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正文

张桂梅:让读书改变贫困女孩的命运

2020-10-09      本刊记者 周晨亮

  • 工作照[1].jpg

    张桂梅在课堂上授课。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 供图

  • IMG_6553.jpg

    2017年高考后,张桂梅与考生们合影。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 供图

  • IMG_5183.jpg

    2015年,张桂梅在云南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蝉战河家访。 摄影 张晓峰

  • 微信图片_20200805101632(2).jpg

    2020年高考首日,张桂梅在操场上给孩子们做考前动员。 华坪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 >

  为了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无私投身教育事业,帮助大山里的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202077日,云南省高考的第一天,63岁的张桂梅手里拿着小喇叭,给孩子们做上考场前的最后鼓劲。

  “就算再苦再累,只要陪在姑娘们身边给她们信心,让她们尽可能发挥好,这一切就都值得。”张桂梅说。

  身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建校12年,张桂梅和她的教师们带领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从东北到云南的“老师妈妈”

  高考过后,华坪女高又送走一届毕业生。2020年,华坪女高参加高考考生159人,150名超过了本科分数线。其中600分以上的有17人,一本分数线以上的有70人,综合排名丽江市第一名。

  女孩们的命运转折里,离不开张桂梅这个“外乡人”。张桂梅出生在东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到云南支边后,张桂梅与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张桂梅以为那里将会是她最后的归宿,然而天不遂人愿,1996年,她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张桂梅害怕触景伤情,申请从大理调出,转到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张桂梅任教期间,民族中学里的女生不仅数量少,还时不时有女生中途辍学。张桂梅跑进大山,找那些退学女生做家访。和家长们一谈,张桂梅明白了:十几岁的姑娘,已经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张桂梅不甘心,拦不住的,就找到当地的村干部进行沟通;家里太穷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她铁了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女孩子们带回去读书。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张桂梅兼任院长。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的女婴,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她们的“妈妈”。

  民族中学和儿童之家的工作经历让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变三代人的。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张桂梅说。

  为了贫困女孩坚持到底

  华坪县的教育经费本就紧张,专门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在旁人看来是不太现实的想法。从2002年起,张桂梅就开始为这个梦想四处奔波。筹款之路远比张桂梅预想困难许多,她用了五年寒暑假的时间只筹措到1万多元,远远不够开办一所学校需要的资金。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时,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张桂梅穿的裤子居然破了两个洞,她开始追踪张桂梅的事迹。这之后,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张桂梅和她的女高梦在全国传开。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8月,华坪女高建成。

  张桂梅说,这所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的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张桂梅都记在心里。

  学校是建起来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有些学生家的路太难走,车子到不了,张桂梅只能徒步前往。两个假期,虽然马不停蹄,张桂梅只走访完一届学生的家庭。

  有一个学生的家在山顶,仅有一条不到半米宽的山路,路的一边是就是悬崖,走路的话需要6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张桂梅搭乘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当时坐在车上,我都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落悬崖粉身碎骨。”张桂梅回忆说。

  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她摔伤过,还曾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可正是这一次次家访,更加坚定了张桂梅将女子高中继续办下去的信心。她也把教育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了大山。

  而张桂梅的身体却在变差,肺纤维化、肺气肿等疾病日益严重,医生说她的生命可能不会超过两年,但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张桂梅总是笑着说:“感谢每天清晨能够醒来,又能看到新的阳光!”

  改变贫困女孩们的命运

  每天,天还没有亮,张桂梅就佝偻着瘦弱的身子,爬上学校顶层,开始一天的工作。从起床,到出操,再到课间休息,以及晚上睡觉前,小喇叭的声音一直在校园里回响。

  从初建校时的94名学生,到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撑女子高中的还有照亮黑暗的那道“光”。

  女子高中建校半年时,17名老师,9名辞职,只剩下8人。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抹泪:“怎么办?学校是不是办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办公室整理学校的档案。这时她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有5名是党员,加上自己,是6名党员。这给了她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张桂梅的心思很细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只能通过网络授课。她担心老师一个人在教室讲课会孤独,便坐在教室门口陪着她们。后来,张桂梅干脆在门外支了张床。教学楼晚上熄灯,只有讲课的这一层才通电,张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静静地陪着正在讲课的老师。

  12年里,张桂梅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她把全部奖金、各界捐款和自己的大部分工资共计100多万元都捐献给了教育事业。不久前,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成立,这个以张桂梅名字命名的助学会,将把大山里的爱延续下去,帮助更多贫困女孩改变命运。

上一页

下一页

张桂梅:让读书改变贫困女孩的命运

2020-10-09      本刊记者 周晨亮

  为了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无私投身教育事业,帮助大山里的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202077日,云南省高考的第一天,63岁的张桂梅手里拿着小喇叭,给孩子们做上考场前的最后鼓劲。

  “就算再苦再累,只要陪在姑娘们身边给她们信心,让她们尽可能发挥好,这一切就都值得。”张桂梅说。

  身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建校12年,张桂梅和她的教师们带领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从东北到云南的“老师妈妈”

  高考过后,华坪女高又送走一届毕业生。2020年,华坪女高参加高考考生159人,150名超过了本科分数线。其中600分以上的有17人,一本分数线以上的有70人,综合排名丽江市第一名。

  女孩们的命运转折里,离不开张桂梅这个“外乡人”。张桂梅出生在东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到云南支边后,张桂梅与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张桂梅以为那里将会是她最后的归宿,然而天不遂人愿,1996年,她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张桂梅害怕触景伤情,申请从大理调出,转到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张桂梅任教期间,民族中学里的女生不仅数量少,还时不时有女生中途辍学。张桂梅跑进大山,找那些退学女生做家访。和家长们一谈,张桂梅明白了:十几岁的姑娘,已经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张桂梅不甘心,拦不住的,就找到当地的村干部进行沟通;家里太穷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她铁了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女孩子们带回去读书。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张桂梅兼任院长。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的女婴,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她们的“妈妈”。

  民族中学和儿童之家的工作经历让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变三代人的。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张桂梅说。

  为了贫困女孩坚持到底

  华坪县的教育经费本就紧张,专门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在旁人看来是不太现实的想法。从2002年起,张桂梅就开始为这个梦想四处奔波。筹款之路远比张桂梅预想困难许多,她用了五年寒暑假的时间只筹措到1万多元,远远不够开办一所学校需要的资金。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时,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张桂梅穿的裤子居然破了两个洞,她开始追踪张桂梅的事迹。这之后,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张桂梅和她的女高梦在全国传开。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8月,华坪女高建成。

  张桂梅说,这所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的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张桂梅都记在心里。

  学校是建起来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有些学生家的路太难走,车子到不了,张桂梅只能徒步前往。两个假期,虽然马不停蹄,张桂梅只走访完一届学生的家庭。

  有一个学生的家在山顶,仅有一条不到半米宽的山路,路的一边是就是悬崖,走路的话需要6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张桂梅搭乘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当时坐在车上,我都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落悬崖粉身碎骨。”张桂梅回忆说。

  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她摔伤过,还曾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可正是这一次次家访,更加坚定了张桂梅将女子高中继续办下去的信心。她也把教育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了大山。

  而张桂梅的身体却在变差,肺纤维化、肺气肿等疾病日益严重,医生说她的生命可能不会超过两年,但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张桂梅总是笑着说:“感谢每天清晨能够醒来,又能看到新的阳光!”

  改变贫困女孩们的命运

  每天,天还没有亮,张桂梅就佝偻着瘦弱的身子,爬上学校顶层,开始一天的工作。从起床,到出操,再到课间休息,以及晚上睡觉前,小喇叭的声音一直在校园里回响。

  从初建校时的94名学生,到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撑女子高中的还有照亮黑暗的那道“光”。

  女子高中建校半年时,17名老师,9名辞职,只剩下8人。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抹泪:“怎么办?学校是不是办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办公室整理学校的档案。这时她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有5名是党员,加上自己,是6名党员。这给了她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张桂梅的心思很细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只能通过网络授课。她担心老师一个人在教室讲课会孤独,便坐在教室门口陪着她们。后来,张桂梅干脆在门外支了张床。教学楼晚上熄灯,只有讲课的这一层才通电,张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静静地陪着正在讲课的老师。

  12年里,张桂梅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她把全部奖金、各界捐款和自己的大部分工资共计100多万元都捐献给了教育事业。不久前,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成立,这个以张桂梅名字命名的助学会,将把大山里的爱延续下去,帮助更多贫困女孩改变命运。

  • 工作照[1].jpg

    张桂梅在课堂上授课。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 供图

  • IMG_6553.jpg

    2017年高考后,张桂梅与考生们合影。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 供图

  • IMG_5183.jpg

    2015年,张桂梅在云南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蝉战河家访。 摄影 张晓峰

  • 微信图片_20200805101632(2).jpg

    2020年高考首日,张桂梅在操场上给孩子们做考前动员。 华坪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