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正文

陈宗懋 中国茶叶研究领域的第一位院士

2019-05-09      撰文 本刊记者 莫倩 摄影 本刊记者 郭莎莎

  • 4U1A3449.jpg

    陈宗懋(中)指导学生进行茶园病虫害识别。来自巴基斯坦的在读博士 Fida(右)说,他希望用自己在中国所学,帮助巴基斯坦提高茶叶产量。

  • 4U1A3365.jpg

    在研究所的实验室,陈宗懋指导学生进行农药残留分析。

< >

  “我是国家和人民培养的,一直跟着国家在前进。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工作努力一点,多做一点东西出来,为人民、为国家服务。”陈宗懋说。

  新中国成立后的茶叶种植及茶产业的发展,都绕不过陈宗懋这个名字。

  今年已经86岁的陈宗懋,是中国茶叶研究领域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也是中国研究茶叶农药残留问题的第一人。在近60年的茶研究路上,他开创了茶叶农药残留和茶园化学生态防治研究两个领域,率先提出用茶汤的农药残留水平来制定茶叶中的残留标准,取得国际公认,为中国茶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承担起了科学家的责任与使命,体现了鲜明的科学精神。”20184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将“科学精神奖”授予陈宗懋院士,以表彰和感谢他对推动食品安全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这烟是什么” 

  陈宗懋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大学生,1950年考入复旦大学农艺系“。几十年了,科学和时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不停学习、更新。”

  他自学了俄语、日语、德语、捷克语等外语,目的是方便查找和精确理解与茶相关的资料;工作之余,他每天阅读三篇学界外文前沿论文,了解国际茶学领域最近进展;利用零散的时间翻阅随身携带的资料;持续前往国内的主要茶区进行调研……他坦言,这些年他从来没有松懈过,一直在学习和实践。

  1960年,陈宗懋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也正式与茶叶结缘。不久,他接到了第一项任务——检测农药残留。他从广州海关取回了一些因农药残留超标被英国海关遣回的茶叶样本。“化验到底是什么物质超标了。”

  20世纪60年代,农药残留研究在中国尚属空白,无经验可循。多次实验论证后,陈宗懋发现,是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有机氯类杀虫剂),大大超出了国际标准。这让陈宗懋倍感焦急,也决定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领域深耕下去。

  20世纪90年代,40%的中国出口茶叶中含有超标的S421(八氯二丙醚)。“当时,英国人问我为什么要喷这个。我说我们没有喷。但茶叶上有残留,我解释说可能是污染物,我们找找源头。”陈宗懋说,当时如果无法找到S421的来源,那中国的茶叶便很难进入国际市场了。

  这一找,便是两年。陈宗懋团队检测了不同的农药、肥料、水与土壤,却一无所获。 一次,陈宗懋在福建考察。所在公司的车间飘着一些烟。

  “这烟是什么?”

  “蚊香。”

  当时社会环境下规范化的生产理念欠缺,生产环境和操作流 程没有标准体系。福建气候潮湿,加之车间里白天有小飞虫、晚上有蚊子,就点上了蚊香,驱散蚊虫,帮助工人更专注地工作。难道问题就出在这里?

   陈宗懋征得同意后,抓了一把车间的茶叶带回了研究所。“放入溶剂中,实验一做,在542秒的时候,S421出现了。”陈宗懋说,自己至今记得很清楚,是542秒!

  之后,团队成员在市场上购买了不同种类的200多个蚊香产品,带回实验室检测。把它们浸泡在溶剂中,都在542秒后出现了S421。源头找到了。之后,陈宗懋团队将实验写成报告上报。

  2006年,农业部发布对蚊香中禁止加入八氯二丙醚(S421)的公告。加强对含有八氯二丙醚的农药产品的管理,停止受理和批准含有八氯二丙醚的农药产品登记,并对撤销已经批准的所有含有八氯二丙醚的农药产品登记、不得销售含有八氯二丙醚的农药产品做出了时间规定。

  20073月,我们所去市场上找八氯二丙醚,已经找不到了。所以,污染要找源头。在问题进入瓶颈的时候,要想办法解决,不要放弃。” 

  “好好做科研”

  陈宗懋踏入农药残留研究领域后,进行了6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残留、降解动态的研究,提出20余种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其中有18项作为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另有5项作为部颁标准,从而使茶叶成为全国各种作物中最早提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作物。

  “中国虽然是产茶大国,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缺乏农药国际标准的话语权。”陈宗懋将目光瞄向了茶叶农药残留的国际检测标准。

  长期以来,国际计算农药残留的标准是以干茶为对象的,虽然标准很高但却未考虑实际饮茶习惯。因为人们饮用的是茶汤而非茶叶本身。陈宗懋提出,茶叶农药残留应测定茶汤,农药的水溶解度是决定茶叶饮用安全性的重要参数。2015年,联合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认定农药的水溶解度是决定茶叶饮用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后,这一标准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认可,也被其采用。陈宗懋说,从此中国在国际茶业农药残留领域有了发言权,使得中国这一产茶、制茶大国在国际茶叶标准的制定上,拥有了真正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是中国标准的一次成功。

  与此同时,为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的使用,陈宗懋带领团队进行了昆虫茶园生态研究。使用害虫最喜欢的波长制成的LED诱虫灯,精确消灭害虫;采用黄色引诱害虫、红色驱逐益虫的天敌友好型板,提升害虫的消灭率;通过人工模拟害虫雌虫的气味,放置性诱剂吸引害虫雄虫……陈宗懋说,采用研究所提供的化学生态防治方式的试验田,去年农药使用的减少量为40%100%,高于“十三五”规划中“药肥双减”项目中的五年时间内农药减少25%

  “工作这些年,我过得比较忙碌,但很充实,没有很大的遗憾。以前的时候,国家穷,实验的仪器设备比较简陋。现在,国家富起来了,仪器设备也好了,要继续好好做科研。”陈宗懋说。

  

上一页

下一页

陈宗懋 中国茶叶研究领域的第一位院士

2019-05-09      撰文 本刊记者 莫倩 摄影 本刊记者 郭莎莎

  “我是国家和人民培养的,一直跟着国家在前进。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工作努力一点,多做一点东西出来,为人民、为国家服务。”陈宗懋说。

  新中国成立后的茶叶种植及茶产业的发展,都绕不过陈宗懋这个名字。

  今年已经86岁的陈宗懋,是中国茶叶研究领域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也是中国研究茶叶农药残留问题的第一人。在近60年的茶研究路上,他开创了茶叶农药残留和茶园化学生态防治研究两个领域,率先提出用茶汤的农药残留水平来制定茶叶中的残留标准,取得国际公认,为中国茶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承担起了科学家的责任与使命,体现了鲜明的科学精神。”20184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将“科学精神奖”授予陈宗懋院士,以表彰和感谢他对推动食品安全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这烟是什么” 

  陈宗懋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大学生,1950年考入复旦大学农艺系“。几十年了,科学和时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不停学习、更新。”

  他自学了俄语、日语、德语、捷克语等外语,目的是方便查找和精确理解与茶相关的资料;工作之余,他每天阅读三篇学界外文前沿论文,了解国际茶学领域最近进展;利用零散的时间翻阅随身携带的资料;持续前往国内的主要茶区进行调研……他坦言,这些年他从来没有松懈过,一直在学习和实践。

  1960年,陈宗懋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也正式与茶叶结缘。不久,他接到了第一项任务——检测农药残留。他从广州海关取回了一些因农药残留超标被英国海关遣回的茶叶样本。“化验到底是什么物质超标了。”

  20世纪60年代,农药残留研究在中国尚属空白,无经验可循。多次实验论证后,陈宗懋发现,是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有机氯类杀虫剂),大大超出了国际标准。这让陈宗懋倍感焦急,也决定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领域深耕下去。

  20世纪90年代,40%的中国出口茶叶中含有超标的S421(八氯二丙醚)。“当时,英国人问我为什么要喷这个。我说我们没有喷。但茶叶上有残留,我解释说可能是污染物,我们找找源头。”陈宗懋说,当时如果无法找到S421的来源,那中国的茶叶便很难进入国际市场了。

  这一找,便是两年。陈宗懋团队检测了不同的农药、肥料、水与土壤,却一无所获。 一次,陈宗懋在福建考察。所在公司的车间飘着一些烟。

  “这烟是什么?”

  “蚊香。”

  当时社会环境下规范化的生产理念欠缺,生产环境和操作流 程没有标准体系。福建气候潮湿,加之车间里白天有小飞虫、晚上有蚊子,就点上了蚊香,驱散蚊虫,帮助工人更专注地工作。难道问题就出在这里?

   陈宗懋征得同意后,抓了一把车间的茶叶带回了研究所。“放入溶剂中,实验一做,在542秒的时候,S421出现了。”陈宗懋说,自己至今记得很清楚,是542秒!

  之后,团队成员在市场上购买了不同种类的200多个蚊香产品,带回实验室检测。把它们浸泡在溶剂中,都在542秒后出现了S421。源头找到了。之后,陈宗懋团队将实验写成报告上报。

  2006年,农业部发布对蚊香中禁止加入八氯二丙醚(S421)的公告。加强对含有八氯二丙醚的农药产品的管理,停止受理和批准含有八氯二丙醚的农药产品登记,并对撤销已经批准的所有含有八氯二丙醚的农药产品登记、不得销售含有八氯二丙醚的农药产品做出了时间规定。

  20073月,我们所去市场上找八氯二丙醚,已经找不到了。所以,污染要找源头。在问题进入瓶颈的时候,要想办法解决,不要放弃。” 

  “好好做科研”

  陈宗懋踏入农药残留研究领域后,进行了6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残留、降解动态的研究,提出20余种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其中有18项作为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另有5项作为部颁标准,从而使茶叶成为全国各种作物中最早提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作物。

  “中国虽然是产茶大国,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缺乏农药国际标准的话语权。”陈宗懋将目光瞄向了茶叶农药残留的国际检测标准。

  长期以来,国际计算农药残留的标准是以干茶为对象的,虽然标准很高但却未考虑实际饮茶习惯。因为人们饮用的是茶汤而非茶叶本身。陈宗懋提出,茶叶农药残留应测定茶汤,农药的水溶解度是决定茶叶饮用安全性的重要参数。2015年,联合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认定农药的水溶解度是决定茶叶饮用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后,这一标准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认可,也被其采用。陈宗懋说,从此中国在国际茶业农药残留领域有了发言权,使得中国这一产茶、制茶大国在国际茶叶标准的制定上,拥有了真正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是中国标准的一次成功。

  与此同时,为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的使用,陈宗懋带领团队进行了昆虫茶园生态研究。使用害虫最喜欢的波长制成的LED诱虫灯,精确消灭害虫;采用黄色引诱害虫、红色驱逐益虫的天敌友好型板,提升害虫的消灭率;通过人工模拟害虫雌虫的气味,放置性诱剂吸引害虫雄虫……陈宗懋说,采用研究所提供的化学生态防治方式的试验田,去年农药使用的减少量为40%100%,高于“十三五”规划中“药肥双减”项目中的五年时间内农药减少25%

  “工作这些年,我过得比较忙碌,但很充实,没有很大的遗憾。以前的时候,国家穷,实验的仪器设备比较简陋。现在,国家富起来了,仪器设备也好了,要继续好好做科研。”陈宗懋说。

  

  • 4U1A3449.jpg

    陈宗懋(中)指导学生进行茶园病虫害识别。来自巴基斯坦的在读博士 Fida(右)说,他希望用自己在中国所学,帮助巴基斯坦提高茶叶产量。

  • 4U1A3365.jpg

    在研究所的实验室,陈宗懋指导学生进行农药残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