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本刊编辑部
从分秒必争的生死救援,到刀刃向内的改革攻坚;从打破封锁的自主创新,到逆风而行的扩大开放……“十四五”征程上,中国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每一次危难时刻,都印证着中国组织动员和行动能力越来越强,也映照出中国的制度优势。
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从首次提出到颁布施行,不到18个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面“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至29项;民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数字背后,是改革者“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是治理效能转化为澎湃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改革举措加速推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加强,全国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一项又一项既定目标完成,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应以“十五五”规划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系统性优化与整体性提升。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中国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五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上一页
下一页
2025-11-21 本刊编辑部
从分秒必争的生死救援,到刀刃向内的改革攻坚;从打破封锁的自主创新,到逆风而行的扩大开放……“十四五”征程上,中国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每一次危难时刻,都印证着中国组织动员和行动能力越来越强,也映照出中国的制度优势。
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从首次提出到颁布施行,不到18个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面“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至29项;民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数字背后,是改革者“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是治理效能转化为澎湃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改革举措加速推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加强,全国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一项又一项既定目标完成,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应以“十五五”规划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系统性优化与整体性提升。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中国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五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