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千年一脉 大地辉煌”连载之七】徐州 彭城七里 河汉共生

2024-06-19      本刊综合报道

  • 00-运河与邳州WechatIMG62.jpg

    江苏徐州,运河流经邳州市。徐州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西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摄影 贾传军

  • 京杭大运河.jpg

    晨雾中,船只行驶在运河上。

  • 户部山DJI_0249-HDR-全景图.jpg

    夜色中的户部山古建筑群。作为徐州的著名胜迹,户部山从山脚到山腰,分布着徐州最大的民居建筑群—户部山古建筑群,如今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2107111632528a.jpg

    第十八届中国彭祖伏羊节在彭祖祠开幕,来自国内外的嘉宾云集徐州,举行祭祀彭祖大典,品尝羊肉美食。夏季入伏食羊是徐州地区特有的民俗,由此演变而来的彭祖伏羊节植根徐州,享誉全国,远播海外。 中新社 供图

  • VCG111494307294.jpg

    游客穿着汉服在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拍照打卡。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地处青年路以南、彭城路以东、建国路以北、解放路以西黄金片区,总建筑面积2.3万平米,是融时尚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街区。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1495739603.jpg

    江苏徐工重型底盘装配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检测车辆。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奠基者、开创者和引领者,徐工集团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行业第一阵营。 视觉中国 供图

  • WechatIMG83.jpg

    住在运河边的人们正在晾晒鱼干。 摄影 贾传军

  • 徐州-贾传军-2024-05-05-15.42.03.jpg

    邳州市金水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智能温室内分拣水果番茄。 摄影 贾传军

< >

  江苏徐州,古称彭城,地处淮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交汇点,是江苏“北大门”。唐朝诗人白居易曾以“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描绘出汴水、泗水在徐州合流,经运河渡口汇入长江的景象。古有泗水、沂水、汴水等河流滋养,今有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使得这片土地自古以来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京杭大运河徐州段,拥有约181公里河道,使徐州成为大运河流经城市中河道最长的城市之一。而181公里的河道也给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迹。

  一河通南北 文脉连古今

  北望中原千里沃野,南临江淮万里长河。

  翻阅卷帙浩繁的史书典籍,大运河不是流经徐州的唯一水系,却对徐州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徐州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自古便是人口和货物的聚集地。明清时代,徐州是漕运的重要中心中转站。每年,大量的运粮船从江南出发,经过徐州北上京畿,为京城提供了重要的粮食支持。无论是商贾云集的市场,还是手工业者的作坊,都因运河的便利而兴盛。

  一波清流南去,千帆道尽繁华。商业的繁荣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学作品在徐州这片土地上绽放,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汉文化厚重磅礴,运河文化汇聚百川,红色文化激荡人心。这些文化在徐州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徐州独特的文化景观。

  史河交汇 徐韵悠长

  徐州人对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历经水患侵扰,又与水握手言和。谈到徐州的运河,离不开黄河。自1194年至1855年,黄河之水在徐州城下流过六百余年,而1604年泇河开通之前四百余年一直是“借黄行运”—当时的黄河河道即运河河道,城市也因此愈现兴盛。

  宋金时期,黄河泛滥“夺泗入淮”,给徐州带来便利水运交通的同时,因山地所挟,形成秦梁洪、徐州洪(百步洪)、吕梁洪三处险滩,致使徐州水患频至,却也在山水交汇之处,形成了冈岭四合、一水环绕的古代徐州城的天然护城墙、护城河。

  故黄河流经徐州,沿线泛滥形成了众多湖泊,如云龙湖、潘安湖等。这些湖泊后来发展为兼具防洪、灌溉、旅游等多功能的现代水库。最初只是拦洪调蓄的水利工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湖泊的功能要求也有了变化,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更多地转移到生态修复和旅游休闲,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城青山半城湖”。

  故黄河被称为徐州的母亲河,1855年改道北徙山东后,徐州避开了黄河水灾,只留下了如今的黄河故道遗址。虽没有了昔日的壮阔豪迈,却为这座城市平添了几分柔情。

  京杭大运河、故黄河“两河”水系在徐州地区形成了微山湖、骆马湖两大水网中心,也都是徐州的水源地。骆马湖和微山湖为徐州的历史文化发展奠定了优良的环境基础,以此为脉络形成的自然山水格局,构成了徐州城市发展的环境基础。在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它们逐渐由纯自然资源变为自然和人文资源,哺育出发达的徐州地方文明。

  这些不断流淌着的河流作为不同水系的节点,它们相互连接,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经疏浚、几番改造,不同程度地见证着彭城的变迁。

  古韵今风 魅力之都

  作为一座运河城市,徐州的历史文化与大运河紧密相连,共同编织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从巍峨的黄楼出发,沿运河向南,一路上可以领略到徐州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黄楼,这座为纪念苏轼带领军民抗击洪水而建的古迹,依然屹立在河南岸,与滔滔黄河水声相伴。每当夕阳西下,黄楼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仿佛与千年前的东坡居士相互辉映,让人不禁陶醉于这份历史的厚重与宁静。

  沿着运河前行,彭城路、云东一道街等古街巷逐渐映入眼帘。这些街道见证了徐州的繁华与辉煌,也承载了无数历史记忆。走在这些古街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痕迹。特别是户部山—回龙窝街区,作为徐州最负盛名的古街之一,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每一处石刻、每一扇木门,都仿佛在诉说着徐州的故事。

  徐州博物馆,是了解徐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蕴藏着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其中汉代文物尤为丰富。那些精美的玉器、陶器、铜器等,无不展现着徐州作为两汉文化发祥地的独特魅力。而登上云龙山,俯瞰徐州城景,彭城山水尽收眼底。山上的放鹤亭因东坡居士的诗文而享誉后世。每当微风拂面,亭中的风铃随风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能听到东坡居士吟诗作赋的回响。而彭祖园则以彭祖文化独秀于众多园林之中,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那份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在徐州的村镇和街区,民间艺术和非遗文化更是随处可见。土陶制作技艺精湛,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马庄香包香气四溢,寓意着吉祥与美好;跑竹马则展现了徐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示了徐州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博物馆、文庙街区、云东街区等地则是文化场所的聚集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体验。

  在徐州举办的汉文化论坛和汉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大汉风华的魅力。这里既有庄重与典雅的汉文化,也有开放与包容的运河文化。人们可以穿上汉服,参与祭祀大典,感受那份庄重与神圣;也可以乘坐游船,在运河上畅游,领略那份宁静与闲适。同时,徐州还积极打造“五园”格局,包括“行走的徐州”和徐州方特乐园等,形成了与城市对话、与文化交心的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徐州的文化不仅滋养着这座城市,也影响着每一个徐州人的生活。通过“文化进万家”“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活动,徐州的文化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满足了人民的文艺需求。无论是老年人在公园里吹拉弹唱,还是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传统技艺,都能感受到徐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徐州还积极挖掘城市文化资源,推动文旅消费、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业领航 绿都新篇

  徐州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与周边九座城市紧密相连,其城市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凸显。

  徐州不仅是江苏省的重要工业城市,更是全国重要的工程机械和能源制造基地。曾经的传统产业如钢铁、焦化等,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焕发新生。徐矿集团,这家能源龙头企业,如今在新材料领域大放异彩,成为国企发展的新标杆。而徐工集团,更是以“神州第一挖”等创新产品,在工程机械领域稳居领先地位,向世界展示了徐州制造的强大实力。

  除了产业上的华丽转身,徐州在生态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展现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崭新面貌。如今的徐州,青山绿水环绕相映,公园绿地星罗棋布,成为了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地。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市民们走出家门,漫步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夜晚。

  徐州自古便是产粮重地,被誉为“淮海粮仓”。如今,这里不仅粮食产量稳居全省前列,更是蔬菜、水果、生猪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地。特别是大蒜产业,邳州市作为全国三大主产区之一,其产品远销全球各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徐州不仅自身发展迅速,更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无论是徐工集团引领的工程机械产业联盟,还是徐州在医疗、商业等领域的辐射力,都展现了徐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强大影响力。

  回望历史,孔子曾在徐州吕梁洪对泗水奔流发出感叹。如今,这座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发展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页

下一页

【“千年一脉 大地辉煌”连载之七】徐州 彭城七里 河汉共生

2024-06-19      本刊综合报道

  江苏徐州,古称彭城,地处淮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交汇点,是江苏“北大门”。唐朝诗人白居易曾以“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描绘出汴水、泗水在徐州合流,经运河渡口汇入长江的景象。古有泗水、沂水、汴水等河流滋养,今有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使得这片土地自古以来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京杭大运河徐州段,拥有约181公里河道,使徐州成为大运河流经城市中河道最长的城市之一。而181公里的河道也给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迹。

  一河通南北 文脉连古今

  北望中原千里沃野,南临江淮万里长河。

  翻阅卷帙浩繁的史书典籍,大运河不是流经徐州的唯一水系,却对徐州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徐州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自古便是人口和货物的聚集地。明清时代,徐州是漕运的重要中心中转站。每年,大量的运粮船从江南出发,经过徐州北上京畿,为京城提供了重要的粮食支持。无论是商贾云集的市场,还是手工业者的作坊,都因运河的便利而兴盛。

  一波清流南去,千帆道尽繁华。商业的繁荣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学作品在徐州这片土地上绽放,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汉文化厚重磅礴,运河文化汇聚百川,红色文化激荡人心。这些文化在徐州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徐州独特的文化景观。

  史河交汇 徐韵悠长

  徐州人对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历经水患侵扰,又与水握手言和。谈到徐州的运河,离不开黄河。自1194年至1855年,黄河之水在徐州城下流过六百余年,而1604年泇河开通之前四百余年一直是“借黄行运”—当时的黄河河道即运河河道,城市也因此愈现兴盛。

  宋金时期,黄河泛滥“夺泗入淮”,给徐州带来便利水运交通的同时,因山地所挟,形成秦梁洪、徐州洪(百步洪)、吕梁洪三处险滩,致使徐州水患频至,却也在山水交汇之处,形成了冈岭四合、一水环绕的古代徐州城的天然护城墙、护城河。

  故黄河流经徐州,沿线泛滥形成了众多湖泊,如云龙湖、潘安湖等。这些湖泊后来发展为兼具防洪、灌溉、旅游等多功能的现代水库。最初只是拦洪调蓄的水利工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湖泊的功能要求也有了变化,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更多地转移到生态修复和旅游休闲,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城青山半城湖”。

  故黄河被称为徐州的母亲河,1855年改道北徙山东后,徐州避开了黄河水灾,只留下了如今的黄河故道遗址。虽没有了昔日的壮阔豪迈,却为这座城市平添了几分柔情。

  京杭大运河、故黄河“两河”水系在徐州地区形成了微山湖、骆马湖两大水网中心,也都是徐州的水源地。骆马湖和微山湖为徐州的历史文化发展奠定了优良的环境基础,以此为脉络形成的自然山水格局,构成了徐州城市发展的环境基础。在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它们逐渐由纯自然资源变为自然和人文资源,哺育出发达的徐州地方文明。

  这些不断流淌着的河流作为不同水系的节点,它们相互连接,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经疏浚、几番改造,不同程度地见证着彭城的变迁。

  古韵今风 魅力之都

  作为一座运河城市,徐州的历史文化与大运河紧密相连,共同编织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从巍峨的黄楼出发,沿运河向南,一路上可以领略到徐州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黄楼,这座为纪念苏轼带领军民抗击洪水而建的古迹,依然屹立在河南岸,与滔滔黄河水声相伴。每当夕阳西下,黄楼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仿佛与千年前的东坡居士相互辉映,让人不禁陶醉于这份历史的厚重与宁静。

  沿着运河前行,彭城路、云东一道街等古街巷逐渐映入眼帘。这些街道见证了徐州的繁华与辉煌,也承载了无数历史记忆。走在这些古街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痕迹。特别是户部山—回龙窝街区,作为徐州最负盛名的古街之一,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每一处石刻、每一扇木门,都仿佛在诉说着徐州的故事。

  徐州博物馆,是了解徐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蕴藏着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其中汉代文物尤为丰富。那些精美的玉器、陶器、铜器等,无不展现着徐州作为两汉文化发祥地的独特魅力。而登上云龙山,俯瞰徐州城景,彭城山水尽收眼底。山上的放鹤亭因东坡居士的诗文而享誉后世。每当微风拂面,亭中的风铃随风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能听到东坡居士吟诗作赋的回响。而彭祖园则以彭祖文化独秀于众多园林之中,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那份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在徐州的村镇和街区,民间艺术和非遗文化更是随处可见。土陶制作技艺精湛,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马庄香包香气四溢,寓意着吉祥与美好;跑竹马则展现了徐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示了徐州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博物馆、文庙街区、云东街区等地则是文化场所的聚集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体验。

  在徐州举办的汉文化论坛和汉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大汉风华的魅力。这里既有庄重与典雅的汉文化,也有开放与包容的运河文化。人们可以穿上汉服,参与祭祀大典,感受那份庄重与神圣;也可以乘坐游船,在运河上畅游,领略那份宁静与闲适。同时,徐州还积极打造“五园”格局,包括“行走的徐州”和徐州方特乐园等,形成了与城市对话、与文化交心的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徐州的文化不仅滋养着这座城市,也影响着每一个徐州人的生活。通过“文化进万家”“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活动,徐州的文化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满足了人民的文艺需求。无论是老年人在公园里吹拉弹唱,还是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传统技艺,都能感受到徐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徐州还积极挖掘城市文化资源,推动文旅消费、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业领航 绿都新篇

  徐州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与周边九座城市紧密相连,其城市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凸显。

  徐州不仅是江苏省的重要工业城市,更是全国重要的工程机械和能源制造基地。曾经的传统产业如钢铁、焦化等,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焕发新生。徐矿集团,这家能源龙头企业,如今在新材料领域大放异彩,成为国企发展的新标杆。而徐工集团,更是以“神州第一挖”等创新产品,在工程机械领域稳居领先地位,向世界展示了徐州制造的强大实力。

  除了产业上的华丽转身,徐州在生态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展现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崭新面貌。如今的徐州,青山绿水环绕相映,公园绿地星罗棋布,成为了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地。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市民们走出家门,漫步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夜晚。

  徐州自古便是产粮重地,被誉为“淮海粮仓”。如今,这里不仅粮食产量稳居全省前列,更是蔬菜、水果、生猪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地。特别是大蒜产业,邳州市作为全国三大主产区之一,其产品远销全球各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徐州不仅自身发展迅速,更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无论是徐工集团引领的工程机械产业联盟,还是徐州在医疗、商业等领域的辐射力,都展现了徐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强大影响力。

  回望历史,孔子曾在徐州吕梁洪对泗水奔流发出感叹。如今,这座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发展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 00-运河与邳州WechatIMG62.jpg

    江苏徐州,运河流经邳州市。徐州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西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摄影 贾传军

  • 京杭大运河.jpg

    晨雾中,船只行驶在运河上。

  • 户部山DJI_0249-HDR-全景图.jpg

    夜色中的户部山古建筑群。作为徐州的著名胜迹,户部山从山脚到山腰,分布着徐州最大的民居建筑群—户部山古建筑群,如今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2107111632528a.jpg

    第十八届中国彭祖伏羊节在彭祖祠开幕,来自国内外的嘉宾云集徐州,举行祭祀彭祖大典,品尝羊肉美食。夏季入伏食羊是徐州地区特有的民俗,由此演变而来的彭祖伏羊节植根徐州,享誉全国,远播海外。 中新社 供图

  • VCG111494307294.jpg

    游客穿着汉服在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拍照打卡。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地处青年路以南、彭城路以东、建国路以北、解放路以西黄金片区,总建筑面积2.3万平米,是融时尚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街区。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1495739603.jpg

    江苏徐工重型底盘装配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检测车辆。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奠基者、开创者和引领者,徐工集团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行业第一阵营。 视觉中国 供图

  • WechatIMG83.jpg

    住在运河边的人们正在晾晒鱼干。 摄影 贾传军

  • 徐州-贾传军-2024-05-05-15.42.03.jpg

    邳州市金水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智能温室内分拣水果番茄。 摄影 贾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