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616192551661028置顶.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强增长之基 固发展之本

2025-11-21      本刊编辑部

  • youdu图片20251121101953.png

    2024年4月25日,广东汕尾,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5号机组建设现场。陆丰核电项目5号机组采用中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于2022年9月8日开工建设。截至2025年5月14日,“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达41台,已成为全球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摄影 陈晓阳

  • 邱新生+中国制造-(4)(1).png

    2023年7月3日,广东佛山,中铁华隧盾构机生产车间的工人进行切割作业。盾构机是集机、电、液、气、传感于一体的大型自动化掘进设备,被称作“工程机械之王”,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20年前,盾构机主要靠进口,无论武汉长江隧道还是南京长江隧道,均使用昂贵的进口盾构机。如今,从海太长江隧道到崇太长江隧道,都由国产盾构机开掘。中国盾构机产业以20年赶超西方200年发展,已能自主研发设计直径2米至16米盾构机,并赢得海外60%市场份额。 摄影 邱新生

  • 第四届获奖作品-唐方校-《东方大港》18606710293--(4).png

    2024年4月3日,浙江宁波舟山港。宁波舟山港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交汇点,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靠中国大陆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3.8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箱,港口年货物吞吐量16年蝉联世界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三。 摄影 唐方校

  • c2c02f64cp91bdfbdfc2cd34b459dfdd.png

    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于2022年7月建成投运的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是湖北打造国内大循环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保障货运航班3.18万架次,完成货邮吞吐量102.5万吨。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供图

  • mmexport1719479785480.png

    2023年11月5日,湖北襄阳,中欧班列集装箱报关后装车发运。经过10余年的探索发展,中欧班列已成为便利快捷、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的新型国际运输组织方式。 摄影 王虎、庞鑫/视界网

  • 20221028403326ta.png

    2022年10月28日,海南海口,由中国旅游集团旗下中免集团打造的海口国际免税城正式开业,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免税店。离岛免税政策,是一项含金量极高的制度型开放。它将庞大的外溢消费力稳稳地“接”了回来,奏响了一曲新发展格局的乐章。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新高地正在崛起。 摄影 骆云飞/中新社

  • WechatIMG84.png

    湖北宜昌,电商主播在秭归县脐橙园里直播销售秭归伦晚脐橙。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改变了产业链布局,在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和促进就业持续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摄影 聂爽

  • 01-2024年4月3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学生们意气风发走出教室。该校毕业生中超60%在石油石化领.png

    2024年4月30日,新疆克拉玛依,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学生意气风发走出教室。近年来,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正发生变化:如今,中国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为全球最高;每年培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毕业生超过500万人。 摄影 崔文娟

  • p60-61.png

    2024年5月8日,北京,参观完故宫博物院的外籍游客在神武门前。“十四五”时期,各类免签政策积极推进优化,中国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China Travel”在国外走红,成为全球游客追捧的新时尚,更带动多元旅行文化热潮。 摄影 魏尧

< >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前四年经济平均增速为5.5%;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在140万亿元左右;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也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2024年经济总量之和,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一系列数据清晰勾勒出5年经济增长脉络图。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家底”更加殷实,底气持续增强。中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绿色成为发展底色、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并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十四五”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连跨越。横向看,中国以约占世界17%的经济体量,贡献约30%的全球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可靠的“动力源”与“稳定器”;纵向看,“十四五”这五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十四五”的前四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86%,消费新业态涌动、新模式迭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强大国内市场,构筑起中国经济的坚实底气。开放口岸不断增长,负面清单持续“瘦身”,中国经济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更加通达,韧性更强。

上一页

下一页

强增长之基 固发展之本

2025-11-21      本刊编辑部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前四年经济平均增速为5.5%;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在140万亿元左右;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也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2024年经济总量之和,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一系列数据清晰勾勒出5年经济增长脉络图。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家底”更加殷实,底气持续增强。中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绿色成为发展底色、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并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十四五”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连跨越。横向看,中国以约占世界17%的经济体量,贡献约30%的全球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可靠的“动力源”与“稳定器”;纵向看,“十四五”这五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十四五”的前四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86%,消费新业态涌动、新模式迭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强大国内市场,构筑起中国经济的坚实底气。开放口岸不断增长,负面清单持续“瘦身”,中国经济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更加通达,韧性更强。

  • youdu图片20251121101953.png

    2024年4月25日,广东汕尾,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5号机组建设现场。陆丰核电项目5号机组采用中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于2022年9月8日开工建设。截至2025年5月14日,“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达41台,已成为全球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摄影 陈晓阳

  • 邱新生+中国制造-(4)(1).png

    2023年7月3日,广东佛山,中铁华隧盾构机生产车间的工人进行切割作业。盾构机是集机、电、液、气、传感于一体的大型自动化掘进设备,被称作“工程机械之王”,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20年前,盾构机主要靠进口,无论武汉长江隧道还是南京长江隧道,均使用昂贵的进口盾构机。如今,从海太长江隧道到崇太长江隧道,都由国产盾构机开掘。中国盾构机产业以20年赶超西方200年发展,已能自主研发设计直径2米至16米盾构机,并赢得海外60%市场份额。 摄影 邱新生

  • 第四届获奖作品-唐方校-《东方大港》18606710293--(4).png

    2024年4月3日,浙江宁波舟山港。宁波舟山港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交汇点,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靠中国大陆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3.8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箱,港口年货物吞吐量16年蝉联世界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三。 摄影 唐方校

  • c2c02f64cp91bdfbdfc2cd34b459dfdd.png

    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于2022年7月建成投运的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是湖北打造国内大循环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保障货运航班3.18万架次,完成货邮吞吐量102.5万吨。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供图

  • mmexport1719479785480.png

    2023年11月5日,湖北襄阳,中欧班列集装箱报关后装车发运。经过10余年的探索发展,中欧班列已成为便利快捷、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的新型国际运输组织方式。 摄影 王虎、庞鑫/视界网

  • 20221028403326ta.png

    2022年10月28日,海南海口,由中国旅游集团旗下中免集团打造的海口国际免税城正式开业,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免税店。离岛免税政策,是一项含金量极高的制度型开放。它将庞大的外溢消费力稳稳地“接”了回来,奏响了一曲新发展格局的乐章。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新高地正在崛起。 摄影 骆云飞/中新社

  • WechatIMG84.png

    湖北宜昌,电商主播在秭归县脐橙园里直播销售秭归伦晚脐橙。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改变了产业链布局,在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和促进就业持续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摄影 聂爽

  • 01-2024年4月3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学生们意气风发走出教室。该校毕业生中超60%在石油石化领.png

    2024年4月30日,新疆克拉玛依,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学生意气风发走出教室。近年来,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正发生变化:如今,中国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为全球最高;每年培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毕业生超过500万人。 摄影 崔文娟

  • p60-61.png

    2024年5月8日,北京,参观完故宫博物院的外籍游客在神武门前。“十四五”时期,各类免签政策积极推进优化,中国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China Travel”在国外走红,成为全球游客追捧的新时尚,更带动多元旅行文化热潮。 摄影 魏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