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中国考古博物馆 文物讲述 历史言说

2024-04-11      本刊综合报道

  • 00-BO0I9002.png

    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01-历史大道.png

    中国考古博物馆内,一条“历史大道”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铭刻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4-绿松石龙形器物-二里头文化-环境图-BO0I9181.png

    展览现场,人们争相参观二里头文化代表性文物绿松石龙形器。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6-铜牺尊-陕西张家坡墓地.png

    铜牺尊 西周 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 盛酒器,器身为一站立状怪兽。兽首前瞻,顶有柱状双角。角内侧有一弯曲上翘之小叉。兽鼻隆起,耳细长而竖起。腿短而粗壮,短尾呈三角形。兽腹两侧各有一鸟形竖扉,鸟首向上,扉下有三角形小翼。四蹄侧面有爪形刻道。牺尊背部有盖,盖钮为一站立凤鸟,项背附着一卷尾虎,作行走状。胸前及臀部各附着一回首卷尾龙。器身上饰夔纹及兽面纹。盖内底及器体腹内底各有两行六字铭文:“邓仲作宝尊彝”。此牺尊是井叔夫人从邓国带来的嫁妆,反映了西周社会的基本组织—血缘组织的广泛存在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宗法制、世卿世禄制和异姓联姻等一系列政治制度。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9-鎏金錾花九曲银勺河南偃师杏园唐墓GSS09707.png

  • 10-BO0I9259.png

    人们参观“民族觉醒”专题展区。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WechatIMG315-拷贝(1).png

    绿松石龙形器 二里头文化 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随着中原王朝的社会文化整合,各地具有多源性特征的新石器时代的“龙”形象规范划一,并逐渐抽象化和神秘化,作为兽面形象固定下来,成为王室贵族礼器或威权物品最重要的装饰主题。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放置于墓主人身上,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合而成。龙身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跃然欲生。龙身有铜铃,内有玉石铃舌。《诗经》中记周王祭祀于宗庙,有“龙旂阳阳,和铃央央”场景描写,与绿松石镶嵌器(龙形器或铜牌饰)、铜铃共存的情况,颇为契合。当时铜铃呈古铜色,与蓝绿色的绿松石交相辉映,可以想见持有者的气派。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仓储式陈列-GSS09101.png

    青铜器,西周,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仓储式陈列--GSS09627.png

    俑,明 出土于四川成都凤凰山明蜀王世子朱悦燫墓。仓储式的展陈方式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互动-BO0I9073.png

    展览通过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等多种方式,使参观者在当下的氛围中体验历史,产生情感共鸣。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互动GSS09632.png

    互动展区

  • 环境-GSS09438.png

    在博物馆序厅,小朋友仰望大厅穹顶,用笔记录、用心感受,仿佛与历史、与古人实现了对话。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环境-GSS09490.png

    人们在以彩绘龙纹陶盘图案为背景的展示墙前参观。彩绘龙纹陶盘是迄今在中原地区所见蟠龙形象的最早标本,也是陶寺时期已出现王权和国家的实物象征。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考古博物馆-《湘江评论》创刊号.png

    《湘江评论》创刊号 民国 1919年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成为湖南学生联合会的机关刊物。《晨报》评价其“内容完备”“魄力非常充足”。《湘江评论》共出版五期,大部分文章出自毛泽东之手。其中创刊宣言、《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影响深远。

  • 考古博物馆-白地黑花龙凤纹瓷罐.png

    白地黑花龙凤纹瓷罐 元 出土于北京元大都遗址 直口,广肩,圆腹,下腹内收,平底。以白釉为地,施黑、褐色釉。肩部绘缠枝花卉纹一周。腹部一面绘龙纹,一面绘凤纹,周围填卷云纹。它蕴含着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元素,是中华文化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物证。

  • 考古博物馆-立鸟异形陶器.png

    立鸟异形陶器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出土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 形似瓶,中空,顶部饰一立鸟形象,中部羽毛状对称装饰,器身有四个对称的圆孔。此器出土于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广场。广场由红烧土铺垫而成,中部有一处圆形烧火痕迹,应是氏族成员聚会和祭祀活动的场所。有学者据其出土位置和陶器上鸟的形象,认为其与太阳崇拜有关。

  • 考古博物馆-鎏金錾花九曲银勺.png

    鎏金錾花九曲银勺 唐 出土于河南偃师杏园唐墓 勺柄扁方修长,弯柄的末端做成凫头形。勺呈九曲花瓣状。器表以鱼子纹为地,錾刻尖瓣宝相花及雀绕花枝图案。蔓枝回转绚丽,结构细密流畅,鎏金工艺精湛。勺的内壁打磨抛光,明亮照人。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考古博物馆-陶人面像-1.png

    陶人面像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出土于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 男性面部形象。脸部丰颐,鼻梁挺直,下颌微圆,顶部平,额前头发用绳纹表示,以黑彩绘出眉毛和胡须,眼睛及口部镂空,双耳扁平,穿有小孔。陶人面像对复原当时先民们的面貌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像雕塑作品,也是先民留下的最可靠的一张鲜明“照片”。

  • 考古博物馆-象牙杯.png

    象牙杯 商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米黄色。杯身如觚,圆口薄唇,中腰微束,底较小。通体雕刻繁缛精细的花纹,有兽面纹、夔纹等,并镶绿松石。鋬为夔形头向上,尾下垂,饰鸟纹,镶绿松石。鋬靠杯身的一面,有上下对称的小圆榫,插入杯身。

  • 考古博物馆-朱书文字陶扁壶-2.png

    朱书文字陶扁壶 新石器时代陶寺文化 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出土于居住遗址内一座陶寺文化晚期的灰坑内,己残。壶鼓腹部用朱砂写有一个“文”,与甲骨文形体结构十分相像。平腹的一面朱书两个字符,目前尚不能识读,有学者认为是“尧”,有学者认为是“邑”,还有学者认为是“唐”。沿破损处涂朱一周,表明在朱书时此壶即己残破。撇、捺笔锋清晰,推测用来书写的工具应为毛笔。

  • 考古特色-GSS08554.png

    模仿田野考古发掘中地层剖面的墙壁。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套箱搬迁-考古特色2-BO0I9057.png

    马车,商,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出的两驾马车,为考古工作者采用整体套箱的方式,将它们从殷墟遗址移动至此,并在实验室展开了长期的考古研究工作。整体的套箱搬迁,是考古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前,拾级而上,推开铸有《千里江山图》纹样的大门,一条“历史大道”在眼前展开,它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铭刻着中华大地上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余年的文化史和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大道两侧,两辆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殷商时期马车整体展出,让参观者如同置身于考古出土现场一般……

  自2023年9月15日对社会公众开放以来,这座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不仅是国家宝藏的聚集地,也是中国历史研究院发出“历史正声”的窗口。

 
沉浸式体验
  在“文明起源”展区,一件距今大约4800年、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被置于入口处的显眼位置。这件文物腹上部有一组刻画符号,从上到下是“日、月、山”形,史学界认为这和汉字起源有一定关联。参观者只要轻点展柜玻璃,大口陶尊上“日、月、山”的图案便“跳”到了玻璃上,如若感觉图案不够清晰,还可用手指操作将其拖拽、放大。这是距今约4800年前的笔触与现代的光电效果的交叠重合,是穿越时空的对话。
  互动玻璃展柜的实现来自于数字技术的支持。据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介绍,考古博物馆对大口陶尊进行了3D扫描,并整体做了动画展示,由此,观众便可在大口陶尊前,通过触摸屏幕与展示物品进行互动,了解陶罐上文字的雏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中国考古博物馆尽可能地让文物“活起来”。在展览现场,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场景模拟、OLED透明显示屏、裸眼3D等手段的运用,为观众营造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文化体验:在石器时代展品区域,穿插有模拟打制石器的互动视频;在甲骨陈列附近,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体验商人占卜的过程;通过3D建模重现的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外,还设置了车辙、骆驼脚印等的道路模拟场景……这些互动式观展、沉浸式体验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有更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
  与此同时,为了增强观众的体验感,该馆还特意布置出一片“动手区”,观众可以在展示盒中,亲手触摸数千年前的陶器残片,感受考古工作者的工作状态。
  “我们根据时下热点,进行展陈设计,吸引了很多的年轻人,经常一票难求。”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打造一个网红打卡地,而是希望借助这样一个平台,让厚重的历史、深邃的思想通过创造性转化,被更多人所了解。这是我们史学研究者的使命担当。”
 
“考古”特色鲜明
  在陈列布置方面,尝试复原考古工作中的原生场景是考古博物馆的特色所在。
  位于中国考古博物馆“历史大道”两侧的两驾商代马车,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马车。这两架商代马车,是考古工作者采用整体套箱的方式,将它们从殷墟遗址移动至此,并在实验室展开了长期的考古研究工作。
  整体的套箱搬迁,是考古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考古学的田野发掘都是在野外现场,受到天气、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难以开展精细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将文物带回实验室环境进行处理,这样能够保证发掘工作更加细致、精准。
  在商代马车的两侧,有两面镶嵌着诸多器物、有着层层线条的墙壁。它并非只是用以装饰的装饰墙,它所模仿的是田野考古发掘中所必须处理的地层剖面。何为地层剖面?简单来说,人们在一个地方长期活动,就会在原本的地面上堆积起一层熟土,熟土中会夹杂着人们无意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考古学中把这种土层称之为“文化层”。后来的人在这一“文化层”上活动,便又堆积起新的“文化层”。如若一段时间内没有人类活动,风沙、淤泥等自然活动会形成天然的堆积层,被称为“间歇层”。“文化层”与“间歇层”层层叠压,就在地下形成了如中国考古博物馆序厅两侧墙壁一般的堆积地层。如果没有经过扰乱,上层的年代就必然晚于下层的年代,这样就形成了一部没有文字的编年历史。考古学者即借此判断出了各种文物的相对早晚关系。
  在展品的陈列上,中国考古博物馆以“仓储式陈列”为主要展陈方式,以遗址、遗迹、墓葬为单元进行集中展示。在巩文看来,“仓储式陈列”体现了考古学鲜明的学科特色。
  “考古学研究往往是整体地考察一定时间内分布于一定区域,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迹、遗物,即按照考古学文化来研究,着重于遗迹和遗物的系列和类型,而不是孤立地、鉴赏式地研究单个器物。”巩文说,这样一来,就要求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以考古学文化、重要的考古学遗址来组织陈列展示,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文物所处时代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社会组织、文化传统等社会文化背景的考古学解读。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厅中仓储式展柜展架密集式陈列与独立柜的多角度展示正是基于此考虑。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考古博物馆 文物讲述 历史言说

2024-04-11      本刊综合报道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前,拾级而上,推开铸有《千里江山图》纹样的大门,一条“历史大道”在眼前展开,它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铭刻着中华大地上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余年的文化史和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大道两侧,两辆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殷商时期马车整体展出,让参观者如同置身于考古出土现场一般……

  自2023年9月15日对社会公众开放以来,这座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不仅是国家宝藏的聚集地,也是中国历史研究院发出“历史正声”的窗口。

 
沉浸式体验
  在“文明起源”展区,一件距今大约4800年、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被置于入口处的显眼位置。这件文物腹上部有一组刻画符号,从上到下是“日、月、山”形,史学界认为这和汉字起源有一定关联。参观者只要轻点展柜玻璃,大口陶尊上“日、月、山”的图案便“跳”到了玻璃上,如若感觉图案不够清晰,还可用手指操作将其拖拽、放大。这是距今约4800年前的笔触与现代的光电效果的交叠重合,是穿越时空的对话。
  互动玻璃展柜的实现来自于数字技术的支持。据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介绍,考古博物馆对大口陶尊进行了3D扫描,并整体做了动画展示,由此,观众便可在大口陶尊前,通过触摸屏幕与展示物品进行互动,了解陶罐上文字的雏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中国考古博物馆尽可能地让文物“活起来”。在展览现场,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场景模拟、OLED透明显示屏、裸眼3D等手段的运用,为观众营造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文化体验:在石器时代展品区域,穿插有模拟打制石器的互动视频;在甲骨陈列附近,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体验商人占卜的过程;通过3D建模重现的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外,还设置了车辙、骆驼脚印等的道路模拟场景……这些互动式观展、沉浸式体验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有更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
  与此同时,为了增强观众的体验感,该馆还特意布置出一片“动手区”,观众可以在展示盒中,亲手触摸数千年前的陶器残片,感受考古工作者的工作状态。
  “我们根据时下热点,进行展陈设计,吸引了很多的年轻人,经常一票难求。”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打造一个网红打卡地,而是希望借助这样一个平台,让厚重的历史、深邃的思想通过创造性转化,被更多人所了解。这是我们史学研究者的使命担当。”
 
“考古”特色鲜明
  在陈列布置方面,尝试复原考古工作中的原生场景是考古博物馆的特色所在。
  位于中国考古博物馆“历史大道”两侧的两驾商代马车,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马车。这两架商代马车,是考古工作者采用整体套箱的方式,将它们从殷墟遗址移动至此,并在实验室展开了长期的考古研究工作。
  整体的套箱搬迁,是考古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考古学的田野发掘都是在野外现场,受到天气、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难以开展精细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将文物带回实验室环境进行处理,这样能够保证发掘工作更加细致、精准。
  在商代马车的两侧,有两面镶嵌着诸多器物、有着层层线条的墙壁。它并非只是用以装饰的装饰墙,它所模仿的是田野考古发掘中所必须处理的地层剖面。何为地层剖面?简单来说,人们在一个地方长期活动,就会在原本的地面上堆积起一层熟土,熟土中会夹杂着人们无意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考古学中把这种土层称之为“文化层”。后来的人在这一“文化层”上活动,便又堆积起新的“文化层”。如若一段时间内没有人类活动,风沙、淤泥等自然活动会形成天然的堆积层,被称为“间歇层”。“文化层”与“间歇层”层层叠压,就在地下形成了如中国考古博物馆序厅两侧墙壁一般的堆积地层。如果没有经过扰乱,上层的年代就必然晚于下层的年代,这样就形成了一部没有文字的编年历史。考古学者即借此判断出了各种文物的相对早晚关系。
  在展品的陈列上,中国考古博物馆以“仓储式陈列”为主要展陈方式,以遗址、遗迹、墓葬为单元进行集中展示。在巩文看来,“仓储式陈列”体现了考古学鲜明的学科特色。
  “考古学研究往往是整体地考察一定时间内分布于一定区域,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迹、遗物,即按照考古学文化来研究,着重于遗迹和遗物的系列和类型,而不是孤立地、鉴赏式地研究单个器物。”巩文说,这样一来,就要求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以考古学文化、重要的考古学遗址来组织陈列展示,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文物所处时代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社会组织、文化传统等社会文化背景的考古学解读。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厅中仓储式展柜展架密集式陈列与独立柜的多角度展示正是基于此考虑。
  • 00-BO0I9002.png

    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01-历史大道.png

    中国考古博物馆内,一条“历史大道”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铭刻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4-绿松石龙形器物-二里头文化-环境图-BO0I9181.png

    展览现场,人们争相参观二里头文化代表性文物绿松石龙形器。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6-铜牺尊-陕西张家坡墓地.png

    铜牺尊 西周 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 盛酒器,器身为一站立状怪兽。兽首前瞻,顶有柱状双角。角内侧有一弯曲上翘之小叉。兽鼻隆起,耳细长而竖起。腿短而粗壮,短尾呈三角形。兽腹两侧各有一鸟形竖扉,鸟首向上,扉下有三角形小翼。四蹄侧面有爪形刻道。牺尊背部有盖,盖钮为一站立凤鸟,项背附着一卷尾虎,作行走状。胸前及臀部各附着一回首卷尾龙。器身上饰夔纹及兽面纹。盖内底及器体腹内底各有两行六字铭文:“邓仲作宝尊彝”。此牺尊是井叔夫人从邓国带来的嫁妆,反映了西周社会的基本组织—血缘组织的广泛存在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宗法制、世卿世禄制和异姓联姻等一系列政治制度。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9-鎏金錾花九曲银勺河南偃师杏园唐墓GSS09707.png

  • 10-BO0I9259.png

    人们参观“民族觉醒”专题展区。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WechatIMG315-拷贝(1).png

    绿松石龙形器 二里头文化 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随着中原王朝的社会文化整合,各地具有多源性特征的新石器时代的“龙”形象规范划一,并逐渐抽象化和神秘化,作为兽面形象固定下来,成为王室贵族礼器或威权物品最重要的装饰主题。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放置于墓主人身上,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合而成。龙身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跃然欲生。龙身有铜铃,内有玉石铃舌。《诗经》中记周王祭祀于宗庙,有“龙旂阳阳,和铃央央”场景描写,与绿松石镶嵌器(龙形器或铜牌饰)、铜铃共存的情况,颇为契合。当时铜铃呈古铜色,与蓝绿色的绿松石交相辉映,可以想见持有者的气派。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仓储式陈列-GSS09101.png

    青铜器,西周,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仓储式陈列--GSS09627.png

    俑,明 出土于四川成都凤凰山明蜀王世子朱悦燫墓。仓储式的展陈方式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互动-BO0I9073.png

    展览通过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等多种方式,使参观者在当下的氛围中体验历史,产生情感共鸣。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互动GSS09632.png

    互动展区

  • 环境-GSS09438.png

    在博物馆序厅,小朋友仰望大厅穹顶,用笔记录、用心感受,仿佛与历史、与古人实现了对话。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环境-GSS09490.png

    人们在以彩绘龙纹陶盘图案为背景的展示墙前参观。彩绘龙纹陶盘是迄今在中原地区所见蟠龙形象的最早标本,也是陶寺时期已出现王权和国家的实物象征。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考古博物馆-《湘江评论》创刊号.png

    《湘江评论》创刊号 民国 1919年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成为湖南学生联合会的机关刊物。《晨报》评价其“内容完备”“魄力非常充足”。《湘江评论》共出版五期,大部分文章出自毛泽东之手。其中创刊宣言、《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影响深远。

  • 考古博物馆-白地黑花龙凤纹瓷罐.png

    白地黑花龙凤纹瓷罐 元 出土于北京元大都遗址 直口,广肩,圆腹,下腹内收,平底。以白釉为地,施黑、褐色釉。肩部绘缠枝花卉纹一周。腹部一面绘龙纹,一面绘凤纹,周围填卷云纹。它蕴含着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元素,是中华文化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物证。

  • 考古博物馆-立鸟异形陶器.png

    立鸟异形陶器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出土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 形似瓶,中空,顶部饰一立鸟形象,中部羽毛状对称装饰,器身有四个对称的圆孔。此器出土于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广场。广场由红烧土铺垫而成,中部有一处圆形烧火痕迹,应是氏族成员聚会和祭祀活动的场所。有学者据其出土位置和陶器上鸟的形象,认为其与太阳崇拜有关。

  • 考古博物馆-鎏金錾花九曲银勺.png

    鎏金錾花九曲银勺 唐 出土于河南偃师杏园唐墓 勺柄扁方修长,弯柄的末端做成凫头形。勺呈九曲花瓣状。器表以鱼子纹为地,錾刻尖瓣宝相花及雀绕花枝图案。蔓枝回转绚丽,结构细密流畅,鎏金工艺精湛。勺的内壁打磨抛光,明亮照人。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考古博物馆-陶人面像-1.png

    陶人面像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出土于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 男性面部形象。脸部丰颐,鼻梁挺直,下颌微圆,顶部平,额前头发用绳纹表示,以黑彩绘出眉毛和胡须,眼睛及口部镂空,双耳扁平,穿有小孔。陶人面像对复原当时先民们的面貌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像雕塑作品,也是先民留下的最可靠的一张鲜明“照片”。

  • 考古博物馆-象牙杯.png

    象牙杯 商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米黄色。杯身如觚,圆口薄唇,中腰微束,底较小。通体雕刻繁缛精细的花纹,有兽面纹、夔纹等,并镶绿松石。鋬为夔形头向上,尾下垂,饰鸟纹,镶绿松石。鋬靠杯身的一面,有上下对称的小圆榫,插入杯身。

  • 考古博物馆-朱书文字陶扁壶-2.png

    朱书文字陶扁壶 新石器时代陶寺文化 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出土于居住遗址内一座陶寺文化晚期的灰坑内,己残。壶鼓腹部用朱砂写有一个“文”,与甲骨文形体结构十分相像。平腹的一面朱书两个字符,目前尚不能识读,有学者认为是“尧”,有学者认为是“邑”,还有学者认为是“唐”。沿破损处涂朱一周,表明在朱书时此壶即己残破。撇、捺笔锋清晰,推测用来书写的工具应为毛笔。

  • 考古特色-GSS08554.png

    模仿田野考古发掘中地层剖面的墙壁。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套箱搬迁-考古特色2-BO0I9057.png

    马车,商,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出的两驾马车,为考古工作者采用整体套箱的方式,将它们从殷墟遗址移动至此,并在实验室展开了长期的考古研究工作。整体的套箱搬迁,是考古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