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2862222487.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本刊专稿】小康西藏 开启崭新幸福生活

2021-10-08      

  • _H__3437 拷贝.jpg

    藏历新年前夕,忙碌的人们在抓紧节前的时间购买年货,顾客正在店里试穿新年服装。 摄影 张浩

  • 00CJ0843 拷贝.jpg

    科研人员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校园内试验田中工作。这里成为支撑西藏现代农业发展的“种业高地”。西藏青稞的平均亩产已经提升到了380公斤,部分地区可以达到400公斤至500公斤。引进大麦品种,杂交、选育、扩繁……在经历了纷繁的育种实验后,一个又一个青稞新品种诞生,并彻底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状况。“藏青320”“藏青148”“藏青690”“藏青2000”等一系列主推青稞品种,让西藏人民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饱,再到吃好的愿望。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DJI_0037 拷贝.jpg

    航拍那曲市安多县帕那镇。安多县帕那镇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之一,全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力实施扶贫战略行动,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消除绝对贫困、加速城镇化进程、舒缓生态压力、留足发展空间”的根本工作遵循,取得了优异成效。 摄影 郑亮/中国网

  • ZHL_1890 拷贝.jpg

    那曲职业技术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在教室内上专业课。那曲市职业技术学校先后开设有畜牧兽医(含畜牧兽医、动物检疫、畜病防治)、计算机应用、民族美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藏医医疗与藏药、物流服务与管理等10个专业和职业高中班。 摄影 郑亮/中国网

  • 微信图片_202007300832253 拷贝.jpg

    昌都市丁青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老人们坐在房间里聊天、休息。该中心位于丁青县城老区,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总投资5880.71万元,于2015年年底投入使用,集护理、康复等为一体,是近年来丁青县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XxjpsgC007326_20210813_PEPFN0A001 拷贝.jpg

    2020年11月6日,岗巴县岗巴镇“80后”党委书记李明阳(右)在牧场和群众交谈。位于西藏日喀则市东南部的岗巴县,紧靠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8级以上大风每年刮200多天,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李明阳在岗巴镇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全镇8个村的621户人家,成功帮助岗巴镇摘掉后进的帽子,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新华社 供图

  • ZHL_1549 拷贝.jpg

    聂荣县色庆乡的卫生院,医生正在药房配药。色庆乡卫生院保持设有藏医门诊治疗室及药房,藏医外治室内有藏医放血仪、火疗仪、金针银拔罐、药浴桶等设施。 摄影 郑亮/中国网

  • DW__9257 拷贝.jpg

    藏医院眼科医生珍吉单诺在为患者进行诊察。随着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在藏医院挂牌,藏医院越来越重视本地医生的培养工作。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藏中电网 拷贝.jpg

    藏东“电力天路”电网。这条位于高山之巅、穿越崇山峻岭的高压输电线路,可以将西藏地区丰富的水力、风力、太阳能输送到能源紧缺的东部地区,也可以通过水电、光伏开发,促进当地扶贫工作的开展,推动西藏经济发展。 摄影 贡觉群培

  • DJI_0283 拷贝.jpg

    航拍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嘎尔德生态牧业产业示范基地。基地位于那曲市色尼区罗玛镇凯玛村,设有养殖部、生产部、综合部、拉萨销售部、那曲销售部等,公司员工107人,(其中返乡大学生25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59人)。该基地公司目前在拉萨开设8家销售店、那曲开设2家销售店,另外在那曲设有3个收奶站。2020年在商务部门的帮助支持下,12月7日取得包括有机牧草、有机牦牛、有机牦牛奶等在内的有机转换证书,并成功申报自治区农牧业龙头企业。 摄影 郑亮/中国网

< >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西藏曾经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区域,是中国“三区三州”中唯一省级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到2015年底,西藏的贫困发生率高达25.32%。

  消除贫困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一贯政策,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为己任,一代一代人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底,西藏全部贫困县区实现摘帽。

  今天的西藏已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走进这片经历翻天覆地发展的土地,感受到的是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60多万的高原儿女,正在小康幸福路上,迈步向前。

  发展特色产业 找准发展路子

  西藏大力发展青稞和牦牛产业,推广“藏青2000”“喜玛拉22”“帕里牦牛”“类乌齐牦牛”“岗巴羊”等优良品种,提高单产水平。扶持深加工,创新产品供给,扩展产业链。2020年,西藏共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2家,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57亿元,比2015年末翻了一番。通过“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推进电商扶贫,量身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整区推进模式,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8.79亿元,带动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促进农牧民增收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实施易地搬迁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西藏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藏北高海拔牧区、南部边境地区和藏东横断山区等海拔高条件差、远离腹心市场的地区,易地搬迁成为摆脱贫困的合理选择。2016年以来,西藏加大了以扶贫脱贫为目标的易地搬迁力度,截至2020年,在海拔较低、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建成了964个易地扶贫搬迁区(点),26.6万人自愿搬迁。全区产业扶贫资金的5%用于安置点产业发展,确保每个搬迁户至少“一户一人”就业,实现了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扶贫先扶志、扶智 培育内生动力

  坚持扶贫先扶志扶智,培育内生动力。坚持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倾斜政策,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西藏已全面建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资助政策达40项,资助范围实现各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目前,教育“三包”经费标准提高到年生均4200元,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辍学生动态清零。推动高校面向农牧区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招生。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十三五”期间累计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4.67万人次。结合市场需求和贫困群众意愿,开展建筑、生活服务、食品加工、汽车维修、护理、手工艺等职业技术教育,为贫困人口提供相对稳定和报酬更高的就业机会。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实现兜底保障

  西藏对11.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10164元和4713元,农村分散供养和城乡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7070元、13213元;临时救助平均水平提高至4334元/人次。在74个国家级贫困县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改善6至24月龄儿童营养状况。

  强基惠民 兴边富民

  2012年至2020年,连续9批选派干部19.33万余人次开展驻村帮扶。各级干部与所有贫困县、乡、村、建档立卡户结对帮扶,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等提供一对一帮助。

  兴边富民 大力推进

  西藏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多数地方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贫困发生率高,兴边富民一直为各级政府所重视。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边境地区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2012年以来,边境县、乡、村充分享受到国家更加优惠的政策,水、电、路、居等人民生活急需的基础设施加大了建设力度。2017年西藏发布《西藏自治区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规划(2017—2020年)》,主要目标是改善边民的住房条件和边境村庄的“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以及产业建设。截至2020年底,边境一、二线行政村公路通达通畅,主电网延伸到全部边境乡(镇),实现村村通邮,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边境村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各类产业蓬勃发展,边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乡村振兴 有效推进

  2017年,中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党中央部署,西藏编制《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发展高原生物、旅游文化、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高新数字、边贸物流等产业。

  着力创新农牧区人才培养方式,规模化培训乡土人才,建立完善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统筹各类人才向乡村聚集。着力推广新型村规民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繁荣农业农村农民题材文艺创作,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等,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着力通过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把西藏农牧区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上一页

下一页

高原种植在西藏
林芝乡村的脱贫故事

【本刊专稿】小康西藏 开启崭新幸福生活

2021-10-08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西藏曾经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区域,是中国“三区三州”中唯一省级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到2015年底,西藏的贫困发生率高达25.32%。

  消除贫困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一贯政策,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为己任,一代一代人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底,西藏全部贫困县区实现摘帽。

  今天的西藏已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走进这片经历翻天覆地发展的土地,感受到的是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60多万的高原儿女,正在小康幸福路上,迈步向前。

  发展特色产业 找准发展路子

  西藏大力发展青稞和牦牛产业,推广“藏青2000”“喜玛拉22”“帕里牦牛”“类乌齐牦牛”“岗巴羊”等优良品种,提高单产水平。扶持深加工,创新产品供给,扩展产业链。2020年,西藏共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2家,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57亿元,比2015年末翻了一番。通过“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推进电商扶贫,量身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整区推进模式,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8.79亿元,带动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促进农牧民增收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实施易地搬迁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西藏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藏北高海拔牧区、南部边境地区和藏东横断山区等海拔高条件差、远离腹心市场的地区,易地搬迁成为摆脱贫困的合理选择。2016年以来,西藏加大了以扶贫脱贫为目标的易地搬迁力度,截至2020年,在海拔较低、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建成了964个易地扶贫搬迁区(点),26.6万人自愿搬迁。全区产业扶贫资金的5%用于安置点产业发展,确保每个搬迁户至少“一户一人”就业,实现了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扶贫先扶志、扶智 培育内生动力

  坚持扶贫先扶志扶智,培育内生动力。坚持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倾斜政策,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西藏已全面建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资助政策达40项,资助范围实现各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目前,教育“三包”经费标准提高到年生均4200元,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辍学生动态清零。推动高校面向农牧区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招生。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十三五”期间累计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4.67万人次。结合市场需求和贫困群众意愿,开展建筑、生活服务、食品加工、汽车维修、护理、手工艺等职业技术教育,为贫困人口提供相对稳定和报酬更高的就业机会。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实现兜底保障

  西藏对11.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10164元和4713元,农村分散供养和城乡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7070元、13213元;临时救助平均水平提高至4334元/人次。在74个国家级贫困县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改善6至24月龄儿童营养状况。

  强基惠民 兴边富民

  2012年至2020年,连续9批选派干部19.33万余人次开展驻村帮扶。各级干部与所有贫困县、乡、村、建档立卡户结对帮扶,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等提供一对一帮助。

  兴边富民 大力推进

  西藏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多数地方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贫困发生率高,兴边富民一直为各级政府所重视。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边境地区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2012年以来,边境县、乡、村充分享受到国家更加优惠的政策,水、电、路、居等人民生活急需的基础设施加大了建设力度。2017年西藏发布《西藏自治区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规划(2017—2020年)》,主要目标是改善边民的住房条件和边境村庄的“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以及产业建设。截至2020年底,边境一、二线行政村公路通达通畅,主电网延伸到全部边境乡(镇),实现村村通邮,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边境村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各类产业蓬勃发展,边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乡村振兴 有效推进

  2017年,中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党中央部署,西藏编制《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发展高原生物、旅游文化、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高新数字、边贸物流等产业。

  着力创新农牧区人才培养方式,规模化培训乡土人才,建立完善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统筹各类人才向乡村聚集。着力推广新型村规民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繁荣农业农村农民题材文艺创作,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等,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着力通过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把西藏农牧区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 _H__3437 拷贝.jpg

    藏历新年前夕,忙碌的人们在抓紧节前的时间购买年货,顾客正在店里试穿新年服装。 摄影 张浩

  • 00CJ0843 拷贝.jpg

    科研人员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校园内试验田中工作。这里成为支撑西藏现代农业发展的“种业高地”。西藏青稞的平均亩产已经提升到了380公斤,部分地区可以达到400公斤至500公斤。引进大麦品种,杂交、选育、扩繁……在经历了纷繁的育种实验后,一个又一个青稞新品种诞生,并彻底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状况。“藏青320”“藏青148”“藏青690”“藏青2000”等一系列主推青稞品种,让西藏人民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饱,再到吃好的愿望。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DJI_0037 拷贝.jpg

    航拍那曲市安多县帕那镇。安多县帕那镇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之一,全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力实施扶贫战略行动,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消除绝对贫困、加速城镇化进程、舒缓生态压力、留足发展空间”的根本工作遵循,取得了优异成效。 摄影 郑亮/中国网

  • ZHL_1890 拷贝.jpg

    那曲职业技术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在教室内上专业课。那曲市职业技术学校先后开设有畜牧兽医(含畜牧兽医、动物检疫、畜病防治)、计算机应用、民族美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藏医医疗与藏药、物流服务与管理等10个专业和职业高中班。 摄影 郑亮/中国网

  • 微信图片_202007300832253 拷贝.jpg

    昌都市丁青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老人们坐在房间里聊天、休息。该中心位于丁青县城老区,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总投资5880.71万元,于2015年年底投入使用,集护理、康复等为一体,是近年来丁青县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XxjpsgC007326_20210813_PEPFN0A001 拷贝.jpg

    2020年11月6日,岗巴县岗巴镇“80后”党委书记李明阳(右)在牧场和群众交谈。位于西藏日喀则市东南部的岗巴县,紧靠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8级以上大风每年刮200多天,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李明阳在岗巴镇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全镇8个村的621户人家,成功帮助岗巴镇摘掉后进的帽子,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新华社 供图

  • ZHL_1549 拷贝.jpg

    聂荣县色庆乡的卫生院,医生正在药房配药。色庆乡卫生院保持设有藏医门诊治疗室及药房,藏医外治室内有藏医放血仪、火疗仪、金针银拔罐、药浴桶等设施。 摄影 郑亮/中国网

  • DW__9257 拷贝.jpg

    藏医院眼科医生珍吉单诺在为患者进行诊察。随着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在藏医院挂牌,藏医院越来越重视本地医生的培养工作。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藏中电网 拷贝.jpg

    藏东“电力天路”电网。这条位于高山之巅、穿越崇山峻岭的高压输电线路,可以将西藏地区丰富的水力、风力、太阳能输送到能源紧缺的东部地区,也可以通过水电、光伏开发,促进当地扶贫工作的开展,推动西藏经济发展。 摄影 贡觉群培

  • DJI_0283 拷贝.jpg

    航拍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嘎尔德生态牧业产业示范基地。基地位于那曲市色尼区罗玛镇凯玛村,设有养殖部、生产部、综合部、拉萨销售部、那曲销售部等,公司员工107人,(其中返乡大学生25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59人)。该基地公司目前在拉萨开设8家销售店、那曲开设2家销售店,另外在那曲设有3个收奶站。2020年在商务部门的帮助支持下,12月7日取得包括有机牧草、有机牦牛、有机牦牛奶等在内的有机转换证书,并成功申报自治区农牧业龙头企业。 摄影 郑亮/中国网

高原种植在西藏
林芝乡村的脱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