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616192551661028置顶.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夯民生之基 聚民生之需

2025-11-21      本刊编辑部

  • 第四届获奖作品-黄志强+《百家宴-百姓福》.png

    2023年11月22日,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黄里村的百家宴。“十四五”时期,中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摄影 黄志强

  • 01.孔子文化-研学旅游--杨国庆-摄.png

    山东曲阜,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走进尼山圣境,探寻儒家文化,开启与圣哲先人对话的研学之旅。当前,寓教于乐的研学游成为文旅消费热点。感知人工智能、参观航天发射、探秘热带雨林……一批研学游产品研得更深、学得更广、游得更远,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摄影 杨国庆

  • VCG211473708080.png

    2023年12月16日,黑龙江哈尔滨,游客来到群力音乐长廊观赏大雪人。中国的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381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700亿元,年均增长26.3%。“十四五”时期,全国新增冰雪场地417个,场地类型日益多样化。 东方IC 供图

  • 54e00a83-7268-4c10-9167-802217103e4a.png

    2022年7月24日,山东泰安,游客聚在泰山之巅观赏日出。泰山是五岳之首,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优质的文旅服务,游客接待量持续保持高位。近年来,泰山景区持续推进“泰山+”模式整合全域文旅资源,优化升级泰山旅游游客服务平台、丰富旅游消费场景。截至2025年10月4日,泰山景区迎接今年第700万名游客。“十四五”时期,中国公共文化体系日益健全,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新提高。 摄影 乔云生

  • fd4212e0-0d39-4d8a-9bf8-7aaaeb5829cd.png

    2023年9月,上海,市民在南京路步行街做集体瑜伽。全民健身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摄影 方忠麟

  • VCG111594359324.png

    2025年10月1日,湖南永州,道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护士给新生儿做护理。如今,中国已设置3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6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带动提升儿科重大疾病、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2024年底达24.39万人,比2020年增加49.3%,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正在推进。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1496611766.png

    2024年5月17日,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名残障人士在站立机器人辅助下直立。机器人产品的出现,为残障人士提高自理能力、提供心理支持、实现自由出行提供了可能,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人性化。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1555570581.png

    2025年3月18日,江苏南通,通州区南山颐养中心的护理人员陪老人玩益智游戏。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0%。“十四五”时期,中国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视觉中国 供图

  • c3d53db63a1e15c5f3e2b9b32d8a699(1).png

    2024年3月20日,福建宁德,当地经营者展示大黄鱼。大黄鱼产业集群是福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中央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名单。宁德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和出口基地。2024年,宁德大黄鱼产量达21.5万吨,占全国8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 摄影 潇江/人民画报

  • d37ab7d0-f79c-4885-ab55-3bf9d81e4e63.png

    2025年5月26日,新疆伊犁,在伊宁县南通高级中学,来自江苏南通启秀中学的援疆教师给学生答疑解惑。“十四五”时期,通过援疆教师、银龄教师、西部计划志愿者、南北疆教师互派等多种方式,累计选派支教人员6万余人次,助力新疆教师队伍建设。 摄影 张双双

< >

  建成并持续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十四五”时期,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日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十四五”时期,公共服务惠及全民,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教育公平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基层医疗设施持续改善,棚户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惠及千家万户;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新职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多措并举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保障范围持续扩大……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正在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持续加大稳就业促增收力度,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民生领域财政投入近100万亿元,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31.9%;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在公办学校和享受政府补助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比例已经超过97%;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温暖图景,在中华大地精细描绘。

上一页

下一页

夯民生之基 聚民生之需

2025-11-21      本刊编辑部

  建成并持续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十四五”时期,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日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十四五”时期,公共服务惠及全民,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教育公平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基层医疗设施持续改善,棚户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惠及千家万户;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新职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多措并举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保障范围持续扩大……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正在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持续加大稳就业促增收力度,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民生领域财政投入近100万亿元,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31.9%;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在公办学校和享受政府补助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比例已经超过97%;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温暖图景,在中华大地精细描绘。

  • 第四届获奖作品-黄志强+《百家宴-百姓福》.png

    2023年11月22日,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黄里村的百家宴。“十四五”时期,中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摄影 黄志强

  • 01.孔子文化-研学旅游--杨国庆-摄.png

    山东曲阜,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走进尼山圣境,探寻儒家文化,开启与圣哲先人对话的研学之旅。当前,寓教于乐的研学游成为文旅消费热点。感知人工智能、参观航天发射、探秘热带雨林……一批研学游产品研得更深、学得更广、游得更远,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摄影 杨国庆

  • VCG211473708080.png

    2023年12月16日,黑龙江哈尔滨,游客来到群力音乐长廊观赏大雪人。中国的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381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700亿元,年均增长26.3%。“十四五”时期,全国新增冰雪场地417个,场地类型日益多样化。 东方IC 供图

  • 54e00a83-7268-4c10-9167-802217103e4a.png

    2022年7月24日,山东泰安,游客聚在泰山之巅观赏日出。泰山是五岳之首,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优质的文旅服务,游客接待量持续保持高位。近年来,泰山景区持续推进“泰山+”模式整合全域文旅资源,优化升级泰山旅游游客服务平台、丰富旅游消费场景。截至2025年10月4日,泰山景区迎接今年第700万名游客。“十四五”时期,中国公共文化体系日益健全,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新提高。 摄影 乔云生

  • fd4212e0-0d39-4d8a-9bf8-7aaaeb5829cd.png

    2023年9月,上海,市民在南京路步行街做集体瑜伽。全民健身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摄影 方忠麟

  • VCG111594359324.png

    2025年10月1日,湖南永州,道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护士给新生儿做护理。如今,中国已设置3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6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带动提升儿科重大疾病、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2024年底达24.39万人,比2020年增加49.3%,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正在推进。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1496611766.png

    2024年5月17日,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名残障人士在站立机器人辅助下直立。机器人产品的出现,为残障人士提高自理能力、提供心理支持、实现自由出行提供了可能,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人性化。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111555570581.png

    2025年3月18日,江苏南通,通州区南山颐养中心的护理人员陪老人玩益智游戏。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0%。“十四五”时期,中国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视觉中国 供图

  • c3d53db63a1e15c5f3e2b9b32d8a699(1).png

    2024年3月20日,福建宁德,当地经营者展示大黄鱼。大黄鱼产业集群是福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中央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名单。宁德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和出口基地。2024年,宁德大黄鱼产量达21.5万吨,占全国8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 摄影 潇江/人民画报

  • d37ab7d0-f79c-4885-ab55-3bf9d81e4e63.png

    2025年5月26日,新疆伊犁,在伊宁县南通高级中学,来自江苏南通启秀中学的援疆教师给学生答疑解惑。“十四五”时期,通过援疆教师、银龄教师、西部计划志愿者、南北疆教师互派等多种方式,累计选派支教人员6万余人次,助力新疆教师队伍建设。 摄影 张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