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3030309152012.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都城之心 东方神韵

2023-03-15      特约撰文 周乾

  • VCG111360913964 副本.jpg

    雪后故宫。“红墙黄瓦”是公众对故宫古建筑群的最初印象,故宫内的宫墙外表多饰以红色,琉璃瓦顶金碧辉煌,充分彰显皇权威严。故宫建筑群结构严谨、气势磅礴,在空间的组合上疏密相间、高低起伏,既复杂又不凌乱,既统一又富有变化,体现出中国古建筑的空间美学。 视觉中国 供图

  • 故宫-万全-未标题_全景图1 副本OK.jpg

    太和殿,原为元朝皇宫所在地,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历史上历经五次火灾,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所建。太和殿是故宫内规模最庞大、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 VCG111246149710 副本.jpg

    太和殿外的角科斗拱。斗拱类型丰富,如位于两根立柱之间的斗拱称为平身科斗拱,位于柱顶之上的斗拱为柱头科斗拱,位于建筑四个转角部位的斗拱称为角科斗拱。太和殿斗拱是明清时期斗拱的最高形制。中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说过:“斗拱在中国建筑上的地位,犹柱饰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之变化,亦未尝不可,犹柱饰之影响欧洲建筑,至为重大。”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211366032653.jpg

    故宫万春亭藻井 中央为蟠龙,口衔悬珠,整体为圆形。藻井在汉代已有应用。据汉代民俗著作《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象也。藻,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由此可知,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借以压伏火魔。宋、辽时期的藻井,较普遍地采取了斗八形式,即由八个面相交,向上隆起成穹窿式顶。明清时期的藻井,较宋代更为华丽,大体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 视觉中国 供图

  • 002_全景_太和殿内藻井.jpg

    故宫太和殿藻井 太和殿藻井位于太和殿内宝座上方,全称为龙凤角蝉云龙随瓣枋套方八角浑金蟠龙藻井,共分上、中、下三层,上为圆井,周围安装斗拱或雕饰云龙图案;中为八角井,八角井内侧角枋上安雕有云龙图案的随瓣枋;下为方井,四周安置斗拱。四边形与八角形木骨架相交形成的三角形或菱形空间,称为“角蝉”。藻井顶部中心有蟠龙,龙头居于正中,口含轩辕镜。其中,大轩辕镜位于龙头正下方,六个小轩辕镜以大轩辕镜中心为对称点,均匀地布置在周边。 故宫博物院 供图

  • 1-试开篇.jpg

    环绕故宫外围的护城河 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河宽52米,条石垒砌驳岸,坚固陡直,亦称筒子河。河水自西北流入,向东南流出至御河。清代河中栽莲藕,岁收供宫中使用,余者卖出,得银存奉宸苑备用。护城河至今已有603年的历史。1999年,护城河经治理,驳岸修整一新,河底全部铺砌方砖,河道更加坚固。 2022北京新闻中心 供图

  • 万全-IMG_8939-人民画报万全-00.jpg

    故宫角楼 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角楼位于故宫城墙的转角,共有四座,与中国儒家文化中提倡“四正四隅”“藏风聚气”理念相符合,其初始功能主要是军事防御。每座故宫角楼是由一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尖亭、四个重檐歇山屋顶建筑、两个单檐歇山类建筑的屋顶巧妙堆叠而成。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 VCG111416876494.jpg

    景山万春亭 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景山最高处,亭高15.38米,平面呈四方形,为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上檐和中檐均为九踩三昂斗拱,下檐为七踩重昂斗拱,黄琉璃瓦覆顶绿剪边,檐上有琉璃宝顶。万春亭的彩绘称为:旋子大点金龙锦枋心,是中国皇家等级最高的彩绘形式。亭内供奉毗卢遮那佛。 视觉中国 供图

  • 20230228-上午74015(4).jpg

    天坛祈年殿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大祀殿”,为一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檐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并更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祈谷的专用建筑。祈年殿殿高38.2米,直径24.2米,内部开间还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 摄影 潇江

  • VCG211269045525.jpg

    钟楼 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现存钟楼为清朝建筑。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梁、檩、檐、椽、斗拱、暗窗等建筑构件均为石料雕凿而成。二层八角形钟架下,悬挂着一口报时铜钟,为明永乐年间铸造。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21gic3132522.jpg

    鼓楼 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现存鼓楼为明朝建筑,高46.7米,下层是砖石结构的墩台,上层是木结构三重檐歇山顶建筑,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在北京600多年的报时历史中,钟鼓楼沿用每日报时始于暮鼓、止于晨钟的方式,钟、鼓报时均敲108声。108代表一年,包括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72候。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211378875145.jpg

    北京人民大会堂 建成于1959年9月。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建筑平面呈山字形,总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四周有134根廊柱,于1958年10月正式动工,建设用时仅10个多月。整个建筑群巍峨壮丽,气势磅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十大建筑”之首,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共商国是、国家举行国事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地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地点。 视觉中国 供图

  • 1393423489763246088.jpg

    中国国家博物馆 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前身可追溯至民国元年(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11年3月新馆建成开放。新馆建筑保留了原有老建筑西、北、南建筑立面,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展厅48个,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 东方IC 供图

< >
      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手法,赋予北京中轴线气势恢弘、秩序井然的整体空间形态,营造出富于韵律变化、礼乐交融的空间体验。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是《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都城布局规划。北京中轴线继承了自西周初年形成的都城格局和制度,延续了秦汉以来都城中心建筑群与星象对应的传统,在和谐统一的秩序中蕴藏着对比与变化,在平面规划上,采用对称布局,并蕴含比例模数关系,在建筑立面上,形制等级明确,尺度高低起伏,空间收放有度,北京中轴线包含了丰富的布局智慧与深厚的文化之美。
  布局智慧
  建筑功能的合理规划,建筑小品的巧妙点缀,建筑技艺的完美应用……无不体现着北京中轴线的布局智慧。
  从建筑功能角度而言,北京中轴线的南北两侧建筑,按照重要性由弱到强,依次向核心汇聚,以体现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于礼仪与秩序的尊崇。故宫是中轴线的核心,南起端门、北至神武门,东西两侧分别为东华门和西华门。故宫为明清帝王执政和生活的场所,因而在明清时期,重要性极其突出。故宫以南,主要建筑有天安门、正阳门、永定门,建筑功能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其中,天安门为皇城的正门,正阳门为北京内城的正南门,永定门为北京外城正南门;前门大街及天桥南大街则作为纽带,将正阳门与永定门连接起来。故宫以北,主要建筑有景山建筑群、鼓楼、钟楼。其中,景山为明清时期的皇家御苑;钟楼和鼓楼曾经为古都的报时中心,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度;地安门内大街、地安门外大街作为纽带,两端分别连接景山和鼓楼。
  此外,中轴线两侧的建筑,多为对称、有序的布局方式。如故宫的东西两侧为皇帝祭祀先祖的太庙和祭祀土地神的社稷坛。永定门东西两侧坐落着天坛和先农坛。这些建筑,对中轴线上建筑的功能进行了补充完善。
  从建筑小品的布局角度而言,北京中轴线以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为主体,采用山、水、桥等不同形式的载体进行点缀,产生极为丰富的视觉效果。位于故宫北侧的景山,在北京中轴线的中段位置,是北京中轴线上最高的建筑小品,不仅避免了中轴线建筑布局过于单调,而且形成了极佳的视点。站在景山之巅,可南望壮丽的紫禁城,北眺中轴线上的钟楼、鼓楼,西观北海白塔,京城美景一览无余。
  故宫内金水河、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横跨中轴线,是重要的人文景观,也为古代皇城的排水、防火提供了重要保障;位于皇城西侧的北海、中海、什刹海,布局并不规则,但与中轴线的规则布局形成对比,成为完美点缀;万宁桥是京杭大运河漕运历史的见证。这些建筑小品与中轴线建筑融为一体,集科学、美学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古代工匠智慧的运用。
  从营建技艺来看,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与装饰工艺在北京中轴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比如,位于中轴线核心位置的太和殿,采用了“千层饼”地基、浮放柱底、榫卯连接、分层斗拱、抬梁式大木构架、厚重瓦顶、磨砖对缝墙体等建筑技术,其庑殿式屋顶、九踩溜金斗拱、三交六椀菱花纹门窗装饰、数百年光亮如新的金砖地面、奢华的宝座和蟠龙藻井、辉煌的金龙和玺彩画等,都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准。
  文化之美
  北京中轴线不仅包含卓越的古代建筑智慧,还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轴”源于“中”,后者有“中间、中央、核心”的含义。先秦古籍《吕氏春秋》之“慎势”载有:“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可反映“中”在营建都城、宫室规划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中轴”则是指南北方向的正中心连线。中轴线上的重要宫殿,均为坐北朝南向布置。先秦古籍《易经》之“说卦传”载“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可反映中轴方位(南北向),是古代帝王推崇的方位。相应的,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都在古代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体现出其中蕴含的中轴文化。
  从建筑命名角度来看,北京中轴线反映了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秩序、礼仪和道德观念。如天安门的名称,与《尚书·虺仲之诰》之“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密切相关。“天安”是指帝王敬重上天,敬重自然,才能巩固统治。又如地安门的名称,与《资治通鉴》卷二十二之“天平地安”密切相关。“地安”是指社会太平祥和、百姓幸福康乐。再如故宫前朝三大殿之太和殿、保和殿的名称,源于儒家经典《周易·乾卦第一》中的“保合大和乃利贞”。其中,“大”表示“太”的意思,“太和”寓意宇宙间万事万物和谐而统一,“保和”的意思就是神志专一,以保持万物和谐。中和殿之“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即勉励皇帝办事不偏不倚,遵守中庸之道。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命名,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
  从屋顶造型角度来看,北京中轴线古建筑群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比如,各个古建筑的屋顶垂脊端部,都有数量不等的神兽造型。它们或能上天入海,或能驱邪避灾。而在垂脊最前端引路的,则是一个仙人骑凤的造型。这种造型,犹如万种生灵在仙人带领下,朝向天宇,与天融合,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以达万物平安祥和。又如,古建筑的屋檐一般由中间向两端逐渐起翘,称为“反宇”。古人认为,“天”为凸形,为阳。反宇使得建筑屋檐形成凹形,与凸起的天宇形成一阴一阳的巧妙融合。大屋顶以反宇形式承接天空,寓意古人对上天的敬仰,较完美地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
  天下秩序的物质缩影,多元传统的空间载体,延续不断的城市脉络……北京中轴线包含了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和建设中的卓越智慧,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意趣与深邃内涵蕴藏其间,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上一页

下一页

都城之心 东方神韵

2023-03-15      特约撰文 周乾

      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手法,赋予北京中轴线气势恢弘、秩序井然的整体空间形态,营造出富于韵律变化、礼乐交融的空间体验。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是《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都城布局规划。北京中轴线继承了自西周初年形成的都城格局和制度,延续了秦汉以来都城中心建筑群与星象对应的传统,在和谐统一的秩序中蕴藏着对比与变化,在平面规划上,采用对称布局,并蕴含比例模数关系,在建筑立面上,形制等级明确,尺度高低起伏,空间收放有度,北京中轴线包含了丰富的布局智慧与深厚的文化之美。
  布局智慧
  建筑功能的合理规划,建筑小品的巧妙点缀,建筑技艺的完美应用……无不体现着北京中轴线的布局智慧。
  从建筑功能角度而言,北京中轴线的南北两侧建筑,按照重要性由弱到强,依次向核心汇聚,以体现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于礼仪与秩序的尊崇。故宫是中轴线的核心,南起端门、北至神武门,东西两侧分别为东华门和西华门。故宫为明清帝王执政和生活的场所,因而在明清时期,重要性极其突出。故宫以南,主要建筑有天安门、正阳门、永定门,建筑功能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其中,天安门为皇城的正门,正阳门为北京内城的正南门,永定门为北京外城正南门;前门大街及天桥南大街则作为纽带,将正阳门与永定门连接起来。故宫以北,主要建筑有景山建筑群、鼓楼、钟楼。其中,景山为明清时期的皇家御苑;钟楼和鼓楼曾经为古都的报时中心,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度;地安门内大街、地安门外大街作为纽带,两端分别连接景山和鼓楼。
  此外,中轴线两侧的建筑,多为对称、有序的布局方式。如故宫的东西两侧为皇帝祭祀先祖的太庙和祭祀土地神的社稷坛。永定门东西两侧坐落着天坛和先农坛。这些建筑,对中轴线上建筑的功能进行了补充完善。
  从建筑小品的布局角度而言,北京中轴线以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为主体,采用山、水、桥等不同形式的载体进行点缀,产生极为丰富的视觉效果。位于故宫北侧的景山,在北京中轴线的中段位置,是北京中轴线上最高的建筑小品,不仅避免了中轴线建筑布局过于单调,而且形成了极佳的视点。站在景山之巅,可南望壮丽的紫禁城,北眺中轴线上的钟楼、鼓楼,西观北海白塔,京城美景一览无余。
  故宫内金水河、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横跨中轴线,是重要的人文景观,也为古代皇城的排水、防火提供了重要保障;位于皇城西侧的北海、中海、什刹海,布局并不规则,但与中轴线的规则布局形成对比,成为完美点缀;万宁桥是京杭大运河漕运历史的见证。这些建筑小品与中轴线建筑融为一体,集科学、美学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古代工匠智慧的运用。
  从营建技艺来看,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与装饰工艺在北京中轴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比如,位于中轴线核心位置的太和殿,采用了“千层饼”地基、浮放柱底、榫卯连接、分层斗拱、抬梁式大木构架、厚重瓦顶、磨砖对缝墙体等建筑技术,其庑殿式屋顶、九踩溜金斗拱、三交六椀菱花纹门窗装饰、数百年光亮如新的金砖地面、奢华的宝座和蟠龙藻井、辉煌的金龙和玺彩画等,都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准。
  文化之美
  北京中轴线不仅包含卓越的古代建筑智慧,还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轴”源于“中”,后者有“中间、中央、核心”的含义。先秦古籍《吕氏春秋》之“慎势”载有:“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可反映“中”在营建都城、宫室规划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中轴”则是指南北方向的正中心连线。中轴线上的重要宫殿,均为坐北朝南向布置。先秦古籍《易经》之“说卦传”载“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可反映中轴方位(南北向),是古代帝王推崇的方位。相应的,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都在古代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体现出其中蕴含的中轴文化。
  从建筑命名角度来看,北京中轴线反映了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秩序、礼仪和道德观念。如天安门的名称,与《尚书·虺仲之诰》之“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密切相关。“天安”是指帝王敬重上天,敬重自然,才能巩固统治。又如地安门的名称,与《资治通鉴》卷二十二之“天平地安”密切相关。“地安”是指社会太平祥和、百姓幸福康乐。再如故宫前朝三大殿之太和殿、保和殿的名称,源于儒家经典《周易·乾卦第一》中的“保合大和乃利贞”。其中,“大”表示“太”的意思,“太和”寓意宇宙间万事万物和谐而统一,“保和”的意思就是神志专一,以保持万物和谐。中和殿之“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即勉励皇帝办事不偏不倚,遵守中庸之道。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命名,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
  从屋顶造型角度来看,北京中轴线古建筑群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比如,各个古建筑的屋顶垂脊端部,都有数量不等的神兽造型。它们或能上天入海,或能驱邪避灾。而在垂脊最前端引路的,则是一个仙人骑凤的造型。这种造型,犹如万种生灵在仙人带领下,朝向天宇,与天融合,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以达万物平安祥和。又如,古建筑的屋檐一般由中间向两端逐渐起翘,称为“反宇”。古人认为,“天”为凸形,为阳。反宇使得建筑屋檐形成凹形,与凸起的天宇形成一阴一阳的巧妙融合。大屋顶以反宇形式承接天空,寓意古人对上天的敬仰,较完美地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
  天下秩序的物质缩影,多元传统的空间载体,延续不断的城市脉络……北京中轴线包含了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和建设中的卓越智慧,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意趣与深邃内涵蕴藏其间,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 VCG111360913964 副本.jpg

    雪后故宫。“红墙黄瓦”是公众对故宫古建筑群的最初印象,故宫内的宫墙外表多饰以红色,琉璃瓦顶金碧辉煌,充分彰显皇权威严。故宫建筑群结构严谨、气势磅礴,在空间的组合上疏密相间、高低起伏,既复杂又不凌乱,既统一又富有变化,体现出中国古建筑的空间美学。 视觉中国 供图

  • 故宫-万全-未标题_全景图1 副本OK.jpg

    太和殿,原为元朝皇宫所在地,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历史上历经五次火灾,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所建。太和殿是故宫内规模最庞大、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 VCG111246149710 副本.jpg

    太和殿外的角科斗拱。斗拱类型丰富,如位于两根立柱之间的斗拱称为平身科斗拱,位于柱顶之上的斗拱为柱头科斗拱,位于建筑四个转角部位的斗拱称为角科斗拱。太和殿斗拱是明清时期斗拱的最高形制。中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说过:“斗拱在中国建筑上的地位,犹柱饰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之变化,亦未尝不可,犹柱饰之影响欧洲建筑,至为重大。”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211366032653.jpg

    故宫万春亭藻井 中央为蟠龙,口衔悬珠,整体为圆形。藻井在汉代已有应用。据汉代民俗著作《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象也。藻,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由此可知,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借以压伏火魔。宋、辽时期的藻井,较普遍地采取了斗八形式,即由八个面相交,向上隆起成穹窿式顶。明清时期的藻井,较宋代更为华丽,大体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 视觉中国 供图

  • 002_全景_太和殿内藻井.jpg

    故宫太和殿藻井 太和殿藻井位于太和殿内宝座上方,全称为龙凤角蝉云龙随瓣枋套方八角浑金蟠龙藻井,共分上、中、下三层,上为圆井,周围安装斗拱或雕饰云龙图案;中为八角井,八角井内侧角枋上安雕有云龙图案的随瓣枋;下为方井,四周安置斗拱。四边形与八角形木骨架相交形成的三角形或菱形空间,称为“角蝉”。藻井顶部中心有蟠龙,龙头居于正中,口含轩辕镜。其中,大轩辕镜位于龙头正下方,六个小轩辕镜以大轩辕镜中心为对称点,均匀地布置在周边。 故宫博物院 供图

  • 1-试开篇.jpg

    环绕故宫外围的护城河 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河宽52米,条石垒砌驳岸,坚固陡直,亦称筒子河。河水自西北流入,向东南流出至御河。清代河中栽莲藕,岁收供宫中使用,余者卖出,得银存奉宸苑备用。护城河至今已有603年的历史。1999年,护城河经治理,驳岸修整一新,河底全部铺砌方砖,河道更加坚固。 2022北京新闻中心 供图

  • 万全-IMG_8939-人民画报万全-00.jpg

    故宫角楼 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角楼位于故宫城墙的转角,共有四座,与中国儒家文化中提倡“四正四隅”“藏风聚气”理念相符合,其初始功能主要是军事防御。每座故宫角楼是由一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尖亭、四个重檐歇山屋顶建筑、两个单檐歇山类建筑的屋顶巧妙堆叠而成。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 VCG111416876494.jpg

    景山万春亭 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景山最高处,亭高15.38米,平面呈四方形,为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上檐和中檐均为九踩三昂斗拱,下檐为七踩重昂斗拱,黄琉璃瓦覆顶绿剪边,檐上有琉璃宝顶。万春亭的彩绘称为:旋子大点金龙锦枋心,是中国皇家等级最高的彩绘形式。亭内供奉毗卢遮那佛。 视觉中国 供图

  • 20230228-上午74015(4).jpg

    天坛祈年殿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大祀殿”,为一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檐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并更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祈谷的专用建筑。祈年殿殿高38.2米,直径24.2米,内部开间还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 摄影 潇江

  • VCG211269045525.jpg

    钟楼 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现存钟楼为清朝建筑。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梁、檩、檐、椽、斗拱、暗窗等建筑构件均为石料雕凿而成。二层八角形钟架下,悬挂着一口报时铜钟,为明永乐年间铸造。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21gic3132522.jpg

    鼓楼 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现存鼓楼为明朝建筑,高46.7米,下层是砖石结构的墩台,上层是木结构三重檐歇山顶建筑,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在北京600多年的报时历史中,钟鼓楼沿用每日报时始于暮鼓、止于晨钟的方式,钟、鼓报时均敲108声。108代表一年,包括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72候。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211378875145.jpg

    北京人民大会堂 建成于1959年9月。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建筑平面呈山字形,总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四周有134根廊柱,于1958年10月正式动工,建设用时仅10个多月。整个建筑群巍峨壮丽,气势磅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十大建筑”之首,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共商国是、国家举行国事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地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地点。 视觉中国 供图

  • 1393423489763246088.jpg

    中国国家博物馆 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前身可追溯至民国元年(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11年3月新馆建成开放。新馆建筑保留了原有老建筑西、北、南建筑立面,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展厅48个,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 东方IC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