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 >> 正文

鹏城再添新地标

2023-01-18      李沛潇 本刊记者 周晨亮

  • IMG_20221117_180916.jpg

    深圳地铁14号线开通运营,岗厦北车站多线换乘,极大提升了市民的工作通勤出行效率。国内首创的轨行区“玻璃隧道”既能展现列车穿行全景,又能保证环境品质、隔热节能、防火抗震。 摄影 李沛潇

  • IMG_20221117_182527.jpg

    深圳地铁14号线是深圳市域快线网络中东部首条线路,这条串联深圳四个区域的大动脉,让沿线居民深刻感受到了出行便利。 摄影 李沛潇

  • IMG_20221117_174330 可用.jpg

    岗厦北枢纽的中心是被称为“深圳之眼”的采光天井,配合费马螺旋线双向延伸的设计,如同光芒四射的星星。“深圳之眼”下方的站台上,列车在国内首座轨行区的“玻璃隧道”内穿行,仿佛载着乘客驶向未来,同时还能保证环境品质、隔热节能、防火抗震。摄影 卢达

  • IMG_20221117_182827.jpg

    “鹏城之光”黄木岗枢纽,构建了国内首座地下“V柱”结构体系,结合“鱼腹”状的造型结构解决了国内首次大规模采用站-桥-隧一体化设计的空间和结构受力等难题。特殊设计的“控光大师”采光格栅以“日晷”为设计原型,根据日照角度进行自动调整,为地下空间和绿植等提供自然采光。摄影 李沛潇

  • WechatIMG17.jpg

    “鹏城之光”黄木岗枢纽,构建了国内首座地下“V柱”结构体系,结合“鱼腹”状的造型结构解决了国内首次大规模采用站-桥-隧一体化设计的空间和结构受力等难题。特殊设计的“控光大师”采光格栅以“日晷”为设计原型,根据日照角度进行自动调整,为地下空间和绿植等提供自然采光。摄影 李沛潇

  • DJI_0056 可用.jpg

    鸟瞰深圳地铁14号线“深圳之眼”岗厦北枢纽。岗厦北枢纽将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和城市公共空间融合共享,以“深圳之眼”为主题,引入费马螺旋线双向延伸的设计,中庭设有25个自然采光天井,将自然光引入地下,建成“深圳最美地铁站”。 摄影 卢达

  • IMG_20221117_191434 可用.jpg

    深圳地铁“两线三枢纽”的开通运营,对深圳实施“东进战略”、促进区域经济提速、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交通动力,同时也让更多市民享受到“轨道上的城市”带来的出行便利。 摄影 卢达

  • WechatIMG39.jpg

    14号线车厢内安装了手机无线充电设施,方便乘客途中使用。 摄影 卢达

< >
      近日,随着一批新建地铁开通试运营,深圳地铁正式进入“500公里时代”,不仅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提升深圳的宜居度,还助力加快轨道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步伐。
  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于2016年实施东进战略。不久前开通的深圳地铁“两线三枢纽”将助力深圳进一步向东拓展经济腹地,推动深惠一体化,立足东部地区打造深圳经济发展第三极,更好地服务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两线三枢纽”分别是深圳地铁14号线、11号线,以及岗厦北枢纽、黄木岗枢纽、大运枢纽。地铁14号线是支撑深圳东部发展轴的轨道交通骨干线,是支持深圳东进战略实施的重要交通保障。而地铁11号线实现深圳东部地区与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和机场的快速联通,进一步完善深圳地铁线网功能。
  深圳“两线三枢纽”设计实现了多个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研发应用,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设)以智慧地铁、科技地铁、绿色地铁为目标,打造国内地铁建设的新标杆。14号线是国内首条超长线路一次开通的无人驾驶地铁。全线采用国内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的全自动运行系统,列车控制中心通过应用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实现行车调度、环境调度、电力调度等地铁智能运维功能。14号线站点也在国内首次采用大盾构扩挖小盾构的全新工法建造。“这种先隧后站的方式,为国内类似的复杂地铁站建设提供了样本。”深圳市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铁设副总工程师李爱东说。同时,花园式车辆段、全线枢纽蓄冷项目、智能环控系统、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光伏发电等一系列创新设计的精细之处都得以体现。
  同时,“深圳之眼”岗厦北枢纽、“鹏城之光”黄木岗枢纽、“湾区之舞”大运枢纽,三座大规模、高标准城市交通枢纽正式启用后,迅速成为深圳“网红打卡地”和“鹏城新地标”。 

上一页

下一页

鹏城再添新地标

2023-01-18      李沛潇 本刊记者 周晨亮

      近日,随着一批新建地铁开通试运营,深圳地铁正式进入“500公里时代”,不仅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提升深圳的宜居度,还助力加快轨道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步伐。
  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于2016年实施东进战略。不久前开通的深圳地铁“两线三枢纽”将助力深圳进一步向东拓展经济腹地,推动深惠一体化,立足东部地区打造深圳经济发展第三极,更好地服务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两线三枢纽”分别是深圳地铁14号线、11号线,以及岗厦北枢纽、黄木岗枢纽、大运枢纽。地铁14号线是支撑深圳东部发展轴的轨道交通骨干线,是支持深圳东进战略实施的重要交通保障。而地铁11号线实现深圳东部地区与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和机场的快速联通,进一步完善深圳地铁线网功能。
  深圳“两线三枢纽”设计实现了多个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研发应用,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设)以智慧地铁、科技地铁、绿色地铁为目标,打造国内地铁建设的新标杆。14号线是国内首条超长线路一次开通的无人驾驶地铁。全线采用国内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的全自动运行系统,列车控制中心通过应用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实现行车调度、环境调度、电力调度等地铁智能运维功能。14号线站点也在国内首次采用大盾构扩挖小盾构的全新工法建造。“这种先隧后站的方式,为国内类似的复杂地铁站建设提供了样本。”深圳市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铁设副总工程师李爱东说。同时,花园式车辆段、全线枢纽蓄冷项目、智能环控系统、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光伏发电等一系列创新设计的精细之处都得以体现。
  同时,“深圳之眼”岗厦北枢纽、“鹏城之光”黄木岗枢纽、“湾区之舞”大运枢纽,三座大规模、高标准城市交通枢纽正式启用后,迅速成为深圳“网红打卡地”和“鹏城新地标”。 
  • IMG_20221117_180916.jpg

    深圳地铁14号线开通运营,岗厦北车站多线换乘,极大提升了市民的工作通勤出行效率。国内首创的轨行区“玻璃隧道”既能展现列车穿行全景,又能保证环境品质、隔热节能、防火抗震。 摄影 李沛潇

  • IMG_20221117_182527.jpg

    深圳地铁14号线是深圳市域快线网络中东部首条线路,这条串联深圳四个区域的大动脉,让沿线居民深刻感受到了出行便利。 摄影 李沛潇

  • IMG_20221117_174330 可用.jpg

    岗厦北枢纽的中心是被称为“深圳之眼”的采光天井,配合费马螺旋线双向延伸的设计,如同光芒四射的星星。“深圳之眼”下方的站台上,列车在国内首座轨行区的“玻璃隧道”内穿行,仿佛载着乘客驶向未来,同时还能保证环境品质、隔热节能、防火抗震。摄影 卢达

  • IMG_20221117_182827.jpg

    “鹏城之光”黄木岗枢纽,构建了国内首座地下“V柱”结构体系,结合“鱼腹”状的造型结构解决了国内首次大规模采用站-桥-隧一体化设计的空间和结构受力等难题。特殊设计的“控光大师”采光格栅以“日晷”为设计原型,根据日照角度进行自动调整,为地下空间和绿植等提供自然采光。摄影 李沛潇

  • WechatIMG17.jpg

    “鹏城之光”黄木岗枢纽,构建了国内首座地下“V柱”结构体系,结合“鱼腹”状的造型结构解决了国内首次大规模采用站-桥-隧一体化设计的空间和结构受力等难题。特殊设计的“控光大师”采光格栅以“日晷”为设计原型,根据日照角度进行自动调整,为地下空间和绿植等提供自然采光。摄影 李沛潇

  • DJI_0056 可用.jpg

    鸟瞰深圳地铁14号线“深圳之眼”岗厦北枢纽。岗厦北枢纽将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和城市公共空间融合共享,以“深圳之眼”为主题,引入费马螺旋线双向延伸的设计,中庭设有25个自然采光天井,将自然光引入地下,建成“深圳最美地铁站”。 摄影 卢达

  • IMG_20221117_191434 可用.jpg

    深圳地铁“两线三枢纽”的开通运营,对深圳实施“东进战略”、促进区域经济提速、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交通动力,同时也让更多市民享受到“轨道上的城市”带来的出行便利。 摄影 卢达

  • WechatIMG39.jpg

    14号线车厢内安装了手机无线充电设施,方便乘客途中使用。 摄影 卢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