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544858644711-1.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北京密云不老屯来了“神笔马良”

2022-09-19      撰文 本刊记者 王蕾 摄影 本刊记者 秦斌

  • _DSF4462-韩青松不老屯.jpg

    韩青松在不老屯燕落村“福院儿”。这是他第一次设计改造的民宿项目。自此,韩青松的事业与乡村振兴文化创意实践紧密结合。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DSF4422-不老屯95年管家周博文.jpg

    27岁的周博文在不老屯镇燕落村“福院儿”当管家。3个月前,他辞去城里工作,回到村里。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微信图片_20220906125057.jpg

    燕落村福院儿的傍晚。

  • _INB5809(1).jpg

    燕落村“福院儿”的院落和外观。合理结构老院旧有的元素,并让它们产生新的审美体验和使用功能。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微信图片_20220906131150.jpg

    燕落村“福院儿”的院落和外观。合理结构老院旧有的元素,并让它们产生新的审美体验和使用功能。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微信图片_20220906131204(1).jpg

    燕落村“福院儿”的院落和外观。合理结构老院旧有的元素,并让它们产生新的审美体验和使用功能。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INB5873.jpg

    燕落村“福院儿”,储粮地窖改造的餐厅。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INB6176(1).jpg

  • _INB6187.jpg

    今年54岁的塔沟村民程秀丽担任“福院儿”管家,每月有4000元的收入。村里有了民宿,她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大幅度提高了家庭收入。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08f130b59439f74a6df483cc5163836(1).jpg

    燕落村“福院儿”房间内部装修简洁精致,既保留老房的空间架构,大的落地窗设计让内外空间呼应。同时,小型山水的运用为房间营造了一个精致的视觉区域,为入住的消费者营造惬意舒适的气氛。

  • DJI_0351-新城子镇塔沟村里的旧房被改造成民宿.jpg

< >
    韩青松说,将来的中国乡村是与自然亲近、和谐人居的乡村。他今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希望人们都可以享受美好的乡村生活。  
    韩青松是一位空间设计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从事文旅规划、酒店及商业空间设计,代表案例有西安大唐芙蓉园、华清宫等。近年来,韩青松与团队将更多精力投入乡村振兴文旅项目,许多地方政府也慕名合作。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是韩青松将北京密云不老屯镇的一个院落改造成民宿,如神笔马良,让乡村的老房子获得“新生”。
  不老屯的“在地文化”实践
  不老屯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部水源保护区内,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当地人普遍长寿。“本来,不老屯的院子是打算自用的。” 韩青松说。2013年,韩青松与妻子准备在乡间找一处院落,将它改造为理想型的、远离都市的田园私宅。机缘巧合,他们看中了有山有水的不老屯镇燕落村。
  村如其名,“燕落”是一个可以疏解压力,安放心灵的地方。这里是密云第一大村,历史悠久,保留自唐代起各时期的摩崖石刻;这里也是“皇家贡梨”的出产地,春季梨花开遍山野。“过去因为发展相对滞后,这个村保留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起居劳作、饮食都遵守传统与时令。当然,也留下了很多老房子。”在韩青松看来,乡居生活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更要尊重当地传统。延伸至民俗的设计理念上,就是要遵从“在地文化”。
  院落一部分是老村委会办公室,一部分是杂物间、牲口棚,光设计、改造就用了两年时间,期间韩青松把院里老物件都整理编号收纳,以备作为日后室内装饰。某一天,一座“低调华丽”的翻新院落悄然出现在村里人眼前。
  韩青松给这个院子起名“福院儿”。住过“福院儿”的客人在微博上这样写道:小到一盏灯、一个抱枕,都坚持纯手工制作。每一件家具都是村民一锤一斧做出来的,每一件布艺都是村民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所有灯具都选用自然材料纯手工藤编,抱枕满满地填充着来自村民手工挑选的白鸭绒。最大程度保留了传统手工艺的制造方法和品质。
  在乡村做民宿,通常汲取外来先进经验理念很重要,但韩青松认为,向当地人请教更重要。在一个民宿项目开始后,韩青松经常要住在当地。“在这里了解当地历史、风土,向当地名人、名工匠请教。施工的工人大部分请当地人来做,他们熟悉传统的工艺和方式,这对保障原汁原味的效果来说很重要。”
  慢工出细活。改造过程中,韩青松会安排将所有的梁、瓦都拆卸下来做清理,再将老梁重新打磨、干燥,去掉发霉的味道。“老房子顶覆盖泥巴,修补时我们以木板做基础,上面填充新泥巴,也对房顶的草席会重新编织,使其更密实。虽然山里的天气很凉爽,我们还是会在每一个客房配备空调;到了冬天,全部房间都是地热取暖。”
  “福院儿”的设计方式都是保留院落原有的外形和空间关系,做自然的、不突兀的现代设计。“如何抓住农村文化真正的精髓,又让这个文化去真正落地,这个点很难把控。既要做到保留住农村的味道、农村独有的空间感,又要让当代城市的人住得非常舒服,体验到原有的乡村空间尺度,是有一定难度的。”韩青松说。
  “中国福院儿”
  2018年,燕落村的“福院儿”被50公里外的密云新城子镇塔沟村书记刘尚国知道了。于是他找到韩青松,请他给自己的村子20个院子进行民宿改造。塔沟村距离北京旅游景区古北水镇仅距离约9公里,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村落,保留古城等遗址。刘尚国决心利用好村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留住游客,撬动旅游热度。而韩青松也顺势就创立了民宿品牌—“中国福院儿”。“目前在北京、西安等地共有五处‘福院儿’。创立品牌的初衷,就是希望做中国人自己的乡居文化品牌。每一个乡村都有一处幸福的院子,每一处院子,都深藏一份乡愁—福到了,家就到了。” 韩青松说。
  韩青松认为,乡村院落景观不能城市化、程式化,更不能凌乱。“乡村民宿的设计要掌握好一个度,景观既要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很好地结合,又能表达一种意境,让城市人体验‘在地文化’。” 刘尚国对韩青松以在地文化为基础改建精品民宿的做法非常赞同。2018年,刘书记与韩青松初次见面,一拍即合。“精品民宿落地塔沟村后,改善了村容村貌,吸引城市消费人群体验乡村生活,更是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与旅游产业相辅相成。其次,民宿建设中人力、物力、材料的需求来自本地,民宿维护运营也聘请本村村民,是助民增收的好项目。” 刘尚国说。
  现在,“中国福院儿”项目在陕西、海南、内蒙古、湖南等很多地方落地或正在落地。
  民宿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韩青松说:“民宿的兴起,让部分外出农民工回归乡村就业,成为‘新农人’。他们不仅可以获得一份工作和收入,更成为了城乡文化传播和交融的重要纽带。民宿也让村民成为工作的主人,可以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更好地传播家乡的文化,让民宿更有温度。”
  乡村民宿的兴起,是国民文化自信提升、消费力提升的一个必然趋势。“人们从观光打卡游,慢慢过渡为文化沉浸游,而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每一个民宿都是乡村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 韩青松说,民宿从历史建筑形态的保留、提高收入,到城乡文化传播等各方面,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之一。一些乡村精品民宿改建,让老建筑免除了被私搭乱建的命运;民宿的投资上,民宿主可以获得租金收益,或者合伙分红,让自家废弃的老房子变成了生钱的“金房子”;运营上,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农村,会为乡村带来最新的文化、科技等资讯。同时,消费者也借民宿了解乡村文化,在乡间的休憩中,获得新能量。
  韩青松说,未来的中国乡村,是不离故土的老农人、回归创业的新农人、城市的消费者共处的乡村,是回到自然的、处处体现乡村之美的乡村。现在,韩青松正与多个地方的乡村振兴项目合作,从顶层设计角度,推进地方乡村振兴文创布局。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页

下一页

北京密云不老屯来了“神笔马良”

2022-09-19      撰文 本刊记者 王蕾 摄影 本刊记者 秦斌

    韩青松说,将来的中国乡村是与自然亲近、和谐人居的乡村。他今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希望人们都可以享受美好的乡村生活。  
    韩青松是一位空间设计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从事文旅规划、酒店及商业空间设计,代表案例有西安大唐芙蓉园、华清宫等。近年来,韩青松与团队将更多精力投入乡村振兴文旅项目,许多地方政府也慕名合作。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是韩青松将北京密云不老屯镇的一个院落改造成民宿,如神笔马良,让乡村的老房子获得“新生”。
  不老屯的“在地文化”实践
  不老屯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部水源保护区内,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当地人普遍长寿。“本来,不老屯的院子是打算自用的。” 韩青松说。2013年,韩青松与妻子准备在乡间找一处院落,将它改造为理想型的、远离都市的田园私宅。机缘巧合,他们看中了有山有水的不老屯镇燕落村。
  村如其名,“燕落”是一个可以疏解压力,安放心灵的地方。这里是密云第一大村,历史悠久,保留自唐代起各时期的摩崖石刻;这里也是“皇家贡梨”的出产地,春季梨花开遍山野。“过去因为发展相对滞后,这个村保留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起居劳作、饮食都遵守传统与时令。当然,也留下了很多老房子。”在韩青松看来,乡居生活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更要尊重当地传统。延伸至民俗的设计理念上,就是要遵从“在地文化”。
  院落一部分是老村委会办公室,一部分是杂物间、牲口棚,光设计、改造就用了两年时间,期间韩青松把院里老物件都整理编号收纳,以备作为日后室内装饰。某一天,一座“低调华丽”的翻新院落悄然出现在村里人眼前。
  韩青松给这个院子起名“福院儿”。住过“福院儿”的客人在微博上这样写道:小到一盏灯、一个抱枕,都坚持纯手工制作。每一件家具都是村民一锤一斧做出来的,每一件布艺都是村民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所有灯具都选用自然材料纯手工藤编,抱枕满满地填充着来自村民手工挑选的白鸭绒。最大程度保留了传统手工艺的制造方法和品质。
  在乡村做民宿,通常汲取外来先进经验理念很重要,但韩青松认为,向当地人请教更重要。在一个民宿项目开始后,韩青松经常要住在当地。“在这里了解当地历史、风土,向当地名人、名工匠请教。施工的工人大部分请当地人来做,他们熟悉传统的工艺和方式,这对保障原汁原味的效果来说很重要。”
  慢工出细活。改造过程中,韩青松会安排将所有的梁、瓦都拆卸下来做清理,再将老梁重新打磨、干燥,去掉发霉的味道。“老房子顶覆盖泥巴,修补时我们以木板做基础,上面填充新泥巴,也对房顶的草席会重新编织,使其更密实。虽然山里的天气很凉爽,我们还是会在每一个客房配备空调;到了冬天,全部房间都是地热取暖。”
  “福院儿”的设计方式都是保留院落原有的外形和空间关系,做自然的、不突兀的现代设计。“如何抓住农村文化真正的精髓,又让这个文化去真正落地,这个点很难把控。既要做到保留住农村的味道、农村独有的空间感,又要让当代城市的人住得非常舒服,体验到原有的乡村空间尺度,是有一定难度的。”韩青松说。
  “中国福院儿”
  2018年,燕落村的“福院儿”被50公里外的密云新城子镇塔沟村书记刘尚国知道了。于是他找到韩青松,请他给自己的村子20个院子进行民宿改造。塔沟村距离北京旅游景区古北水镇仅距离约9公里,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村落,保留古城等遗址。刘尚国决心利用好村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留住游客,撬动旅游热度。而韩青松也顺势就创立了民宿品牌—“中国福院儿”。“目前在北京、西安等地共有五处‘福院儿’。创立品牌的初衷,就是希望做中国人自己的乡居文化品牌。每一个乡村都有一处幸福的院子,每一处院子,都深藏一份乡愁—福到了,家就到了。” 韩青松说。
  韩青松认为,乡村院落景观不能城市化、程式化,更不能凌乱。“乡村民宿的设计要掌握好一个度,景观既要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很好地结合,又能表达一种意境,让城市人体验‘在地文化’。” 刘尚国对韩青松以在地文化为基础改建精品民宿的做法非常赞同。2018年,刘书记与韩青松初次见面,一拍即合。“精品民宿落地塔沟村后,改善了村容村貌,吸引城市消费人群体验乡村生活,更是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与旅游产业相辅相成。其次,民宿建设中人力、物力、材料的需求来自本地,民宿维护运营也聘请本村村民,是助民增收的好项目。” 刘尚国说。
  现在,“中国福院儿”项目在陕西、海南、内蒙古、湖南等很多地方落地或正在落地。
  民宿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韩青松说:“民宿的兴起,让部分外出农民工回归乡村就业,成为‘新农人’。他们不仅可以获得一份工作和收入,更成为了城乡文化传播和交融的重要纽带。民宿也让村民成为工作的主人,可以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更好地传播家乡的文化,让民宿更有温度。”
  乡村民宿的兴起,是国民文化自信提升、消费力提升的一个必然趋势。“人们从观光打卡游,慢慢过渡为文化沉浸游,而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每一个民宿都是乡村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 韩青松说,民宿从历史建筑形态的保留、提高收入,到城乡文化传播等各方面,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之一。一些乡村精品民宿改建,让老建筑免除了被私搭乱建的命运;民宿的投资上,民宿主可以获得租金收益,或者合伙分红,让自家废弃的老房子变成了生钱的“金房子”;运营上,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农村,会为乡村带来最新的文化、科技等资讯。同时,消费者也借民宿了解乡村文化,在乡间的休憩中,获得新能量。
  韩青松说,未来的中国乡村,是不离故土的老农人、回归创业的新农人、城市的消费者共处的乡村,是回到自然的、处处体现乡村之美的乡村。现在,韩青松正与多个地方的乡村振兴项目合作,从顶层设计角度,推进地方乡村振兴文创布局。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_DSF4462-韩青松不老屯.jpg

    韩青松在不老屯燕落村“福院儿”。这是他第一次设计改造的民宿项目。自此,韩青松的事业与乡村振兴文化创意实践紧密结合。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DSF4422-不老屯95年管家周博文.jpg

    27岁的周博文在不老屯镇燕落村“福院儿”当管家。3个月前,他辞去城里工作,回到村里。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微信图片_20220906125057.jpg

    燕落村福院儿的傍晚。

  • _INB5809(1).jpg

    燕落村“福院儿”的院落和外观。合理结构老院旧有的元素,并让它们产生新的审美体验和使用功能。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微信图片_20220906131150.jpg

    燕落村“福院儿”的院落和外观。合理结构老院旧有的元素,并让它们产生新的审美体验和使用功能。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微信图片_20220906131204(1).jpg

    燕落村“福院儿”的院落和外观。合理结构老院旧有的元素,并让它们产生新的审美体验和使用功能。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INB5873.jpg

    燕落村“福院儿”,储粮地窖改造的餐厅。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INB6176(1).jpg

  • _INB6187.jpg

    今年54岁的塔沟村民程秀丽担任“福院儿”管家,每月有4000元的收入。村里有了民宿,她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大幅度提高了家庭收入。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08f130b59439f74a6df483cc5163836(1).jpg

    燕落村“福院儿”房间内部装修简洁精致,既保留老房的空间架构,大的落地窗设计让内外空间呼应。同时,小型山水的运用为房间营造了一个精致的视觉区域,为入住的消费者营造惬意舒适的气氛。

  • DJI_0351-新城子镇塔沟村里的旧房被改造成民宿.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