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他们,和特区一同成长

2020-08-26      来源: 新华网

  • 1126412216_1598365626955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1984年,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施工设计者之一、28岁的罗君东在施工现场留影(新华社记者刘玉生摄);右图为2018年12月5日在深圳市福田区家中拍摄的罗君东(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1982年,原本在湖北中建三局工作的罗君东跟随单位来到深圳,参与深圳国贸大厦工程的建设。他担任滑模技术负责人,多次试验后,与团队一起成功完成施工,创造“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完工后,罗君东留在了深圳,参与了深圳发展中心大厦、深圳大剧院等地标建筑的建设。从边陲农业县到现在这样一座世界瞩目的大城市,罗君东经历了整个过程。“深圳给了年轻的我一个机会,也一直在给年轻人机会。”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6984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12年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的蔡丽欣(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21日,身着工作服的蔡丽欣在深圳街头(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外卖送餐员蔡丽欣来自广东汕尾陆丰,2011年跟随姐姐离开家乡,来到深圳成为手机厂流水线上的一员。2016年,蔡丽欣选择成为一名外卖送餐员。“每天骑着车在这座城市里穿梭,享受深圳蓝天绿树的同时为大家提供服务,就是最幸福的事。”
    “来了就是深圳人”。从1980年设立特区时不到3万人口,到如今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深圳成为我国最大移民城市。这里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追梦、奋斗、扎根,与特区一同成长。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014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09年刚入职顺丰的汪勤金在仓库内留影(新华社发);下图为2019年2月20日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停机坪顺丰航空飞机内拍摄的汪勤金(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32岁的汪勤金来自江西乐平市。2009年,从太原科技大学毕业的他来到深圳,找工作时被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千里马”储备人才项目所吸引,随即决定加入顺丰,并应聘成为一名仓管员。2010年公司开启了第一次内部招飞。他通过层层选拔和考核成功当上了飞行员,于2013年开启飞行生涯,2019年成为机长带队飞行。八年来,他驾驶飞机安全飞行了3800小时,运送快递近3.5万吨。“从仓管员到飞行员,工装变了,初心不改。深圳的追梦之旅,成就了许许多多的平凡追梦人。”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044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82年,翁纯贤在深圳蛇口的凯达玩具厂拿着玩偶留影(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21日,翁纯贤在深圳蛇口一个创意园内拿着90年代购买的大哥大和凯达玩具厂的玩具留影(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1982年,香港一家公司在深圳投资开玩具厂,到广东汕头招聘工人。高中毕业的翁纯贤和同乡一起来到深圳蛇口工业区,进入凯达玩具厂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员。在蛇口的日子里,翁纯贤在业余时间进修学习,买房安家,也用赚来的钱为自己和家乡的亲人改善生活。离开凯达后,她读了大学,进入玻璃行业,走上管理岗位,直到今年退休。当年一起来的打工妹也有一半留在了深圳,许多都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075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99年韦伟和夫人陈榕在深圳市中心医院开业庆典时留影(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15日,夫妻二人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留影(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1998年,来自河南新乡的韦伟,从同济医科大学博士毕业以后,在媒体上看到深圳中心区城市建设和规划,决定来这座城市开启新的生活。1999年,深圳市中心医院开业,他成为医院一名普外科医生。2001年,医院更名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4年,韦伟牵头成立了医院的甲状腺、乳腺外科。2020年,科室被评为深圳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深圳教会了我如何向青年人学习。深圳是一个不断让人进步的地方,当走到一个平台的时候,它会给你搭个梯子,再到一个新的平台上。”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107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2012年龙忠良与自己开的出租车合影(新华社发);右图为2020年8月17日,龙忠良与自己开的纯电动出租车合影(新华社记者赵瑞希摄)。
    1997年,龙忠良从湖南攸县来深圳。在家具厂工作一段时间后,2000年他转行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年少时就对英语感兴趣,梦想当翻译的龙忠良,一直坚持自学英语。随着外国乘客越来越多,他的英语也有了用武之地。2018年,龙忠良的燃油车换成了纯电动车。车辆变了,热心的服务不变,龙忠良在车轮上见证了深圳的变化。龙忠良入选2019年鹏城十大最美的哥的姐。“这个城市发展得太快了,也给了来这里的人很多机会。把一个工作做到极致,行行出状元。”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135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03年翟留伟在其工作的公司年度总结会上留影(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15日,翟留伟在自己创办的公司里留影(新华社记者赵瑞希摄)。
    来自安徽宿州的翟留伟,1999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在医疗设备公司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之后曾在多家高科技公司工作。2006年和2013年,翟留伟两次创业,现在的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血液领域的体外诊断设备。“很多事情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尽心。在尽心的过程中,总会看到曙光,不会绝望。在深圳,只要努力做事,即便遇到困难了,也总是会有人伸手帮你。”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168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94年林萍在深交所担任出市代表(“红马甲”)时留影(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14日,林萍在证券公司里工作(新华社记者赵瑞希摄)。
    林萍来自广东韶关,1988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深圳一所中学任教,1994年进入证券行业,被证券公司派往交易所担任“红马甲”(出市代表)。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升级,“红马甲”退出历史舞台。脱下“红马甲”后,林萍继续在证券行业工作。20多年的职业生涯,林萍支持与孵化出一批优秀企业,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在风雨中发展与壮大。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199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95年在深圳市红岭路和深南路交叉路口,担任红岭岗亭亭长的陈廷贤指挥交通(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11日在深圳市红岭路和深南路交叉路口拍摄的陈廷贤(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1986年,18岁的陈廷贤从广东英德来到深圳当兵,从此在这里扎根。1990年底,他退伍进入公安系统,1993年成为一名交通警察,在深圳当时核心地区红岭路和深南路交叉路口红岭岗指挥交通。27年的交通警察生涯,陈廷贤工作过的岗位遍及深圳多区,见证了深圳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交通设施的日新月异和交警勤务方式的变化。“车越来越多,出行越来越方便,城市越来越文明。”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229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92年赖犁(右)与表弟在深圳锦绣中华景区游玩时留影(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17日,赖犁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景区拍摄照片(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1985年,刚出生1个月的赖犁跟随父母从贵州贵阳来到了深圳,“深二代”的他在深圳长大,也选择了在深圳就业,成为深圳一家媒体的摄影记者。儿时的黄土路早已变成了布满鲜花的快速路,过往居住的小屋也蝶变成高楼,与特区共同成长的他也一直在记录这座城市的风雨历程。 新华社发

< >

  深圳特区40年——他们,和特区一同成长……

上一页

下一页

他们,和特区一同成长

2020-08-26      来源: 新华网

  深圳特区40年——他们,和特区一同成长……

  • 1126412216_1598365626955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1984年,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施工设计者之一、28岁的罗君东在施工现场留影(新华社记者刘玉生摄);右图为2018年12月5日在深圳市福田区家中拍摄的罗君东(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1982年,原本在湖北中建三局工作的罗君东跟随单位来到深圳,参与深圳国贸大厦工程的建设。他担任滑模技术负责人,多次试验后,与团队一起成功完成施工,创造“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完工后,罗君东留在了深圳,参与了深圳发展中心大厦、深圳大剧院等地标建筑的建设。从边陲农业县到现在这样一座世界瞩目的大城市,罗君东经历了整个过程。“深圳给了年轻的我一个机会,也一直在给年轻人机会。”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6984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12年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的蔡丽欣(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21日,身着工作服的蔡丽欣在深圳街头(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外卖送餐员蔡丽欣来自广东汕尾陆丰,2011年跟随姐姐离开家乡,来到深圳成为手机厂流水线上的一员。2016年,蔡丽欣选择成为一名外卖送餐员。“每天骑着车在这座城市里穿梭,享受深圳蓝天绿树的同时为大家提供服务,就是最幸福的事。”
    “来了就是深圳人”。从1980年设立特区时不到3万人口,到如今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深圳成为我国最大移民城市。这里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追梦、奋斗、扎根,与特区一同成长。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014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09年刚入职顺丰的汪勤金在仓库内留影(新华社发);下图为2019年2月20日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停机坪顺丰航空飞机内拍摄的汪勤金(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32岁的汪勤金来自江西乐平市。2009年,从太原科技大学毕业的他来到深圳,找工作时被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千里马”储备人才项目所吸引,随即决定加入顺丰,并应聘成为一名仓管员。2010年公司开启了第一次内部招飞。他通过层层选拔和考核成功当上了飞行员,于2013年开启飞行生涯,2019年成为机长带队飞行。八年来,他驾驶飞机安全飞行了3800小时,运送快递近3.5万吨。“从仓管员到飞行员,工装变了,初心不改。深圳的追梦之旅,成就了许许多多的平凡追梦人。”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044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82年,翁纯贤在深圳蛇口的凯达玩具厂拿着玩偶留影(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21日,翁纯贤在深圳蛇口一个创意园内拿着90年代购买的大哥大和凯达玩具厂的玩具留影(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1982年,香港一家公司在深圳投资开玩具厂,到广东汕头招聘工人。高中毕业的翁纯贤和同乡一起来到深圳蛇口工业区,进入凯达玩具厂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员。在蛇口的日子里,翁纯贤在业余时间进修学习,买房安家,也用赚来的钱为自己和家乡的亲人改善生活。离开凯达后,她读了大学,进入玻璃行业,走上管理岗位,直到今年退休。当年一起来的打工妹也有一半留在了深圳,许多都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075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99年韦伟和夫人陈榕在深圳市中心医院开业庆典时留影(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15日,夫妻二人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留影(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1998年,来自河南新乡的韦伟,从同济医科大学博士毕业以后,在媒体上看到深圳中心区城市建设和规划,决定来这座城市开启新的生活。1999年,深圳市中心医院开业,他成为医院一名普外科医生。2001年,医院更名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4年,韦伟牵头成立了医院的甲状腺、乳腺外科。2020年,科室被评为深圳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深圳教会了我如何向青年人学习。深圳是一个不断让人进步的地方,当走到一个平台的时候,它会给你搭个梯子,再到一个新的平台上。”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107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2012年龙忠良与自己开的出租车合影(新华社发);右图为2020年8月17日,龙忠良与自己开的纯电动出租车合影(新华社记者赵瑞希摄)。
    1997年,龙忠良从湖南攸县来深圳。在家具厂工作一段时间后,2000年他转行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年少时就对英语感兴趣,梦想当翻译的龙忠良,一直坚持自学英语。随着外国乘客越来越多,他的英语也有了用武之地。2018年,龙忠良的燃油车换成了纯电动车。车辆变了,热心的服务不变,龙忠良在车轮上见证了深圳的变化。龙忠良入选2019年鹏城十大最美的哥的姐。“这个城市发展得太快了,也给了来这里的人很多机会。把一个工作做到极致,行行出状元。”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135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03年翟留伟在其工作的公司年度总结会上留影(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15日,翟留伟在自己创办的公司里留影(新华社记者赵瑞希摄)。
    来自安徽宿州的翟留伟,1999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在医疗设备公司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之后曾在多家高科技公司工作。2006年和2013年,翟留伟两次创业,现在的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血液领域的体外诊断设备。“很多事情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尽心。在尽心的过程中,总会看到曙光,不会绝望。在深圳,只要努力做事,即便遇到困难了,也总是会有人伸手帮你。”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168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94年林萍在深交所担任出市代表(“红马甲”)时留影(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14日,林萍在证券公司里工作(新华社记者赵瑞希摄)。
    林萍来自广东韶关,1988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深圳一所中学任教,1994年进入证券行业,被证券公司派往交易所担任“红马甲”(出市代表)。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升级,“红马甲”退出历史舞台。脱下“红马甲”后,林萍继续在证券行业工作。20多年的职业生涯,林萍支持与孵化出一批优秀企业,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在风雨中发展与壮大。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199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95年在深圳市红岭路和深南路交叉路口,担任红岭岗亭亭长的陈廷贤指挥交通(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11日在深圳市红岭路和深南路交叉路口拍摄的陈廷贤(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1986年,18岁的陈廷贤从广东英德来到深圳当兵,从此在这里扎根。1990年底,他退伍进入公安系统,1993年成为一名交通警察,在深圳当时核心地区红岭路和深南路交叉路口红岭岗指挥交通。27年的交通警察生涯,陈廷贤工作过的岗位遍及深圳多区,见证了深圳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交通设施的日新月异和交警勤务方式的变化。“车越来越多,出行越来越方便,城市越来越文明。” 新华社发

  • 1126412216_15983656272291n.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92年赖犁(右)与表弟在深圳锦绣中华景区游玩时留影(新华社发);下图为2020年8月17日,赖犁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景区拍摄照片(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1985年,刚出生1个月的赖犁跟随父母从贵州贵阳来到了深圳,“深二代”的他在深圳长大,也选择了在深圳就业,成为深圳一家媒体的摄影记者。儿时的黄土路早已变成了布满鲜花的快速路,过往居住的小屋也蝶变成高楼,与特区共同成长的他也一直在记录这座城市的风雨历程。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