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2862222487.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本刊专稿】魅力西藏 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地

2021-10-09      

  • VCG111333519161 拷贝.jpg

    2021年4月,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在人们心目中,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见证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西藏独一无二的地标。视觉中国 供图

  • 米拉日巴 夏鲁旺堆 拷贝.jpg

    当代西藏画师以米拉日巴尊者为主题创作的唐卡。米拉日巴尊者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创始人,玛尔巴祖师的嫡传弟子,是西藏“实践佛法”的代表人物。唐卡是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唐卡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一幅优秀的唐卡作品绘制时间短则数月,长至数年。对于唐卡画师来说,绘画的过程是一种朝拜和修行。 本刊资料

  • VCG11500920561 拷贝.jpg

    西藏博物馆收藏的藏文古籍。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作为学术研究机构和外宣基地,博物馆还具备着文物、文献的研究功能。凭借其独具的原始实物资料,通过对藏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弘扬藏族传统文化,对加强各民族乃至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西藏自治区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视觉中国 供图

  • 微信图片_20210823161108 拷贝.jpg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久河村的村民尼玛老人(中)和弟子们正在表演“久河卓舞”。久河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久河卓舞”的发源地。作为流传于山南一带民间祈求吉祥的舞蹈艺术,“久河卓舞”被称为西藏的“腰鼓舞”,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尼玛是这个独特舞蹈的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从事“久河卓舞”表演60余年,带领“久河卓舞”登上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殿堂。如今在久河村,尼玛老人已先后培养了80余名学生,并组建了卓舞队,卓舞表演也成为久河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摄影 普布扎西/新华社

  • XxjpsgC000324_20190326_TPPFN0A001 拷贝.jpg

    2018年11月16日,布达拉宫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对佛像进行数字化存档。布达拉宫现有8座历世达赖喇嘛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及瓷器、金银铜器、佛像、唐卡、服饰、古籍文献等在册各类珍贵文物十余万件。2013年,布达拉宫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截至2018年底,宫内4万多尊佛像、2.6万多件殿堂文物、2000余幅唐卡已实现数字化建档。 摄影 普布扎西/新华社

  • ad60380b-0b68-4ee8-bb8a-edae7f5221bb(抠) 拷贝.jpg

    2021年4月8日,西藏昌都,念青唐古拉山脉深处的孜珠寺。孜珠寺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著名的寺庙之一。 视觉中国 供图

  • 微信图片_20210823161337 拷贝.jpg

    西藏拉萨,工作人员正在粉刷布达拉宫外墙。每年藏历9月,西藏雨季结束后,布达拉宫便开启一年一度的墙体粉刷工程,这也是布达拉宫例行的“年度美容”。据悉,布达拉宫每年一次的粉刷活动,除了美观,更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 摄影 普布扎西/新华社

  • _MG_4651-2 拷贝.jpg

    西藏那曲地区《格萨尔王传》传承人。藏北大草原是格萨尔文化的故乡。《格萨尔王传》讲述了格萨尔为了救护生灵,投身下界降妖伏魔、锄强扶弱的英雄故事。千百年来,格萨尔王的传奇唱遍了雪域高原,藏民族及相关族群的社会、文化等从中汲取营养,灿烂绽放。2009年,《格萨尔王》说唱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MG_4689-2 拷贝.jpg

    西藏那曲地区《格萨尔王传》传承人。藏北大草原是格萨尔文化的故乡。《格萨尔王传》讲述了格萨尔为了救护生灵,投身下界降妖伏魔、锄强扶弱的英雄故事。千百年来,格萨尔王的传奇唱遍了雪域高原,藏民族及相关族群的社会、文化等从中汲取营养,灿烂绽放。2009年,《格萨尔王》说唱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MG_4660-2 拷贝.jpg

    西藏那曲地区《格萨尔王传》传承人。藏北大草原是格萨尔文化的故乡。《格萨尔王传》讲述了格萨尔为了救护生灵,投身下界降妖伏魔、锄强扶弱的英雄故事。千百年来,格萨尔王的传奇唱遍了雪域高原,藏民族及相关族群的社会、文化等从中汲取营养,灿烂绽放。2009年,《格萨尔王》说唱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MG_4879 拷贝.jpg

    参加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演出的青年人。在参加演出的群众演员中,很多人就是藏族农牧民。《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讲述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历史故事。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MG_4888 拷贝.jpg

    参加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演出的青年人。在参加演出的群众演员中,很多人就是藏族农牧民。《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讲述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历史故事。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MG_4889 拷贝.jpg

    参加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演出的青年人。在参加演出的群众演员中,很多人就是藏族农牧民。《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讲述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历史故事。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VCG111163627963 拷贝.jpg

    西藏楚布寺护法神面具,该面具长44厘米,宽42厘米。藏语中称面具为“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藏族跳神面具是从宗教艺术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宗教面具、藏戏面具和民间歌舞说唱面具。面具的材质一般为皮革、呢料和绒布,通过不同的造型、底色,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命运。 视觉中国 供图

  • 屏幕快照 2021-08-27 下午4.24.32 拷贝.jpg

    举行大法会时,喇嘛吹响古老的法螺。藏传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又称为喇嘛教。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在中国青海、西藏、内蒙古以及现在距离西藏较近的地区流行较广。藏族人民把金、银、铜、红珊瑚、绿松石等人间最美好的宝物,镶嵌在法螺上,以示对佛的尊重和敬仰。法螺与藏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娱乐、集会、佛事、出海、进山等均以吹法螺为始。 本刊资料

  • VCG111297892280 拷贝.jpg

    2020年9月,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骨科在临床应用中创新改进的部分传统医疗器械。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骨科从1994年成立,到如今挂牌中国国家级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处于相关学科建设和临床研究的优势地位,与国家对民族医学的大力扶持分不开。 摄影 张伟/中新社

  • xx2107251843 拷贝.jpg

    西藏最北端普兰口岸附近的科迦村,当地藏族民众身着普兰传统服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普兰传统服饰做工非常精细。据了解,普兰服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精美、最独特的是妇女的“孔雀”服饰,一套重达20多公斤,装饰有黄金、白银、蜜蜡、珊瑚、绿松石等,堪称“穿在身上的千年历史”。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VCG211316199692 拷贝.jpg

    旧时西藏官员佩戴的夏帽。帽子主体构架为铁环,上敷多层麻、纸等材料并刷金漆制成,表面绘有花卉图案,整体形状近似宝塔。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211316200554(抠) 拷贝.jpg

    银烧蓝卷草纹圆坠饰。以银和珐琅为主要材质工艺,常见于髻饰或腰饰的主要构件,男女都有使用。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211316200553 拷贝.jpg

    金嵌绿松石装饰。绿松石是西藏常见的装饰品,当地人认为绿松石是神的化身,是信仰者最神圣的装饰物。人们佩戴绿松石以尊敬信仰,表达祝福和祈愿。 视觉中国 供图

  • 改则森郭服饰-贡觉群培 拷贝.jpg

    身穿传统盛装的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森郭部落女子。森郭部落距今约已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漫长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森郭部落的服饰也随之形成并演变。其中作为大型节庆日穿着的服饰“古”由氆氇呢制造而成,较为常见的服饰“热衮”由布料或呢子制成。森郭妇女服饰反映了当地民族宗教、经济、文化生活的独特特征。 摄影 贡觉群培

  • 416940637566199168 拷贝.jpg

    拉萨八廓街上常见的西藏装饰品。蜜蜡、绿松石、红珊瑚、天珠等宝石是西藏饰品中常见的组合材料。当地人将各色宝石组合成精美多样的饰品,在重大节日、婚庆等场合佩戴。 视觉中国 供图

< >

  西藏这片令人神往的雪域高原孕育着悠远厚重的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资源大区,西藏既有民间文学、民族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工艺和地方节庆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民族服饰、语言文字等宝贵的文化传承。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西藏自治区传统文化,投入巨大人力、财力、物力,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弘扬和发展,群众文化生活得到丰富。

  藏文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文字,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始终依法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在风俗习惯方面,各族群众在保持服饰、饮食、住房的传统方式和风格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新的现代文化习俗。几十年来,西藏多次组织大规模、有系统的文化遗产普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文物遗址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充分保护与传承。西藏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正在成为一张张“文化名片”,向世界展示西藏的魅力和生机。

  藏语言文字广泛使用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西藏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下达的正式文件、发布的公告都使用汉藏两种文字。目前,西藏公开发行藏文期刊16种、藏文报纸12种,累计出版藏文图书7185种、4009万册。藏语言文字在卫生、邮政、通讯、交通、金融、科技等领域都得到广泛使用。

  保存和收藏珍贵藏文档案

  1984年,国家拨款新建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和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藏文档案,目前馆藏档案达300多万卷(册、件)。持续支持重要藏文经典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组织对勘出版《中华大藏经》藏文版,抢救整理《格萨尔王传》,出版《先哲遗书》丛书、《中华大典·藏文卷》、“雪域文库”丛书等众多宝贵藏文典籍。

  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

  国家尊重和保障西藏各民族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各族群众在保持服饰、饮食、住房的传统方式和风格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新的现代文化习俗。藏历新年、拉萨雪顿节、那曲赛马节等一大批群众性文化传统节庆得到继承和创新。近年来,增设“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及日喀则珠峰文化节、山南雅砻文化节、林芝桃花节等各种文化旅游节,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展示了新时代西藏人民的精神风貌。

  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

  几十年来,西藏多次组织大规模、有系统的文化遗产普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国家持续投入巨额资金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等文物古迹进行维修保护。2018年底,启动了周期10年、投资3亿元的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2006年至2020年,安排资金34亿多元,实施西藏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等155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6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09亿元,用于西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以及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基地建设等。目前,西藏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项(格萨〈斯〉尔、藏戏、藏医药浴法);国家级代表性项目8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6名,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60项,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522名。

  藏医药传承

  国家重视支持藏医药的传承发展。建立西藏藏医药大学,培养了7000余名藏医药专业人才。规范藏医诊疗标准,目前西藏公立藏医医疗机构达44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藏医药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4.4%和42.4%。藏药生产迈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工业化生产,藏医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上一页

下一页

林芝的茶马古道人家

【本刊专稿】魅力西藏 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地

2021-10-09      

  西藏这片令人神往的雪域高原孕育着悠远厚重的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资源大区,西藏既有民间文学、民族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工艺和地方节庆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民族服饰、语言文字等宝贵的文化传承。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西藏自治区传统文化,投入巨大人力、财力、物力,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弘扬和发展,群众文化生活得到丰富。

  藏文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文字,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始终依法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在风俗习惯方面,各族群众在保持服饰、饮食、住房的传统方式和风格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新的现代文化习俗。几十年来,西藏多次组织大规模、有系统的文化遗产普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文物遗址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充分保护与传承。西藏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正在成为一张张“文化名片”,向世界展示西藏的魅力和生机。

  藏语言文字广泛使用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西藏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下达的正式文件、发布的公告都使用汉藏两种文字。目前,西藏公开发行藏文期刊16种、藏文报纸12种,累计出版藏文图书7185种、4009万册。藏语言文字在卫生、邮政、通讯、交通、金融、科技等领域都得到广泛使用。

  保存和收藏珍贵藏文档案

  1984年,国家拨款新建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和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藏文档案,目前馆藏档案达300多万卷(册、件)。持续支持重要藏文经典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组织对勘出版《中华大藏经》藏文版,抢救整理《格萨尔王传》,出版《先哲遗书》丛书、《中华大典·藏文卷》、“雪域文库”丛书等众多宝贵藏文典籍。

  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

  国家尊重和保障西藏各民族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各族群众在保持服饰、饮食、住房的传统方式和风格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新的现代文化习俗。藏历新年、拉萨雪顿节、那曲赛马节等一大批群众性文化传统节庆得到继承和创新。近年来,增设“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及日喀则珠峰文化节、山南雅砻文化节、林芝桃花节等各种文化旅游节,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展示了新时代西藏人民的精神风貌。

  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

  几十年来,西藏多次组织大规模、有系统的文化遗产普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国家持续投入巨额资金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等文物古迹进行维修保护。2018年底,启动了周期10年、投资3亿元的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2006年至2020年,安排资金34亿多元,实施西藏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等155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6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09亿元,用于西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以及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基地建设等。目前,西藏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项(格萨〈斯〉尔、藏戏、藏医药浴法);国家级代表性项目8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6名,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60项,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522名。

  藏医药传承

  国家重视支持藏医药的传承发展。建立西藏藏医药大学,培养了7000余名藏医药专业人才。规范藏医诊疗标准,目前西藏公立藏医医疗机构达44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藏医药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4.4%和42.4%。藏药生产迈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工业化生产,藏医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 VCG111333519161 拷贝.jpg

    2021年4月,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在人们心目中,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见证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西藏独一无二的地标。视觉中国 供图

  • 米拉日巴 夏鲁旺堆 拷贝.jpg

    当代西藏画师以米拉日巴尊者为主题创作的唐卡。米拉日巴尊者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创始人,玛尔巴祖师的嫡传弟子,是西藏“实践佛法”的代表人物。唐卡是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唐卡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一幅优秀的唐卡作品绘制时间短则数月,长至数年。对于唐卡画师来说,绘画的过程是一种朝拜和修行。 本刊资料

  • VCG11500920561 拷贝.jpg

    西藏博物馆收藏的藏文古籍。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作为学术研究机构和外宣基地,博物馆还具备着文物、文献的研究功能。凭借其独具的原始实物资料,通过对藏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弘扬藏族传统文化,对加强各民族乃至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西藏自治区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视觉中国 供图

  • 微信图片_20210823161108 拷贝.jpg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久河村的村民尼玛老人(中)和弟子们正在表演“久河卓舞”。久河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久河卓舞”的发源地。作为流传于山南一带民间祈求吉祥的舞蹈艺术,“久河卓舞”被称为西藏的“腰鼓舞”,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尼玛是这个独特舞蹈的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从事“久河卓舞”表演60余年,带领“久河卓舞”登上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殿堂。如今在久河村,尼玛老人已先后培养了80余名学生,并组建了卓舞队,卓舞表演也成为久河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摄影 普布扎西/新华社

  • XxjpsgC000324_20190326_TPPFN0A001 拷贝.jpg

    2018年11月16日,布达拉宫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对佛像进行数字化存档。布达拉宫现有8座历世达赖喇嘛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及瓷器、金银铜器、佛像、唐卡、服饰、古籍文献等在册各类珍贵文物十余万件。2013年,布达拉宫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截至2018年底,宫内4万多尊佛像、2.6万多件殿堂文物、2000余幅唐卡已实现数字化建档。 摄影 普布扎西/新华社

  • ad60380b-0b68-4ee8-bb8a-edae7f5221bb(抠) 拷贝.jpg

    2021年4月8日,西藏昌都,念青唐古拉山脉深处的孜珠寺。孜珠寺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著名的寺庙之一。 视觉中国 供图

  • 微信图片_20210823161337 拷贝.jpg

    西藏拉萨,工作人员正在粉刷布达拉宫外墙。每年藏历9月,西藏雨季结束后,布达拉宫便开启一年一度的墙体粉刷工程,这也是布达拉宫例行的“年度美容”。据悉,布达拉宫每年一次的粉刷活动,除了美观,更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 摄影 普布扎西/新华社

  • _MG_4651-2 拷贝.jpg

    西藏那曲地区《格萨尔王传》传承人。藏北大草原是格萨尔文化的故乡。《格萨尔王传》讲述了格萨尔为了救护生灵,投身下界降妖伏魔、锄强扶弱的英雄故事。千百年来,格萨尔王的传奇唱遍了雪域高原,藏民族及相关族群的社会、文化等从中汲取营养,灿烂绽放。2009年,《格萨尔王》说唱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MG_4689-2 拷贝.jpg

    西藏那曲地区《格萨尔王传》传承人。藏北大草原是格萨尔文化的故乡。《格萨尔王传》讲述了格萨尔为了救护生灵,投身下界降妖伏魔、锄强扶弱的英雄故事。千百年来,格萨尔王的传奇唱遍了雪域高原,藏民族及相关族群的社会、文化等从中汲取营养,灿烂绽放。2009年,《格萨尔王》说唱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MG_4660-2 拷贝.jpg

    西藏那曲地区《格萨尔王传》传承人。藏北大草原是格萨尔文化的故乡。《格萨尔王传》讲述了格萨尔为了救护生灵,投身下界降妖伏魔、锄强扶弱的英雄故事。千百年来,格萨尔王的传奇唱遍了雪域高原,藏民族及相关族群的社会、文化等从中汲取营养,灿烂绽放。2009年,《格萨尔王》说唱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MG_4879 拷贝.jpg

    参加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演出的青年人。在参加演出的群众演员中,很多人就是藏族农牧民。《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讲述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历史故事。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MG_4888 拷贝.jpg

    参加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演出的青年人。在参加演出的群众演员中,很多人就是藏族农牧民。《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讲述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历史故事。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MG_4889 拷贝.jpg

    参加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演出的青年人。在参加演出的群众演员中,很多人就是藏族农牧民。《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讲述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历史故事。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VCG111163627963 拷贝.jpg

    西藏楚布寺护法神面具,该面具长44厘米,宽42厘米。藏语中称面具为“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藏族跳神面具是从宗教艺术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宗教面具、藏戏面具和民间歌舞说唱面具。面具的材质一般为皮革、呢料和绒布,通过不同的造型、底色,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命运。 视觉中国 供图

  • 屏幕快照 2021-08-27 下午4.24.32 拷贝.jpg

    举行大法会时,喇嘛吹响古老的法螺。藏传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又称为喇嘛教。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在中国青海、西藏、内蒙古以及现在距离西藏较近的地区流行较广。藏族人民把金、银、铜、红珊瑚、绿松石等人间最美好的宝物,镶嵌在法螺上,以示对佛的尊重和敬仰。法螺与藏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娱乐、集会、佛事、出海、进山等均以吹法螺为始。 本刊资料

  • VCG111297892280 拷贝.jpg

    2020年9月,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骨科在临床应用中创新改进的部分传统医疗器械。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骨科从1994年成立,到如今挂牌中国国家级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处于相关学科建设和临床研究的优势地位,与国家对民族医学的大力扶持分不开。 摄影 张伟/中新社

  • xx2107251843 拷贝.jpg

    西藏最北端普兰口岸附近的科迦村,当地藏族民众身着普兰传统服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普兰传统服饰做工非常精细。据了解,普兰服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精美、最独特的是妇女的“孔雀”服饰,一套重达20多公斤,装饰有黄金、白银、蜜蜡、珊瑚、绿松石等,堪称“穿在身上的千年历史”。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VCG211316199692 拷贝.jpg

    旧时西藏官员佩戴的夏帽。帽子主体构架为铁环,上敷多层麻、纸等材料并刷金漆制成,表面绘有花卉图案,整体形状近似宝塔。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211316200554(抠) 拷贝.jpg

    银烧蓝卷草纹圆坠饰。以银和珐琅为主要材质工艺,常见于髻饰或腰饰的主要构件,男女都有使用。 视觉中国 供图

  • VCG211316200553 拷贝.jpg

    金嵌绿松石装饰。绿松石是西藏常见的装饰品,当地人认为绿松石是神的化身,是信仰者最神圣的装饰物。人们佩戴绿松石以尊敬信仰,表达祝福和祈愿。 视觉中国 供图

  • 改则森郭服饰-贡觉群培 拷贝.jpg

    身穿传统盛装的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森郭部落女子。森郭部落距今约已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漫长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森郭部落的服饰也随之形成并演变。其中作为大型节庆日穿着的服饰“古”由氆氇呢制造而成,较为常见的服饰“热衮”由布料或呢子制成。森郭妇女服饰反映了当地民族宗教、经济、文化生活的独特特征。 摄影 贡觉群培

  • 416940637566199168 拷贝.jpg

    拉萨八廓街上常见的西藏装饰品。蜜蜡、绿松石、红珊瑚、天珠等宝石是西藏饰品中常见的组合材料。当地人将各色宝石组合成精美多样的饰品,在重大节日、婚庆等场合佩戴。 视觉中国 供图

林芝的茶马古道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