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书店内外

2023-04-26      本刊综合报道

  • VCG111424504621.jpg

    供图云洞图书馆是海南省海口湾标志性艺术建筑,由清水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包括可以藏书万本的阅读空间和多功能影音区,以及咖啡厅、母婴室、公共休息区、屋顶花园等配套设施,是市民游客阅读和休憩的理想场所。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1301843063.jpg

    北京万圣书园内,读者在选购书籍。万圣书园是一家学术型的书店,通过书店连接学者、学子,连接愿意通过书来获得知识、喜欢好书的人。 视觉中国 供图

  • DSC08921.jpg

    2023年4月2日,北京新华书店·为宝书局内,读者在观看文创产品。书店共有500平方米,涵盖图书、文创产品、展览、咖啡、文化活动等诸多服务功能。在联想集团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书店引入了中轴线文化信息数字聚合平台,为公众专门打造了中轴线数智文化沉浸式体验,并开启了首个京城之脊人机共创空间。摄影 田潇/人民画报

  • 言又几VCG111182454311.jpg

    西安迈科中心茑屋书店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茑屋书店。它为读者带来独属于古城西安的文艺境地,也刷新着城市文艺生活方式。 视觉中国 供图

  • 291679888528_.pic_hd.jpg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是藏书量和西南联大相关藏书最多的一家先锋书店。西式的钟楼建筑、棕红色的木板阶梯让这个书店极具艺术与设计感,回环四合、浮于水面,波光粼粼的南湖与湖畔苍翠的树木更为其增添了几分柔美。 摄影 马秋菊

< >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回忆录《活着为了讲述》中写道:“每天都有一个报社职员从窗口探出身子,挂出一块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即时要闻。”当时的人就是这样知晓世界大事的;要是他们想知道更多,就得买第二天的报纸。

  位于中国两所顶尖学府北大清华之间的万圣书园收银台后的墙上有一块板,写有每月店内书籍销售排行,这给了前来买书的读者一个指引:看什么书,关注什么内容。“我觉得值得一看。它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北京那一小撮人的关注点和思想风向大概是什么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博的王凯,从本科期间开始在万圣买书、读书,至今依旧保持着隔段时间去万圣看书的习惯。

  成为读者的书房

  1993年,刘苏里创办了万圣书园,万圣书园一名与万圣节有关。诗人西川有另一种解读:“我宁愿把它理解成一万个圣人,这一万个圣人就是万圣书架上的作者。”走进第三十个年头的万圣书园,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北京的文化坐标之一。

  书店里有一句醒目的文字—通过阅读,获得解放。它的源头,是当代学术理论家、哲学家卡尔·波普的“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相信文字力量的人,汇聚在这里,他们像喜欢自己的书房、书架一样喜欢万圣书园。由于万圣书园的经营时间跨度足够长,读者的兴趣、购买取向也塑造了万圣书园。店内以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主,充满对于社会公共话题的思考与关注,很集中地呈现知识、思想的力量和学术、文化思潮的脉动。

  得到满足的欲望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一种新的欲望就不同了。在网上买书,我们很容易找到既定想要的,而在书店,则是能够买到意想不到的书。

  坊间流传一种说法:市面上买不到的书,到万圣就能找到。“我们为这‘神话’付出了高昂代价。这个口碑对万圣起的商业作用是肯定的。人们踏访万圣书园,原本是冲着那些没多少人问津的书来的,走出书店时人人手里提着一大袋子书。我们店里大约有八万种图书,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情形大概是,甚至一年也卖不出去一本。”刘苏里说,“更根本的原因是,万圣常年注重体系建设,首先把自己变成‘产品’的制造商,任何一个品种,在万圣只具有零部件的意义,我们要把它们编织成每一个大小‘产品’。这才是万圣最核心的竞争力。”

  让书店介入日常

  在中国,类似的空间还有许多。20世纪9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批主营人文社科读物、由学者创办的极具知识分子风范的书店,包括上海季风书园(创办于1997年)、南京先锋书店(创办于1996年)等。这些书店的涌现,改变了当时全国各地只有新华书店这类国营书店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近10多年来,受电商平台的冲击,实体书店销售规模不断缩水,很多书店因无力承担高昂的房租和人力成本,纷纷陷入“倒闭潮”。

  对此,自2014年开始,中国各省市出台针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涵盖减免租金、减轻税费、资金帮扶和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以北京为例,2022年,北京有317家实体书店获得项目资金扶持,惠及多种书店类型,既有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等大型综合书城和人文考古书店、北京人艺戏剧书店等中小型专业特色书店,也有新华书店总店城市书房、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等国有书店和钟书阁北京老佛爷店、PAGEONE北京坊店等民营书店,还有中信书店等传统品牌书店和更读书社等新兴品牌书店。

  更读书社的创始人之一罗叔提到,书是文化产品中的一个特型产品,在实体书店买书贵,书又重,又占地方,读起来花时间,这些特点其实都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将体验做好,实体书店才能生存。

  近年来,“书店+文创”“书店+餐饮”等各具特色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实体书店走上了转型发展的融合之路,钟书阁、PAGEONE、西西弗等一批在装潢、选书风格上别出心裁的书店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周末好去处。而书店组织的读者沙龙、作者签售会也为爱书人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文创产品和各类饮品,如今已经成为许多书店的标配。文化体验、阅读氛围、分享互动等,成为实体书店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广州岭南书店富有岭南古建筑风格,书店内划分了多个不同的运营空间。在茶室中,摆放了茶文化相关的书籍。在一处阅读空间中,则使用了传统家具,专门按照古代文化人读书写字的习惯布置。总经理赵劼说:“书与实物的结合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从茶到茶具,书本到书房桌椅,岭南书店成功地从单一的书店,升级为体验式的茶文化艺术品阅空间。”

  作为文化传播的地标

  先锋书店最有名的一句标语,是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的“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寓意人的精神永远在寻觅一个无所在的故乡,好的书店应该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安徽古祠堂里的碧山书局,延续着乡土社会耕读传家的传统;浙江桐庐的云夕图书馆,浸润着畲乡风情与畲乡文化;福建屏南的水田书店,最大限度地让读者感受天人合一。

  3月25日,西南联大先锋书店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南湖公园正式建成开业。这是先锋书店在全国的第13家店,从南京出发,先锋书店走过乡村,又走进了一座历史小城。

  1938年5月到9月,西南联大文法学院的师生在蒙自这个拥有曼妙山川的边陲小城生活、学习了四个月。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他们传播进步思想,打破了小城的僵化,成立“南湖诗社”,开启新诗启蒙时代。先锋书店是诗歌的信徒,也是大地的拥趸,在充满西南联大气息的南湖之滨落地,为市民打开了一扇阅读的新窗,开启了西南联大记忆新篇章,也让漂泊的诗意有一方干净明亮的栖居之地。

  在18个月内筹备完成的西南联大先锋书店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蒙自希望西南联大先锋书店能将品牌影响力代入蒙自,用优秀的运营经验丰富蒙自文化市场,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用阅读与文化续写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传播联大精神。

  结合在地文化,西南联大先锋书店中,有文学、艺术、历史、社科、少儿图书中的重点精品;也设列了符合西南边陲地方特点和红河少数民族区域特性的图书;还以群星闪耀的年代为宗旨,搜集以西南联大师生为基础框架的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像作品,譬如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闻一多、陈寅恪、冯友兰、钱穆、沈从文、汪曾祺、冯至、穆旦、郑敏等师生的作品,以及西南联大校史、图史、访谈录、纪录片等记录和研究西南联大的稀缺史料等;同时,在书店西侧的人文阅读走廊中段的上升阶梯上,满满当当地陈列着诗歌相关的书籍。

  书店给人的心理上的面积,比实际上的面积大得多。每一本书拥有自己的世界,书店则是所有这些世界的入口。对于蒙自,西南联大先锋书店不仅仅是销售书籍的场所,也是承担着信息交换功能的文化空间,更是富有人情味和文化意蕴的理想生活空间,同时被寄予了城市文化传播地标的期待。先锋书店以属于书籍、属于人文的方式,走入了蒙自的历史与现在。穿越如潮汐般向前的时代潮流,书店,如同城市之光一直点亮并引领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

上一页

下一页

书店内外

2023-04-26      本刊综合报道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回忆录《活着为了讲述》中写道:“每天都有一个报社职员从窗口探出身子,挂出一块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即时要闻。”当时的人就是这样知晓世界大事的;要是他们想知道更多,就得买第二天的报纸。

  位于中国两所顶尖学府北大清华之间的万圣书园收银台后的墙上有一块板,写有每月店内书籍销售排行,这给了前来买书的读者一个指引:看什么书,关注什么内容。“我觉得值得一看。它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北京那一小撮人的关注点和思想风向大概是什么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博的王凯,从本科期间开始在万圣买书、读书,至今依旧保持着隔段时间去万圣看书的习惯。

  成为读者的书房

  1993年,刘苏里创办了万圣书园,万圣书园一名与万圣节有关。诗人西川有另一种解读:“我宁愿把它理解成一万个圣人,这一万个圣人就是万圣书架上的作者。”走进第三十个年头的万圣书园,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北京的文化坐标之一。

  书店里有一句醒目的文字—通过阅读,获得解放。它的源头,是当代学术理论家、哲学家卡尔·波普的“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相信文字力量的人,汇聚在这里,他们像喜欢自己的书房、书架一样喜欢万圣书园。由于万圣书园的经营时间跨度足够长,读者的兴趣、购买取向也塑造了万圣书园。店内以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主,充满对于社会公共话题的思考与关注,很集中地呈现知识、思想的力量和学术、文化思潮的脉动。

  得到满足的欲望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一种新的欲望就不同了。在网上买书,我们很容易找到既定想要的,而在书店,则是能够买到意想不到的书。

  坊间流传一种说法:市面上买不到的书,到万圣就能找到。“我们为这‘神话’付出了高昂代价。这个口碑对万圣起的商业作用是肯定的。人们踏访万圣书园,原本是冲着那些没多少人问津的书来的,走出书店时人人手里提着一大袋子书。我们店里大约有八万种图书,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情形大概是,甚至一年也卖不出去一本。”刘苏里说,“更根本的原因是,万圣常年注重体系建设,首先把自己变成‘产品’的制造商,任何一个品种,在万圣只具有零部件的意义,我们要把它们编织成每一个大小‘产品’。这才是万圣最核心的竞争力。”

  让书店介入日常

  在中国,类似的空间还有许多。20世纪9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批主营人文社科读物、由学者创办的极具知识分子风范的书店,包括上海季风书园(创办于1997年)、南京先锋书店(创办于1996年)等。这些书店的涌现,改变了当时全国各地只有新华书店这类国营书店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近10多年来,受电商平台的冲击,实体书店销售规模不断缩水,很多书店因无力承担高昂的房租和人力成本,纷纷陷入“倒闭潮”。

  对此,自2014年开始,中国各省市出台针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涵盖减免租金、减轻税费、资金帮扶和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以北京为例,2022年,北京有317家实体书店获得项目资金扶持,惠及多种书店类型,既有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等大型综合书城和人文考古书店、北京人艺戏剧书店等中小型专业特色书店,也有新华书店总店城市书房、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等国有书店和钟书阁北京老佛爷店、PAGEONE北京坊店等民营书店,还有中信书店等传统品牌书店和更读书社等新兴品牌书店。

  更读书社的创始人之一罗叔提到,书是文化产品中的一个特型产品,在实体书店买书贵,书又重,又占地方,读起来花时间,这些特点其实都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将体验做好,实体书店才能生存。

  近年来,“书店+文创”“书店+餐饮”等各具特色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实体书店走上了转型发展的融合之路,钟书阁、PAGEONE、西西弗等一批在装潢、选书风格上别出心裁的书店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周末好去处。而书店组织的读者沙龙、作者签售会也为爱书人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文创产品和各类饮品,如今已经成为许多书店的标配。文化体验、阅读氛围、分享互动等,成为实体书店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广州岭南书店富有岭南古建筑风格,书店内划分了多个不同的运营空间。在茶室中,摆放了茶文化相关的书籍。在一处阅读空间中,则使用了传统家具,专门按照古代文化人读书写字的习惯布置。总经理赵劼说:“书与实物的结合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从茶到茶具,书本到书房桌椅,岭南书店成功地从单一的书店,升级为体验式的茶文化艺术品阅空间。”

  作为文化传播的地标

  先锋书店最有名的一句标语,是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的“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寓意人的精神永远在寻觅一个无所在的故乡,好的书店应该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安徽古祠堂里的碧山书局,延续着乡土社会耕读传家的传统;浙江桐庐的云夕图书馆,浸润着畲乡风情与畲乡文化;福建屏南的水田书店,最大限度地让读者感受天人合一。

  3月25日,西南联大先锋书店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南湖公园正式建成开业。这是先锋书店在全国的第13家店,从南京出发,先锋书店走过乡村,又走进了一座历史小城。

  1938年5月到9月,西南联大文法学院的师生在蒙自这个拥有曼妙山川的边陲小城生活、学习了四个月。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他们传播进步思想,打破了小城的僵化,成立“南湖诗社”,开启新诗启蒙时代。先锋书店是诗歌的信徒,也是大地的拥趸,在充满西南联大气息的南湖之滨落地,为市民打开了一扇阅读的新窗,开启了西南联大记忆新篇章,也让漂泊的诗意有一方干净明亮的栖居之地。

  在18个月内筹备完成的西南联大先锋书店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蒙自希望西南联大先锋书店能将品牌影响力代入蒙自,用优秀的运营经验丰富蒙自文化市场,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用阅读与文化续写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传播联大精神。

  结合在地文化,西南联大先锋书店中,有文学、艺术、历史、社科、少儿图书中的重点精品;也设列了符合西南边陲地方特点和红河少数民族区域特性的图书;还以群星闪耀的年代为宗旨,搜集以西南联大师生为基础框架的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像作品,譬如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闻一多、陈寅恪、冯友兰、钱穆、沈从文、汪曾祺、冯至、穆旦、郑敏等师生的作品,以及西南联大校史、图史、访谈录、纪录片等记录和研究西南联大的稀缺史料等;同时,在书店西侧的人文阅读走廊中段的上升阶梯上,满满当当地陈列着诗歌相关的书籍。

  书店给人的心理上的面积,比实际上的面积大得多。每一本书拥有自己的世界,书店则是所有这些世界的入口。对于蒙自,西南联大先锋书店不仅仅是销售书籍的场所,也是承担着信息交换功能的文化空间,更是富有人情味和文化意蕴的理想生活空间,同时被寄予了城市文化传播地标的期待。先锋书店以属于书籍、属于人文的方式,走入了蒙自的历史与现在。穿越如潮汐般向前的时代潮流,书店,如同城市之光一直点亮并引领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

  • VCG111424504621.jpg

    供图云洞图书馆是海南省海口湾标志性艺术建筑,由清水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包括可以藏书万本的阅读空间和多功能影音区,以及咖啡厅、母婴室、公共休息区、屋顶花园等配套设施,是市民游客阅读和休憩的理想场所。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1301843063.jpg

    北京万圣书园内,读者在选购书籍。万圣书园是一家学术型的书店,通过书店连接学者、学子,连接愿意通过书来获得知识、喜欢好书的人。 视觉中国 供图

  • DSC08921.jpg

    2023年4月2日,北京新华书店·为宝书局内,读者在观看文创产品。书店共有500平方米,涵盖图书、文创产品、展览、咖啡、文化活动等诸多服务功能。在联想集团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书店引入了中轴线文化信息数字聚合平台,为公众专门打造了中轴线数智文化沉浸式体验,并开启了首个京城之脊人机共创空间。摄影 田潇/人民画报

  • 言又几VCG111182454311.jpg

    西安迈科中心茑屋书店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茑屋书店。它为读者带来独属于古城西安的文艺境地,也刷新着城市文艺生活方式。 视觉中国 供图

  • 291679888528_.pic_hd.jpg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是藏书量和西南联大相关藏书最多的一家先锋书店。西式的钟楼建筑、棕红色的木板阶梯让这个书店极具艺术与设计感,回环四合、浮于水面,波光粼粼的南湖与湖畔苍翠的树木更为其增添了几分柔美。 摄影 马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