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3030309152012.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一城水韵 一城文化

2023-03-15      本刊记者 周晨亮 秦斌

  • VCG111419849107.jpg

    2023年1月27日,市民游客在什刹海滑冰场上体验冰上运动,热闹非凡。 视觉中国 供图

  • 2-试通底.jpg

    陈列在郭守敬纪念馆中的《通惠河二十四闸示意图》。 郭守敬纪念馆 供图

  • 20230228-上午74015(0).jpg

    民居与商铺环绕的海子。 摄影 马文晓

  • VCG111234587015.jpg

    2019年8月19日,北京前门三里河公园藏在闹市区的“小江南”,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1277217681.jpg

    2020年3月28日,故宫博物院筒子河畔碧水蓝天,绿柳飘动,春光旖旎,风景宛如画。 视觉中国 供图

  • 20230228-上午74015(6).jpg

    随着北京市各观赏性水域开放,中外游客沿着水脉总能寻找到自己喜欢的亲水戏水空间和项目,在享受风光的同时,感受北京的深厚文化底蕴。 摄影 潇江

< >

  “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中,始终延绵着一条水的主线。虽然北京地区一直缺水,但匠心独具的古代北京城市建设者利用各种水利工程,巧妙地将“天然水系”与“人工水系”相融合,在老城内设计和创造出了令人震撼的河湖水系,孕育出形态丰富且集中的漕运文化和大运河文化。在北京城市的中心地带,大运河与中轴线相会相交,形成了历史悠久、文化聚集、景观交融的独特人文空间。

  出积水潭地铁站西南口,穿过小铜井胡同,便是西海。老舍笔下的积水潭在2018年升级为西海湿地公园。冬日的西海湿地较之夏秋时节少了几分色彩,但是落叶后高大粗壮的老树、半水半冰的海子、水中嬉戏觅食的野鸭……构成一幅北方冬日图。身临其境,更能品味出老舍最爱的北京以及北京由水而得的灵动的美。

  积水潭立交桥东南侧,有一座汉白玉牌楼,上面写着“汇通祠”。穿过牌楼,是一座不高的小山。拾级而上,石径蜿蜒,透过树影可见西海湿地公园美景以及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青铜塑像。途中一处平台上,摆放着浑仪、简仪两座测天仪仿品,还有一座乾隆御制诗碑,是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汇通祠时所立。走上山顶,便是汇通祠,也就是如今北京郭守敬纪念馆的所在地。

  以水定城 见证中轴线源起

  “这山下曾是一座水关,用来将西北郊的水引进城。水关上建了一座寺庙,供奉镇水观音。清代乾隆帝时曾修葺这座寺庙,后将其命名为汇通祠。积水潭水域与京杭大运河、北京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郭守敬作为贯通京杭大运河、布局京城水系的历史性人物,理应被后人纪念缅怀。汇通祠曾被拆除。1986年重建汇通祠,祠内楼北侧有吴良镛先生撰文的《重修汇通祠记》,后来在侯仁之、吴良镛等老一辈专家的倡议下,西城区政府决定在祠内设立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以纪念为北京初建城时贡献卓著的伟大水利家郭守敬。”对于为何将郭守敬纪念馆建在汇通祠内,张鹏馆长这样解释道。

  纪念馆占地面积并不大,但游人不少。馆内不仅有历史图片、文物模型、绘画作品,还有景观视频、沙盘、人机互动设备等,方便游客全方位了解郭守敬。“作为首批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全社会化运营博物馆,别看馆小,我们2019年接待了12万观众。”张鹏介绍道。纪念馆目前定位讲好三部分内容,一是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二是以中轴线为代表的北京城历史文化,三是以郭守敬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精神。

  水是一座城市的生命资源、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尤其北京又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从历史上看,北京城就是一座寻水而居、寻水而建的城市。张鹏说:“当初郭守敬的老师刘秉忠在规划元大都的时候,考虑到蒙古民族有依水而居的习俗,就在今天积水潭东边万宁桥的位置找到了城市的基点,沿着这个基点向南画了一条直线,这就是北京中轴线的坐标点。”

  元大都建成后,面临水源不足和大量粮食物资难以从通州张家湾及时运进都城这两大问题。郭守敬受命解决这个难题。他在考察了大都城周围的水系状况后,选择昌平白浮泉作为水源,设计了C型河道,从白浮村向西南方开凿渠道,经过瓮山泊(今昆明湖),转至大都城的和义门(今西直门)水关入城,再经过积水潭,将水源引入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又在河道上设立24道闸,使漕船能够逆水行舟,实现了南北大运河从元大都到杭州城的贯通。忽必烈将郭守敬开通的这条人工运河命名为“通惠河”。这一创举,也奠定了今天北京城供水排水的基本格局。

  当年,积水潭是大运河北端最大的码头,南来的船只几乎遮盖了积水潭宽阔的水面,形成“舳舻蔽水”的宏伟景观。所以说,中轴线的诞生和北京的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沿岸部分地区由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其中就包括作为元代京杭大运河终点码头的积水潭(什刹海)地区。而位于北京西海湿地公园的郭守敬纪念馆则成为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点。

  水城共融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而环绕其中的城市水系更像是城市的血脉,滋养着一方百姓。在新时代北京城市建设中,从保持历史河湖水系的位置、形态及文化内涵,到打造“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生态环境,建设者为展现历史河湖的勃勃生机,倾注了大量心血。作为水系引水河道的南长河已通航多年,游客可乘船欣赏沿途景色,体验京杭大运河皇家文化;南、北护城河是河湖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两岸绿意盎然、古色古香,吸引了人们前来观鸟、赏鱼、漫步、健身;前门三里河临水居住区,经过景观提升改造,还原了老北京院落特有的韵味,重现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这一处处与北京中轴线密切相关的水文化遗产,如一颗颗传世的明珠,璀璨夺目,历久而弥新。

  陈女士一家五口住在西海附近的板桥二条。“甭看离得近,原先想在这儿溜一圈特麻烦。走一段就得绕出去,到大马路上,走二环辅路上再绕回来,来来回回折腾。现在可不一样了!”陈女士边走边用手比划着说:“环湖路全打通了,出门散步方便多了,心情特好。”

  在什刹海地区住了40多年,如今的环湖美景让陈女士心里熨帖得很。此前占据西海湖边的3处堵点—碧荷轩酒吧、西海鱼生餐厅和山海楼,有的拆除,有的改造,被餐厅圈占的沿河栈道归还给了居民,环湖不用再走“冤枉路”。

  相比热闹繁华的前海、后海,西海一带商家少,景色更显雅致。这里光是荷花就有近30个品种,加上菖蒲、芦苇、再力花、花叶芦竹等,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及多种鸟类生境的营建,让这里成为北京核心区内唯一一处城市湿地。

  “真正的历史文化街区不需要再造什么额外的景点,这里的每一处街巷胡同、绿化水系,每一处文物古迹、传统院落,都是讲述历史、传承文化的最好载体。”责任规划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长期对什刹海地区开展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在他看来,以环湖整治带动周边发展,在长效治理中精耕细作,才能让老城居民的生活更加舒坦。

  为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北京市新颁布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提出“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之一,保持历史河湖水系的位置、形态、堤岸形式等,合理控制桥、闸等水文化遗产的使用强度。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马东春建议:现存水系是宝贵的城池记忆,通过恢复历史水系和强化水系轮廓,突出城池概念中“池”这一水要素,完整勾勒出清晰的四重城廓,记忆老城城池格局。构建由水体、滨水空间、滨水亲水绿化廊道共同组成的蓝网系统,连通水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蓝绿资源整合与共享,在景观塑造、建筑风貌等方面突出北京历史特征,打造蓝绿交织的公共空间,将蓝网建设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展现历史与现代美丽的亮丽风景线。

  目前,北京水文化遗产作为古代水利文化的载体,已初步形成“一轴两带”(北京中轴线、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空间格局。在实现古代水利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共生与交融方面,北京正不断前行。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城水韵 一城文化

2023-03-15      本刊记者 周晨亮 秦斌

  “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中,始终延绵着一条水的主线。虽然北京地区一直缺水,但匠心独具的古代北京城市建设者利用各种水利工程,巧妙地将“天然水系”与“人工水系”相融合,在老城内设计和创造出了令人震撼的河湖水系,孕育出形态丰富且集中的漕运文化和大运河文化。在北京城市的中心地带,大运河与中轴线相会相交,形成了历史悠久、文化聚集、景观交融的独特人文空间。

  出积水潭地铁站西南口,穿过小铜井胡同,便是西海。老舍笔下的积水潭在2018年升级为西海湿地公园。冬日的西海湿地较之夏秋时节少了几分色彩,但是落叶后高大粗壮的老树、半水半冰的海子、水中嬉戏觅食的野鸭……构成一幅北方冬日图。身临其境,更能品味出老舍最爱的北京以及北京由水而得的灵动的美。

  积水潭立交桥东南侧,有一座汉白玉牌楼,上面写着“汇通祠”。穿过牌楼,是一座不高的小山。拾级而上,石径蜿蜒,透过树影可见西海湿地公园美景以及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青铜塑像。途中一处平台上,摆放着浑仪、简仪两座测天仪仿品,还有一座乾隆御制诗碑,是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汇通祠时所立。走上山顶,便是汇通祠,也就是如今北京郭守敬纪念馆的所在地。

  以水定城 见证中轴线源起

  “这山下曾是一座水关,用来将西北郊的水引进城。水关上建了一座寺庙,供奉镇水观音。清代乾隆帝时曾修葺这座寺庙,后将其命名为汇通祠。积水潭水域与京杭大运河、北京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郭守敬作为贯通京杭大运河、布局京城水系的历史性人物,理应被后人纪念缅怀。汇通祠曾被拆除。1986年重建汇通祠,祠内楼北侧有吴良镛先生撰文的《重修汇通祠记》,后来在侯仁之、吴良镛等老一辈专家的倡议下,西城区政府决定在祠内设立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以纪念为北京初建城时贡献卓著的伟大水利家郭守敬。”对于为何将郭守敬纪念馆建在汇通祠内,张鹏馆长这样解释道。

  纪念馆占地面积并不大,但游人不少。馆内不仅有历史图片、文物模型、绘画作品,还有景观视频、沙盘、人机互动设备等,方便游客全方位了解郭守敬。“作为首批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全社会化运营博物馆,别看馆小,我们2019年接待了12万观众。”张鹏介绍道。纪念馆目前定位讲好三部分内容,一是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二是以中轴线为代表的北京城历史文化,三是以郭守敬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精神。

  水是一座城市的生命资源、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尤其北京又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从历史上看,北京城就是一座寻水而居、寻水而建的城市。张鹏说:“当初郭守敬的老师刘秉忠在规划元大都的时候,考虑到蒙古民族有依水而居的习俗,就在今天积水潭东边万宁桥的位置找到了城市的基点,沿着这个基点向南画了一条直线,这就是北京中轴线的坐标点。”

  元大都建成后,面临水源不足和大量粮食物资难以从通州张家湾及时运进都城这两大问题。郭守敬受命解决这个难题。他在考察了大都城周围的水系状况后,选择昌平白浮泉作为水源,设计了C型河道,从白浮村向西南方开凿渠道,经过瓮山泊(今昆明湖),转至大都城的和义门(今西直门)水关入城,再经过积水潭,将水源引入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又在河道上设立24道闸,使漕船能够逆水行舟,实现了南北大运河从元大都到杭州城的贯通。忽必烈将郭守敬开通的这条人工运河命名为“通惠河”。这一创举,也奠定了今天北京城供水排水的基本格局。

  当年,积水潭是大运河北端最大的码头,南来的船只几乎遮盖了积水潭宽阔的水面,形成“舳舻蔽水”的宏伟景观。所以说,中轴线的诞生和北京的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沿岸部分地区由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其中就包括作为元代京杭大运河终点码头的积水潭(什刹海)地区。而位于北京西海湿地公园的郭守敬纪念馆则成为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点。

  水城共融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而环绕其中的城市水系更像是城市的血脉,滋养着一方百姓。在新时代北京城市建设中,从保持历史河湖水系的位置、形态及文化内涵,到打造“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生态环境,建设者为展现历史河湖的勃勃生机,倾注了大量心血。作为水系引水河道的南长河已通航多年,游客可乘船欣赏沿途景色,体验京杭大运河皇家文化;南、北护城河是河湖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两岸绿意盎然、古色古香,吸引了人们前来观鸟、赏鱼、漫步、健身;前门三里河临水居住区,经过景观提升改造,还原了老北京院落特有的韵味,重现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这一处处与北京中轴线密切相关的水文化遗产,如一颗颗传世的明珠,璀璨夺目,历久而弥新。

  陈女士一家五口住在西海附近的板桥二条。“甭看离得近,原先想在这儿溜一圈特麻烦。走一段就得绕出去,到大马路上,走二环辅路上再绕回来,来来回回折腾。现在可不一样了!”陈女士边走边用手比划着说:“环湖路全打通了,出门散步方便多了,心情特好。”

  在什刹海地区住了40多年,如今的环湖美景让陈女士心里熨帖得很。此前占据西海湖边的3处堵点—碧荷轩酒吧、西海鱼生餐厅和山海楼,有的拆除,有的改造,被餐厅圈占的沿河栈道归还给了居民,环湖不用再走“冤枉路”。

  相比热闹繁华的前海、后海,西海一带商家少,景色更显雅致。这里光是荷花就有近30个品种,加上菖蒲、芦苇、再力花、花叶芦竹等,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及多种鸟类生境的营建,让这里成为北京核心区内唯一一处城市湿地。

  “真正的历史文化街区不需要再造什么额外的景点,这里的每一处街巷胡同、绿化水系,每一处文物古迹、传统院落,都是讲述历史、传承文化的最好载体。”责任规划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长期对什刹海地区开展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在他看来,以环湖整治带动周边发展,在长效治理中精耕细作,才能让老城居民的生活更加舒坦。

  为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北京市新颁布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提出“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之一,保持历史河湖水系的位置、形态、堤岸形式等,合理控制桥、闸等水文化遗产的使用强度。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马东春建议:现存水系是宝贵的城池记忆,通过恢复历史水系和强化水系轮廓,突出城池概念中“池”这一水要素,完整勾勒出清晰的四重城廓,记忆老城城池格局。构建由水体、滨水空间、滨水亲水绿化廊道共同组成的蓝网系统,连通水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蓝绿资源整合与共享,在景观塑造、建筑风貌等方面突出北京历史特征,打造蓝绿交织的公共空间,将蓝网建设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展现历史与现代美丽的亮丽风景线。

  目前,北京水文化遗产作为古代水利文化的载体,已初步形成“一轴两带”(北京中轴线、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空间格局。在实现古代水利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共生与交融方面,北京正不断前行。

  • VCG111419849107.jpg

    2023年1月27日,市民游客在什刹海滑冰场上体验冰上运动,热闹非凡。 视觉中国 供图

  • 2-试通底.jpg

    陈列在郭守敬纪念馆中的《通惠河二十四闸示意图》。 郭守敬纪念馆 供图

  • 20230228-上午74015(0).jpg

    民居与商铺环绕的海子。 摄影 马文晓

  • VCG111234587015.jpg

    2019年8月19日,北京前门三里河公园藏在闹市区的“小江南”,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1277217681.jpg

    2020年3月28日,故宫博物院筒子河畔碧水蓝天,绿柳飘动,春光旖旎,风景宛如画。 视觉中国 供图

  • 20230228-上午74015(6).jpg

    随着北京市各观赏性水域开放,中外游客沿着水脉总能寻找到自己喜欢的亲水戏水空间和项目,在享受风光的同时,感受北京的深厚文化底蕴。 摄影 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