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 >> 正文

西藏眼科医师能力建设纪行

2019-08-14      本刊记者 段崴 摄影报道

  • DUAN4480.jpg

    得知内地的专家来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进行义诊,在门外候诊的患者向诊室内张望。

  • DUAN4460.jpg

    魏文斌教授用裂隙灯检查患者的眼底。

  • DUAN4135.jpg

    拉萨贡嘎机场,前来迎接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医生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教授魏文斌献上哈达。

  • DW__9710.jpg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教授李筱荣就“青光眼的诊治及眼前段手术治疗”进行专题讲座。

  • DUAN4810.jpg

    义诊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教授刘庆淮向患者讲解病理。

  • DW__9793.jpg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教授徐海峰就“眼 底血管造影技术规范与读片技巧”进行专题讲座。

  • DW__9997.jpg

    藏医院眼科门诊楼里人头攒动。刘庆淮教授介绍说:“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患者之多还是出乎我们的预料。”

  • DW__9899.jpg

    藏医院眼科主任次旦央吉来往于各个诊室,不停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 DW__9257.jpg

    藏医院眼科医生珍吉单诺在为患者进行诊察。随着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在藏医院挂牌,藏医院越来越重视本地医生的培养工作。

  • DUAN4631.jpg

    徐海峰教授在为患者进行视网膜光凝手术。

  • DW__0055.jpg

    魏文斌教授在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实施手术。

  • DW__9571.jpg

    藏医院护士次吉达珍在认真倾听内地专家的讲座。

  • DW__9737.jpg

    讨论交流环节,来自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的小达娃在提问。

  • DUAN5983.jpg

    为患者成功实施手术后,魏文斌教授(前左二)与次旦央吉(前右一)等合影留念。

  • DW__9417.jpg

    义诊期间,刘庆淮教授与患者进行交流。

  • DUAN5896.jpg

    手术结束后,魏文斌教授向患者白玛色珍叮嘱注意事项。

< >

  来自北京、天津、南京、青岛的四位国内顶级眼科专家相聚拉萨,为西藏6个地(市)的70多位医务工作者进行课堂培训、临床示教,以期提升西藏基层眼科医疗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因为航班实际用时比原计划缩短了很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魏文斌教授提前降落在了拉萨贡嘎机场,这让前来迎接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同事们有些措手不及。魏文斌打电话让他们不用着急,还嘱咐他们注意行车安全。“正好趁这个时间先适应一下高原的环境。同样做一台手术,在高原上消耗的体力要大得多。”魏文斌说。

  这是魏文斌第8次进藏开展医疗活动,尤其是近些年,他几乎每年都要来一次西藏。“青藏高原地区因紫外线辐射强,是中国眼睛疾病的高发区,患盲率约1.4%,其中白内障大概占50.7%。白内障发病年龄相比内地其他地区要早10岁左右。随着这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诱发的视网膜静、动脉阻塞等疾病数量也在明显增加。而目前西藏只有70多名专业眼科医生,远不能满足区内的眼疾治疗需求。”魏文斌介绍说。

  他此行是参加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的“西藏眼科医师能力建设项目”活动,并担任专家组组长。活动由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承办,艾尔建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活动通过邀请内地眼科专家赴西藏举办培训班、临床示教、选派西藏眼科医生赴内地医院进修、利用现有设备开展眼科远程诊疗等方式,培训当地眼科医生,提高眼科服务技能和水平。

  专家组由来自内地的四位顶级眼科医生组成,其他三位分别是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教授李筱荣、江苏省人民医院教授刘庆淮和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教授徐海峰。“内地专家的授课让我们不断进步,加上自身的努力,相信我们能为西藏人民提供越来越好的医疗服务。”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白玛央珍说。

  西藏眼科医疗的发展

  现任主任次旦央吉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的建科“元老”,见证了各地专家对西藏医疗事业发展的帮助,也见证了西藏藏医院眼科的发展历程。“1988年,我19岁,进入藏医院工作。那个时候院里还没有眼科,只有‘大外科’,进行一部分涉及眼部疾病的诊治。为了满足病患的需求,1990年,藏医院眼科成立,那时全科只有3位医生。在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大力援助下,藏医院眼科逐渐发展起来,人才聚集,直至2018年,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在藏医院挂牌。”次旦央吉说,“与此同时,西藏眼疾病人的数量也在增加,疾病的种类呈现多样化,对我们医生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魏文斌与次旦央吉已经相识了十五年,他说:“每次到藏医院,都能看到发展变化。医生和护士的求知欲很强,对病人非常友善,这对我们内地来的医生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对于教学,魏文斌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要‘带’着做,而不是‘帮’着做,这样,医生自身的‘造血’能力才能激发出来,才能进步得更快。”

  藏医院眼科门诊楼里人头攒动,次旦央吉主任脚步匆匆,来往于各个诊室,不停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内地四位专家的义诊活动也在同步展开。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教授徐海峰是第一次上高原,初体验带给她的感触颇深。“昨天一夜没有睡着,胸闷,头疼得要裂开。”但是换上白大褂的她却又变得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询问病人情况,用裂隙灯检查病人眼底,查看各种造影图像,实施视网膜光凝手术……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

  眼科护士长格桑央宗在一旁帮忙调试各种设备,有时还要充当翻译的角色。“以前是在手术室做护士,病人手术结束了,推出去,彼此交往不多。2015年,我通过竞聘来到眼科担任护士长,感触越来越深。病人恢复了光明,经常拉着我们的手感谢个不停,那个时候觉得特别自豪,特别有成就感。”1983年出生的她不觉流下了眼泪,“我今后想在眼科这个方向上好好发展。以前我们科只有门诊,自治区眼科中心成立后,我们也有了病房,护理这一部分内容会加入进来,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理论与实操的结合

  授课是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专家组在培训班上开展了数个专题讲座,如青光眼诊治、视网膜血管阻塞诊断与治疗规范、眼底血管造影技术规范化、眼科OCT的临床应用,以及糖皮质激素在眼科的应用等。

  雄伟的布达拉宫脚下,一群眼科同道把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来自内地的专家针对自己专项研究的领域,深入浅出进行讲解。70多位西藏医务工作者认真听讲,还与专家就相关课题深入交流。

  小达娃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2004年,她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毕业进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医学工作,2006年,转入眼科。老家在山南的她说自己从事医疗工作源自家庭的影响,她的父亲就是一位内科医生。而选择在眼科领域深造,则更源自她心中的一份使命感。“收获很大,专家们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平时诊治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也得到了解答。”

  授课后的分享交流环节,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教授李筱荣颇有感触。“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作为医生,我们要说,眼科发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落后。”

  专家组在拉萨期间还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手术。今年60岁的白玛色珍退休前是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护士,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她右眼视力障碍,生活极度不便。虽然她从事过多年医护工作,但是当自己躺在手术台上时,不免还是会有些紧张。魏文斌教授在与她进行术前谈话时尽量舒缓她的情绪,将病理和手术方案都进行了详细介绍。手术的过程很顺利,结束后,魏文斌还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走出手术室,白玛色珍拉着魏文斌的手放在自己的额头上,久久不肯松开。“等康复了,首先要做的是送孙女到北京的西藏班读中学,然后跟老伴一起到全国各地转转。”白玛色珍说。

  魏文斌坦陈,这一类手术对于西藏本地医生来讲有一定难度,但是通过努力学习和钻研,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的治疗是完全可以在区内实现的。另外,医生要做好“防大于治”的宣讲工作。

  “要解读好‘大健康’的理念,健康问题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做全身的综合评估。眼病,病灶出在眼睛上,但是源头可能来自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另外,要加大西藏本地眼科医生的培养力度,加强自身‘造血’能力,扩充县一级医院专业眼科医生的数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百姓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魏文斌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西藏眼科医师能力建设纪行

2019-08-14      本刊记者 段崴 摄影报道

  来自北京、天津、南京、青岛的四位国内顶级眼科专家相聚拉萨,为西藏6个地(市)的70多位医务工作者进行课堂培训、临床示教,以期提升西藏基层眼科医疗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因为航班实际用时比原计划缩短了很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魏文斌教授提前降落在了拉萨贡嘎机场,这让前来迎接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同事们有些措手不及。魏文斌打电话让他们不用着急,还嘱咐他们注意行车安全。“正好趁这个时间先适应一下高原的环境。同样做一台手术,在高原上消耗的体力要大得多。”魏文斌说。

  这是魏文斌第8次进藏开展医疗活动,尤其是近些年,他几乎每年都要来一次西藏。“青藏高原地区因紫外线辐射强,是中国眼睛疾病的高发区,患盲率约1.4%,其中白内障大概占50.7%。白内障发病年龄相比内地其他地区要早10岁左右。随着这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诱发的视网膜静、动脉阻塞等疾病数量也在明显增加。而目前西藏只有70多名专业眼科医生,远不能满足区内的眼疾治疗需求。”魏文斌介绍说。

  他此行是参加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的“西藏眼科医师能力建设项目”活动,并担任专家组组长。活动由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承办,艾尔建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活动通过邀请内地眼科专家赴西藏举办培训班、临床示教、选派西藏眼科医生赴内地医院进修、利用现有设备开展眼科远程诊疗等方式,培训当地眼科医生,提高眼科服务技能和水平。

  专家组由来自内地的四位顶级眼科医生组成,其他三位分别是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教授李筱荣、江苏省人民医院教授刘庆淮和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教授徐海峰。“内地专家的授课让我们不断进步,加上自身的努力,相信我们能为西藏人民提供越来越好的医疗服务。”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白玛央珍说。

  西藏眼科医疗的发展

  现任主任次旦央吉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的建科“元老”,见证了各地专家对西藏医疗事业发展的帮助,也见证了西藏藏医院眼科的发展历程。“1988年,我19岁,进入藏医院工作。那个时候院里还没有眼科,只有‘大外科’,进行一部分涉及眼部疾病的诊治。为了满足病患的需求,1990年,藏医院眼科成立,那时全科只有3位医生。在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大力援助下,藏医院眼科逐渐发展起来,人才聚集,直至2018年,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在藏医院挂牌。”次旦央吉说,“与此同时,西藏眼疾病人的数量也在增加,疾病的种类呈现多样化,对我们医生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魏文斌与次旦央吉已经相识了十五年,他说:“每次到藏医院,都能看到发展变化。医生和护士的求知欲很强,对病人非常友善,这对我们内地来的医生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对于教学,魏文斌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要‘带’着做,而不是‘帮’着做,这样,医生自身的‘造血’能力才能激发出来,才能进步得更快。”

  藏医院眼科门诊楼里人头攒动,次旦央吉主任脚步匆匆,来往于各个诊室,不停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内地四位专家的义诊活动也在同步展开。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教授徐海峰是第一次上高原,初体验带给她的感触颇深。“昨天一夜没有睡着,胸闷,头疼得要裂开。”但是换上白大褂的她却又变得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询问病人情况,用裂隙灯检查病人眼底,查看各种造影图像,实施视网膜光凝手术……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

  眼科护士长格桑央宗在一旁帮忙调试各种设备,有时还要充当翻译的角色。“以前是在手术室做护士,病人手术结束了,推出去,彼此交往不多。2015年,我通过竞聘来到眼科担任护士长,感触越来越深。病人恢复了光明,经常拉着我们的手感谢个不停,那个时候觉得特别自豪,特别有成就感。”1983年出生的她不觉流下了眼泪,“我今后想在眼科这个方向上好好发展。以前我们科只有门诊,自治区眼科中心成立后,我们也有了病房,护理这一部分内容会加入进来,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理论与实操的结合

  授课是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专家组在培训班上开展了数个专题讲座,如青光眼诊治、视网膜血管阻塞诊断与治疗规范、眼底血管造影技术规范化、眼科OCT的临床应用,以及糖皮质激素在眼科的应用等。

  雄伟的布达拉宫脚下,一群眼科同道把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来自内地的专家针对自己专项研究的领域,深入浅出进行讲解。70多位西藏医务工作者认真听讲,还与专家就相关课题深入交流。

  小达娃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2004年,她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毕业进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医学工作,2006年,转入眼科。老家在山南的她说自己从事医疗工作源自家庭的影响,她的父亲就是一位内科医生。而选择在眼科领域深造,则更源自她心中的一份使命感。“收获很大,专家们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平时诊治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也得到了解答。”

  授课后的分享交流环节,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教授李筱荣颇有感触。“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作为医生,我们要说,眼科发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落后。”

  专家组在拉萨期间还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手术。今年60岁的白玛色珍退休前是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护士,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她右眼视力障碍,生活极度不便。虽然她从事过多年医护工作,但是当自己躺在手术台上时,不免还是会有些紧张。魏文斌教授在与她进行术前谈话时尽量舒缓她的情绪,将病理和手术方案都进行了详细介绍。手术的过程很顺利,结束后,魏文斌还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走出手术室,白玛色珍拉着魏文斌的手放在自己的额头上,久久不肯松开。“等康复了,首先要做的是送孙女到北京的西藏班读中学,然后跟老伴一起到全国各地转转。”白玛色珍说。

  魏文斌坦陈,这一类手术对于西藏本地医生来讲有一定难度,但是通过努力学习和钻研,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的治疗是完全可以在区内实现的。另外,医生要做好“防大于治”的宣讲工作。

  “要解读好‘大健康’的理念,健康问题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做全身的综合评估。眼病,病灶出在眼睛上,但是源头可能来自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另外,要加大西藏本地眼科医生的培养力度,加强自身‘造血’能力,扩充县一级医院专业眼科医生的数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百姓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魏文斌说。

  • DUAN4480.jpg

    得知内地的专家来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进行义诊,在门外候诊的患者向诊室内张望。

  • DUAN4460.jpg

    魏文斌教授用裂隙灯检查患者的眼底。

  • DUAN4135.jpg

    拉萨贡嘎机场,前来迎接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医生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教授魏文斌献上哈达。

  • DW__9710.jpg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教授李筱荣就“青光眼的诊治及眼前段手术治疗”进行专题讲座。

  • DUAN4810.jpg

    义诊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教授刘庆淮向患者讲解病理。

  • DW__9793.jpg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教授徐海峰就“眼 底血管造影技术规范与读片技巧”进行专题讲座。

  • DW__9997.jpg

    藏医院眼科门诊楼里人头攒动。刘庆淮教授介绍说:“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患者之多还是出乎我们的预料。”

  • DW__9899.jpg

    藏医院眼科主任次旦央吉来往于各个诊室,不停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 DW__9257.jpg

    藏医院眼科医生珍吉单诺在为患者进行诊察。随着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在藏医院挂牌,藏医院越来越重视本地医生的培养工作。

  • DUAN4631.jpg

    徐海峰教授在为患者进行视网膜光凝手术。

  • DW__0055.jpg

    魏文斌教授在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实施手术。

  • DW__9571.jpg

    藏医院护士次吉达珍在认真倾听内地专家的讲座。

  • DW__9737.jpg

    讨论交流环节,来自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的小达娃在提问。

  • DUAN5983.jpg

    为患者成功实施手术后,魏文斌教授(前左二)与次旦央吉(前右一)等合影留念。

  • DW__9417.jpg

    义诊期间,刘庆淮教授与患者进行交流。

  • DUAN5896.jpg

    手术结束后,魏文斌教授向患者白玛色珍叮嘱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