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浸润美好生活

2023-04-26      特约撰文 沈策

  • 2017.11.01-275920217_8.jpg

    第六届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百苗服饰展示”活动在湖南凤凰举行。来自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湖南17个县的千名苗族同胞分成18支展演队,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 摄影 张玉洁/新华社

< >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如今越来越普及,标志之一就是每到年节,非遗老字号食品、非遗手工制品、非遗民俗活动等就会集中开展线上线下的展览、展示和展销活动。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和正式的史书相比,非遗所记录的历史亲切、朴素而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相对于文物和古建筑,非遗总是栩栩如生的,她们踱着细碎的脚步,沿着古老的传统,或隐或现,或吟或诵,或歌或舞,为一方构筑起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文化宝藏。

  自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就一直在《公约》精神和保护旨向的指引下蓬勃开展。近20年时间,中国的非遗保护已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之路,受到国际社会瞩目。

  针对很多非遗项目因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而传承困难的窘境,中国政府先后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恢复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理念。而随着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非遗也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当下,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即时创造特征的非遗更多地被看成了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文化,成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发挥着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新的社会功能。

  从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炒制龙井茶,到广西柳州的螺蛳粉,再到青海加牙藏毯,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考察调研时,多次对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情点赞。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是未来非遗工作的主要目标。在“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精神引导下,近年来,一系列“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活动在各地举办,“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落地生根。非遗与创意产业、非遗与教育、非遗与青年、非遗与旅游、非遗与扶贫等富有特色的“非遗跨界”尝试,使得非遗在助力乡村振兴、改善人民生计、提升群众休闲文化质量、丰富正规和非正规教育资源、激发社会文化创造力、引导青少年正向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中国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非遗项目通过与当下民众日常生活最密切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关联,实现了非遗跨圈层、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吸引更多群体参与其中。这种让非遗从小众走向大众的“破圈”创新模式,是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的生动体现。比如许多民间艺人为青少年群体开发非遗制作手工材料包和国风文创产品、现代设计产品,还将录制的网课精心剪辑,作为今后“非遗进校园”的网络教学视频。而许多京剧、豫剧、黄梅戏等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家则通过直播表演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中国式”现代生活文化。

  此外,非遗保护也不再执著于文化遗留物而更多关注那些经过不断变化、适应了现代社会环境传承下来的民俗,进而发展成独有的生活文化。非遗通过这种代际之间良性实践的改变性继承,提示我们要以一种动态的而非静止的眼光来理解非遗实践的变迁,让非遗始终保持适应社会的生命力。

  (本文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专员)

上一页

下一页

浸润美好生活

2023-04-26      特约撰文 沈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如今越来越普及,标志之一就是每到年节,非遗老字号食品、非遗手工制品、非遗民俗活动等就会集中开展线上线下的展览、展示和展销活动。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和正式的史书相比,非遗所记录的历史亲切、朴素而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相对于文物和古建筑,非遗总是栩栩如生的,她们踱着细碎的脚步,沿着古老的传统,或隐或现,或吟或诵,或歌或舞,为一方构筑起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文化宝藏。

  自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就一直在《公约》精神和保护旨向的指引下蓬勃开展。近20年时间,中国的非遗保护已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之路,受到国际社会瞩目。

  针对很多非遗项目因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而传承困难的窘境,中国政府先后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恢复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理念。而随着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非遗也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当下,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即时创造特征的非遗更多地被看成了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文化,成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发挥着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新的社会功能。

  从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炒制龙井茶,到广西柳州的螺蛳粉,再到青海加牙藏毯,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考察调研时,多次对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情点赞。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是未来非遗工作的主要目标。在“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精神引导下,近年来,一系列“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活动在各地举办,“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落地生根。非遗与创意产业、非遗与教育、非遗与青年、非遗与旅游、非遗与扶贫等富有特色的“非遗跨界”尝试,使得非遗在助力乡村振兴、改善人民生计、提升群众休闲文化质量、丰富正规和非正规教育资源、激发社会文化创造力、引导青少年正向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中国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非遗项目通过与当下民众日常生活最密切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关联,实现了非遗跨圈层、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吸引更多群体参与其中。这种让非遗从小众走向大众的“破圈”创新模式,是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的生动体现。比如许多民间艺人为青少年群体开发非遗制作手工材料包和国风文创产品、现代设计产品,还将录制的网课精心剪辑,作为今后“非遗进校园”的网络教学视频。而许多京剧、豫剧、黄梅戏等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家则通过直播表演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中国式”现代生活文化。

  此外,非遗保护也不再执著于文化遗留物而更多关注那些经过不断变化、适应了现代社会环境传承下来的民俗,进而发展成独有的生活文化。非遗通过这种代际之间良性实践的改变性继承,提示我们要以一种动态的而非静止的眼光来理解非遗实践的变迁,让非遗始终保持适应社会的生命力。

  (本文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专员)

  • 2017.11.01-275920217_8.jpg

    第六届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百苗服饰展示”活动在湖南凤凰举行。来自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湖南17个县的千名苗族同胞分成18支展演队,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 摄影 张玉洁/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