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544858644711-1.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正文

罗伟特 梁立锋 谭慧敏 大湾区里的“现代农夫”

2022-06-24      本刊记者 郑美辰

  • 5.1.jpg

    罗伟特(左)和谭慧敏查看养殖鱼类生长情况。

  • 5.5.jpg

    罗伟特(左)和梁立锋将菜苗植入气雾栽培棚架内。新系统建成那天恰逢港珠澳大桥开通,他们在棚架写下“2018.10.23港珠澳大桥通车纪念”字样留念。

  • 5.15.jpg

    罗伟特向前来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参观的青年介绍“鱼菜共生”研发成果。

< >

  “看到我们种植的蔬菜运送出去,到达许多人的餐桌,这样的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会觉得社会的建设中也有我们一份。”

  六年前,罗伟特、梁立锋和谭慧敏三名香港“90后”来到广东省江门市共同创业。从都市学生到田间农夫,从实验科研到产业落地,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实践,在广阔田野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义无反顾投身新农业

  罗伟特、梁立锋和谭慧敏分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树仁大学,主修工商管理、酒店管理和新闻学专业。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就读,所学专业也并非农业,但因为对环保话题的共同关注,他们大学时就一起组建天台农场兴趣小组,在天台上开展农务种植和鱼菜共生种养实验。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把鱼池里富营养的水体经过过滤、生物分解、酸碱调控、细菌转化等处理后用于蔬菜种植,植物吸收养分后净化水体,植物残根还能给鱼类食用,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

  随着实验规模一步步扩大,狭小的天台再也无法满足研发需求。但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找到一个能够完成研发、量产的基地,三人费了不少力气,最终还是落空。

  2016年大学毕业后,三人带着计划书接连辗转中山、惠州、佛山等城市的农业园区,最终来到了江门。江门农业发展成就显著,设施条件和产业链都很完善,同时又是著名侨乡,与港澳联系密切、文化相融,营商环境开放自由,为农业科创营造了广阔空间。在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他们不仅免费获得了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还申请到了5万元启动资金,成为当地扶持农村和农业建设项目之一。“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是江门‘收留’了我们,提供了土地和资金帮助,并且为项目配备了本地资深的农业专家指导。”

  一切就绪后,三人分工也明确起来:谭慧敏养鱼,罗伟特种菜,梁立锋负责生态系统的设计和搭建。听到堂堂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打算在内地的农田创业时,身边不少人都非常惊讶。“没有经验,没有技术,也没有收入,只有一腔热情,家人朋友都很不理解。”梁立锋说,“他们觉得农业就是在烈日下锄地,10个人里9个半都持反对态度。”但三人坚信现代农业会是一片蓝海,而且市场调查和盈利预算也显示了项目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在挫折中汲取力量

  2017年8月23日,强台风“天鸽”袭卷珠三角地区,蔬菜大棚一夜间被夷为平地,所有实验设备和成果付诸东流,三个人足足一星期都没缓过神,只能互相鼓励安慰。台风过境后,基地重新给了他们两个200平方米的玻璃智能实验大棚,三人决定趁此机会重新设计鱼菜共生的水循环系统,采用平面管道种植与立体气雾栽培并行的水培种植方式。很快,他们亲自设计的量产型智能鱼菜共生温室开始建设,但整个过程的漫长和辛苦远超想象。为了保证建设质量,白天他们加入施工队伍,一起搬砖、砌鱼池、接水管、贴瓷砖、编织铁网;下午工人下班后,再总结当天的施工进度,晚上一起讨论和修改设计、订购建材、规划分工,“每天早上起床都感觉全身酸痛”。“筑梦”的过程虽累,但看着温室一点一点展现雏形,他们的心里很甜,“新系统规避了以前有问题的环节,各种蔬菜长势都比以前好了很多”。家人看到他们的努力成果也慢慢改变了态度,“我妈妈经常在朋友圈分享现代农业的文章,爸爸的微信头像就是一颗由我们种出的白白胖胖的蔬菜。”梁立锋说。

  2019年5月,团队正式成立了广东天菜农业有限公司(下称“天菜农业”),运营鱼菜共生项目,主要在粤港澳三地线上线下销售有机蔬菜。在开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孵化

  支持下,天菜农业申请了包括“农用自动清洗过滤器和双重基质的蔬菜育苗方法”在内的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鱼菜共生生产系统;相比国外传统技术,气雾栽培蔬菜年产量提升206%,变动生产成本降低83% ;与普通蔬菜相比,在盲测中的获选率为95%。天菜农业不仅填补了华南地区“鱼菜共生”基础应用数据的空白,更凭着不断提升的蔬菜质量与产量使建成的蔬菜基地获得了“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资质。“看到我们种植的蔬菜每日数十吨运送出去,到达许多人的餐桌上。这样的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我会觉得社会建设中也有我们一份。”罗伟特说。

  与大湾区一同成长

  在江门创业的6年,也是他们和大湾区一同成长的6年,见证了很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奇迹,从中受益良多。从都市学生到田间农夫,大湾区带给三人的最大感受是空间特别大,不只是做实验和建设的空间,更是未来发展的空间。

  2021年12月,“鱼菜共生”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江门省开平市赤坎镇,投资额650万元,新建成的绿色农业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将达约500亩,其中300亩种植优质水稻,200亩种植蔬菜。为了向更多人推介“鱼菜共生”创业成果、助力推广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创新,他们还义务组织40多个港澳院校与青年团体到江门参观交流,以自身创业经历向约8000名港澳青年宣传大湾区创新创业利好政策。疫情期间,团队也多次举办线上分享会,累计吸引超过6万人次观看。“我们的分享让许多港澳青年看到了大湾区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也看到了自身发展更多的可能,希望借此帮助更多人在大湾区找到属于自己的机遇。”梁立锋说,未来团队将继续扎根江门,辐射大湾区,把优质农产品销售到更多城市。

  如今,谭慧敏已经在江门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罗伟特和梁立锋都在江门买了房子,平常在香港江门两地间穿梭。“江门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继续扎根这片热土,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页

下一页

罗伟特 梁立锋 谭慧敏 大湾区里的“现代农夫”

2022-06-24      本刊记者 郑美辰

  “看到我们种植的蔬菜运送出去,到达许多人的餐桌,这样的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会觉得社会的建设中也有我们一份。”

  六年前,罗伟特、梁立锋和谭慧敏三名香港“90后”来到广东省江门市共同创业。从都市学生到田间农夫,从实验科研到产业落地,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实践,在广阔田野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义无反顾投身新农业

  罗伟特、梁立锋和谭慧敏分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树仁大学,主修工商管理、酒店管理和新闻学专业。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就读,所学专业也并非农业,但因为对环保话题的共同关注,他们大学时就一起组建天台农场兴趣小组,在天台上开展农务种植和鱼菜共生种养实验。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把鱼池里富营养的水体经过过滤、生物分解、酸碱调控、细菌转化等处理后用于蔬菜种植,植物吸收养分后净化水体,植物残根还能给鱼类食用,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

  随着实验规模一步步扩大,狭小的天台再也无法满足研发需求。但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找到一个能够完成研发、量产的基地,三人费了不少力气,最终还是落空。

  2016年大学毕业后,三人带着计划书接连辗转中山、惠州、佛山等城市的农业园区,最终来到了江门。江门农业发展成就显著,设施条件和产业链都很完善,同时又是著名侨乡,与港澳联系密切、文化相融,营商环境开放自由,为农业科创营造了广阔空间。在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他们不仅免费获得了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还申请到了5万元启动资金,成为当地扶持农村和农业建设项目之一。“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是江门‘收留’了我们,提供了土地和资金帮助,并且为项目配备了本地资深的农业专家指导。”

  一切就绪后,三人分工也明确起来:谭慧敏养鱼,罗伟特种菜,梁立锋负责生态系统的设计和搭建。听到堂堂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打算在内地的农田创业时,身边不少人都非常惊讶。“没有经验,没有技术,也没有收入,只有一腔热情,家人朋友都很不理解。”梁立锋说,“他们觉得农业就是在烈日下锄地,10个人里9个半都持反对态度。”但三人坚信现代农业会是一片蓝海,而且市场调查和盈利预算也显示了项目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在挫折中汲取力量

  2017年8月23日,强台风“天鸽”袭卷珠三角地区,蔬菜大棚一夜间被夷为平地,所有实验设备和成果付诸东流,三个人足足一星期都没缓过神,只能互相鼓励安慰。台风过境后,基地重新给了他们两个200平方米的玻璃智能实验大棚,三人决定趁此机会重新设计鱼菜共生的水循环系统,采用平面管道种植与立体气雾栽培并行的水培种植方式。很快,他们亲自设计的量产型智能鱼菜共生温室开始建设,但整个过程的漫长和辛苦远超想象。为了保证建设质量,白天他们加入施工队伍,一起搬砖、砌鱼池、接水管、贴瓷砖、编织铁网;下午工人下班后,再总结当天的施工进度,晚上一起讨论和修改设计、订购建材、规划分工,“每天早上起床都感觉全身酸痛”。“筑梦”的过程虽累,但看着温室一点一点展现雏形,他们的心里很甜,“新系统规避了以前有问题的环节,各种蔬菜长势都比以前好了很多”。家人看到他们的努力成果也慢慢改变了态度,“我妈妈经常在朋友圈分享现代农业的文章,爸爸的微信头像就是一颗由我们种出的白白胖胖的蔬菜。”梁立锋说。

  2019年5月,团队正式成立了广东天菜农业有限公司(下称“天菜农业”),运营鱼菜共生项目,主要在粤港澳三地线上线下销售有机蔬菜。在开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孵化

  支持下,天菜农业申请了包括“农用自动清洗过滤器和双重基质的蔬菜育苗方法”在内的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鱼菜共生生产系统;相比国外传统技术,气雾栽培蔬菜年产量提升206%,变动生产成本降低83% ;与普通蔬菜相比,在盲测中的获选率为95%。天菜农业不仅填补了华南地区“鱼菜共生”基础应用数据的空白,更凭着不断提升的蔬菜质量与产量使建成的蔬菜基地获得了“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资质。“看到我们种植的蔬菜每日数十吨运送出去,到达许多人的餐桌上。这样的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我会觉得社会建设中也有我们一份。”罗伟特说。

  与大湾区一同成长

  在江门创业的6年,也是他们和大湾区一同成长的6年,见证了很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奇迹,从中受益良多。从都市学生到田间农夫,大湾区带给三人的最大感受是空间特别大,不只是做实验和建设的空间,更是未来发展的空间。

  2021年12月,“鱼菜共生”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江门省开平市赤坎镇,投资额650万元,新建成的绿色农业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将达约500亩,其中300亩种植优质水稻,200亩种植蔬菜。为了向更多人推介“鱼菜共生”创业成果、助力推广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创新,他们还义务组织40多个港澳院校与青年团体到江门参观交流,以自身创业经历向约8000名港澳青年宣传大湾区创新创业利好政策。疫情期间,团队也多次举办线上分享会,累计吸引超过6万人次观看。“我们的分享让许多港澳青年看到了大湾区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也看到了自身发展更多的可能,希望借此帮助更多人在大湾区找到属于自己的机遇。”梁立锋说,未来团队将继续扎根江门,辐射大湾区,把优质农产品销售到更多城市。

  如今,谭慧敏已经在江门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罗伟特和梁立锋都在江门买了房子,平常在香港江门两地间穿梭。“江门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继续扎根这片热土,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5.1.jpg

    罗伟特(左)和谭慧敏查看养殖鱼类生长情况。

  • 5.5.jpg

    罗伟特(左)和梁立锋将菜苗植入气雾栽培棚架内。新系统建成那天恰逢港珠澳大桥开通,他们在棚架写下“2018.10.23港珠澳大桥通车纪念”字样留念。

  • 5.15.jpg

    罗伟特向前来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参观的青年介绍“鱼菜共生”研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