱等问题,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很大影响。三建乡贫困人口最多的夜力坪村,依山而居的村民 们大多以种植水稻或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7DAY7553.jpg

    深度贫困的绿春坝村通过“农旅结合”的方式,改善村容村貌,聚焦旅游产业发展,实现长效脱贫。 摄影 喻捷

  • YXJ_8949.jpg

    小官山古民居建筑群位于丰都县名山街道。建筑群属三峡库区丰都县六处地面文物搬迁复建工程,由王家大院、周家大院、卢聚和大院、秦家大院、天佛寺和会川门组成。 摄影 虞向军

  • 7DAY2385.jpg

    依托龙河湿地保护区的优质资源,绿春坝村争取到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支持,以打造景区的标准,建设1500亩的竹海休闲园,村民则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进入合作社分红。 摄影 喻捷

  • 12.金竹林村的贫困户秦金泽带着母亲从镇上赶集回来。每次去镇上都要把母亲的日常用药买回来。.jpg

    金竹林村的贫困户秦金泽带着母亲从镇上赶集回来。每次去镇上他都要把母亲的日常用药买回来。 摄影 虞向军

  • 7DAY2559.jpg

    飞云洞村养殖大户张金威。他2012年从村党支部书记的职位退下来开始养殖肉牛,还对养牛户进行免费技术培训,远在河北的养殖户慕名前来向他求教。目前,他已经培训了10余名养殖户,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摄影 喻捷

  • 7DAY2230.jpg

    武平镇新合场村村民唐代祥今年种植了10亩马铃薯,预计亩产5000斤以上。马铃薯种植是山东省枣庄市对丰都开展东西扶贫协作项目中的一项,在引入山东的马铃薯品种和种植方法后,武平镇的马铃薯产量从之前的亩产1000斤大幅度提高,马铃薯种植带动了武平镇多个贫困户实现脱贫。 摄影 喻捷

  • 7DAY7630.jpg

    湛普镇白水社区建卡贫困户张吉胜,53岁。因为妻子和儿子均患有精神疾病,没有劳动能力,脱贫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难度不小。2016年初,他在镇政府的帮助下盖了新房,种上了花椒,还获得了一份每月170 0元的清扫乡村道路的工作。如今,张吉胜一家基本实现了脱贫。 摄影 喻捷

  • 10.塔水村67岁的彭连武和72岁的老伴杨兴梅把刚砍下的竹子扛回家,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在浙江打工。.jpg

    塔水村67岁的彭连武和72岁的老伴杨兴梅把刚砍下的竹子扛回家,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在浙江打工。 摄影 虞向军

  • 15.都督乡骑着玩具车的孩童。父母的努力使他们的生活逐渐与山外接轨,让孩子们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为这片祖辈生活的大山带来希望。.jpg

    都督乡骑着玩具车玩耍的孩子。父母的努 力使孩子们的生活逐渐与山外接轨,让他 们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为这片祖辈 生活的大山带来新希望。 摄影 虞向军

  • xx19012201274.jpg

    三建乡夜力坪村,罗承树(前排左)、廖素香(前排右)夫妇与家人合影。罗承树家是一户贫困户。在当地政府、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的帮助下,罗承树、廖素香夫妇来到村里的集体产业项目工作,农忙时每人每天可以获得80元的收入。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xx1808060398.jpg

    俯瞰依江而生、临江而兴的丰都县城。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