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本刊综合报道
贫困是全人类的敌人,消除贫困、过上富裕美好生活,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各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目标。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举世瞩目,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一重大成就获得世界各国广泛赞誉,而这之中的“中国经验”“中国启示”和“中国方案”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21年5月,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举行。来自18个国家和联合国等4个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官员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减贫经验对全球贫困治理的启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 郭卫民
中国的脱贫攻坚是全球消除贫困共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本。要切实加强减贫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减贫合作机制,为实现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积极贡献;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阿根廷众议院副议长 希奥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数亿人民摆脱贫困,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减贫目标,取得伟大成就,这对致力于减贫工作的人而言是极大的鼓舞,我要向习近平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致以问候和祝贺。希望阿根廷正义党与中国共产党可以更好地交流经验,结成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希望各国可以更好地学习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共同拓展全球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外文局局长 杜占元
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示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显著优越性,也极大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其中的创新理论、有效经验和有力做法,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前,疫情给全球减贫事业带来巨大冲击,更应坚守人类情怀,搭建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深化对减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从各国有效做法中汲取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共同建设美好世界。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 功·塔帕朗西
减贫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各种贫困问题。因此,泰国和全世界都希望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充满执政智慧的精准扶贫政策。泰国还要借鉴中国在电商扶贫、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作物新品种研发等方面的有效做法,进一步与中国加强减贫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佛得角驻华大使 塔尼亚·罗穆阿尔
中国不仅以自身的减贫和发展直接推动全球减贫进程,还积极支持广大非洲国家减贫发展。我前往福建和陕西两省,亲眼目睹中国如何成功脱贫。中国高度重视人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特别是在贫困、失业、饥饿、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民生问题上,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当地妇女和青年不仅是扶贫的目标,更是脱贫攻坚的积极参与者。我认为,包括佛得角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学习中国的重要经验,而且中国也愿意随时向各国分享其优秀经验。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南南合作的核心地位得到了重申。
约旦驻华大使 胡萨姆·侯赛尼
世界是一个整体,中国取得的减贫成就,也是全世界的减贫成就。中国减贫的胜利关键在于有高效的组织和领导,同时,中国持续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这些减贫经验值得和其他国家交流与分享。当前,世界正面临贫困、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共同难题,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面对和战胜这些困难和挑战。
摩尔多瓦驻华大使 杜米特鲁·贝拉基什
当今世界,绿色经济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树立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正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摩尔多瓦共和国愿同中方加强交流,共商绿色减贫和绿色经济发展等问题。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 常启德
贫困现象是动态的、多层面的,世界各地必须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现在距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只剩下不到十年的时间,世界特别是非洲大陆的国家,必须把注意力转向分享中国的发展奇迹。无论是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开放市场还是农业部门准入方面,中国的减贫经验都值得学习。
东盟副秘书长 康富
多年来贫富分化与发展失衡造成的多重赤字正成为东盟地区减贫工作的主要阻力,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侵扰,失业贫困人数不断上升。针对各国目前所面临的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的压力,人们逐渐把眼光投到了中国身上—中国精准脱贫战略的成功实践,在为东盟国家提供减贫新思路的同时,也为加强双方的减贫合作开辟了新空间。肯尼亚卡拉蒂纳大学讲师、
中国传媒大学访问学者 秦肯
这样的奇迹令人赞叹!我印象最深的是怒江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历程。穿山而过的隧道、飞架怒江两岸的现代化桥梁,打通了更多当地与外界连接的通道。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能带来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增强当地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正在与非洲国家合作推动当地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正在为肯尼亚打开更多开放通道。
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外籍教授 罗伯特·沃克
珠海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为什么愿意帮助西部的怒江州?我在维拉坝珠海社区,找到了答案。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功,不只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更在于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上一页
下一页
2021-08-27 本刊综合报道
贫困是全人类的敌人,消除贫困、过上富裕美好生活,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各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目标。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举世瞩目,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一重大成就获得世界各国广泛赞誉,而这之中的“中国经验”“中国启示”和“中国方案”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21年5月,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举行。来自18个国家和联合国等4个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官员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减贫经验对全球贫困治理的启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 郭卫民
中国的脱贫攻坚是全球消除贫困共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本。要切实加强减贫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减贫合作机制,为实现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积极贡献;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阿根廷众议院副议长 希奥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数亿人民摆脱贫困,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减贫目标,取得伟大成就,这对致力于减贫工作的人而言是极大的鼓舞,我要向习近平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致以问候和祝贺。希望阿根廷正义党与中国共产党可以更好地交流经验,结成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希望各国可以更好地学习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共同拓展全球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外文局局长 杜占元
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示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显著优越性,也极大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其中的创新理论、有效经验和有力做法,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前,疫情给全球减贫事业带来巨大冲击,更应坚守人类情怀,搭建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深化对减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从各国有效做法中汲取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共同建设美好世界。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 功·塔帕朗西
减贫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各种贫困问题。因此,泰国和全世界都希望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充满执政智慧的精准扶贫政策。泰国还要借鉴中国在电商扶贫、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作物新品种研发等方面的有效做法,进一步与中国加强减贫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佛得角驻华大使 塔尼亚·罗穆阿尔
中国不仅以自身的减贫和发展直接推动全球减贫进程,还积极支持广大非洲国家减贫发展。我前往福建和陕西两省,亲眼目睹中国如何成功脱贫。中国高度重视人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特别是在贫困、失业、饥饿、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民生问题上,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当地妇女和青年不仅是扶贫的目标,更是脱贫攻坚的积极参与者。我认为,包括佛得角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学习中国的重要经验,而且中国也愿意随时向各国分享其优秀经验。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南南合作的核心地位得到了重申。
约旦驻华大使 胡萨姆·侯赛尼
世界是一个整体,中国取得的减贫成就,也是全世界的减贫成就。中国减贫的胜利关键在于有高效的组织和领导,同时,中国持续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这些减贫经验值得和其他国家交流与分享。当前,世界正面临贫困、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共同难题,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面对和战胜这些困难和挑战。
摩尔多瓦驻华大使 杜米特鲁·贝拉基什
当今世界,绿色经济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树立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正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摩尔多瓦共和国愿同中方加强交流,共商绿色减贫和绿色经济发展等问题。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 常启德
贫困现象是动态的、多层面的,世界各地必须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现在距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只剩下不到十年的时间,世界特别是非洲大陆的国家,必须把注意力转向分享中国的发展奇迹。无论是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开放市场还是农业部门准入方面,中国的减贫经验都值得学习。
东盟副秘书长 康富
多年来贫富分化与发展失衡造成的多重赤字正成为东盟地区减贫工作的主要阻力,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侵扰,失业贫困人数不断上升。针对各国目前所面临的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的压力,人们逐渐把眼光投到了中国身上—中国精准脱贫战略的成功实践,在为东盟国家提供减贫新思路的同时,也为加强双方的减贫合作开辟了新空间。肯尼亚卡拉蒂纳大学讲师、
中国传媒大学访问学者 秦肯
这样的奇迹令人赞叹!我印象最深的是怒江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历程。穿山而过的隧道、飞架怒江两岸的现代化桥梁,打通了更多当地与外界连接的通道。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能带来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增强当地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正在与非洲国家合作推动当地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正在为肯尼亚打开更多开放通道。
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外籍教授 罗伯特·沃克
珠海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为什么愿意帮助西部的怒江州?我在维拉坝珠海社区,找到了答案。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功,不只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更在于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