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措美县哲古草原,25台白色风机屹立于海拔5000米的山巅。这里是中国首个实现全容量并网的超高海拔风电项目—三峡措美哲古风电场。截至2024年底,三峡措美哲古风电场累计上网电量超过4.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5.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2万吨,有效缓解山南市用电紧张、优化当地能源结构。
这只是西藏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高原特色农牧、藏医药、高新数字、边贸物流、通用航空—西藏锚定九大产业,切实推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长8.9%;地方财政收入达277亿元,是1965年的1258倍,年均增长12.9%。
土地里长出的“金钥匙”
雪域高原,一片曾经被自然环境制约的土地,如今迎来了农牧业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2024年,西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61.9亿元,同比增长11.5%。粮食生产于2015年突破百万吨大关,2024年更是达到112.9万吨的历史新高。其中,青稞作为西藏的主要粮食作物,2024年产量达到88.8万吨,增长5.2%。蔬菜产量96.5万吨,增长9.2%。猪牛羊肉产量32.71万吨,增长5.6%。
2024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从青稞增产到牦牛产业升级,从农牧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到产品加工体系初步形成,西藏农牧业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雪山下的“绿电引擎”
高原的阳光与疾风,正转化为驱动发展的澎湃动能。
2024年西藏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99%以上,基本实现全清洁电力供应,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最高的地区。
近年来,西藏深入推动低碳发展,依托世界级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西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5%以上,位居全国前列。人均碳排放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
2024年,西藏全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达404个,绿色有机成为“藏字号”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绿色工业加速转型,2021至2024年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高原特色产业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提升。
上一页
下一页
2025-09-12
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措美县哲古草原,25台白色风机屹立于海拔5000米的山巅。这里是中国首个实现全容量并网的超高海拔风电项目—三峡措美哲古风电场。截至2024年底,三峡措美哲古风电场累计上网电量超过4.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5.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2万吨,有效缓解山南市用电紧张、优化当地能源结构。
这只是西藏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高原特色农牧、藏医药、高新数字、边贸物流、通用航空—西藏锚定九大产业,切实推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长8.9%;地方财政收入达277亿元,是1965年的1258倍,年均增长12.9%。
土地里长出的“金钥匙”
雪域高原,一片曾经被自然环境制约的土地,如今迎来了农牧业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2024年,西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61.9亿元,同比增长11.5%。粮食生产于2015年突破百万吨大关,2024年更是达到112.9万吨的历史新高。其中,青稞作为西藏的主要粮食作物,2024年产量达到88.8万吨,增长5.2%。蔬菜产量96.5万吨,增长9.2%。猪牛羊肉产量32.71万吨,增长5.6%。
2024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从青稞增产到牦牛产业升级,从农牧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到产品加工体系初步形成,西藏农牧业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雪山下的“绿电引擎”
高原的阳光与疾风,正转化为驱动发展的澎湃动能。
2024年西藏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99%以上,基本实现全清洁电力供应,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最高的地区。
近年来,西藏深入推动低碳发展,依托世界级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西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5%以上,位居全国前列。人均碳排放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
2024年,西藏全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达404个,绿色有机成为“藏字号”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绿色工业加速转型,2021至2024年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高原特色产业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