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544858644711-1.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正文

和张老师一起做“大白”

2022-06-17      本刊记者 董芳

  • 01张老师直播中.jpg

    正在直播的张书嘉。张书嘉是非遗面塑“面人赵”第三代传承人,曾代表中国出访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克罗地亚、老挝等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获得国内外20多个奖项。

  • p50(半黑地)(1).jpg

    随着上海各区封控逐步解除。5月底的一天,张书嘉带着她的面塑作品“大白”开心地走出家门,在外滩拍下这张照片。

  • 33911653624200_.pic_hd.jpg

    学生孙穆珂(8岁)与她的面塑作品。

  • 33941653624201_.pic_hd.jpg

    学生陈涵鸣(16岁)与她的面塑作品。

< >

  2022年5月9日晚上7点,腾讯会议上一场名为“发现美、创造美——面人张老师教你捏‘大白’”的 直播公益讲座如约开播。直播间上限300人全满。黑、白、红、蓝色的粘土在上海面塑非遗传承人张 书嘉手里被揉、捏、搓、捻,灵巧的手指拿着工具挑、拨、按、 粘、嵌,一会儿功夫,手中的黏土就变身为可爱的“大白”(身着防疫工作服的人)。在线上直播间300个小对话框里,是孩子们一起动手做手工的画面。家人与他们共同参与,是300份温馨的亲子时光。

  从2020年开始,张书嘉在“面人张老师”公众号开始做公益网络微课,每周两次坚持教粉丝,特别是小朋友们捏面人和做纸艺汉字拼贴。上海疫情管控期间,上海市民坚持居家共同抗疫一个多月,每周两次的张老师公益网络微课,为粉丝间沟通搭建平台,增添了居家生活趣味,增进了家庭亲子互动。

  张老师的“爱心中转站” 

  从2022年4月1日上海浦西封控开始,张书嘉持续一个月 参与社区抗疫志愿服务,成为一名真的“大白”,也让她切身感受到防疫工作的辛苦。 在志愿服务期间,张书嘉总能收到邻居的求助信息。楼 里有一位新入住日本邻居,因语言不通无法在手机买菜软件上购买食品,家中已“无米下锅”。为此,张书嘉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楼道电梯间用纸箱打造“爱心中转站”,在本楼栋微信群中号召大家把自家多出食品放入“爱心中转站”。没想到邻居们积极相应,只用了十分钟时间就把“爱心中转站”填满了。这样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左邻右舍暂时的食品短缺困难,为大家提供互助的机会。

  张老师的面塑工作室

  张书嘉10岁起便师从面塑大师赵阔明之女赵凤林,是非遗面塑“面人赵”第三代传承人。曾代表中国出访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克罗地亚、老挝等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获得国内外20多个奖项。为专心从事面塑艺术工作,张书嘉2007年辞去国企工作,创办了书嘉手艺中心。

  张书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非遗面塑回归到生活,变成人们,特别是孩子们的爱好,通过面塑,训练和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小猪的眼睛为什么一只在上面一只在下面呢,因为它被撞了一下……”孩子们每做完一件作品,都会给张书嘉讲一个关于作品的小故事。孩子们什么都会试着做,从大熊猫到小猪储蓄罐,从同学到班主任,每一件作品都有令张书嘉惊叹的创意,无拘无束。

  张书嘉希望自己成为非遗面塑传播者。她以“非遗+”概念将传统手工和现代需求相结合,非遗面塑+创意故事,+表达力,+艺术心理等。同时,不断尝试作品的跨界合作,制作非遗面塑饰品、非遗面塑动画、非遗面塑MV等等。这次上海疫情市民居家期间,张书嘉与音乐人合作创作抗疫歌曲MV,幽默的上海话加上活泼可爱的面塑形象,既科普了防疫知识,又让人放松心情。

  如今,张书嘉的工作室与十多所中小学展开了课程合作,非遗面塑开始进入了社区、学校、商圈。而张书嘉培养的“种子学生”大多已“出山”,有的还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澳大利亚的大学和中学课堂开设了面塑手工课。

   (本报道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页

下一页

和张老师一起做“大白”

2022-06-17      本刊记者 董芳

  2022年5月9日晚上7点,腾讯会议上一场名为“发现美、创造美——面人张老师教你捏‘大白’”的 直播公益讲座如约开播。直播间上限300人全满。黑、白、红、蓝色的粘土在上海面塑非遗传承人张 书嘉手里被揉、捏、搓、捻,灵巧的手指拿着工具挑、拨、按、 粘、嵌,一会儿功夫,手中的黏土就变身为可爱的“大白”(身着防疫工作服的人)。在线上直播间300个小对话框里,是孩子们一起动手做手工的画面。家人与他们共同参与,是300份温馨的亲子时光。

  从2020年开始,张书嘉在“面人张老师”公众号开始做公益网络微课,每周两次坚持教粉丝,特别是小朋友们捏面人和做纸艺汉字拼贴。上海疫情管控期间,上海市民坚持居家共同抗疫一个多月,每周两次的张老师公益网络微课,为粉丝间沟通搭建平台,增添了居家生活趣味,增进了家庭亲子互动。

  张老师的“爱心中转站” 

  从2022年4月1日上海浦西封控开始,张书嘉持续一个月 参与社区抗疫志愿服务,成为一名真的“大白”,也让她切身感受到防疫工作的辛苦。 在志愿服务期间,张书嘉总能收到邻居的求助信息。楼 里有一位新入住日本邻居,因语言不通无法在手机买菜软件上购买食品,家中已“无米下锅”。为此,张书嘉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楼道电梯间用纸箱打造“爱心中转站”,在本楼栋微信群中号召大家把自家多出食品放入“爱心中转站”。没想到邻居们积极相应,只用了十分钟时间就把“爱心中转站”填满了。这样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左邻右舍暂时的食品短缺困难,为大家提供互助的机会。

  张老师的面塑工作室

  张书嘉10岁起便师从面塑大师赵阔明之女赵凤林,是非遗面塑“面人赵”第三代传承人。曾代表中国出访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克罗地亚、老挝等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获得国内外20多个奖项。为专心从事面塑艺术工作,张书嘉2007年辞去国企工作,创办了书嘉手艺中心。

  张书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非遗面塑回归到生活,变成人们,特别是孩子们的爱好,通过面塑,训练和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小猪的眼睛为什么一只在上面一只在下面呢,因为它被撞了一下……”孩子们每做完一件作品,都会给张书嘉讲一个关于作品的小故事。孩子们什么都会试着做,从大熊猫到小猪储蓄罐,从同学到班主任,每一件作品都有令张书嘉惊叹的创意,无拘无束。

  张书嘉希望自己成为非遗面塑传播者。她以“非遗+”概念将传统手工和现代需求相结合,非遗面塑+创意故事,+表达力,+艺术心理等。同时,不断尝试作品的跨界合作,制作非遗面塑饰品、非遗面塑动画、非遗面塑MV等等。这次上海疫情市民居家期间,张书嘉与音乐人合作创作抗疫歌曲MV,幽默的上海话加上活泼可爱的面塑形象,既科普了防疫知识,又让人放松心情。

  如今,张书嘉的工作室与十多所中小学展开了课程合作,非遗面塑开始进入了社区、学校、商圈。而张书嘉培养的“种子学生”大多已“出山”,有的还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澳大利亚的大学和中学课堂开设了面塑手工课。

   (本报道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01张老师直播中.jpg

    正在直播的张书嘉。张书嘉是非遗面塑“面人赵”第三代传承人,曾代表中国出访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克罗地亚、老挝等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获得国内外20多个奖项。

  • p50(半黑地)(1).jpg

    随着上海各区封控逐步解除。5月底的一天,张书嘉带着她的面塑作品“大白”开心地走出家门,在外滩拍下这张照片。

  • 33911653624200_.pic_hd.jpg

    学生孙穆珂(8岁)与她的面塑作品。

  • 33941653624201_.pic_hd.jpg

    学生陈涵鸣(16岁)与她的面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