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616192551661028置顶.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在发展中固安全 在安全中谋发展

2025-11-21      本刊编辑部

  • mmexport1763710288393.png

    科技人员在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真空室内安装关键部件。“十四五”是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的五年。新能源等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短短几年,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挺进“千米深海”,这些“大国重器”彰显了中国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 摄影 王大江

  • 第四届获奖作品-5、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面竣工并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水轮发电.png

    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面竣工并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河段上,是仅次于三峡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如期完成,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摄影 肖佳法

  • 305370443_8.png

    贵州铜仁,农民正在收割小麦。“十四五”时期,中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十三五”末增加25公斤,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5年来,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进展符合预期,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的同时,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在政府储备粮食仓储管理、粮食库存检查、粮食企业信用监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管理措施不断完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摄影 杨文斌/新华社

  • 第四届获奖作品-邱新生_photo_大国智造_1753151245312_6.IMG_20250620_153841_1.png

    2025年6月20日,河南郑州,工程师正在盾构机生产车间调试零部件。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方面都高度关注。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总目标,从2024年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落地了一批治本举措,取得显著效果。 摄影 邱新生

  • 链博会替换-3选1WechatIMG2141.png

    2025年7月20日,北京,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链博会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是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的重大举措之一。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038-_0WQ2116-万全18500782713-250917.png

    2025年9月17日,吉林长春,百余型空军现役飞机、地面装备以及退役经典装备亮相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的起步规划,对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规划实施以来,全军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部署,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直面挑战,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 >

  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目前已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相当于粮食产量排名前两位的黑龙江、河南两省面积的总和,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即使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这些用能最高峰时段,群众用能需求都得到有力的保障;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底气更足……“十四五”以来,中国的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创维护国家安全新局面。

  建设平安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十四五”时期,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持续提升粮食、能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健全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有效筑牢国家经济安全屏障。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十四五”是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的五年。建成了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2021—2024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5.4%,明显快于“十三五”时期。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稳居世界第一。

  “十四五”时期,中国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保障有力。粮食生产连获丰收,总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制造业门类齐全优势更加明显,制造大国家底更加厚实,2021—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制造等长板优势日益凸显,重点领域短板加快补齐,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更多领域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转变的步伐加快。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20年的33.7%升至2024年的34.6%,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持续提升。

上一页

下一页

在发展中固安全 在安全中谋发展

2025-11-21      本刊编辑部

  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目前已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相当于粮食产量排名前两位的黑龙江、河南两省面积的总和,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即使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这些用能最高峰时段,群众用能需求都得到有力的保障;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底气更足……“十四五”以来,中国的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创维护国家安全新局面。

  建设平安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十四五”时期,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持续提升粮食、能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健全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有效筑牢国家经济安全屏障。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十四五”是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的五年。建成了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2021—2024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5.4%,明显快于“十三五”时期。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稳居世界第一。

  “十四五”时期,中国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保障有力。粮食生产连获丰收,总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制造业门类齐全优势更加明显,制造大国家底更加厚实,2021—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制造等长板优势日益凸显,重点领域短板加快补齐,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更多领域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转变的步伐加快。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20年的33.7%升至2024年的34.6%,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持续提升。

  • mmexport1763710288393.png

    科技人员在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真空室内安装关键部件。“十四五”是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的五年。新能源等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短短几年,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挺进“千米深海”,这些“大国重器”彰显了中国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 摄影 王大江

  • 第四届获奖作品-5、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面竣工并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水轮发电.png

    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面竣工并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河段上,是仅次于三峡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如期完成,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摄影 肖佳法

  • 305370443_8.png

    贵州铜仁,农民正在收割小麦。“十四五”时期,中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十三五”末增加25公斤,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5年来,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进展符合预期,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的同时,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在政府储备粮食仓储管理、粮食库存检查、粮食企业信用监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管理措施不断完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摄影 杨文斌/新华社

  • 第四届获奖作品-邱新生_photo_大国智造_1753151245312_6.IMG_20250620_153841_1.png

    2025年6月20日,河南郑州,工程师正在盾构机生产车间调试零部件。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方面都高度关注。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总目标,从2024年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落地了一批治本举措,取得显著效果。 摄影 邱新生

  • 链博会替换-3选1WechatIMG2141.png

    2025年7月20日,北京,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链博会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是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的重大举措之一。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038-_0WQ2116-万全18500782713-250917.png

    2025年9月17日,吉林长春,百余型空军现役飞机、地面装备以及退役经典装备亮相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的起步规划,对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规划实施以来,全军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部署,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直面挑战,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