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

2020-08-17      王伟 摄影报道

  • 第一部分 (38).jpg

    鄂温克猎民古革军在大兴安岭腹地的原始森林中找寻走失的驯鹿。(2017年8月)

  • 安塔布(生于1944年)《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系列》王伟.jpg

    安塔布(生于1944年) 2018年

  • 玛尼(生于1950年)《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系列》王伟.jpg

    玛尼(生于1950年) 2018年

  • 布冬霞(生于1976年)《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系列》王伟.jpg

    布冬霞(生于1976年) 2018年

  • 索彬(生于1981年)《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系列》王伟.jpg

    索彬(生于1981年) 2018年

  • 第一部分 (2).jpg

    鄂温克猎民索玉兰在山下的定居点内烤制当地民族传统主食“列巴”。(2018年10月)

  • 第一部分 (5).jpg

    鄂温克猎民索宾在用“鹿哨”召唤野驯鹿。(2018年7月)

  • 第一部分 (15)(1).jpg

    鄂温克猎民柳霞抱着一头刚降生不久的驯鹿幼崽。(2018年8月)

< >

  鄂温克族是中国北方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意为“杨树茂盛的地方”。17世纪中叶,使鹿鄂温克人从贝加尔湖流域的勒拿河一带,游猎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在大兴安岭密林中靠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使鹿鄂温克人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历史上被称为“使鹿部落”,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中国境内目前唯一饲养驯鹿和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

  随着现代文明的加速推进,使鹿鄂温克人的人口数量及其生存的“文化环境”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今,只有极少一部分使鹿鄂温克人保留着较为原始、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

  2013年,媒体人王伟受邀前往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进行采访拍摄。使鹿鄂温克人生产生活中透露出的原始、神秘和独特的文化气息令他很受触动。职业的敏感性让王伟意识到这是一种濒危的文化形态,便萌生了利用影像媒介为后人留下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想法。这也揭开了“敖鲁古雅影像之旅”的序幕。此后的几年中,王伟先后九次深入“驯鹿部落”进行考察调研。他借鉴影像人类学中的田野考察法,在不同季节深入使鹿鄂温克人居住地,将自己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他还融入了自己对使鹿鄂温克人的理解,通过艺术摄影与纪实摄影的镜头语言,为使鹿鄂温克人创作时代肖像。

  2018年,该影像创作项目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立项资助。

  在民族肖像部分的拍摄中,他选择利用大画幅相机(4×5英寸)和黑白胶片这一传统的记录方式进行创作。大画幅相机的特性在于无可比拟的视觉震撼力,尤其在展现人物肖像方面,人物面部的皮肤纹理、表情细节都能清晰地展现出来,带来一种令人深思的力量。

  当问及为何选择古典湿版摄影术时,王伟表示其实是受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启发,他曾在《摄影小史》谈到早期相片时说:“这些相片虽然朴实单纯,与晚近的相片比起来能够产生更深刻更持久的影响力,曝光过程使得被摄者并非活‘出’了留影的瞬间之外,而是活‘入’了其中,在长时间的曝光过程里,他们仿佛进到影像里头定居了;这些老照片与快拍照的暂留掠影形成了绝对的对比……早期的相片,一切都是为了流传久远,这也正是湿版摄影术的魅力所在。”简单来说就是,古典湿板摄影术由于感光材料的不确定性和成像的缓慢过程,使得作品中的人物肖像具有了独特的美感和历史的厚重感。正如使鹿鄂温克人弥足珍贵的民族面孔,独特、稀有、充满历史感。同时,王伟也想借以这种古典的摄影方式向历史致敬。

  影像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王伟希望这一影像创作项目能为今后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的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他计划将敖鲁古雅使鹿文化这一题材继续做下去,因为有太多有价值的民族文化现象需要去记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

2020-08-17      王伟 摄影报道

  鄂温克族是中国北方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意为“杨树茂盛的地方”。17世纪中叶,使鹿鄂温克人从贝加尔湖流域的勒拿河一带,游猎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在大兴安岭密林中靠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使鹿鄂温克人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历史上被称为“使鹿部落”,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中国境内目前唯一饲养驯鹿和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

  随着现代文明的加速推进,使鹿鄂温克人的人口数量及其生存的“文化环境”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今,只有极少一部分使鹿鄂温克人保留着较为原始、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

  2013年,媒体人王伟受邀前往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进行采访拍摄。使鹿鄂温克人生产生活中透露出的原始、神秘和独特的文化气息令他很受触动。职业的敏感性让王伟意识到这是一种濒危的文化形态,便萌生了利用影像媒介为后人留下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想法。这也揭开了“敖鲁古雅影像之旅”的序幕。此后的几年中,王伟先后九次深入“驯鹿部落”进行考察调研。他借鉴影像人类学中的田野考察法,在不同季节深入使鹿鄂温克人居住地,将自己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他还融入了自己对使鹿鄂温克人的理解,通过艺术摄影与纪实摄影的镜头语言,为使鹿鄂温克人创作时代肖像。

  2018年,该影像创作项目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立项资助。

  在民族肖像部分的拍摄中,他选择利用大画幅相机(4×5英寸)和黑白胶片这一传统的记录方式进行创作。大画幅相机的特性在于无可比拟的视觉震撼力,尤其在展现人物肖像方面,人物面部的皮肤纹理、表情细节都能清晰地展现出来,带来一种令人深思的力量。

  当问及为何选择古典湿版摄影术时,王伟表示其实是受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启发,他曾在《摄影小史》谈到早期相片时说:“这些相片虽然朴实单纯,与晚近的相片比起来能够产生更深刻更持久的影响力,曝光过程使得被摄者并非活‘出’了留影的瞬间之外,而是活‘入’了其中,在长时间的曝光过程里,他们仿佛进到影像里头定居了;这些老照片与快拍照的暂留掠影形成了绝对的对比……早期的相片,一切都是为了流传久远,这也正是湿版摄影术的魅力所在。”简单来说就是,古典湿板摄影术由于感光材料的不确定性和成像的缓慢过程,使得作品中的人物肖像具有了独特的美感和历史的厚重感。正如使鹿鄂温克人弥足珍贵的民族面孔,独特、稀有、充满历史感。同时,王伟也想借以这种古典的摄影方式向历史致敬。

  影像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王伟希望这一影像创作项目能为今后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的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他计划将敖鲁古雅使鹿文化这一题材继续做下去,因为有太多有价值的民族文化现象需要去记录。

  • 第一部分 (38).jpg

    鄂温克猎民古革军在大兴安岭腹地的原始森林中找寻走失的驯鹿。(2017年8月)

  • 安塔布(生于1944年)《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系列》王伟.jpg

    安塔布(生于1944年) 2018年

  • 玛尼(生于1950年)《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系列》王伟.jpg

    玛尼(生于1950年) 2018年

  • 布冬霞(生于1976年)《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系列》王伟.jpg

    布冬霞(生于1976年) 2018年

  • 索彬(生于1981年)《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系列》王伟.jpg

    索彬(生于1981年) 2018年

  • 第一部分 (2).jpg

    鄂温克猎民索玉兰在山下的定居点内烤制当地民族传统主食“列巴”。(2018年10月)

  • 第一部分 (5).jpg

    鄂温克猎民索宾在用“鹿哨”召唤野驯鹿。(2018年7月)

  • 第一部分 (15)(1).jpg

    鄂温克猎民柳霞抱着一头刚降生不久的驯鹿幼崽。(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