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21206749657-1920.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中国红十字救援队 谱写新时代人道服务新篇章

2024-12-26      撰文 本刊记者 周瑾

  • 0.开篇备选-3-2024年3月22日,广西百色救援队为广西全区救援队伍培训山地洞穴救援。图为“炒饭”队长何振鹏和他的红.png

    2024年3月22日,广西,百色市红十字会救援队在一次山地洞穴救援培训中合影留念。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供图

  • 2.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高清版-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期间,华山队员用52个小时建立的符合国际ERU标准.png

    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期间,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用52个小时建立的符合国际ERU标准的野战医院。 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 供图

  • p96.png

    2023年2月,叙利亚遭受严重地震,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乘坐红十字医疗救援飞机抵达叙利亚大马士革,随机送达的还有5000人份叙利亚灾区急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供图

  • 1471763232502392352.png

    2023年6月,山东青岛,青岛红十字搜救队训练基地内,救援队进行岸际IRB救援演练。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供图

  • edc66963-7efd-4b29-b6c6-40b695043178.png

    中国红十字供水救援队开展高海拔救援演练。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供图

  • 5.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中国红十(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在甘肃积石山组织受灾群众开展健康知识宣传.png

    2023年12月25日,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行动中,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队员组织受灾群众开展健康知识宣传。 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 供图

  • 7.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2021.7.24-28河南新乡抗洪救灾-(1).png

    2021年7月26日,河南新乡的抗洪救灾行动中,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队员转移受灾群众。 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 供图

  • 6.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微信图片_20241119152655.png

    2015年11月15日,浙江丽水雅溪镇里东村山体滑坡救援现场,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队员为失踪者家属及受灾群众提供心理救援服务。 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 供图

  • 8.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微信图片_20200716162319.png

    2020年7月15日,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与北京消防进行联合演练。 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 供图

  • 8.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备战冬奥直升机实战演练.png

    2021年3月17日,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在进行直升机救护转运实战演练,为北京冬奥会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 供图

< >

  自1904年中国红十字运动在上海发轫以来,中国的红十字事业已然砥砺前行120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红十字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就红十字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国红十字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推动红十字事业加快发展,持续在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检验赈济、医疗、供水、大众卫生、搜救、心理、水上救生、救护转运等八类红十字救援队伍建设成果和实战能力,中国红十字会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活动”,来自全国六个红十字应急救援协作区的58支队伍进行了51个团体科目和31个单项科目救援技能比武。

  这是一次对人道服务能力的严格检验。比武中获胜的红十字志愿者团队在平时积极备战,在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救援时冲锋在前,践行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光荣使命,谱写了新时代人道服务的新篇章。

  赈灾救援,留下一笔放心账

  在红十字系统的救援工作中,社会捐赠款物的管理堪称“托底重任”。

  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赈济救援分项比武中,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强有力的协同作战能力与高度默契的配合,荣获团体一等奖。这支队伍在云南昭通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始终奋勇当先,担负起“托底重任”。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突发6.2级地震。次日,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迅速做出响应,仅用3小时便完成队员集结,5小时内首批救灾物资顺利出库发车。当时的积石山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面对从全国各地涌来的海量捐赠物资,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迅速制订工作方案,扩展临时仓储点,打通县城至乡镇村的运输通道,快速完善物资收发台账,派出评估组驻扎重灾村镇摸排群众需求……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捐赠物资的接收、转运、分配渠道彻底打通,一批批帐篷、折叠床、衣被、采暖炉、食品顺利运抵受灾村组,发放至受灾群众手中。截至2024年1月1日,救援队共协助整理捐款账目52958笔,接收并分发救灾物资253批次。

  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的专业素养得到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赞誉。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孙硕鹏评价道:“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让总会放心,他们为当地红十字会留下了放心账、明白账。” 

  医疗救援,护佑生命健康

  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情境下,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在国内外的众多救援行动中,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始终一马当先。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医疗救援分项比武当中,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荣膺团体第一名。

  自2007年正式成立以来,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始终活跃在医疗救援一线。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华山医院受中国红十字会委派负责运营地震灾区最大的帐篷医院“中德红十字野战医院”,坚守灾区3个月,诊治患者超8万名。2013年菲律宾遭遇台风“海燕”的侵袭,华山医院跟随中国红十字会又登国际救援舞台。

  近年来,救援队的身影活跃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舞台上。2017年,中国红十字会启动丝路博爱基金,在巴基斯坦建设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并组织华山医院等单位组建援外医疗队,先后派遣4批援外医疗队到巴基斯坦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在这里,发生了许多难以忘怀的故事。

  2019年4月的一天,一名焦急的父亲怀抱着一个男孩走进了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男孩脸上长了一块很大的皮肤溃疡斑块,局部已经感染。这名专程来求医的父亲已经跑遍了当地所有的医院,但诊疗效果并不如意。

  由于医疗中心没有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和专业的儿科大夫,接诊护士与医生将孩子脸部创面照片传回微信群“华山医院瓜港医疗后援团”。这个群是华山医院特意为援外医疗队提供后方技术支持而建立的支援平台。没多久,接诊医生便收到了华山医院皮肤科杜鹃医生的回信及用药建议,并为孩子做了治疗。两周后,当这位父亲再次带着孩子来访时,急救中心的医生们发现,男孩的皮肤病已近乎痊愈,新鲜细嫩的皮肤已然长出。“效果太好了,效果太好了,中国医生真牛!”孩子父亲一个劲地称赞着,并向周围等待就医的人们出示治疗前的照片。

  这只是发生在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极为普通的一幕。自2017年至2020年,华山医院的这支援外医疗队累计接诊5956人次,其中巴基斯坦患者4207人次。如今,这支医疗救援队仍在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医疗救援行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供水救援,让群众用上干净的水

  水,被誉为生命之源。在自然灾害面前,干净的生活用水却常成为稀缺物。供水系统的破坏不仅影响灾区救援,也给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还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源头。为此,中国红十字供水救援队应运而生,成为生命线的重要守护者。

  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供水救援分项比武中,中国红十字(四川)供水救援队斩获团体第一名。这支队伍成立于2013年2月,由35名来自水务、救援、救护、通讯、机电等行业的精英组成,配备了全套大规模水处理专业设备。

  “时刻做好准备,保证让灾区群众用上干净的水。”这是中国红十字(四川)供水救援队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红十字供水救援队肇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当时灾区供水系统严重损毁,根据需求,中国红十字会协调西班牙、奥地利两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派出专业的供水救援队伍。他们在灾区工作达三个月之久,为数万群众持续供应干净的生活用水。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省红十字会也派出了救援队伍。这次救援经历为中国红十字会自主开展供水救援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国红十字会已建成多支供水救援队,设备满负荷运行时可满足20万受灾群众24小时用水需求。中国红十字供水救援队在玉树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等灾害救援中屡立战功,成为中国红十字救援队一张闪亮的名片。

  大众卫生,筑起健康防线

  大灾之后防大疫。中国红十字大众卫生救援队的出现,正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造成的当地公共卫生设施毁损情况。

  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大众卫生救援分项比武中,经过理论测试、应急卫生厕所搭建、公共卫生知识宣传科目比武,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凭借出色的表现和扎实的救援技能,荣获分项比武团体第一名的佳绩。

  在多年的救援实践中,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救援过程中,让队员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2023年12月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面对天气严寒、点位分散、高原冻土、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等诸多难题,队员们迎难而上。段继华、罗彪、和红辉、罗正光等几名老队员更是顶在前头、勇挑重担。在他们的带领下,全体队员在短短12天内完成了数十个安置点223个卫生厕所的搭建,其中最多的一天搭建了55个。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的真实写照。

  如今,中国红十字大众卫生救援队不断扩大,已成功组建了4支专业化、标准化的大众卫生救援队,可满足10万受灾群众的应急需求。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以及甘肃积石山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中国红十字大众卫生救援队始终坚守在救援一线,为受灾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搜救救援,冲锋在前的生命守护者

  搜救队是红十字救援体系的突击力量,负责在紧急状况下迅速做出响应,展开生命搜索拯救行动。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搜救救援分项比武中,青岛红十字搜救队荣获团体第一名。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成立于2008年,其救援能力覆盖十大领域,参与了厄瓜多尔地震、尼泊尔地震、土耳其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河南水灾、积石山地震等国内外众多灾难的救援行动。在河南洪灾期间,他们成功组织了新乡市牧野区寺庄顶村的群众转移,牵头建立红十字会救灾现场统筹中心,协调130余支红十字救援队伍有序开展受灾群众转移和救助物资转送,有力地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该队成立以来,在日常救援中,已实施救援行动1184次,成功救援1734人。

  副队长甄仁向从2007年起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救援,深刻地体会到救援工作的重要性与挑战性。他认为,救援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的事迹,是红十字志愿者默默奉献、守护生命的生动缩影。如今,全国红十字系统已建成300余支搜救救援队伍,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心理救援,点亮心灵之光

  在紧急救援的领域之中,心理救援常常容易被忽视。灾难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往往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中国红十字心理救援队恰似一道温暖的光芒,为受灾害影响的群众和参与救援的工作者提供着不可或缺的心理支持。

  中国红十字心理救援队由经过严格筛选和专业培训的人员组成。他们掌握着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并且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能够迅速做出响应,深入灾区一线,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教育等多种形式,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且有效的心理援助。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心理救援分项比武中,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获得团体第一名。

  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的前身是浙江省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一群精神科医生。2012年,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正式成立,成为全国较早的专业心理救援队伍之一。他们参与了地震、泥石流、交通事故等各类灾难的心理救援工作,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

  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的沈鑫华队长表示:“我们不但关注受灾者的身体伤害,更高度重视其心理健康。心理状态的优劣直接关乎生活质量。所以,在灾后,我们既要抢救生命,更要抚慰心灵。”

  水上救援,守护水域安全

  在突发性涉水灾害或者水上安全事故发生之际,中国红十字水上救生救援队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奋勇向前,全力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水上救援分项比武活动中荣获团队第一名,充分彰显了其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于2011年正式组建成立。队伍不仅积极响应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属地应急部门的各类救援任务,还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迄今为止,队伍已经参与了近1100场应急抢险救援行动,成功救援并转移受灾群众5780余人。除了开展水上救援行动,他们还深入学校、社区积极开展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自救能力。

  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队长李少雄表示,希望通过队伍的不懈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水上救援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公众的自救能力,并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预防溺水志愿服务工作中来,共同守护水域安全,传递生命的希望。

  救护转运,生命安全的“摆渡人”

  救护转运在应急救援中承担着生命接力的重要角色。当疫情蔓延、事故灾难发生,有大量群众需要转运时,需要转运队伍迅速响应,将患者、伤者安全、迅速地送达医疗机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目前,全国红十字系统已建成30余支专业的救护转运队,其中北京、湖北等地的转运队是骨干力量。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救护转运分项比武中,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荣获团体第一名。这支队伍常年奋战在救护转运第一线,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他们便冲锋在前;2020年各地驰援武汉,他们再次挺身而出,与吉林、内蒙古、云南、上海、青海等地的红十字救护转运队共同组成“中国红十字救护转运队”,在武汉奋战50多天,累计转运患者1万余名,被誉为“生命摆渡人”。

  从国内到国外,从地震灾区到洪水肆虐之地,从物资援助到心理抚慰,每一次救援行动,都是对人道精神的一次深刻诠释,也是中国红十字会践行宗旨的生动体现。他们拯救了生命,传递了跨越国界、种族和信仰的人间大爱。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红十字救援队的故事仍在不断书写。他们用行动证明,爱与希望的力量能够跨越一切障碍,连接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心灵。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红十字救援队 谱写新时代人道服务新篇章

2024-12-26      撰文 本刊记者 周瑾

  自1904年中国红十字运动在上海发轫以来,中国的红十字事业已然砥砺前行120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红十字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就红十字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国红十字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推动红十字事业加快发展,持续在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检验赈济、医疗、供水、大众卫生、搜救、心理、水上救生、救护转运等八类红十字救援队伍建设成果和实战能力,中国红十字会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活动”,来自全国六个红十字应急救援协作区的58支队伍进行了51个团体科目和31个单项科目救援技能比武。

  这是一次对人道服务能力的严格检验。比武中获胜的红十字志愿者团队在平时积极备战,在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救援时冲锋在前,践行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光荣使命,谱写了新时代人道服务的新篇章。

  赈灾救援,留下一笔放心账

  在红十字系统的救援工作中,社会捐赠款物的管理堪称“托底重任”。

  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赈济救援分项比武中,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强有力的协同作战能力与高度默契的配合,荣获团体一等奖。这支队伍在云南昭通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始终奋勇当先,担负起“托底重任”。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突发6.2级地震。次日,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迅速做出响应,仅用3小时便完成队员集结,5小时内首批救灾物资顺利出库发车。当时的积石山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面对从全国各地涌来的海量捐赠物资,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迅速制订工作方案,扩展临时仓储点,打通县城至乡镇村的运输通道,快速完善物资收发台账,派出评估组驻扎重灾村镇摸排群众需求……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捐赠物资的接收、转运、分配渠道彻底打通,一批批帐篷、折叠床、衣被、采暖炉、食品顺利运抵受灾村组,发放至受灾群众手中。截至2024年1月1日,救援队共协助整理捐款账目52958笔,接收并分发救灾物资253批次。

  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的专业素养得到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赞誉。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孙硕鹏评价道:“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让总会放心,他们为当地红十字会留下了放心账、明白账。” 

  医疗救援,护佑生命健康

  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情境下,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在国内外的众多救援行动中,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始终一马当先。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医疗救援分项比武当中,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荣膺团体第一名。

  自2007年正式成立以来,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始终活跃在医疗救援一线。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华山医院受中国红十字会委派负责运营地震灾区最大的帐篷医院“中德红十字野战医院”,坚守灾区3个月,诊治患者超8万名。2013年菲律宾遭遇台风“海燕”的侵袭,华山医院跟随中国红十字会又登国际救援舞台。

  近年来,救援队的身影活跃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舞台上。2017年,中国红十字会启动丝路博爱基金,在巴基斯坦建设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并组织华山医院等单位组建援外医疗队,先后派遣4批援外医疗队到巴基斯坦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在这里,发生了许多难以忘怀的故事。

  2019年4月的一天,一名焦急的父亲怀抱着一个男孩走进了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男孩脸上长了一块很大的皮肤溃疡斑块,局部已经感染。这名专程来求医的父亲已经跑遍了当地所有的医院,但诊疗效果并不如意。

  由于医疗中心没有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和专业的儿科大夫,接诊护士与医生将孩子脸部创面照片传回微信群“华山医院瓜港医疗后援团”。这个群是华山医院特意为援外医疗队提供后方技术支持而建立的支援平台。没多久,接诊医生便收到了华山医院皮肤科杜鹃医生的回信及用药建议,并为孩子做了治疗。两周后,当这位父亲再次带着孩子来访时,急救中心的医生们发现,男孩的皮肤病已近乎痊愈,新鲜细嫩的皮肤已然长出。“效果太好了,效果太好了,中国医生真牛!”孩子父亲一个劲地称赞着,并向周围等待就医的人们出示治疗前的照片。

  这只是发生在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极为普通的一幕。自2017年至2020年,华山医院的这支援外医疗队累计接诊5956人次,其中巴基斯坦患者4207人次。如今,这支医疗救援队仍在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医疗救援行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供水救援,让群众用上干净的水

  水,被誉为生命之源。在自然灾害面前,干净的生活用水却常成为稀缺物。供水系统的破坏不仅影响灾区救援,也给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还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源头。为此,中国红十字供水救援队应运而生,成为生命线的重要守护者。

  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供水救援分项比武中,中国红十字(四川)供水救援队斩获团体第一名。这支队伍成立于2013年2月,由35名来自水务、救援、救护、通讯、机电等行业的精英组成,配备了全套大规模水处理专业设备。

  “时刻做好准备,保证让灾区群众用上干净的水。”这是中国红十字(四川)供水救援队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红十字供水救援队肇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当时灾区供水系统严重损毁,根据需求,中国红十字会协调西班牙、奥地利两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派出专业的供水救援队伍。他们在灾区工作达三个月之久,为数万群众持续供应干净的生活用水。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省红十字会也派出了救援队伍。这次救援经历为中国红十字会自主开展供水救援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国红十字会已建成多支供水救援队,设备满负荷运行时可满足20万受灾群众24小时用水需求。中国红十字供水救援队在玉树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等灾害救援中屡立战功,成为中国红十字救援队一张闪亮的名片。

  大众卫生,筑起健康防线

  大灾之后防大疫。中国红十字大众卫生救援队的出现,正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造成的当地公共卫生设施毁损情况。

  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大众卫生救援分项比武中,经过理论测试、应急卫生厕所搭建、公共卫生知识宣传科目比武,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凭借出色的表现和扎实的救援技能,荣获分项比武团体第一名的佳绩。

  在多年的救援实践中,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救援过程中,让队员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2023年12月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面对天气严寒、点位分散、高原冻土、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等诸多难题,队员们迎难而上。段继华、罗彪、和红辉、罗正光等几名老队员更是顶在前头、勇挑重担。在他们的带领下,全体队员在短短12天内完成了数十个安置点223个卫生厕所的搭建,其中最多的一天搭建了55个。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的真实写照。

  如今,中国红十字大众卫生救援队不断扩大,已成功组建了4支专业化、标准化的大众卫生救援队,可满足10万受灾群众的应急需求。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以及甘肃积石山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中国红十字大众卫生救援队始终坚守在救援一线,为受灾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搜救救援,冲锋在前的生命守护者

  搜救队是红十字救援体系的突击力量,负责在紧急状况下迅速做出响应,展开生命搜索拯救行动。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搜救救援分项比武中,青岛红十字搜救队荣获团体第一名。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成立于2008年,其救援能力覆盖十大领域,参与了厄瓜多尔地震、尼泊尔地震、土耳其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河南水灾、积石山地震等国内外众多灾难的救援行动。在河南洪灾期间,他们成功组织了新乡市牧野区寺庄顶村的群众转移,牵头建立红十字会救灾现场统筹中心,协调130余支红十字救援队伍有序开展受灾群众转移和救助物资转送,有力地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该队成立以来,在日常救援中,已实施救援行动1184次,成功救援1734人。

  副队长甄仁向从2007年起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救援,深刻地体会到救援工作的重要性与挑战性。他认为,救援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的事迹,是红十字志愿者默默奉献、守护生命的生动缩影。如今,全国红十字系统已建成300余支搜救救援队伍,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心理救援,点亮心灵之光

  在紧急救援的领域之中,心理救援常常容易被忽视。灾难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往往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中国红十字心理救援队恰似一道温暖的光芒,为受灾害影响的群众和参与救援的工作者提供着不可或缺的心理支持。

  中国红十字心理救援队由经过严格筛选和专业培训的人员组成。他们掌握着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并且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能够迅速做出响应,深入灾区一线,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教育等多种形式,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且有效的心理援助。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心理救援分项比武中,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获得团体第一名。

  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的前身是浙江省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一群精神科医生。2012年,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正式成立,成为全国较早的专业心理救援队伍之一。他们参与了地震、泥石流、交通事故等各类灾难的心理救援工作,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

  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的沈鑫华队长表示:“我们不但关注受灾者的身体伤害,更高度重视其心理健康。心理状态的优劣直接关乎生活质量。所以,在灾后,我们既要抢救生命,更要抚慰心灵。”

  水上救援,守护水域安全

  在突发性涉水灾害或者水上安全事故发生之际,中国红十字水上救生救援队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奋勇向前,全力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水上救援分项比武活动中荣获团队第一名,充分彰显了其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于2011年正式组建成立。队伍不仅积极响应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属地应急部门的各类救援任务,还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迄今为止,队伍已经参与了近1100场应急抢险救援行动,成功救援并转移受灾群众5780余人。除了开展水上救援行动,他们还深入学校、社区积极开展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自救能力。

  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队长李少雄表示,希望通过队伍的不懈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水上救援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公众的自救能力,并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预防溺水志愿服务工作中来,共同守护水域安全,传递生命的希望。

  救护转运,生命安全的“摆渡人”

  救护转运在应急救援中承担着生命接力的重要角色。当疫情蔓延、事故灾难发生,有大量群众需要转运时,需要转运队伍迅速响应,将患者、伤者安全、迅速地送达医疗机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目前,全国红十字系统已建成30余支专业的救护转运队,其中北京、湖北等地的转运队是骨干力量。在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救护转运分项比武中,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荣获团体第一名。这支队伍常年奋战在救护转运第一线,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他们便冲锋在前;2020年各地驰援武汉,他们再次挺身而出,与吉林、内蒙古、云南、上海、青海等地的红十字救护转运队共同组成“中国红十字救护转运队”,在武汉奋战50多天,累计转运患者1万余名,被誉为“生命摆渡人”。

  从国内到国外,从地震灾区到洪水肆虐之地,从物资援助到心理抚慰,每一次救援行动,都是对人道精神的一次深刻诠释,也是中国红十字会践行宗旨的生动体现。他们拯救了生命,传递了跨越国界、种族和信仰的人间大爱。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红十字救援队的故事仍在不断书写。他们用行动证明,爱与希望的力量能够跨越一切障碍,连接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心灵。

  • 0.开篇备选-3-2024年3月22日,广西百色救援队为广西全区救援队伍培训山地洞穴救援。图为“炒饭”队长何振鹏和他的红.png

    2024年3月22日,广西,百色市红十字会救援队在一次山地洞穴救援培训中合影留念。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供图

  • 2.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高清版-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期间,华山队员用52个小时建立的符合国际ERU标准.png

    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期间,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用52个小时建立的符合国际ERU标准的野战医院。 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 供图

  • p96.png

    2023年2月,叙利亚遭受严重地震,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乘坐红十字医疗救援飞机抵达叙利亚大马士革,随机送达的还有5000人份叙利亚灾区急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供图

  • 1471763232502392352.png

    2023年6月,山东青岛,青岛红十字搜救队训练基地内,救援队进行岸际IRB救援演练。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供图

  • edc66963-7efd-4b29-b6c6-40b695043178.png

    中国红十字供水救援队开展高海拔救援演练。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供图

  • 5.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中国红十(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在甘肃积石山组织受灾群众开展健康知识宣传.png

    2023年12月25日,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行动中,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队员组织受灾群众开展健康知识宣传。 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 供图

  • 7.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2021.7.24-28河南新乡抗洪救灾-(1).png

    2021年7月26日,河南新乡的抗洪救灾行动中,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队员转移受灾群众。 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 供图

  • 6.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微信图片_20241119152655.png

    2015年11月15日,浙江丽水雅溪镇里东村山体滑坡救援现场,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队员为失踪者家属及受灾群众提供心理救援服务。 中国红十字(浙江)心理救援队 供图

  • 8.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微信图片_20200716162319.png

    2020年7月15日,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与北京消防进行联合演练。 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 供图

  • 8.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备战冬奥直升机实战演练.png

    2021年3月17日,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在进行直升机救护转运实战演练,为北京冬奥会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护转运队 供图