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一带一路”十年回眸

2023-10-09      撰文 翟东升

  • 00.可试开篇- 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跨页 微信图片_20230908142903.jpg

    空中俯瞰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比雷埃夫斯港位于希腊首都雅典的西南方,被誉为“欧洲南部门户”。这里是构建“巴尔干一带一路”的中欧陆海快线中转点,是中欧贸易的海上枢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项目。2022年,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在500万标准箱以上,继续保持地中海第一、欧洲前五大港地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 供图

  • VCG111361948684.jpg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16日,黄昏中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瓜达尔港地处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的瓜达尔市,是中巴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也是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发行的5卢比纸币图案中的元素。 视觉中国 供图

  • 20221219278204ta.jpg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8日,卡塔尔多哈,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结束后,烟花在卢塞尔体育场上空绽放。卢塞尔体育场由卡塔尔和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这是中国企业首次以设计施工总承包身份参与世界杯主场馆建设。 摄影 富田/中新社

  • 02.重大工程 中马友谊大桥 建设中 CIC_29496536.jpg

    2017年4月21日,中马友谊大桥首个墩身成功浇筑。 新华社 供图

  • 02.重大工程 中马友谊大桥 285540199_8.jpg

    2018年8月30日,中马友谊大桥正式开通。 新华社 供图

  • VCG111341278232.jpg

    克罗地亚,建设中的佩列沙茨跨海大桥。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1341363228.jpg

    当地时间2021年7月29日凌晨,克罗地亚,当地燃放烟花庆祝佩列沙茨跨海大桥成功合龙。视觉中国 供图

  • 01.重大工程 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 CIC_29386165.jpg

    2017年4月30日,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施工现场,工人在组装盾构机。 摄影 郭昱/新华社

  • XxjpsgC007402_20230819_PEPFN0A001.jpg

    2023年8月18日,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正式通车运营,轻轨列车整装待发。 新华社 供图

  • 03.互联互通 雅万高铁 1.动车组在雅万高铁线路上飞驰.jpg

    动车组在雅万高铁线路上飞驰。2023年9月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雅万高铁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是东南亚地区首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摄影 任卫云

  • 03.互联互通 中欧班列 253678801_8 4月21日,在法国里昂的韦尼雪货运站,负责班列运营的武汉汉欧国际公司总.jpg

    2016年4月21日,一列从武汉始发的中欧班列抵达法国里昂的韦尼雪货运站。这是中国首个以法国为终点站的中欧班列。截至2023年9月,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 摄影 郑斌/新华社

  • 1725297798990659705.jpg

    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工作人员用歌舞表演与乘客互动。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 视觉中国 供图

  • 20220929993978ta.jpg

    2017年5月30日,蒙内铁路移交仪式在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举行。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极大便利了肯尼亚民众的出行,并为当地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摄影 宋方灿/中新社

  • 位于明斯克州鲍里索夫市的中白合资企业吉利(白俄罗斯)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线.jpg

    2017年5月2日,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吉利(白俄罗斯)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流水线。中国吉利汽车控股集团进入白俄罗斯,组建合资企业,结束了白俄罗斯没有轿车生产企业的历史。 本刊资料

  • 4.经贸合作 民生改善 2011年 2-4-8-8  中国援肯尼亚农村打井项目(肯尼亚).jpg

    肯尼亚一农村,中国援助当地修建了11套农村机井及配套管线等设施,极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用水条件。 本刊资料

< >

  经过十年的培育、发展,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中国发起的重要世界工程和世纪工程。十年共建道路并不平坦,但实现了良好开局,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改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一带一路”发展蓝图,出席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世界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许多重要外交场合,向世界阐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认可,其核心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文件。

  我国已把共建“一带一路”定位为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动作为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全面拓展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共建国家的开放发展,为全球共同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已经成为我国“内外兼修”的国际公共产品。

  拓展提升世界互联互通水平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和鲜明特点。十年共建实践中,我国以基础设施“硬联通”建设和贸易投资为先导,同时推进国际贸易投资规制规则和商品质量技术标准的“软联通”,以及人文交流的“心联通”,形成了全方位互联互通的局面,极大地拓展提升了世界联通水平。

  经过十年共建过程,基础设施“硬联通”项目已遍布全球。据有关统计分析,2013—2022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营业额累计超6000亿美元。中老铁路、中吉乌公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克罗地亚跨海大桥、中俄原油管道二期、巴西美丽山超高压输电线路、横跨喜马拉雅山的中尼(尼泊尔)光缆、中欧班列、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等项目,显著提升了区域联通水平,从而改善了相关国家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世界银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使共建国家间贸易的平均运输时间缩短4%,贸易成本降低3.5%。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基本上以中国为主进行投融资和建设,既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使我国企业提升了国际化经营水平。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渐次展开。十年间,我国积极倡导共建国家之间的海关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截至2022年5月底,已与48个国家(地区)实现“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数量居全球首位,使通关货物的查验率降低60%—80%,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降低50%以上。此外,我国对外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超过100个,积极推进商品认证和检验检疫标准对接,还有推进共建国家间大学学历互认等等,这些“软联通”对我国持续提升对外开放空间、层次和水平的作用很大,与我国制度型开放密切相关,深受国际欢迎。

  过去十年间,人文交流的“心联通”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亮点之一。在共建“一带一路”大框架下,我国又相继提出建设和平之路、文明之路、健康之路、创新之路等,使“一带一路”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国积极推进与共建国家间的旅游、文化、艺术、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深入推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人文交流的“心联通”成果斐然。我国专门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旨在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目前,每年超过20万名共建国家的学生来华留学。此外,我国积极运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共建“鲁班工坊”,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每年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精彩多样的人文交流平台助力民心相通,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持续活力。2020—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我国还与许多国家守望相助,书写了灾难面前维护人类命运与共的壮丽画卷。

  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共建“一带一路”释放了共建国家经贸投资合作潜能,共建国家间的经贸投资合作规模、层次持续提升。

  截至2022年底,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对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中白工业园、泰中罗勇工业园等一大批境外园区拔地而起,累计投资约507亿美元,入区企业超5000家,上缴东道国税费约6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39万多个就业岗位。美国麦肯锡和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报告均表明,中国在非洲企业的雇员本地化率达到85%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了互利共赢,让共建国家共享发展成果。

  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国际合作新空间。伴随我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世界百年大变局,共建“一带一路”在推进传统基建、货物贸易和产业投资的同时,也开辟扩大了国际合作新领域新增长点,“一带一路”成为了创新之路、数字之路、绿色之路。

  截至目前,我国与相关国家共建了50多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强化科技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已经在节水灌溉系统、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取得成效。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采集的“月壤”等,都面向全球开放共享。我国积极推动数字赋能,将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共建国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催生了“丝路电商”、“智造”工厂、智慧城市、新基建等新业态。我国大力支持共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意味着我国主动放弃了化石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巨大商业利益,得到国际社会一致赞誉。我国出口大量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和电动汽车等,有力支持了包括美欧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能源转型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共建“一带一路”增进了共建国家民生福祉。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全球减贫是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成就,有力支撑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宣布5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包括减贫、农业合作在内的“6个100”项目支持,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未来3年内提供600亿元人民币,各援助实施100个“爱心助困”“康复助医”“幸福家园”等项目。这些“小而美”项目起到了雪中送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解决了共建国家基层民众的燃眉之急。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境外投资农业项目累计超过820个、170亿美元,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近1100名农业技术人员,占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项目派出总人数的60%。我国培育推广的菌草技术已在106个国家落地生根。仅2015—2019年,我国共派出202批次3500多名援外医疗队员在国外开展巡回义诊,累计诊治1100万名患者,还援建了一批医院、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设施。大多数善举是我国无偿援助开展的,体现出我国以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在合作中实现自身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弥补了过去我国开放布局和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短板弱项。

  共建“一带一路”以我国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空中丝绸之路等为重要抓手,使广大中西部地区从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对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强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促进了我国进口商品和对外投资,很大程度上均衡了我国双向贸易和投资,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受到全世界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赞誉,这对提升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也大有裨益。

  共建“一带一路”在促进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同时,尤其有力地促进了进口。目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五届,成为全球贸易盛典。来自泰国的“泰芒”、智利的车厘子、太平洋岛国的金枪鱼等优质产品直达中国百姓餐桌,既丰富了国内市场多样化需求,还助力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发展。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体系框架不断完善。其中包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绿色、开放、廉洁”的理念、“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高质量发展定位、对世界全方位互联互通的深刻阐释和践行、“三通”“五通”共建内容等。这个理论体系框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外交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这十年来在共建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逐步形成的,也必将持续地得到充实完善。另外,各部门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政策指导文件,我国与18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签署共建合作文件,一定程度上是这个理论体系框架的延展。

  回头看这十年,我国提出和带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概括地讲,一是有以上科学理论的清晰指导;二是充分妥当地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两只手”的协同作用;三是我国强大的硬实力支撑,即来自企业、金融机构的生产制造能力、工程施工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服务能力。相比之下,以上三条是其他类似国际倡议(包括这十年来,美西方国家提出的所谓替代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所不具备或不同时具备的。但我国仍然应该重视这些相关国际倡议,积极研究借鉴其中的可取之处为我所用,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以斗争求合作的精神,努力引导它们与共建“一带一路”相向而行。

  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展望下一个十年“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要保持平常心、并充满信心,沿着既定的目标和路线阔步前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带一路”十年回眸

2023-10-09      撰文 翟东升

  经过十年的培育、发展,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中国发起的重要世界工程和世纪工程。十年共建道路并不平坦,但实现了良好开局,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改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一带一路”发展蓝图,出席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世界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许多重要外交场合,向世界阐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认可,其核心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文件。

  我国已把共建“一带一路”定位为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动作为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全面拓展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共建国家的开放发展,为全球共同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已经成为我国“内外兼修”的国际公共产品。

  拓展提升世界互联互通水平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和鲜明特点。十年共建实践中,我国以基础设施“硬联通”建设和贸易投资为先导,同时推进国际贸易投资规制规则和商品质量技术标准的“软联通”,以及人文交流的“心联通”,形成了全方位互联互通的局面,极大地拓展提升了世界联通水平。

  经过十年共建过程,基础设施“硬联通”项目已遍布全球。据有关统计分析,2013—2022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营业额累计超6000亿美元。中老铁路、中吉乌公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克罗地亚跨海大桥、中俄原油管道二期、巴西美丽山超高压输电线路、横跨喜马拉雅山的中尼(尼泊尔)光缆、中欧班列、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等项目,显著提升了区域联通水平,从而改善了相关国家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世界银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使共建国家间贸易的平均运输时间缩短4%,贸易成本降低3.5%。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基本上以中国为主进行投融资和建设,既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使我国企业提升了国际化经营水平。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渐次展开。十年间,我国积极倡导共建国家之间的海关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截至2022年5月底,已与48个国家(地区)实现“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数量居全球首位,使通关货物的查验率降低60%—80%,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降低50%以上。此外,我国对外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超过100个,积极推进商品认证和检验检疫标准对接,还有推进共建国家间大学学历互认等等,这些“软联通”对我国持续提升对外开放空间、层次和水平的作用很大,与我国制度型开放密切相关,深受国际欢迎。

  过去十年间,人文交流的“心联通”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亮点之一。在共建“一带一路”大框架下,我国又相继提出建设和平之路、文明之路、健康之路、创新之路等,使“一带一路”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国积极推进与共建国家间的旅游、文化、艺术、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深入推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人文交流的“心联通”成果斐然。我国专门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旨在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目前,每年超过20万名共建国家的学生来华留学。此外,我国积极运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共建“鲁班工坊”,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每年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精彩多样的人文交流平台助力民心相通,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持续活力。2020—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我国还与许多国家守望相助,书写了灾难面前维护人类命运与共的壮丽画卷。

  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共建“一带一路”释放了共建国家经贸投资合作潜能,共建国家间的经贸投资合作规模、层次持续提升。

  截至2022年底,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对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中白工业园、泰中罗勇工业园等一大批境外园区拔地而起,累计投资约507亿美元,入区企业超5000家,上缴东道国税费约6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39万多个就业岗位。美国麦肯锡和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报告均表明,中国在非洲企业的雇员本地化率达到85%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了互利共赢,让共建国家共享发展成果。

  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国际合作新空间。伴随我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世界百年大变局,共建“一带一路”在推进传统基建、货物贸易和产业投资的同时,也开辟扩大了国际合作新领域新增长点,“一带一路”成为了创新之路、数字之路、绿色之路。

  截至目前,我国与相关国家共建了50多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强化科技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已经在节水灌溉系统、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取得成效。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采集的“月壤”等,都面向全球开放共享。我国积极推动数字赋能,将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共建国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催生了“丝路电商”、“智造”工厂、智慧城市、新基建等新业态。我国大力支持共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意味着我国主动放弃了化石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巨大商业利益,得到国际社会一致赞誉。我国出口大量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和电动汽车等,有力支持了包括美欧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能源转型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共建“一带一路”增进了共建国家民生福祉。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全球减贫是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成就,有力支撑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宣布5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包括减贫、农业合作在内的“6个100”项目支持,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未来3年内提供600亿元人民币,各援助实施100个“爱心助困”“康复助医”“幸福家园”等项目。这些“小而美”项目起到了雪中送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解决了共建国家基层民众的燃眉之急。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境外投资农业项目累计超过820个、170亿美元,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近1100名农业技术人员,占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项目派出总人数的60%。我国培育推广的菌草技术已在106个国家落地生根。仅2015—2019年,我国共派出202批次3500多名援外医疗队员在国外开展巡回义诊,累计诊治1100万名患者,还援建了一批医院、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设施。大多数善举是我国无偿援助开展的,体现出我国以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在合作中实现自身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弥补了过去我国开放布局和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短板弱项。

  共建“一带一路”以我国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空中丝绸之路等为重要抓手,使广大中西部地区从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对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强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促进了我国进口商品和对外投资,很大程度上均衡了我国双向贸易和投资,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受到全世界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赞誉,这对提升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也大有裨益。

  共建“一带一路”在促进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同时,尤其有力地促进了进口。目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五届,成为全球贸易盛典。来自泰国的“泰芒”、智利的车厘子、太平洋岛国的金枪鱼等优质产品直达中国百姓餐桌,既丰富了国内市场多样化需求,还助力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发展。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体系框架不断完善。其中包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绿色、开放、廉洁”的理念、“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高质量发展定位、对世界全方位互联互通的深刻阐释和践行、“三通”“五通”共建内容等。这个理论体系框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外交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这十年来在共建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逐步形成的,也必将持续地得到充实完善。另外,各部门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政策指导文件,我国与18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签署共建合作文件,一定程度上是这个理论体系框架的延展。

  回头看这十年,我国提出和带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概括地讲,一是有以上科学理论的清晰指导;二是充分妥当地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两只手”的协同作用;三是我国强大的硬实力支撑,即来自企业、金融机构的生产制造能力、工程施工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服务能力。相比之下,以上三条是其他类似国际倡议(包括这十年来,美西方国家提出的所谓替代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所不具备或不同时具备的。但我国仍然应该重视这些相关国际倡议,积极研究借鉴其中的可取之处为我所用,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以斗争求合作的精神,努力引导它们与共建“一带一路”相向而行。

  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展望下一个十年“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要保持平常心、并充满信心,沿着既定的目标和路线阔步前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

  • 00.可试开篇- 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跨页 微信图片_20230908142903.jpg

    空中俯瞰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比雷埃夫斯港位于希腊首都雅典的西南方,被誉为“欧洲南部门户”。这里是构建“巴尔干一带一路”的中欧陆海快线中转点,是中欧贸易的海上枢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项目。2022年,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在500万标准箱以上,继续保持地中海第一、欧洲前五大港地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 供图

  • VCG111361948684.jpg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16日,黄昏中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瓜达尔港地处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的瓜达尔市,是中巴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也是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发行的5卢比纸币图案中的元素。 视觉中国 供图

  • 20221219278204ta.jpg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8日,卡塔尔多哈,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结束后,烟花在卢塞尔体育场上空绽放。卢塞尔体育场由卡塔尔和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这是中国企业首次以设计施工总承包身份参与世界杯主场馆建设。 摄影 富田/中新社

  • 02.重大工程 中马友谊大桥 建设中 CIC_29496536.jpg

    2017年4月21日,中马友谊大桥首个墩身成功浇筑。 新华社 供图

  • 02.重大工程 中马友谊大桥 285540199_8.jpg

    2018年8月30日,中马友谊大桥正式开通。 新华社 供图

  • VCG111341278232.jpg

    克罗地亚,建设中的佩列沙茨跨海大桥。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1341363228.jpg

    当地时间2021年7月29日凌晨,克罗地亚,当地燃放烟花庆祝佩列沙茨跨海大桥成功合龙。视觉中国 供图

  • 01.重大工程 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 CIC_29386165.jpg

    2017年4月30日,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施工现场,工人在组装盾构机。 摄影 郭昱/新华社

  • XxjpsgC007402_20230819_PEPFN0A001.jpg

    2023年8月18日,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正式通车运营,轻轨列车整装待发。 新华社 供图

  • 03.互联互通 雅万高铁 1.动车组在雅万高铁线路上飞驰.jpg

    动车组在雅万高铁线路上飞驰。2023年9月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雅万高铁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是东南亚地区首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摄影 任卫云

  • 03.互联互通 中欧班列 253678801_8 4月21日,在法国里昂的韦尼雪货运站,负责班列运营的武汉汉欧国际公司总.jpg

    2016年4月21日,一列从武汉始发的中欧班列抵达法国里昂的韦尼雪货运站。这是中国首个以法国为终点站的中欧班列。截至2023年9月,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 摄影 郑斌/新华社

  • 1725297798990659705.jpg

    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工作人员用歌舞表演与乘客互动。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 视觉中国 供图

  • 20220929993978ta.jpg

    2017年5月30日,蒙内铁路移交仪式在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举行。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极大便利了肯尼亚民众的出行,并为当地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摄影 宋方灿/中新社

  • 位于明斯克州鲍里索夫市的中白合资企业吉利(白俄罗斯)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线.jpg

    2017年5月2日,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吉利(白俄罗斯)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流水线。中国吉利汽车控股集团进入白俄罗斯,组建合资企业,结束了白俄罗斯没有轿车生产企业的历史。 本刊资料

  • 4.经贸合作 民生改善 2011年 2-4-8-8  中国援肯尼亚农村打井项目(肯尼亚).jpg

    肯尼亚一农村,中国援助当地修建了11套农村机井及配套管线等设施,极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用水条件。 本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