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本刊专稿】白眉长臂猿的困境

2021-11-29      撰文 本刊记者 郭翔妹

  • 白眉长臂猿-凝望(鲁韬 摄 2012年).jpg

    在树上远眺的白眉长臂猿。 摄影 鲁韬

< >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又名“天行长臂猿”,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2014年调查显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段,德宏州盈江县的苏典乡、支那乡,以及腾冲市辖区高黎贡山保护区和中缅边境的腾冲县猴桥镇的部分森林中。目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种群数量不超过150只。

  在高黎贡山赧亢管护站的生物走廊带上,生活着该片区仅存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家庭。这是一个三口之家—父亲“背头”、母亲“阿珍”和儿子“米粒”。经过护林员三天的寻找,我们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赧亢管护站见到了“背头”一家。“20121211日,‘米粒’出生,如今马上就要满9岁。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到89岁就进入了性成熟期,但‘米粒’现在却面临着找不到配偶的难题。”赧亢管护站护林员杨有山说。杨有山在赧亢管护站担任护林员已有13年,与“背头”一家十分熟络。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杨有山每个月会到山里追踪“背头”一家的踪迹,用几天的时间掌握它们的生活近况。杨有山直言自己对“米粒”可能会“孤独终老”以及这个物种会面临灭绝危机有着深深的担忧。

  由于生活区域相隔较远,“背头”一家并不知道山的另一侧还有其他白眉长臂猿家庭。据介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活动半径为5公里左右,两个种群间如果距离10公里以上,彼此就很难碰到。距离“背头”一家最近的另一群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生活在20公里以外。由于保护区之间的森林生态遭到破坏,两地存在天然屏障,意味着他们可能永远无法相遇。为此,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对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采取了抢救性保护,禁止非法采集、盗伐、偷猎、放牧等人为活动,确保白眉长臂猿栖息地的生态安全;2017年开始,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制定了“定猿、定群、定人”的三定监测保护方案,实时监测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种群动态变化,为保护和研究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持续在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以保护长臂猿为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同时加强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大理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

  今天,科学的保护方式有了令人欣喜的成效。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古城山管护站站长杨荣庭介绍,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发现生物走廊带上,两个保护区之间的物种交流明显增强。比如生物走廊带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菲氏叶猴,总体数量已经从4130只增长到8300多只,这是生态环境变好的体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白眉长臂猿可以摆脱生存困境。

上一页

下一页

【本刊专稿】白眉长臂猿的困境

2021-11-29      撰文 本刊记者 郭翔妹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又名“天行长臂猿”,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2014年调查显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段,德宏州盈江县的苏典乡、支那乡,以及腾冲市辖区高黎贡山保护区和中缅边境的腾冲县猴桥镇的部分森林中。目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种群数量不超过150只。

  在高黎贡山赧亢管护站的生物走廊带上,生活着该片区仅存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家庭。这是一个三口之家—父亲“背头”、母亲“阿珍”和儿子“米粒”。经过护林员三天的寻找,我们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赧亢管护站见到了“背头”一家。“20121211日,‘米粒’出生,如今马上就要满9岁。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到89岁就进入了性成熟期,但‘米粒’现在却面临着找不到配偶的难题。”赧亢管护站护林员杨有山说。杨有山在赧亢管护站担任护林员已有13年,与“背头”一家十分熟络。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杨有山每个月会到山里追踪“背头”一家的踪迹,用几天的时间掌握它们的生活近况。杨有山直言自己对“米粒”可能会“孤独终老”以及这个物种会面临灭绝危机有着深深的担忧。

  由于生活区域相隔较远,“背头”一家并不知道山的另一侧还有其他白眉长臂猿家庭。据介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活动半径为5公里左右,两个种群间如果距离10公里以上,彼此就很难碰到。距离“背头”一家最近的另一群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生活在20公里以外。由于保护区之间的森林生态遭到破坏,两地存在天然屏障,意味着他们可能永远无法相遇。为此,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对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采取了抢救性保护,禁止非法采集、盗伐、偷猎、放牧等人为活动,确保白眉长臂猿栖息地的生态安全;2017年开始,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制定了“定猿、定群、定人”的三定监测保护方案,实时监测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种群动态变化,为保护和研究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持续在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以保护长臂猿为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同时加强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大理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

  今天,科学的保护方式有了令人欣喜的成效。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古城山管护站站长杨荣庭介绍,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发现生物走廊带上,两个保护区之间的物种交流明显增强。比如生物走廊带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菲氏叶猴,总体数量已经从4130只增长到8300多只,这是生态环境变好的体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白眉长臂猿可以摆脱生存困境。

  • 白眉长臂猿-凝望(鲁韬 摄 2012年).jpg

    在树上远眺的白眉长臂猿。 摄影 鲁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