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263132269-1111.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千年一脉 大地辉煌”连载之三】德州 大德之州 上善若水

2024-03-11      

  • p86-微信图片_20240218163934.png

    2019年10月10日,夜幕下的德州董子园,灯光与夜色交织,构成一幅城水相融的绝景。 摄影 王新建

  • 1.png

    2022年6月5日,德州德城区,大运河两岸麦浪翻滚,形成一派丰收的盛景。 摄影 周建新

  • 1.第二对页-辅图-30.png

    2018年11月21日,德州武城县,四女寺镇的菜农在采收白菜。 摄影 高洪明

  • 1.第二对页-辅图-24.png

    德州武城县,当地农户在晾晒收获的辣椒。 摄影 赵登勤

  • 4.第四对页-辅图-25.png

    2022年10月4日,德州德城区,朝阳时分,市民在长河公园舞动彩龙锻炼身体。 摄影 陈贵芝

  • 2.png

    上图:2021年2月17日,德州德城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跑驴在明月湖风景区明月湖牌坊前上演,庆贺新春。 摄影 陈贵芝

  • 2.第三对页-高跷队.png

    下图:2022年2月15日,德州古城外小锅市,高跷队在街区巡游,与民众一道庆贺新年。 摄影 崔忠伟

  • 《世界最大的水上漂浮光伏发电站诞生记》(组3)王树明-(4).png

    2021年11月3日,德州陵城区,工人在仙人湖岸边架设光伏电板。 摄影 王树明

  • f3d62e1f1c7c9db7c73d5c65498eabf(1).png

    工人在德州扒鸡生产流水线上作业。 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 00-运河DJI_0496.png

    2021年8月25日,德州德城区,俯瞰气势雄伟的大运河。 摄影 崔忠伟

  • 3.备选对页-辅图-6.png

    德州禹城市,徒骇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孩子们在嬉戏玩耍。 摄影 卞连华

  • p95-微信图片_20240218140519(1).png

    2016年10月29日,德州董子园,清晨,人们在董子像前锻炼身体。 摄影 张本洪

  • 9、俯瞰八千亩湖面上,一个由60多万块蓝色光伏板组成的超大“太阳鸟”图腾方阵呼之欲出。华能德州丁庄320兆瓦水面光伏电站.png

    2021年12月25日,德州陵城区,8000亩湖面上,由60多万块蓝色光伏板组成的华能德州丁庄水库320兆瓦水面光伏电站,在冬日暖阳下熠熠生辉。 摄影 崔忠伟

< >

  在齐鲁大地,坐落着一座由河流文明造就的城市—山东德州。在这片土地上,古黄河等河流横穿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滔滔江河水在这里纵横其界、负载千钧。水的浸润使得德州充满灵动,河流的通达也让这座城市富有生机。从古至今,水滋润着德州的成长,影响着这里的风土人情,也用持续的脉动推动着这座城市涌向未来。

  德水安澜 运河肇起

  德州之“德”,源自“德水”。时间回溯至战国末年,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推崇“五德终始说”,这是一种解释朝代更替和世道治乱的政治哲学。当时人们认为,黄帝得土德,夏禹得木德,商汤得金德,互克互生。当时周为火德,秦能灭周,正如水能克火一般,于是,秦始皇将秦定为水德,还将古黄河改名为“德水”。到西汉时,朝廷在现在的德州东境、古黄河边设置安德县,取“德水安澜”之意。到了隋朝,隋文帝将安德郡改名为“德州”,意喻“太平祥和之州”,此后,德州的称谓便大抵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德州因黄河而得名,更因运河而闻名。大运河德州段肇始于汉代的屯氏河。隋朝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当时的永济渠德州段便是利用屯氏河的故道修浚而成。到了宋金时期,由于黄河改道和战乱,大运河或通或塞,只有德州段维持储运功能,因此德州成为了山东北部水路交通中心。

  元代,隋唐大运河裁弯取直,焕然一新的京杭大运河登上历史舞台。如果要探寻京杭大运河的旧貌和古人开凿运河的智慧,德州是首选。

  在京杭大运河沿线各城市中,德州保存着最具原生态的古运河河道。大运河德州段北部丰乐屯、杨庄附近的河道,展现了“三弯抵一闸”的水工智慧,形成了“九龙十八弯”的河道风貌;南部武城县的四女寺水利枢纽,再现了枢纽、坝、闸、河的巧妙结合,更塑造了德州“三河分流”的“州”字形城市格局。这些都蕴含着古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智慧。

  得益于德州市对大运河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京杭大运河德州段的运河工程体系虽历经变迁,但保存基本完整,仍然承担行洪、排涝和输水等重要功能,为实现“德水安澜”持续贡献力量。

  城河相依 古城嬗变

  用“城河相依”来形容德州与运河的关系再合适不过。这座城市保存着京杭大运河的营造智慧,同时也被京杭大运河塑造着、刷新着。

  历史上,德州虽然有“太平祥和”的美好寓意,但由于区位重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德州都是军事要塞。从战国时的七雄并立,再到南北朝时的民族融合,直至唐朝安史之乱,德州地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初,在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德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由于德州城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因此成为南北双方的必争之地。靖难之役一共进行了四年,在德州的战争拉锯维持了三年。最后,朱棣被迫绕开德州,直取金陵(今南京),半年内便夺取了政权。

  在朱棣迁都北京后,京杭大运河进一步疏通,漕运兴起。在大运河与漕运的影响下,德州迎来了一次重要且持久的城市转型。永乐年间,德州建立了水次仓、常丰仓,在南北转输的地位更加重要,甚至有了“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美誉。当时,“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的盛景经常在德州上演。由此,这座城市从过去的军事重镇,逐渐演变成一座商业城市。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德州城内有手工业作坊200余处、商号400多家,涌现出许多有名的产品。当时,瑞兴号的水、旱烟热销天津、济南,颐寿堂的药品广销北京一带,德州农家编织的草帽辫还远销川藏云贵地区。

  翻开德州城的历史,可以从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中发现德州城的转型痕迹。过去,城池一般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而德州城除了这四门之外,还有一个小西门,又被称为“水门”。原来,德州城建成后,官署衙门、官宦豪门的府第宅院大多集中在城内西北角。由于老城内的井水多是咸水,要想喝到运河的甜水,必须绕道大西门。后来,人们为方便去城墙外的运河取水,特意在西门以北又开辟了一个小城门,这就是“水门”。由于对运河水的需求持续增加,德州城内还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行业—送水工,还有一条街道被命名为“水市街”。

  除了水门和水市街,德州城内还有许多地点印刻着运河的痕迹。例如,在《德县志》记载有大竹竿巷、小竹竿巷,这是两条专营竹货的街巷。过去,德州城西运河上曾有一个竹器码头,南方的竹子沿着运河一路运至德州,因此在德州形成了竹器零售、批发、加工的市场,而这两条街巷便是专营运河竹器生意的地点。

  此外,德州的北厂街、米市街、盐店口街、窑上村,都与当时运河旁的生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地方散落在大运河的两岸,每一个地名都在诉说着一段段鲜活的运河故事,见证着运河改造德州的历程。

  人河共生 水润文脉

  京杭大运河不仅刷新了德州的城市功能,也改变了德州城的气质。从黄河浩荡到运河悠悠,德州为中国大运河留下了一抹带有当地特色的浓墨重彩。

  好读书、尊师重教,是德州人的优良传统。早在西汉时期,大儒董仲舒就曾在德州地界授课讲学,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儒,便在德州修建了董子读书台,后来又有了董子祠和书院。这些地方共同组成了德州的精神丰碑,激励着本地学子们对寻道问学的孜孜以求。

  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贯通,运河不仅为德州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还让关注政治、关注天下的风气在德州愈发浓厚。明清时期,德州城的学院、私塾等教学机构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各地著名的文人墨客也会聚德州,进行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授。一时间,运河岸边书声琅琅,学子举人雅聚其间,吟咏和唱,德州成为当时一处有名的习文之地。清代的康熙与乾隆皇帝也曾来到德州,并留下了数十首诗作。

  运河不仅将德州塑造成“人文飙起,名卿蝉连,实甲山左”的文化高地,还带来了一位外国国王,让德州在中外交流史上大放异彩。

  明初,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在开放政策的激励下,永乐年间千余位外国使臣来华朝贡。但凡自北京出使海外诸国,必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出海;而来京朝贡的海外使臣常在广州、福建、浙江沿海登陆,经由京杭大运河北上抵京。因此,京杭大运河成为了一条“外交街衢”,德州就是一处重要驿站。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哈喇,携西王、峒王带领家属共340余人漂洋过海,到达福建泉州,又乘船至浙江,后沿运河一路北上来京朝贡。

  苏禄国位于菲律宾的西南部,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酋长国。在这次朝贡中,他们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但在沿运河返回途中,苏禄东王不幸病逝。东王去世之后,他的后人沿着运河选址,最后在德州北部选中一块风水宝地,并辟为墓园。为了守墓,东王妃与两个儿子长居中国,直至去世,他们的后代也一直留在德州。到了清代,雍正皇帝下旨,让守墓的东王后裔以温、安二姓入籍中国,成为中国公民。迄今为止,这两姓人家已繁衍至第22代,他们围墓而居,形成了一个名为“北营”的自然村。

  如今,康熙、乾隆皇帝的巡游故事只能在诗作中看出一二,苏禄东王的朝贡经历也只可在墓志铭上看到大概,但我们仍可在街头巷尾中捕捉到德州运河文化的踪迹:享誉全国的德州扒鸡、豆腐巷里的豆腐,保留着德州“舌尖上的运河滋味”;运河上的船工号子、中元节时的放河灯,承载着德州民俗中的运河记忆;红绿彩瓷器和梁子黑陶,记录着南北文化在德州的碰撞……

  大运河留给德州最可宝贵的,还是德州人的性情与气质。德州人有着“质直朴实,胸怀坦荡”的齐鲁豪情,也有“任侠尚义、平淡忠厚”的燕赵风度。随着南北各地文化在运河上的相聚,德州融汇了南北各地人的气质,最终孕育出“慷慨仗义、博大情深”的德州人。他们生在黄土地、长在运河边,也用自己的精彩人生回馈着土地与运河的恩养。

  水韵德州 连通未来

  纵观大运河与德州并存的1400余年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城与河之间相互依托、水乳交融的关系,现在,大运河正以一种新的方式助力德州城市发展。

  为做好大运河生态保护工作,德州坚持大运河两岸1万余亩土地不作商业开发,并累计投入30多亿元,实施生态修复。2022年4月,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百年来京杭大运河首次全线通水,为进一步强化大运河沿线生态保护功能奠定基础。目前,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布谷鸟、伯劳鸟、杓鹬等稀有鸟类陆续在大运河河畔栖息。

  在做好大运河生态修复工作的同时,德州大力推进大运河德州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依托大运河历史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遗址等资源,让文旅融合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德州运河遗产生态景观廊道不断完善,小锅市运河聚落片区、滨水商业片区、九龙湾文旅融合园片区、四女寺风景旅游区等都成为游客的“打卡地”。“水上行、岸上游”的沉浸式体验场景的打造已经初见成效。来到德州,游客总是喜欢坐上游船,浏览“城河相融”的风貌,体会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文化,再走进梁子黑陶博物馆,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大运河两岸也成为德州本地人钟爱的休闲娱乐场所,走在运河两岸,总能看到人们围炉烧烤、把酒言欢,或踏青打卡、拍照留念的身影。

  “德水安澜”是德州最大的民生工程。随着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德州有了更长远的目标—实施“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贯通工程”,打造独具特色的“两河牵手”宏伟景观。

  “两河牵手”并非无源之水。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引黄济津工程,利用原有河道和新建渠道,实际上已经连接了黄河与大运河。近年来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黄河水是重要水源。2023年底,全长130公里的“两河连通景观廊道”建设工程全部完成。这条廊道为德州增加一条贯穿南北的旅游大道,还为自行车、马拉松等赛事提供比赛场地。现在,这条廊道还在延伸,正在将沿线重要的文旅节点穿珠成链。

  在“两河牵手”的基础上,一张“现代水网”正在德州铺开—德州市城区河湖环境修复、德州市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均已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未来,德州将以5大干流、1500条支流、20座水库互联互通为重点,用水系把两条文化大河连通起来。届时,每一条河流都会成为黄河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清晰脉络,为德州水经济、水生态、水文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活力。

  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德州,不断焕发着新机。今天的德州,秉承着黄河农耕文明的厚重和运河工商文明的活力,昂首踏上新征程。从致力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吨半粮”创建;到天衢新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再到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建成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接续奋进的德州人,将奋斗与青春汇聚成奔流不息之河,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上一页

下一页

【“千年一脉 大地辉煌”连载之三】德州 大德之州 上善若水

2024-03-11      

  在齐鲁大地,坐落着一座由河流文明造就的城市—山东德州。在这片土地上,古黄河等河流横穿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滔滔江河水在这里纵横其界、负载千钧。水的浸润使得德州充满灵动,河流的通达也让这座城市富有生机。从古至今,水滋润着德州的成长,影响着这里的风土人情,也用持续的脉动推动着这座城市涌向未来。

  德水安澜 运河肇起

  德州之“德”,源自“德水”。时间回溯至战国末年,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推崇“五德终始说”,这是一种解释朝代更替和世道治乱的政治哲学。当时人们认为,黄帝得土德,夏禹得木德,商汤得金德,互克互生。当时周为火德,秦能灭周,正如水能克火一般,于是,秦始皇将秦定为水德,还将古黄河改名为“德水”。到西汉时,朝廷在现在的德州东境、古黄河边设置安德县,取“德水安澜”之意。到了隋朝,隋文帝将安德郡改名为“德州”,意喻“太平祥和之州”,此后,德州的称谓便大抵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德州因黄河而得名,更因运河而闻名。大运河德州段肇始于汉代的屯氏河。隋朝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当时的永济渠德州段便是利用屯氏河的故道修浚而成。到了宋金时期,由于黄河改道和战乱,大运河或通或塞,只有德州段维持储运功能,因此德州成为了山东北部水路交通中心。

  元代,隋唐大运河裁弯取直,焕然一新的京杭大运河登上历史舞台。如果要探寻京杭大运河的旧貌和古人开凿运河的智慧,德州是首选。

  在京杭大运河沿线各城市中,德州保存着最具原生态的古运河河道。大运河德州段北部丰乐屯、杨庄附近的河道,展现了“三弯抵一闸”的水工智慧,形成了“九龙十八弯”的河道风貌;南部武城县的四女寺水利枢纽,再现了枢纽、坝、闸、河的巧妙结合,更塑造了德州“三河分流”的“州”字形城市格局。这些都蕴含着古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智慧。

  得益于德州市对大运河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京杭大运河德州段的运河工程体系虽历经变迁,但保存基本完整,仍然承担行洪、排涝和输水等重要功能,为实现“德水安澜”持续贡献力量。

  城河相依 古城嬗变

  用“城河相依”来形容德州与运河的关系再合适不过。这座城市保存着京杭大运河的营造智慧,同时也被京杭大运河塑造着、刷新着。

  历史上,德州虽然有“太平祥和”的美好寓意,但由于区位重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德州都是军事要塞。从战国时的七雄并立,再到南北朝时的民族融合,直至唐朝安史之乱,德州地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初,在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德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由于德州城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因此成为南北双方的必争之地。靖难之役一共进行了四年,在德州的战争拉锯维持了三年。最后,朱棣被迫绕开德州,直取金陵(今南京),半年内便夺取了政权。

  在朱棣迁都北京后,京杭大运河进一步疏通,漕运兴起。在大运河与漕运的影响下,德州迎来了一次重要且持久的城市转型。永乐年间,德州建立了水次仓、常丰仓,在南北转输的地位更加重要,甚至有了“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美誉。当时,“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的盛景经常在德州上演。由此,这座城市从过去的军事重镇,逐渐演变成一座商业城市。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德州城内有手工业作坊200余处、商号400多家,涌现出许多有名的产品。当时,瑞兴号的水、旱烟热销天津、济南,颐寿堂的药品广销北京一带,德州农家编织的草帽辫还远销川藏云贵地区。

  翻开德州城的历史,可以从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中发现德州城的转型痕迹。过去,城池一般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而德州城除了这四门之外,还有一个小西门,又被称为“水门”。原来,德州城建成后,官署衙门、官宦豪门的府第宅院大多集中在城内西北角。由于老城内的井水多是咸水,要想喝到运河的甜水,必须绕道大西门。后来,人们为方便去城墙外的运河取水,特意在西门以北又开辟了一个小城门,这就是“水门”。由于对运河水的需求持续增加,德州城内还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行业—送水工,还有一条街道被命名为“水市街”。

  除了水门和水市街,德州城内还有许多地点印刻着运河的痕迹。例如,在《德县志》记载有大竹竿巷、小竹竿巷,这是两条专营竹货的街巷。过去,德州城西运河上曾有一个竹器码头,南方的竹子沿着运河一路运至德州,因此在德州形成了竹器零售、批发、加工的市场,而这两条街巷便是专营运河竹器生意的地点。

  此外,德州的北厂街、米市街、盐店口街、窑上村,都与当时运河旁的生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地方散落在大运河的两岸,每一个地名都在诉说着一段段鲜活的运河故事,见证着运河改造德州的历程。

  人河共生 水润文脉

  京杭大运河不仅刷新了德州的城市功能,也改变了德州城的气质。从黄河浩荡到运河悠悠,德州为中国大运河留下了一抹带有当地特色的浓墨重彩。

  好读书、尊师重教,是德州人的优良传统。早在西汉时期,大儒董仲舒就曾在德州地界授课讲学,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儒,便在德州修建了董子读书台,后来又有了董子祠和书院。这些地方共同组成了德州的精神丰碑,激励着本地学子们对寻道问学的孜孜以求。

  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贯通,运河不仅为德州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还让关注政治、关注天下的风气在德州愈发浓厚。明清时期,德州城的学院、私塾等教学机构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各地著名的文人墨客也会聚德州,进行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授。一时间,运河岸边书声琅琅,学子举人雅聚其间,吟咏和唱,德州成为当时一处有名的习文之地。清代的康熙与乾隆皇帝也曾来到德州,并留下了数十首诗作。

  运河不仅将德州塑造成“人文飙起,名卿蝉连,实甲山左”的文化高地,还带来了一位外国国王,让德州在中外交流史上大放异彩。

  明初,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在开放政策的激励下,永乐年间千余位外国使臣来华朝贡。但凡自北京出使海外诸国,必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出海;而来京朝贡的海外使臣常在广州、福建、浙江沿海登陆,经由京杭大运河北上抵京。因此,京杭大运河成为了一条“外交街衢”,德州就是一处重要驿站。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哈喇,携西王、峒王带领家属共340余人漂洋过海,到达福建泉州,又乘船至浙江,后沿运河一路北上来京朝贡。

  苏禄国位于菲律宾的西南部,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酋长国。在这次朝贡中,他们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但在沿运河返回途中,苏禄东王不幸病逝。东王去世之后,他的后人沿着运河选址,最后在德州北部选中一块风水宝地,并辟为墓园。为了守墓,东王妃与两个儿子长居中国,直至去世,他们的后代也一直留在德州。到了清代,雍正皇帝下旨,让守墓的东王后裔以温、安二姓入籍中国,成为中国公民。迄今为止,这两姓人家已繁衍至第22代,他们围墓而居,形成了一个名为“北营”的自然村。

  如今,康熙、乾隆皇帝的巡游故事只能在诗作中看出一二,苏禄东王的朝贡经历也只可在墓志铭上看到大概,但我们仍可在街头巷尾中捕捉到德州运河文化的踪迹:享誉全国的德州扒鸡、豆腐巷里的豆腐,保留着德州“舌尖上的运河滋味”;运河上的船工号子、中元节时的放河灯,承载着德州民俗中的运河记忆;红绿彩瓷器和梁子黑陶,记录着南北文化在德州的碰撞……

  大运河留给德州最可宝贵的,还是德州人的性情与气质。德州人有着“质直朴实,胸怀坦荡”的齐鲁豪情,也有“任侠尚义、平淡忠厚”的燕赵风度。随着南北各地文化在运河上的相聚,德州融汇了南北各地人的气质,最终孕育出“慷慨仗义、博大情深”的德州人。他们生在黄土地、长在运河边,也用自己的精彩人生回馈着土地与运河的恩养。

  水韵德州 连通未来

  纵观大运河与德州并存的1400余年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城与河之间相互依托、水乳交融的关系,现在,大运河正以一种新的方式助力德州城市发展。

  为做好大运河生态保护工作,德州坚持大运河两岸1万余亩土地不作商业开发,并累计投入30多亿元,实施生态修复。2022年4月,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百年来京杭大运河首次全线通水,为进一步强化大运河沿线生态保护功能奠定基础。目前,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布谷鸟、伯劳鸟、杓鹬等稀有鸟类陆续在大运河河畔栖息。

  在做好大运河生态修复工作的同时,德州大力推进大运河德州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依托大运河历史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遗址等资源,让文旅融合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德州运河遗产生态景观廊道不断完善,小锅市运河聚落片区、滨水商业片区、九龙湾文旅融合园片区、四女寺风景旅游区等都成为游客的“打卡地”。“水上行、岸上游”的沉浸式体验场景的打造已经初见成效。来到德州,游客总是喜欢坐上游船,浏览“城河相融”的风貌,体会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文化,再走进梁子黑陶博物馆,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大运河两岸也成为德州本地人钟爱的休闲娱乐场所,走在运河两岸,总能看到人们围炉烧烤、把酒言欢,或踏青打卡、拍照留念的身影。

  “德水安澜”是德州最大的民生工程。随着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德州有了更长远的目标—实施“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贯通工程”,打造独具特色的“两河牵手”宏伟景观。

  “两河牵手”并非无源之水。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引黄济津工程,利用原有河道和新建渠道,实际上已经连接了黄河与大运河。近年来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黄河水是重要水源。2023年底,全长130公里的“两河连通景观廊道”建设工程全部完成。这条廊道为德州增加一条贯穿南北的旅游大道,还为自行车、马拉松等赛事提供比赛场地。现在,这条廊道还在延伸,正在将沿线重要的文旅节点穿珠成链。

  在“两河牵手”的基础上,一张“现代水网”正在德州铺开—德州市城区河湖环境修复、德州市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均已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未来,德州将以5大干流、1500条支流、20座水库互联互通为重点,用水系把两条文化大河连通起来。届时,每一条河流都会成为黄河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清晰脉络,为德州水经济、水生态、水文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活力。

  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德州,不断焕发着新机。今天的德州,秉承着黄河农耕文明的厚重和运河工商文明的活力,昂首踏上新征程。从致力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吨半粮”创建;到天衢新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再到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建成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接续奋进的德州人,将奋斗与青春汇聚成奔流不息之河,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 p86-微信图片_20240218163934.png

    2019年10月10日,夜幕下的德州董子园,灯光与夜色交织,构成一幅城水相融的绝景。 摄影 王新建

  • 1.png

    2022年6月5日,德州德城区,大运河两岸麦浪翻滚,形成一派丰收的盛景。 摄影 周建新

  • 1.第二对页-辅图-30.png

    2018年11月21日,德州武城县,四女寺镇的菜农在采收白菜。 摄影 高洪明

  • 1.第二对页-辅图-24.png

    德州武城县,当地农户在晾晒收获的辣椒。 摄影 赵登勤

  • 4.第四对页-辅图-25.png

    2022年10月4日,德州德城区,朝阳时分,市民在长河公园舞动彩龙锻炼身体。 摄影 陈贵芝

  • 2.png

    上图:2021年2月17日,德州德城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跑驴在明月湖风景区明月湖牌坊前上演,庆贺新春。 摄影 陈贵芝

  • 2.第三对页-高跷队.png

    下图:2022年2月15日,德州古城外小锅市,高跷队在街区巡游,与民众一道庆贺新年。 摄影 崔忠伟

  • 《世界最大的水上漂浮光伏发电站诞生记》(组3)王树明-(4).png

    2021年11月3日,德州陵城区,工人在仙人湖岸边架设光伏电板。 摄影 王树明

  • f3d62e1f1c7c9db7c73d5c65498eabf(1).png

    工人在德州扒鸡生产流水线上作业。 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 00-运河DJI_0496.png

    2021年8月25日,德州德城区,俯瞰气势雄伟的大运河。 摄影 崔忠伟

  • 3.备选对页-辅图-6.png

    德州禹城市,徒骇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孩子们在嬉戏玩耍。 摄影 卞连华

  • p95-微信图片_20240218140519(1).png

    2016年10月29日,德州董子园,清晨,人们在董子像前锻炼身体。 摄影 张本洪

  • 9、俯瞰八千亩湖面上,一个由60多万块蓝色光伏板组成的超大“太阳鸟”图腾方阵呼之欲出。华能德州丁庄320兆瓦水面光伏电站.png

    2021年12月25日,德州陵城区,8000亩湖面上,由60多万块蓝色光伏板组成的华能德州丁庄水库320兆瓦水面光伏电站,在冬日暖阳下熠熠生辉。 摄影 崔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