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3030309152012.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京韵兔儿爷 泥塑留真情

2023-03-16      本刊记者 郑美辰 万全

  • 微信图片_20230209111746.jpg

    非遗技艺北京泥彩塑西城区代表性传承人张忠强,为儿童讲解北京泥彩塑的制作工艺。 受访者 供图

< >

  前门外西南,穿过热闹繁华的北京坊,就能看到杨梅竹斜街的入口。在这个略显僻静的狭长巷子里,张忠强经营着一家“老北京兔儿爷”店。店内宽约一米,刚能容纳两个人并肩而立,琳琅满目的兔儿爷静静迎送着天南地北慕名而来的游客。

  能拿在手里把玩的“神仙”

  传说京城有一年瘟疫肆虐,百姓苦不堪言,嫦娥派玉兔下凡送药救人,治好城中灾病的玉兔累倒在庙宇门外的一根旗杆下。民间艺人据此塑造了“金盔金甲捣药杵,山形眉三瓣嘴,身后一杆靠背旗”的兔儿爷形象。兔儿爷也成了吉祥安康的化身,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明人纪坤(约1636年前后在世)在《花王阁剩稿》中写道:“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兔儿爷的记载。“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爷山。”清末京城旅行指南《都门纪略》中的这句诗,讲的就是北京地区中秋时节售卖兔儿爷的盛景。

  “只在八月十五中秋那一晚,兔儿爷是贡桌上受人祭拜的长耳定光仙;其余时间,它便走下神坛,成了小朋友们最喜爱的玩具,也是唯一一个能拿在手里把玩的‘神仙’。”张忠强说。百兽之王的虎、力大无比的象,连神兽麒麟都能成为兔儿爷的坐骑,这种神与俗、强与弱、祭祀与游乐相得益彰的融合,蕴含着乐观豁达、风趣幽默的处世哲学,承载了老北京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历经四百多年的传承,兔儿爷已从过去用于中秋祭月的节令物品,成为北京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成了来往游客一年四季都爱不释手的旅游纪念品。“恰逢兔年,店里的兔儿爷根本供不应求,每次刚上架就被一抢而空。今年1月份大概卖出去近千尊,现在想订只能等到4月了。”张忠强说。

  三分坯七分绘

  张忠强与兔儿爷结缘并非偶然。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每到中秋,张忠强只能和大院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看别人家请来的兔儿爷,心里好不羡慕。20世纪80年代,张忠强来到琉璃厂的一家国营单位工作,在这里接触到了很多老北京的传统民间文化,其中就包括兔儿爷。他开始自己摸索着学习兔儿爷的制作工艺,并有幸得到了许多民间泥彩塑老艺人的指点,2016年因缘际会师从泥塑(北京兔儿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双彦,手艺渐渐有了很大提升。

  传统工艺里,制作一尊兔儿爷的的步骤主要有制泥、修坯、打磨、彩绘等。为了让兔儿爷色泽光亮、延展性好且不易裂开,需要选择上乘的陶土泥,浸泡去杂,并反复摔打、揉捏,制泥时还要混合一定比例的棉花以增加泥的韧性。接着把揉好的泥土放进石膏模具中摁压瓷实,前后两片模都做好后再黏合,形成中空的泥胎,底部另加黄泥封住。大致成型后用水修坯,刮去毛刺和多余的泥,然后放在阴凉处自然干燥五六天。最后,刷上三四遍白底,彩绘眉眼盔甲、坐骑装饰,插上单独做好的两只耳朵和一杆靠旗,一尊独一无二的兔儿爷就做好了。

  三分坯七分绘。传统兔儿爷的彩绘很有讲究,要从上往下、由浅入深,只有这样才能“一笔压一笔,一色盖一色”。最难的是开脸。张忠强说:“兔儿爷有没有精气神儿就看眉毛和眼睛这几笔到不到位,用心画的兔儿爷一定是有生命力的,好像在和你对话,能勾起人们的记忆,能让人感觉温暖,能打动人心。”

  它是有温度的

  张忠强清楚记得,2015年的一个傍晚,在台湾举办的北京文化庙会活动现场,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先生直奔兔儿爷山前激动地问:“爷们儿,是从北京过来的吗?还是泥儿捏的吗?还是拿模子磕出来的吗?”张忠强赶紧点头,说自己守着传统没变过。老先生双手抱起一尊兔儿爷,留着泪说:“没想到在台北还能看到北京兔儿爷,看见兔儿爷我就想起了儿时在胡同里,上房打枣、听鸽哨声儿……老北京人不管走多远,看见兔儿爷想起的就是家啊!”

  “这一尊尊小兔儿爷虽然是泥做的,但它是有温度的,是连接感情的一根线。”张忠强说。为了让兔儿爷在当下焕发更加蓬勃的光彩,作为非遗技艺北京泥彩塑的西城区代表性传承人,张忠强走入校园、社区教授兔儿爷制作技艺,通过各种媒体或公共平台介绍兔儿爷文化,还去过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许多外国友人从认识兔儿爷开始,了解北京、爱上中国。

  多年来,张忠强不仅坚持对传统兔儿爷制作技艺的“守正”,也以传统样式为基础,融合建筑民俗、历史文化、社会热点等多种元素探索“创新”,还与许多品牌开展跨界合作,如联合王致和品牌制作吉祥物兔儿爷“王小和”,与白塔寺药店合作推出中药香包兔儿爷等。经他设计制作的兔儿爷,有骑虎、坐莲的,也有开飞机、开动车的,更有战疫“大白”、中国航天、北京中轴线等主题款,极大丰富了兔儿爷的样式与文化内涵。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中,祁老爷子想到他的子孙“将要住在一个没有兔儿爷的北平,随着兔儿爷的消灭,许多许多可爱的、北平特有的东西,也必定绝了根!”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兔儿爷没有消失,那些可爱、特有的东西也被代代珍藏。在张忠强的小店里流连,恍惚间,市井街巷的吆喝声、会馆茶舍的说书声、胡同上空的鸽哨响灌入耳中,声音乍止,四合院里茶香氤氲袅袅袭来,冰糖葫芦的酸甜滋味涌向舌尖……这是个有兔儿爷的北京。

上一页

下一页

京韵兔儿爷 泥塑留真情

2023-03-16      本刊记者 郑美辰 万全

  前门外西南,穿过热闹繁华的北京坊,就能看到杨梅竹斜街的入口。在这个略显僻静的狭长巷子里,张忠强经营着一家“老北京兔儿爷”店。店内宽约一米,刚能容纳两个人并肩而立,琳琅满目的兔儿爷静静迎送着天南地北慕名而来的游客。

  能拿在手里把玩的“神仙”

  传说京城有一年瘟疫肆虐,百姓苦不堪言,嫦娥派玉兔下凡送药救人,治好城中灾病的玉兔累倒在庙宇门外的一根旗杆下。民间艺人据此塑造了“金盔金甲捣药杵,山形眉三瓣嘴,身后一杆靠背旗”的兔儿爷形象。兔儿爷也成了吉祥安康的化身,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明人纪坤(约1636年前后在世)在《花王阁剩稿》中写道:“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兔儿爷的记载。“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爷山。”清末京城旅行指南《都门纪略》中的这句诗,讲的就是北京地区中秋时节售卖兔儿爷的盛景。

  “只在八月十五中秋那一晚,兔儿爷是贡桌上受人祭拜的长耳定光仙;其余时间,它便走下神坛,成了小朋友们最喜爱的玩具,也是唯一一个能拿在手里把玩的‘神仙’。”张忠强说。百兽之王的虎、力大无比的象,连神兽麒麟都能成为兔儿爷的坐骑,这种神与俗、强与弱、祭祀与游乐相得益彰的融合,蕴含着乐观豁达、风趣幽默的处世哲学,承载了老北京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历经四百多年的传承,兔儿爷已从过去用于中秋祭月的节令物品,成为北京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成了来往游客一年四季都爱不释手的旅游纪念品。“恰逢兔年,店里的兔儿爷根本供不应求,每次刚上架就被一抢而空。今年1月份大概卖出去近千尊,现在想订只能等到4月了。”张忠强说。

  三分坯七分绘

  张忠强与兔儿爷结缘并非偶然。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每到中秋,张忠强只能和大院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看别人家请来的兔儿爷,心里好不羡慕。20世纪80年代,张忠强来到琉璃厂的一家国营单位工作,在这里接触到了很多老北京的传统民间文化,其中就包括兔儿爷。他开始自己摸索着学习兔儿爷的制作工艺,并有幸得到了许多民间泥彩塑老艺人的指点,2016年因缘际会师从泥塑(北京兔儿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双彦,手艺渐渐有了很大提升。

  传统工艺里,制作一尊兔儿爷的的步骤主要有制泥、修坯、打磨、彩绘等。为了让兔儿爷色泽光亮、延展性好且不易裂开,需要选择上乘的陶土泥,浸泡去杂,并反复摔打、揉捏,制泥时还要混合一定比例的棉花以增加泥的韧性。接着把揉好的泥土放进石膏模具中摁压瓷实,前后两片模都做好后再黏合,形成中空的泥胎,底部另加黄泥封住。大致成型后用水修坯,刮去毛刺和多余的泥,然后放在阴凉处自然干燥五六天。最后,刷上三四遍白底,彩绘眉眼盔甲、坐骑装饰,插上单独做好的两只耳朵和一杆靠旗,一尊独一无二的兔儿爷就做好了。

  三分坯七分绘。传统兔儿爷的彩绘很有讲究,要从上往下、由浅入深,只有这样才能“一笔压一笔,一色盖一色”。最难的是开脸。张忠强说:“兔儿爷有没有精气神儿就看眉毛和眼睛这几笔到不到位,用心画的兔儿爷一定是有生命力的,好像在和你对话,能勾起人们的记忆,能让人感觉温暖,能打动人心。”

  它是有温度的

  张忠强清楚记得,2015年的一个傍晚,在台湾举办的北京文化庙会活动现场,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先生直奔兔儿爷山前激动地问:“爷们儿,是从北京过来的吗?还是泥儿捏的吗?还是拿模子磕出来的吗?”张忠强赶紧点头,说自己守着传统没变过。老先生双手抱起一尊兔儿爷,留着泪说:“没想到在台北还能看到北京兔儿爷,看见兔儿爷我就想起了儿时在胡同里,上房打枣、听鸽哨声儿……老北京人不管走多远,看见兔儿爷想起的就是家啊!”

  “这一尊尊小兔儿爷虽然是泥做的,但它是有温度的,是连接感情的一根线。”张忠强说。为了让兔儿爷在当下焕发更加蓬勃的光彩,作为非遗技艺北京泥彩塑的西城区代表性传承人,张忠强走入校园、社区教授兔儿爷制作技艺,通过各种媒体或公共平台介绍兔儿爷文化,还去过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许多外国友人从认识兔儿爷开始,了解北京、爱上中国。

  多年来,张忠强不仅坚持对传统兔儿爷制作技艺的“守正”,也以传统样式为基础,融合建筑民俗、历史文化、社会热点等多种元素探索“创新”,还与许多品牌开展跨界合作,如联合王致和品牌制作吉祥物兔儿爷“王小和”,与白塔寺药店合作推出中药香包兔儿爷等。经他设计制作的兔儿爷,有骑虎、坐莲的,也有开飞机、开动车的,更有战疫“大白”、中国航天、北京中轴线等主题款,极大丰富了兔儿爷的样式与文化内涵。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中,祁老爷子想到他的子孙“将要住在一个没有兔儿爷的北平,随着兔儿爷的消灭,许多许多可爱的、北平特有的东西,也必定绝了根!”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兔儿爷没有消失,那些可爱、特有的东西也被代代珍藏。在张忠强的小店里流连,恍惚间,市井街巷的吆喝声、会馆茶舍的说书声、胡同上空的鸽哨响灌入耳中,声音乍止,四合院里茶香氤氲袅袅袭来,冰糖葫芦的酸甜滋味涌向舌尖……这是个有兔儿爷的北京。

  • 微信图片_20230209111746.jpg

    非遗技艺北京泥彩塑西城区代表性传承人张忠强,为儿童讲解北京泥彩塑的制作工艺。 受访者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